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朱熹論讀書方法【版本一】

朱熹論讀書方法

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程朱理學的修養目标,要達到這個目标,一方面要内省,明志養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态;另一方面也要外求,認真學習,體認客觀事物。朱熹認為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緻知"。學習的首要内容自然還是儒家經典,因為它凝聚着天理的精蘊。朱熹指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蘊則已具于聖賢之書,故必由是以求之。"讀聖賢之書并非一般的增知識、長見識,而是要體認天理,朱熹概括為讀書窮理。他說:"為學之道,莫先欲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欲循序而緻精。而緻精之本,則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這是朱熹對自己"平生為學"的總結。

朱熹去世後,他的弟子門人将朱熹有關讀書的經驗和見解整理歸納,成為"朱子讀書法"六條,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六條的内容如下:

1.循序漸進。朱熹主要從三個方面論述循序漸進的含義:首先,學習的過程應當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淺入深,由小及大。他說:"事有大小,理無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并稱:"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後傳以遠者大者"。其次,循序漸進也包括知識的積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學精神。他注解《論語》"譬如為山"時指出:"學者自強不息,則積小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治學應該堅持不懈,不斷長進。其三,循序漸進還體現在讀具體的書上,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順序,"未明于前,勿求于後"。強調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前進。

2.熟讀精思。朱熹強調讀書必須反複閱讀,在遍數上不能打馬虎眼。不僅要能夠背熟,而且對書中的内容了如指掌,"一一認得,如同自己作出來底一般"。熟讀是精思的基礎,要對書中的名物訓诂,都要一一領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義及其思想真谛。

3.虛心涵泳。讀書必須以虛心的态度去體會聖賢的用心和寓意,來不得半點主觀臆斷或随意發揮。尤其是不能自己先有個意見,再"把聖賢言語來湊他的意思",甚至穿鑿附會地硬行聯系,這樣是學不好的。

4.切己體察。也就是"須要将聖賢言語,體之于身"。讀書不僅是要獲得知識、尋求義理,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自身修養的提高上,這是儒家提倡"求諸己",講究自律的思想體現。如果讀書隻是為了向别人炫耀,或是為了獲取教訓别人的材料,也就喪失了本義。

5.着緊用力。讀書學習一定要抓緊,要努力。朱熹比做"撐上水船,一篙不能放松",不進則退。讀書又是細緻功夫,不能蠻幹。他以雞抱卵為喻,急躁是不行的,而且過冷孵不出來,過熱又會死。為此,他提出"寬着期限,緊着課程"的讀書原則。要考慮到熟讀精思的高标準需要,總的讀書期限不能安排得過于緊湊。而一旦進入學習階段,就絕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

6.居敬持志。朱熹視為讀書的"緻精緻本",關鍵還在學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誠心誠意、兢兢業業地去做,可以說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讀書也不例外。而居敬則還有專靜純一、持之以恒的意思。"持志"即有堅定志向。朱熹指出:"立志不定,如何讀書?"要保持努力學習聖賢之道、修身複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他特别強調“循序而漸進”。有的人讀書性子急,一打開書就匆忙忙朝前趕。朱熹批評他們像餓漢走進飯店,見滿桌大盤小碟,饑不擇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樣讀書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漸進,則意志理明,而無疏易淩躐之患矣。”也就是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明白它們的涵義,一句話一句話地搞清楚它們的道理。前面還沒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後面的。這樣就不會有疏漏錯誤了。他還說:“學者觀書,病在隻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紮紮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紮實的學問。

朱子讀書法是古代最有影響的讀書方法論。六條均反映了讀書學習的基本規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它的局限性在于,主要是指讀聖賢之書,自然句句是真理,讀書的目的就是窮理,而窮理的目的就是進行封建倫理道德修養,掌握知識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質疑和問難的原則,不重視書本與實踐的結合,這正是封建正統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也遭到後來不同學派人士的批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