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雲峰石刻之——北齊鄭述祖重登雲峰山記(清早中期濃墨精拓本)

北齊鄭述祖重登雲峰山記濃墨精拓本,台南府城謙受堂舊物,今歸停雲精舍珍藏。拓本墨色渾厚高古,當為清中期以上舊拓本。


雲峰題刻諸迹,大都出于鄭道昭父子之手,其中鄭述祖題刻的名品有巜重登雲峰山記》和《天柱山銘》二種。

鄭述祖,字恭文,荥陽開封人。祖羲,魏中書令。父道昭,魏秘書監。述祖少聰敏,好屬文,有風檢,為先達所稱譽


初,述祖父為光州,于城南小山起齋亭,刻石為記。述祖時年九歲。及為刺史,往尋舊迹,得一破石,有銘雲:“中嶽先生鄭道昭之白雲堂。”述祖對之嗚咽,悲動群僚。有人入市盜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執之以歸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後,境内無盜。人歌之曰:“大鄭公,小鄭公,相去五十載,風教猶尚同。”


述祖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雲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所在好為山池,松竹交植。盛馔以待賓客,将迎不倦。未貴時,在鄉單馬出行,忽有騎者數百,見述祖皆下馬,曰“公在此”,行列而拜。述祖顧問從人,皆不見,心甚異之。未幾備征,終曆顯位。及病笃,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貴足矣,以清白之名遺子孫,死無所恨。”遂卒于州。述祖女為趙郡王睿妃。述祖常坐受王拜,命坐,王乃坐。妃薨後,王更娶鄭道蔭女。王坐受道蔭拜,王命坐,乃敢坐。王謂道蔭曰:“鄭尚書風德如此,又貴重宿舊,君不得譬之。”子元德,多藝術,官至琅邪守。

釋文:大齊河清三年五月廿四日,使持節都督光州諸軍事、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光州刺史鄭述祖字恭文,即魏鎮北将軍、秘書監,青、相、光三州刺史文恭公榮陽道昭之子,魏大鴻胪卿、北豫州刺史、司空□公嚴祖之第三弟。先君之臨此州也,公與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順祖同至此鎮。于時公年始十一,雅好琴文,登山臨海,未嘗不從,常披鹿皮裘子,此州人士呼為道士郎君。及長,官曆司徒左長史,再履尚書,三為侍中,滄、瀛、冀、趙、懷、兖行正得此十州刺史。公之所撫,莫非大蕃,言及光部,恒所欽羨。隻為前蹤,誠所願也,便以此夏,斯願方遂,忻慰登途,若歸桑梓。入境歎曰:吾自幼遊此,至今五十二年。昔同至者,今盡零落,唯吾一人,重得來耳。于是凄感,殆不自勝。因南眺諸嶺,指雲峰山曰:「此山是先君所名,其中大有舊迹。」未幾,遂率僚佐,同往遊焉。對碣觀文,發聲哽塞,臨碑省字,興言淚下。次至兩處石詩之所,對之号仰,彌深彌恸,哀纏左右,悲感傍人,雖曾闵之誠,讵能過也。但石詩年久,字皆癬落,賓從尋省,莫能識之。公乃曰:「此時吾雖幼小,略嘗記錄,此當是與道俗十馀人論經書者。」遂口持百馀言。諸人得此,乃共披拂,從首及末,無一訛舛。久之,方升于此。此處名曰:山門左阙。仍仰觀斯峰曰:「此上應有九仙之名。」即遣登尋,果如所說。此山正南裡有天柱山者,亦是先君所号。以其孤上幹雲,傍無溪鹿,因以名之。其山上之陽,先有碑碣,東堪石室,亦有銘焉。從此東北一十二裡太基山中,複有雲居館者,亦是先君所立。其四峰之上,镌記不少,悉有志錄,殊複可觀。今日于此,略陳彼境,冀洪聲異迹,永無淪沒者矣。


歡迎加我們微信

山之堂——兩山



停雲茶舍——鏡初


閱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