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攝像師潘長宏
2019年10月26日
列位看官,你去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嗎?我去那裡時,在西湖不僅看到了綠柳長堤,三潭映月等美景,還看到了很多曆史人物的墳墓,有名将、高僧、名士,詩人、名伎,那春天裡滿植梅花的小孤山上,有西泠橋,橋邊有兩座墳墓,一座是曆史名伎蘇小小的,另一座是清末民初的和尚蘇曼殊的。有人寫過一首詩:“殘陽影裡吊詩魂,塔表摩挲有阙文;誰遣名僧伴名伎,西泠橋畔兩蘇墳。”這首詩利用對比手法,以一伎一僧各自的生命遭遇互襯,将人生悲歡離合的各種無奈表露無遺,令人感慨難忘。其實蘇小小和蘇曼殊不是一個朝代的人,他們生存時差一千多年,但是他們死後做了鄰居,也算是一場緣分。而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中國曆史上比較有名氣的第60個女人蘇小小,她是時期著名歌伎,錢塘第一名伎。她為了追求自由,甯願做一個青樓女子,盡情欣賞湖光山色。當她途經錢塘之地,時任觀察使的孟浪對她非常癡迷,但卻遭到了蘇小小的拒絕。而後蘇小小又慧眼識才,資助窮書生鮑仁進京趕考。可是她的結局特别哀豔凄絕。偶得風寒,年僅23歲就香消玉損。死後,受她資助進京趕考并金榜題名後的鮑仁将其隆重下葬,埋于杭州西湖西泠橋側。有文學家認為蘇小小是“中國版的”。
蘇小小生于公元479年,她那罕見的美貌與才情已被人們傳說了五百多年。這個冠絕江南的蘇州美人,十歲能賦詩。十五歲,一笑百媚生。十八歲,名聞遐迩,凡見者驚于美色而魂飛天外。雖因父母雙亡,淪為歌伎,但她從不結交富紳、權貴,向來潔身自愛,身處西湖西泠青樓,但隻以詩、歌、棋、琴侍人。因幼年時父母雙亡,寄住在畔的姨母家。她雖身為,卻很知自愛,不随波逐流。
據《樂府廣題》記載。蘇小小貌美豔麗,且聰慧多才。祖宗先世曾為東晉官,從江南姑蘇流落到錢塘後靠祖産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她的父母隻有她這麼個女兒,十分寵愛,因她長的嬌小,所以叫小小。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謝世,于是變賣家産,帶着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畔。她們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樓裡,每日靠積蓄生活,盡情享受于山水之間。因她玲珑秀美,氣韻非常,在她的車後總有許多風流倜傥的少年跟随。沒有父母的管束,蘇小小也樂得和們來往,常在她的小樓裡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一帶有名的詩伎。
蘇小小十分喜愛,自制了一輛油壁車,遍遊湖畔山間。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一見鐘情,結成良緣。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母得知其與歌妓混在一起,便設計派人來把阮郁哄得回京,就是現在的南京。阮郁别後毫無音訊。蘇小小情意難忘,時時思念。
在一個晴朗的秋天,在湖濱她見到一位模樣酷似阮郁的人,卻衣着儉樸,神情沮喪,聞訊後才知此人叫,因盤纏不夠而無法趕考。她覺得此人氣宇不凡,必能高中,這時蘇小小同情書生的貧困遭遇,主動提出為提供錢物,資助他上京赴試。鮑仁感激不盡,滿懷抱負地奔赴考場。
當時的上江觀察使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身為官員不好登蘇小小之門,于是派人請她來府中,沒想到蘇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幾次方來,孟浪決定難為她一下,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讓她做詩,蘇小小從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孟浪贊佩不已。
之後蘇小小受人陷害入獄,身染重病,臨終前,向身邊侍候的人囑咐道:“我别無所求,隻願死後埋骨西泠。”真是,蘇小小在第二年(公元502年)春天因病而逝。應試登第的已金榜題名,出任,赴任時順道經過蘇小小家,卻趕上她的葬禮,鮑仁撫棺大哭,後來遵照蘇小小“”的遺願,就出資在畔擇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錢塘蘇小小之墓”。有詩雲:“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墓上覆六角攢尖頂亭,叫“慕才亭”。
導遊說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該墓被紅衛兵毀壞。2004年市民熱烈争論後,決定重修 。園林專家孟兆桢根據老照片反複推敲後重建了該墓。重建後的用泰順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撐,高3.15米,墓徑2.6米,圈高0.9米。重建後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聯,邀請了、等12位書法家題寫。這十二幅楹聯圖文可見。
上一篇
劉子善書法作品欣賞
下一篇
六個短線買入戰法詳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