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是一種古老的制造方法,在我國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銅佛像是指用銅或青銅鑄造的佛像。這類佛像中有相當部分表面鎏金,故又稱“金銅佛像”。
銅佛像産生于商周,是以銅料為胚,運用雕刻、鑄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種雕塑。銅雕藝術主要表現了造型、質感、紋飾的美,多用于表現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
銅佛像造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因佛教的興起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造像形式,用銅或青銅鑄造而成,表面鎏金,多供奉在家中、宮中和佛寺之中,早期稱為“金人”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全面發展,佛教造像也普遍開展起來。
從南北朝到隋唐,是中國佛像造像最興旺的階段。在這些造像形式中,以石雕最為普遍,小者有石造像碑,大者有石窟寺的高大雕像唐以後,後來經過幾次的滅佛運動,佛造像藝術逐漸衰落。元、 明、清三代,因藏傳佛教的興起,銅佛像再度流行。
明代永樂和宣德兩朝宮廷制作的藏式佛像,稱之為永宣宮廷造像或永宣造像,代表了明清兩代金銅造像的最高水平。全世界現存的永宣造像大約超過400餘尊,其中,國内有300餘尊,故宮裡的這些永樂佛造像大多都是清宮舊藏。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