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正文

烏克蘭羅生門

烏克蘭羅生門


2022年2月21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全國視頻講話,宣布承認烏東民間武裝自稱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并簽署了相關法令。普京在視頻講話中、詳細闡述了俄烏關系的曆史沿革以及烏克蘭問題的實質。

普京稱,現代烏克蘭完全由俄羅斯創建,烏克蘭的領土是由俄羅斯劃分出去的,同時,俄還承擔了本應由各加盟共和國共同承擔的外債。普京也提到,俄羅斯仍願意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前提是西方尊重俄羅斯的核心訴求,包括:一、北約停止東擴;二、禁止北約加盟國部署進攻性武器系統;三、将北約在歐洲的軍事潛力和設施恢複到1997年簽署《俄羅斯-北約基本法案》時的狀态。

請輸入正文

請輸入正文

随着俄羅斯在烏特别軍事行動不斷推進,烏克蘭局勢陷入了更加波詭雲谲的羅生門。羅生門一詞出自日語,現在通常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别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而這恰恰可以用來形容如今的烏克蘭危機:處于風暴中心的俄烏各執一詞,美英奮力攪局,法德苦口相勸。

該事件陷入羅生門原因在于烏克蘭危機中幾對主要矛盾的激化:基輔和烏東地區的矛盾、俄烏矛盾和美俄矛盾。這幾對矛盾相互糾纏、互為表裡。

請輸入正文

請輸入正文

起初烏克蘭采取中立态度,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得以明哲保身。但自尤先科倒向北約起,烏東局勢便開始惡化,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繼任後,又得罪了西方。烏前總統波羅申科執政不當,一些政策造成烏東地區州縣地位下降,并招緻這些地區的不滿,紛紛宣布脫離烏克蘭(這些地區以俄羅斯族為主,多親俄)。加之現任總統澤連斯基将烏克蘭語設置為了官方語言,并将俄語剔除在外,促使烏東地區的俄羅斯族人譴責此行為有文化滅絕傾向,進一步加深基輔與烏東的矛盾。

請輸入正文

請輸入正文

烏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都有脫烏入俄的強烈傾向,而基輔控制的西部則更希望靠近西方,造成俄烏兩國的症結。2014年基輔騷亂,這些嘗試獨立的地區和烏克蘭政府爆發多起沖突,烏政府最終沒能占上風,拒絕承認用以調停危機的《明斯克協議》。

曾與俄羅斯擁有共同曆史的烏克蘭不斷向北約靠近,其實是對于俄控制強力的過激反抗,但的确踩到了俄羅斯的紅線。不僅如此,烏克蘭還将加入北約寫入了憲法,這使得“加入北約”不僅是一個政治行為,更牽扯到了憲法的維護問題,即使澤連斯基下台,他的繼任者也需要依照憲法制定國家大政方針。因此,無論烏克蘭官方如何發表聲明,稱其不會加入北約,試圖平息俄羅斯怒火,實際上已經無可挽回了。俄烏關系向着不樂觀的方向發展。

請輸入正文

請輸入正文

最難辭其咎的是美國一手造成的戰略失誤,西方錯過了美俄蜜月期。盡管葉利欽的全盤西化政策慘淡收場,但接任的普京仍然沒有放棄與西方的密切接觸,在對美、歐關系上投入了大量外交資源。但美國最終還是囿于對俄的後冷戰猜忌,促使北約不斷東擴,蠶食俄勢力範圍,破壞戰略平衡,最終推進到了俄羅斯家門口的烏克蘭。

此舉直接導緻俄失去戰略縱深,将俄的戰略緩沖區從2000多公裡壓縮到不足1000公裡,俄羅斯再也無法繼續隐忍下去,不斷被漠視的安全訴求終于引爆了危機。美俄雙方的沖突體現在:美英等國為基輔方面提供武器,而俄羅斯則支持烏東獨立勢力,這種對抗逐漸從幕後走向了台前。

請輸入正文

請輸入正文

美國的攪局也是造成烏克蘭局勢惡化的重要推手。一直以來,美國緻力于在烏東地區攪局生事,北約五輪東擴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擠至極限。在俄烏戰端正式爆發之前,美國的目的之一便是烏東混亂的常态化,根本原因在于美國不能允許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存在。同時,烏克蘭亂局可以再次将俄羅斯樹立為北約共同的敵人,從而得以捆綁歐洲盟友并彰顯其“領導者”的地位。

此外,拜登政府也希望通過戰争挽救低迷的支持率。在能源方面,美國顯然已經獲得了收益:美德兩國宣布制裁俄羅斯,德國已經表态稱将暫停使用“北溪2号”油氣管道,美國将有機會直接搶奪俄羅斯在歐的天然氣市場。危機升級,美國又可以從中獲利,歐元繼續遭受打壓,美元持續走強,受傷的總是歐洲。

新年伊始,美國通脹高達7.5%,創40年新高,直接帶來了一波美債抛售熱潮。俄烏沖突所造成的國際不穩定性,直接造成市場資本為規避風險而湧入“最安全的”美債,對沖美債的抛售熱潮。美國的對俄政策有着豐厚的政治副産品,可以稱得上是俄烏沖突的最大獲利者。

請輸入正文

請輸入正文

緊張局勢或許會進一步升級,但外交渠道尚未堵塞。國際社會中普遍呼籲各方按照《明斯克協議》,和平解決烏克蘭東部的沖突。可問題是,各方對于《明斯克協議》的解讀有差異:烏克蘭認為,收回烏東地區并解散當地政權和武裝是前提,在基輔主導政權後才能進行公投,以決定烏東去留問題;而俄羅斯則恰恰相反,堅持應當先舉行公投。雙方各說各話,活結逐漸收縮成了死結。

不僅如此,雙方還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針鋒相對。俄羅斯譴責烏克蘭武裝力量2月17日上午向位于烏東頓巴斯地區的盧甘斯克進行了攻擊,并使用《明斯克協議》所禁用的迫擊炮;而烏克蘭軍方則聲稱是俄羅斯的占領軍向盧甘斯克地區開火。俄烏雙方對于《明斯克協議》的解讀差異性,以及俄烏在沖突動機問題上激烈争論、各執一詞,使得現實更加撲朔迷離。

請輸入正

請輸入正文

對俄羅斯而言,吞并烏克蘭已經幾乎不可能,退而求其次,烏克蘭是一定不能加入北約的。目前俄羅斯動如雷霆的軍事行動更是宣告了其堅定的戰略決心。俄方承認烏東兩州獨立,或是對烏方發出的最後通牒,也是對向基輔提供武器裝備的美英的嚴正警告。對于美國聲稱的嚴厲經濟制裁,俄羅斯早有準備,并且很有經驗,畢竟不是第一次了。

當地時間22日,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向媒體表示,俄羅斯無法、也不再需要同烏克蘭政府和平相處。他還指出,俄方清楚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将導緻的後果,但俄羅斯擁有“堅強的神經”。“我們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将是來自各個方面的制裁、威脅和政治壓力,瘋狂的号叫和虛假信息流。所有這些我們都經曆過,我們早已不再害怕”。

烏克蘭危機持續發酵,逐漸形成一種“新常态”,加之普京的強烈反應,使烏克蘭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加入北約更是難上加難。而烏克蘭完全激怒大國鄰居,自身發展凋敝前途未蔔,還遭到西方的操控,烏克蘭的戰略被不少人評論為“全盤皆輸”。情況危急的烏克蘭是否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我們也不得而知。

請輸入正文

請輸入正文

總體來看,烏東地區戰略空間狹小,就如同将幾個巨人放進狹窄的小房間,甚至轉身都十分困難。美俄歐烏似乎都再次陷入了相持的困境。博弈論表明,沖突中的每個事件都有增加和平解決失效的風險,沖突中各方的稍微一個動作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相較于普京表态前的烏東情勢,現在更加不甚明朗、甚至危機四伏。

在這個博弈中,先松口的一方顯然會蒙受更大的損失,但一直僵持,受苦的隻會是烏克蘭的百姓。但解鈴還須系鈴人,烏東問題的完全解決,靠的還是美俄雙方逐漸從懸崖撤回安全地帶,盡快收回伸出的試探臂,并重啟和平冷靜的對話,避免做進一步激化矛盾的舉措,防止沖突落入不可控的情勢中。

在俄烏兩國信息戰的滾滾硝煙之中,烏克蘭局勢愈發不明朗起來,該地區戰況如何我們尚難下定論。在持續關注烏東局勢的同時,我們也要祝願烏克蘭早日迎來和平的曙光。

作者 | 薩菲娜

編輯 | 周晨欣

配音 | 王茂森

責編 | 李昊鵬 劉旭蕾 正之


每天一篇,推開通往世界的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