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把官做,九鬥十鬥享清福”。
這是關于手指的鬥和簸箕流傳最廣的俗語,在俗成的文化中,手指的鬥和簸箕往往與人的性格和命運相連。
因此,很多人都有被抓着手數有幾個鬥和簸箕的經曆,倘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則會被蓋上“将來會有大出息”的标簽。
然而,并沒有相應的科學實驗或數據能夠證明鬥和簸箕與命運之間的必然聯系。
我們所熟知的曆代帝王,例如秦始皇、唐太宗和武則天等,他們的手指上并沒有鬥,卻依舊創立統一六合、貞觀之治等豐功偉績并名垂青史;康熙0鬥10個簸箕,也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所以,鬥和簸箕的個數并不能決定人的命運,但它們為人類提供了許多便利之處。
所謂的鬥和簸箕,統稱為指紋,即指腹的紋路,它除了能夠促進人體水分的蒸發,還能增加摩擦力,提高抓握能力。
萊布尼茨曾言: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對于指紋來說,也同樣如此,全世界擁有完全相同的指紋的概率僅有1/150億。
早在2100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深谙此理,懂得利用指紋識别身份并協助破案。
據《周禮》記載:“以質劑結信而止訟。”
鄭玄将其中的“質劑”注為按了手印的契約,一旦按上了手印,即認同所描述的事情,手印等同于個人印章。
羅伯特·海因德爾在《指紋鑒定》中提到:中國唐朝的賈公彥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用指紋來識别人的學者。
到了宋朝,指紋的作用已經拓展到刑偵領域,《洗冤錄》中就有利用指紋斷案的案例,而英國的亨利弗爾茲直到1880年才提出用指紋鑒定犯罪分子身份的觀點。
上世紀30年代,約翰·迪林格因多次搶銀行而被美國警方列為全民公敵進行通緝。為了躲避警察,他整過容,也試圖消除自己的指紋。
然而,表皮的紋路雖然消失了,真皮層的乳突紋線卻無法被輕易抹除,警方将指紋進行對比後,确認了約翰·迪林格的身份。
随着研究的深入,指紋已經成為特殊的個人密碼——不僅能用作身份證明,還能解鎖各種電子設備。
從科技層面來說,指紋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識别和防僞系統,例如電子門鎖和手機已經實現了指紋解鎖,提供了許多便利。
不僅如此,中科院的科學家還發現了簸箕和鬥與基因之間的奧秘,并将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生物學期刊《細胞》雜志上。
英國科學家發現,人的指紋一般在孕期19周時形成,受遺傳因素影響,出生後随着發育不斷變化,受環境影響發生變化的概率為5%,14歲時完全定型。
相關研究顯示,黃種人出現鬥型紋和箕型紋概率高達97%,歐洲人以箕型紋為主,美國人則大部分是弧型紋。
上世紀六十年代,科研人員發現,白血病患者大多都是鬥形花紋;美國夏威夷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發現,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可能與左手手指箕形紋的開口朝向有關系;紐約大學的研究員在對老年癡呆患者的研究中發現,他們的小指呈側箕型概率高達72%。
那麼,這是否說明人的指紋和疾病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呢?
複旦大學和中科院聯合了國内外多家研究機構,以23000多個個體(不同種族)為樣本,運用遺傳位點進行分析,篩查出 43個和人類指紋相關的遺傳基因座,發現肢體發育的基因與指紋之間的聯系以及不同表皮的紋理與先天性疾病之間的關聯。
例如,EVI1是影響人四肢和手指指紋形成最強的基因,指紋呈“鬥”型的多少與小指的長短有關等。
而在先天性疾病方面,科學家發現唐氏綜合症患者的表皮特征普遍存在斷掌、足拇趾弓狀球紋等現象。
假如能夠第一時間拿到嬰兒的指紋特征,判斷其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的概率高達98%!
對此,科研人員表示:
該研究對先天疾病早篩、人體病變預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突破意義。
這意味着,未來我們或許通過手指就能判斷是否有潛在疾病,這将為人類看病提供極大的便利,同時還能及時預防,防患于未然。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