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所有領域的技能練習都需要1萬小時嗎?
持續練習1萬小時就能卓越嗎?
著名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羅伯特·普爾在《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中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安德斯·艾裡克森博士是“刻意練習法則”的研創者,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康拉迪傑出學者。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是他2016年出版的暢銷書,首次向大衆讀者普及“刻意練習”法則,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書。
如何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解決得就是這個問題。
⒈想要成為有為的人,就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要想站住腳跟,被人認可,就要修煉一項自己的“硬本領”。
所謂“硬本領”,就是自己最擅長,拿得出手的一項技能。
第一次我們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比較生疏,通過反複練習,就會越來越熟悉。
怎麼才能做到呢?
誘發興趣
養成習慣,脫離舒适區,從陌生到熟悉。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
因為良好的習慣是通過長期地學習,實踐,磨練而養成的無意識行為。
專業學習
刻意練習≠天真練習
告别天真練習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個專家,并且将他的技能為你所用。
找專業的老師,是從新手到高手走“捷徑”的最好一種途徑。
“神童”莫紮特,證明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往往隻有少數一些幸運的人才能天生擁有,其他大多數人,并不具備。
莫紮特的家庭背景幫助莫紮特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同時也為莫紮特提供了大量的刻意練習。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興趣班。
大家都會認為将來孩子們競争激烈,各項技能都會的話,會給他們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因此,不管孩子喜歡或者不喜歡,适合或者不适合?先報名再說。
各種興趣班也是層次不一,從此,從周一到周天,孩子們和家長們就開始奔走于各類培訓機構。
有一次,和幾個朋友吃飯的時候,其中兩位媽媽,她們坐一起就開始互倒“苦水”。
一位媽媽說給女兒報了兩個舞蹈班,希望她能好好跳舞,但是考四級三次都沒有過。
這個我不懂,不知道四級要達到什麼标準。
我就問她,一個舞蹈就報了兩個班,是老師一對一上課嗎?
她說沒有,都是大課堂,老師一起教授。
我就說為什麼不給孩子找一個專業的,一對一的老師呢?
她說孩子自己學習很乏味。
當然,很有道理。
但是這是學習特殊技能,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大家的步伐一緻前進,到也是一件好事。
事實不然,有的需要進階,但是有的壓根沒有跟上來,老師按照套用方式,誰都不能兼顧。
我就問她,隻是想培養興趣,還是想讓孩子在舞蹈方面有所作為。
她說想讓孩子将來能夠成為專業的舞蹈家,至少也是舞蹈老師。
我告訴她如果有這種想法,那就盡早為孩子找一位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學習。
她表示不理解,但是最終還是為孩子找了專業的老師。
不久之後她告訴我,孩子的潛能打破了她的認知,她的女兒簡直就是天生的“舞者”。
所以說,我們要學習一項“硬本領”,必須要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領域,找“高手”,專業的老師進行專業的因人而異的教學方式,才能進步得更快。
⒉脫離舒适區
人類有三區:舒适區,焦慮期,學習期。
一個人從舒适區脫離出來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我們要想進步,隻有走出舒适區去挑戰更多的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潛能。
所以,從新手到高手的過程,勢必會有一個階段很焦慮。
脫離舒适區,最好的方式是經曆焦慮期,然後進入學習區。
“習慣”是無意識的行動。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即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赢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就是告訴我們如何養成無意識的習慣。
暢銷書作家張萌老師所提出的“五環學習法 ”即“學,思,做,教,赢”是一套閉環學習法。
同樣地,刻意練習也需要建立反饋機制。
學會,并不代表會教,學和教是兩回事。
學就是學習了新的知識,學到了我們過去不知道的,但是今天知道了,然後通過學習改變了我們舊有的認知。
“做”即行動的力量,學習隻是“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卓越,技能都需要實踐系統。即“刻意練習”。
僅僅學會是不夠的,還要會教。
教學相長, 邊學邊幹,産出産能合一,才能“赢”。
“刻意練習”不是一件事,一個動作一直不變的練習,要有具體的實踐系統,不斷地創新,進步,每天都要超越昨天的自己。
否則,就是天真練習,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可能達到卓越。
所以,“刻意練習”是需要達到特定的目标。
如果注重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時間,精力管理專家,暢銷書作家——張萌的“1000天小樹林”計劃。
就因為一個“奧運火炬手夢想”,她從浙大退學,再考入北京師範大學。
這個原本的理科生,考入文科的英文專業。
英文并非她的特長,英語系一共120名學生,她的成績是89名。
但是這個不願服輸的北方女孩兒,充分利用可控時間,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标:用三年的時間,從全年級的89年提升到全年級第一名。
她堅持每天早上去學校最幽靜,很少有人去的小樹林朗讀英文。大冬天 的時候,她被凍得回到教室30分鐘身體才能逐漸恢複知覺。
最終隻花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三年的目标。不僅她的英文成績得到了提高,還拿到了國家獎學金,一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等榮譽。
所以我們要想挑戰越大,變化越大,必須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區。
注意的是,不能太過,太遠,離開舒适區,那樣就有可能受傷。
⒊刻意練習越早越好
一個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先通過某一項特殊技能養成學習力,讓學習方法變成學習力,然後再說高效力。
年幼的孩子在創建心理表征時,獲得的好處是能夠自由地開始探索那種基本不需要别人的幫助。
心理表征是無意識行為,不經意間發生,反複訓練,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其他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和具體抽象。
比如說我們看到“狗”,然後我們就會想到相關“狗”的一切。
創建孩子心理表征的最佳方法,是給他們提供一些可以複制和可以從中學習的模型。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時,就反複模仿《旁觀者》第三卷的寫作風格。
他從報紙中挑選出幾篇文章來,将每一句要旨摘出來放在一邊,不去看它。
幾天後,他憑借自己對要旨的記憶,對原文進行重新表述盡量做到同原文一緻,然後把自己的表述和原文進行對照,找出自己的錯誤并進行改正。
孩子更容易養成一種習慣,孩子需要不斷地嘗試和失敗,把某一項技能當成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反複進行打磨,改進。
其實,天才的秘密不僅僅在于堅持一萬小時定律,重要的是“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需要專業老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反饋,敢于走出舒适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