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長沮桀溺》成語典故

長沮桀溺

長沮桀溺

【出處】

《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譯義】

後人用“長沮桀溺”的典故指避世隐居的高人,或形容退隐田間逃避世事。又用“問津”指探問情況。

【故事】

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一天,在路上看見兩個人在田中耕作。孔子叫子路去問他們渡口在什麼地方。原來,這兩個耕田人一個叫長沮、一個叫桀溺,是兩位隐士。長沮問子路:“那個坐在車上手握缰繩的人是誰呀?”子路說是孔丘。長沮一聽是遠近聞名的孔子,便說:“他是最熟悉道路的人,何必來問我們呢?”子路又去問桀溺。桀溺又問他“你是魯國孔丘的徒弟嗎?”子路說是的。二位隐士對孔子周遊列國的舉動很不滿意,就借此說道:“如今天下紛亂,如洪水滔滔,誰又能将它改變呢?你與其跟從那個逃避惡人的人,還不如随那些逃避整個塵世的隐士呢。”然後繼續埋頭耕作,不再理睬子路。孔子聽了兩位隐士的話感慨萬端。他歎了一口氣,說道:“讓我隐居山林,與飛鳥走獸同群,我做不到;讓我追随那些隐士離開社會和人群,是不行的。如果天下有道政治清明,我又哪裡用得着出來四處奔走謀求改變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