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秋節的來曆和習俗

中秋節,又稱拜月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後。中秋節是流行于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将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根據我國的曆法,夏曆(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别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在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曆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

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淵源。在古代農耕社會,古人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産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系,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項重要祭祀活動。中秋節在我國北方地區流行是在唐代之後。在唐代時,将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并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争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連宵婚戲;夜市骈阗,至于通曉。”

到了明清時,中秋已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态。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甯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我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幹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走月

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着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鱿生《海陬冶遊錄》)。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味在。

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至今,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托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态。

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追月

追月也是中秋一習俗,所謂“追月”,即是過了農曆八月十五,興猶未盡,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繼續賞月,名為“追月”。據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雲:“粵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

乞月照月

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觀潮

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轼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月餅象征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燒鬥香

江蘇中秋夜得燒鬥香。香鬥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鬥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鬥的風俗。

拜祖先

廣東潮汕地區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當天下午,各家廳裡就擺台設祭,置祖先神主牌,獻上各色供品。祭畢,把祭品逐樣烹調,合家同時一次豐盛晚餐。

燃燈

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内燃燭,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挂着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豎中秋

在廣東一些地方,中秋節有一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樹亦作豎,即将燈彩高豎起來之意,所以也叫“豎中秋”。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挂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遊嬉玩賞。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紮燈,燈的行頭多樣,魚龍燈、鳥獸燈、花果燈等,也可砌成“賀中秋”等字燈。到了夜裡,就在燈内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彩旗、銀鈴等,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挂于家屋高處,如平台、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争輝,以此慶賀中秋。

耍祿仔

“耍祿仔”是過去中秋節十分流行的兒童遊戲,以柚子殼刻通花,中可懸燈,兒童提着成群結隊遊樂,或提着各種動物、瓜果形狀的燈色,沿街踏歌而行,一邊唱着“耍祿歌”:“耍祿仔,耍祿兒,點明燈。識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讀書為第一,莫謂文章無用處,古雲一字值千金,自有書中出貴人……”兒童們在盡情遊樂之後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餅果品之類。

玩兔爺

玩兔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帶。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着兩隻大耳朵,亦莊亦諧。《燕京歲時記》:“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北京百姓們稱它為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餘。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隻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将“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歎。在廣西南甯一帶,除了以紙竹紮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内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将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制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内插蠟燭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紮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樸之美。

紮燈籠

古時在廣東,中秋臨近時,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此外,還有很多小朋友會用水果皮紮燈籠。“咱們微型時候,流行木瓜燈,利用木瓜皮制成得别緻花燈,非常有意思,木瓜燈陪我度過整個童年。”除了木瓜燈,還有香蕉燈,最簡便的是“柚皮燈”,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能做。紮好的燈籠除了用來“樹中秋”,更有情侶提着燈籠依偎賞月。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台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蔔事情的吉兇。例如蔔占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偷月亮菜(偷菜求郎)

在台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相傳裝飾美麗的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踏着月光,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将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因此台灣有句俗語“偷着蔥,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項習俗。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燃寶塔燈

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着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抛帕招親

在我國福建一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抛帕招親”的習俗。一般是于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将一些繡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人接到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在交還手帕時,若“嫦娥”喜歡,則可交友往來,情投意合者便可喜結良緣。

竊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豐履原之家,娶婦數年不育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日,于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後,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雲。”在衡陽,凡是村裡結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隻要人緣好,村裡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

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吃田螺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後經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可見此說法言之有理。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内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别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賞桂花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丹桂,聞着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佳節的一種美的享受。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