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怪病怪治——飯醉症(谷勞症)

飯醉症(谷勞症)

飯醉一症,又稱“谷勞”和“飯後昏困”等,最早見于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清代沈金鳌的(雜病源流犀燭》又詳加論述。以飯後貪睡或食中而睡為典型症狀。主要是由脾氣虛弱,不勝食氣所緻。治療以健脾益氣為主,方用四君子湯加味。因本病臨床罕見,很少有人報道,故載錄兩例,以廣見聞。

35歲的女職工張某,從1981年2月起,每逢吃飯或飯後即昏睡,有時呼呼大睡,1個多小時後才能覺醒。患者面色萎黃,憔悴無華,精神委靡。在患此症之前,患者先有口淡無味,體倦乏力,頭暈納差,上腹部飽脹不舒(原有胃潰瘍病史)等表現。經診斷辨證為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所緻,給予四君子湯加幹姜、吳茱萸、陳皮、炒麥芽獲愈。(《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83年第4期周超報道)

52歲的家庭婦女李某,自述近2個月來,飯後貪睡,逐漸加重,現在竟發展到剛端起碗吃半飽,就倒下呼呼大睡。食欲減退,頭昏汗出,疲乏無力,面色萎黃,背痛肢麻。診為脾胃氣虛所緻的“谷勞症”,用四君子湯加草蔻、木香、當歸、天麻治愈。(《中醫雜志》1981年第5期杜曉麗報道)

甯夏西吉縣趙某,男,42歲,工人。患者2年前無任何誘因,每進食後倦怠嗜睡,不由自主,甚則食含口中即伏桌而眠,夜間睡眠尚好,平素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食後腹脹,嘔吐清涎。診見精神委頓,面色少華,舌淡苔白膩,脈濡。此乃脾土虛弱,濕濁上蒙清竅。治宜健脾益氣,化濁醒腦。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石菖蒲、佩蘭各12克,當歸10克,陳皮、柴胡、升麻各6克,砂仁、炙甘草各3克。進服6劑後,食後昏困嗜卧明顯好轉,食欲增加。繼服7劑,精神振作,食後困倦嗜卧消失。(《四川中醫》1998年第12期趙懷琮報道)

溫馨提示:以上僅供醫界同道參考,臨床還需謹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