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四味回陽飲,中醫方劑名。出自《景嶽全書》卷五十一。具有益氣、回陽、救脫之功效。主治①洩瀉如傾。陽氣欲脫之危候。②元陽虛脫(危在頃刻)。證見惡寒肢冷,氣息微弱,冷汗如油。臨床常用于治心力衰竭,急性和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或急悸病大汗出而見休克者,婦女子宮大出血或外科癰瘍潰後或手術大出血見休克者。方為:人參一二兩(30~60克),制附子二三錢(6~9克),炙甘草一二錢(3~6克),炮幹姜二三錢(6~9克)。用水二盅(400毫升),武火煎七八分(250毫升),溫服,徐徐飲之;亦可為末和勻,以水拌濕,蒸一飯,取起烘幹,再為末,每服一二錢(3~6克),溫湯調下。
四味回陽飲亦稱四逆加人參湯。運用中以小其劑用之(方藥:古之一兩約折為今之三錢):甘草(炙)6克,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5~10克,幹姜6~9克,人參3克。或:人參12克,附子(炮)9克,幹姜(炮)9克,甘草(炙)9克。煎服。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漢朝:1鬥=10升=100合=現代20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現代用法:久煎兩次溫服)。“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論》)少陰陽衰,陰寒内盛,複因下利,津傷氣耗。故用四逆湯回陽救逆,加人參以益氣生津。本方對虛寒下利,陽亡液脫之證,尤為适宜。有關臨證運用醫案(傷寒名醫驗案精選):
1、真寒假熱:
喻嘉言醫案:徐國桢,傷寒六七日,身熱目赤,索水到前,複置不飲,異常大躁,将門牖洞啟,身卧地上,輾轉不快,更求入井。一醫洶洶,急以大承氣與服。喻診其脈,洪大無倫,重按無力,謂曰:“此用人參附子幹姜之證,奈何認為下證耶?”醫曰:“身熱目赤,有餘之耶,躁急若此,再與姜附,逾垣上屋矣。”喻曰:“陽欲暴脫,外顯假熱,内有真寒,以姜附救之,尚恐不能勝任回陽之伍,況敢以純陰之藥,重竭其陽乎?觀其得水不欲飲,情已大露,豈水尚不欲咽,而反可咽大黃芒硝乎?天氣懊蒸,必有大雨,此證頃刻大汗,不可救矣。且既認大熱為陽證,則下之必成結胸,更可慮也,惟用姜附,所謂補中有發,并可散邪退熱,一舉兩得,不必疑慮。”以附子、幹姜各五錢,人參二錢,甘草二錢,煎成冷服後,寒戰戛齒有聲,以重棉和頭覆之,縮手不可與診,陽微之狀始見,再與前藥一劑,微汗熱退而安。
按語:本案診為真寒假熱,其辨證的着眼點在于脈重按無力,索水不欲咽。此等複雜病症,全憑醫者仔細診察,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不為假像所惑,然後對證下藥,始能挽回危局。若以假為真,誤投寒藥以治真寒假熱之證,不啻落井而又投石,禍不旋踵。
2、洩瀉危證:
黎庇留醫案:馮某,父子俱以搜取肥料為業。其父年已古稀,忽患下利清谷,請高姓醫,診治數日。高因負盛名,而熟讀傷寒者也,俱大補大溫之劑,附子理中,更重加歸芪之類。乃服藥以來,下利不少減,且四肢厥逆,無脈——胃敗!予診畢,斷曰:症誠重笃,但必利止後,脈漸出,始有生理。即用四逆湯,日夜連服,次日下利止,而脈仍未出。即于原方加參續進。是日,頗能納食。次日診之,脈漸可循,生氣還出也。複診,據言昨夜不能成寐。蓋由下後,心陰已虛,心腎未能相交。于是改用黃連阿膠湯,一劑即能熟睡。此症連用姜附,忽改芩連,所謂帆随風轉也。由是調養數日,即告複原。
按語:年逾古稀而下利清谷,顯系真陽虛衰,釜底無薪。前醫給予理中加歸芪之屬治之不效,蓋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況當歸尤多滑利之弊,故不效也。更醫從腎論治,以四逆湯補火生土,利遂止。但因四逆回陽功偉,而救液功遜,故脈不出。惟以四逆加人參湯回陽救逆,其脈始漸出。可見,臨證選方用藥,不敢差之絲毫也。
3、吐血危證:
趙守真醫案:蕭某某,34歲,住零陵荷葉塘村。某晨忽大吐血,先為瘀黑塊狀,後系鮮紅新血,時少時多,三整日未逝,服藥雜治均罔效,病情日形嚴重,特來邀治。患者蜷卧于床,血吐猶未少止,面白慘淡無神,四肢厥冷,舌胖潤無苔,身倦不欲動,口渴喜暖飲,亦不多,脈細微欲絕,此陰陽衰微,将見離決之候。檢閱服方,皆苦寒折之,如三黃解毒湯,龍膽瀉肝湯之類,是欲止血而過服寒涼所成。現當生死存亡,千鈞一發,惟有回陽固本之一法,當處以人參四逆湯:人參15克(蒸兌),生附24克,幹姜15克,炙草6克。
上方意在回陽救逆,溫經止血也。半日連服二大劑,夜半陽回肢微溫,血仍點滴未停,因略為易方:人參15克,附子9克,黑姜炭(炮透)12克,炙草6克。水煎,沖發炭及童便服。
上方溫以止血,二劑血果止。讵知日晡身發高熱,煩躁不安,脈則洪數而軟,乃血氣來複,故現此離奇之假像,不應為所眩惑,治宜溫平補血,疏當歸補血湯加炮姜。二劑後,熱退神甯。不料夜半腹大痛、拒按,大便已數日未行,此由陰證而轉屬陽明。然在《傷寒論》中已有調胃承氣湯法治,今特小其劑以用之:大黃9克(酒制),芒硝9克(沖),甘草6克。1劑便下痛止,改用益氣補血之藥,逐漸安平。
按語:氣與血同出而異名,氣為血帥,血資氣行,故亡血必脫氣。前醫不識此理,一見吐血,即浪投苦寒直折,不惟血不少減,而且損伐殘陽,危象立見。更醫據脈辨證,改以回陽護陰、益氣攝血,投四逆加參湯,二劑陽回肢溫,但血仍未止,遂于上方加發炭、童便、以炮姜易幹姜标本同治,血乃止。但陽回血止之後,榮陰未複,熱象畢露,遂改投當歸補血湯,二劑血複神甯。在治療過程中,由于屢進辛熱,以緻陽複太過,胃氣失和,轉成腑實,又予調胃承氣湯微和胃氣,病始愈。可見醫者治病貴在坐觀動靜,随機應變,方能臨危取勝。
4、但欲寐(老年性癡呆):
劉渡舟醫案:劉某,女,66歲,1994年1月19日初診。病人繼往有高血壓、腦血栓史,左側肢體活動不利,頭暈頭痛。一日晨起後,突然變得雙目呆滞,表情淡漠,神志時明時昧,呼之則精神略振,須臾又恍惚不清,言語含糊,不知饑飽,不知大便,時常在衣褲内屙出。到某醫院做腦CT檢查提示:海綿狀腦白質病,診斷為“老年性腦癡呆”。其人腹滿下利,日行2~4次,小便色清,夜尿頻多,畏寒喜暖,手足不溫,周身作痛。舌苔滑,脈沉細無力。此為少陰寒化之證,急溫猶宜,處方:附子12克,炙甘草10克,幹姜10克,黨參14克。服藥3劑,患者精神大增,神志明多昧少,言語不亂,能答複問題,仍手足逆冷,腹滿下利,再以四逆湯與理中湯合方振奮脾腎之陽。服藥近20劑,手足轉溫,腹滿消失,二便正常,漸至康複。
按語:《傷寒論》說:“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仲景僅舉一脈一證即揭示了少陰病的基本病理變化特點是以陽虛為主。本案但欲寐而見小便清長,四肢不溫,惡寒下利,為少陰陽虛寒化之證。心腎陽虛,神失溫養而但欲寐。脈細者,為陽損其陰。故治療以四逆加人參湯以回陽益氣生津。
5、遺尿:
權依經醫案:王某,男,14歲,1977年11月4日初診。患者自小尿床,經久不愈,多方治療無效。别無不适,尿床時無夢,脈平。附片3克,幹姜5克,炙草6克,黨參9克。3劑。二診:患者服上藥3劑後,已不尿床。
按語:腎主二陰司開合,其功賴于腎陽,腎陽不足則開合失司而遺尿,臨床多見無夢而遺。據權氏經驗,用本方治療,屢用屢驗。
Ⅱ、六味回陽飲亦來源于《景嶽全書》卷五十一。治陰陽将脫等症。 方為:人參30~60克,制附子6~9克,幹姜(炮)6~9克,炙甘草3克,熟地15~30克,當歸身9克(如洩瀉或血動者,以冬術易之。冬術即白術,平江縣産的白術最好,故平江的白術又名“冬術”、“于術”)。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黃耆12~15克,或30克,或冬白術9~15克;如洩瀉者,加烏梅2枚,或北五味20粒。如虛陽上浮者,加茯苓二錢。如肝經郁滞者,加肉桂二三錢。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溫服。
《活幼心法》卷末之方劑組成為:附子1錢(1錢=10分=3克或4.6克),炮姜1錢,黨參3錢,當歸3錢,肉桂3錢,炙甘草1錢。此大補元陽。主治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洩瀉,将成慢驚者。加胡椒末3分,竈心土水澄清煎藥服。
《景嶽全書·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谟》醫案:腫脹之治,凡脾腎虛證,如薛氏腎氣湯者,誠然善矣,然用之之法,猶當因此廓充,不宜執也。向餘嘗治一陶姓之友,年逾四旬,因患傷寒,為醫誤治,危在呼吸,乃以大劑參、附、熟地之類,幸得挽回。愈後喜飲,未及兩月,忽病足股盡腫,脹及于腹,按之如鼓,堅而且硬。因其前次之病,中氣本傷,近日之病,又因酒濕過度,非加減腎氣湯(丸)不可治,遂連進數服,雖無所礙,然終不見效,人皆料其必不可治。餘熟計其前後病因本屬脾腎大虛,而今兼以滲利,未免減去補力,亦與實漏卮者何異,元氣不能複,病必不能退。遂悉去利水等藥,而專用參附理陰煎(即六味回陽飲),仍加白術,大劑與之,三劑而足胫漸消,二十餘劑而腹脹盡退。愈後人皆歎服,曰:此證本無生理,以此之脹,而以此之治,何其見之神也。自後凡治全虛者,悉用此法,無一不效,可見妙法之中,更有妙焉,顧在用者之何如耳。塞因塞用,斯其最也,學人當切識此意。
又, 張景嶽診視一 老翁。 此老翁年逾七旬,體質衰弱,突然間得傷寒病。起初用溫補調理。十餘天後,正氣将複,又突然全身戰顫,不能得汗。危急之際張景嶽 用六味回陽飲,入人參一兩, 姜附各三錢,使之煎服。 病人服藥後,少時便大汗如浴,時過一個時辰,仍汗出不收,身冷如脫,鼻息幾無。 張景嶽仍堅持使其服用前方。 病家雖将信将疑,但病人服藥後,汗便開始收斂,神志也慢慢清醒,不久便下地。對此 張景嶽釋道:病人一開始戰而無汗,是由于元氣不足,不能助汗;服藥之後大汗不止,亦由于元氣不足而不能斂汗。無汗與大汗雖表現不同,但病機相同,故用同一處方。
Ⅲ、八味回陽飲,中醫方劑名,源于《會約》卷三 ,别名回陽飲。具有回陽救逆的功效。主治傷寒脈虛将絕,陰陽将脫等症,亦治白喉,其痛甚,其無白色處,色紫紅,脈沉緊者。處方:人參(無者,以蜜炒黃耆1兩代之),附子2-3錢,幹姜(炒)2-3錢,當歸身3錢(如洩瀉者,或血熱動血者,去之),熟地數錢或1-2兩,甘草(炙)1錢,白術3-4錢,黃耆(蜜炒)3錢。“如洩瀉者,加烏梅2個;虛火上浮者,加茯苓2錢、麥冬1錢;如肝滞而脅脹痛者,加肉桂錢半。”((《喉科種福》卷五))此為陰盛格陽于上之證,宜回陽飲,熱藥涼用。按:其用姜、附、歸、地也,回陽于腎以溫中;其用參、耆、術、草也,暖氣于肺以達外。服後如發戰下利,則加倍再服,惟歸、地不可再加,以歸、地為陰藥故也。
八味回陽飲采用傳統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症有着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确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Ⅳ、大回陽飲即四逆湯加肉桂而成,是吳佩衡教授所創。四逆湯乃張仲景《傷寒論》中回陽救逆之主方,加肉桂辛溫氣香,不僅溫肝暖血,并有引火歸元之效。鄭欽安解釋說:“四逆湯一方,乃回陽之主方也。考古人雲:熱不過附子。組成:甘草二兩(炙),幹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肉桂一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姜三兩,肉桂二兩。
依據《吳佩衡醫案》所載,大回陽飲主要有如下十幾種加減法:
1、慢性咳喘:四逆湯合二陳湯、麻辛附子湯,名為四逆二陳麻辛湯,治一切新老咳嗽、哮喘咳嗽、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其效頗宏。
2、聲音嘶啞:三陰寒證者,常用大回陽飲加麻辛附子湯,或合上二陳湯,藥簡效捷,功效卓著。
3、牙痛:三陰寒證者,無外感純用四逆湯或大回陽飲,合并風寒外感者,大回陽飲加麻辛附子湯,虛陽上越者方用潛陽封髓丹加味而治,收效迅速。這是因為,齒為骨之餘,内歸屬腎,腎陽虛弱,牙血管易阻塞而痛,與世之治牙痛之法上固然有别之。
4、風濕性關節疼痛:多由風寒濕雜合緻病,使經絡關節痹阻不通,常用大回陽飲加味,多加疏風除濕之品,忌加熟地、當歸等滋膩之品,為增效也加川烏、草烏以增強追風散寒除濕之力。
5、腰痛:常用四逆湯加麻辛附子湯,或合用苓桂術甘湯。鄭欽安治腰痛陰證,貫用麻黃細辛附子湯,或苓桂術甘湯,而吳佩衡教授常合用四逆湯,則取效更佳。
6、脅痛或腹水:慢性肝病屬陰證者,常用大回陽飲加茵陳等,治用溫化寒濕,舒肝達木之法,臨床常大劑而用,療效顯著。伴腹水者,大劑茵陳回陽飲,加五苓散等,扶陽溫升之意,思路獨特,療效突出。
7、胸痹心痛:胸痹心痛發作之時,危在旦夕,證屬陰盛陽衰,陰邪上僭者,治宜振奮心陽,方用大劑回陽飲合瓜蒌薤白湯加味,起效神速。
8、胃痛或胃病虛寒證者:常用大回陽飲加味而治,如小便不利加茯苓,腹脹加木香、香附,寒甚者加良姜、吳茱萸等;嘔逆不止者,加半夏、丁香,食減者加砂仁;寒盛者加胡椒或花椒。
9、癥瘕積聚:吳氏常用大回陽飲,随證加味。
10、低血壓:多為陽氣不足,并陽氣不升所緻,吳氏常用大回陽飲,加入當歸、黃芪,天麻。
11、中風:多為陽虛而風邪直中,吳氏開始常用四逆湯加天麻、羌活、桂枝、麻黃以散表防風,或用大回陽飲合三生飲加味。
12、痿證:常用四逆湯加入通陽利濕之品,如蒼術、桂枝、白術、苡仁、通草,亦加入川烏、草烏以除風邪,需持久服用,方能見效。
13、男性陽萎早洩:善用回陽飲加陽起石、益智仁等。
除上述内科病證之外,凡婦科、兒科病證,隻要辨為三陰虛寒證者,吳佩衡教授均多用大回陽飲加味,療效卓著。
附:大小回陽飲治案:
1、低熱案--大小回陽飲加味
馮某,女,18歲,學生。2007年12月10日就診。
患者低熱月餘,曾打吊針、吃中西藥物無效,近階段加劇,化驗血、尿等理化檢查無異常。現症見:體溫37.6OC,發熱多在白天及勞動之後,特别是活動之後體溫升高明顯,經适當休息後體溫可降低,平素畏寒肢冷,氣短懶言,身體消瘦,納呆腹脹,不耐勞作,失眠多夢,舌淡胖大邊有齒痕,脈沉細無力。證屬陽虛外越,治宜回陽收納,方用大小回陽飲加味,藥用: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紅參10g,肉桂10g,三七10g,砂仁10g,桔梗10g,石菖蒲10g,甘松10g。6付。
二診(12月26日):服藥後,發熱已退,體溫正常,納增神振,睡眠亦佳,自感精神煥發,為防止反複,強身健體,再服6付,以資鞏固。
【按語】《内經》中雲:"勞則氣耗"。素體禀賦不足之人,陽氣不足,過勞則氣耗,陽虛不能固攝而外越,外越之陽則引起"發熱",此種發熱,病人卻是一派純陰之象,隻有回陽收納,陽用事則外能固密,則虛陽自下潛複位。方用鄭欽安的四逆湯加人參,加上吳佩衡四逆湯加肉桂之大回陽飲,筆者稱為大、小回陽飲,也叫雙回陽飲。病人服後,藥到病除,可見鄭欽安扶陽重陽學說,對于治療陽虛病人,辨治無誤,效果有桴鼓之應。
2、腸炎伴發熱案--大小回陽飲加味
朱某某,女,60歲,農民。2008年1月25日就診。
患者有腸炎病史數十年餘,每天大便3~5次,伴腹痛、納差,體質消瘦,曾用中西藥物治療年餘,效果不明顯,近階段由于勞累過度,出現低熱,體溫37.5OC左右,白天重,夜晚輕,治療無效而來求治。現症見:低熱37.5OC不退,多在下午或勞動之後加劇,休息或夜晚體溫可自動恢複正常,失眠多夢,長期服用安眠藥,納差腹脹,腹瀉每天3~5次溏便,畏寒肢冷,舌胖大邊有齒痕,質紫暗,脈沉細弱無力。證屬脾胃陽虛,治宜回陽建中,方用大小回陽飲加味,藥用: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5g,桂枝10g,三七10g,砂仁10g,紅參10g,肉桂10g,甘松10g。3付。
二診(1月28日):服藥後,自感病情明顯好些,但畏寒肢冷未改善,低熱無變化,體溫仍在37.5°C左右,方藥對證,病重藥輕,方藥加重劑量,藥用:附子60g(先煎),炮姜50g,炙甘草20g,桂枝10g,三七10g,紅參10g,砂仁10g,肉桂10g,甘松10g。6付。
三診(2月3日):服藥後,體溫恢複正常,全身情況明顯好轉,睡眠正常,不需要服安眠藥,食欲增加,大便每天1次,略感胃中稍有不适,畏寒肢冷顯著減輕,原方有效,再進6付,以資鞏固遠期療效。
【按語】本例患者去年曾經常求治于餘,先治腸炎,又治外感,再治失眠,又治胃病,雖說每次治療都有起色,但終不能根治,再而三的反思,《内經》雲:"治病必求于本"。這個本是什麼?本于陰陽,而陽虛就是發病之本的關鍵環節,但這個着重點應該在後天脾胃之本上,方用大小回陽飲加三七、紅參、砂仁,筆者起名為回陽建中湯,目的是從脾胃着手,從脾腎着眼,回陽建中,因中土脾胃根植在腎中命門之上。同時用二桂,上溫心肺,下溫通肝腎,即通陽,又解表,針對習慣性反複外感而設,經多例觀察臨床療效滿意。實踐證明,抓住脾腎關,百病可解。不僅納增神振,而睡眠、食欲、二便如常,三方面功能說明陽氣複常,溫運自如,看似不治病,卻諸病都愈,充分體現到扶陽理念的臨床重要性與實用性。
3、大氣下陷案--大小回陽飲加味
王某某,男,30歲,農民。2008年2月24日就診。
患者長期自覺活動後小腹有一股氣不能上升,雙下肢酸軟無力,曾經進行多方面理化檢查未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病變。有長期的外出打工史,工作期間曾經多年是揮汗如雨,如此多年後漸漸出現這種情況,曾經多方而治療,服用中西藥物病情未明顯的改善。現症見:氣短懶言,雙下肢酸軟無力,活動後加劇,小腹有股氣上升感,但自覺無法上升到胸中,納少腹脹,畏寒肢冷,小便無力,排便自覺很費力,時時中斷,大便稀溏,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證屬陽虛不升,治宜回陽升陽,方用大小回陽飲加味。藥用: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三七10g,紅參10g,砂仁10g,桂枝10g,肉桂10g。10付。
二診(3月6日):服藥後,自覺情況明顯好轉,氣短懶言明顯減輕,食欲增時,氣陷上升症狀次數顯著減少,畏寒肢冷明顯改善,再進10付。加強治療效果。
【按語】病人有過度出汗的病史,大汗如雨,不僅陰傷,更傷陽氣,陽虛則衛外不固,陽氣不升,故而出現一派氣虛陽陷之證。雖說類似張錫純的升陷湯證,但病人一派陽虛下陷證顯著,并非單純氣虛下陷證。故而方用四逆湯加人參、肉桂,構成所謂的大小回陽飲,特别是二桂同用,上通心肺,下走肝腎,使陽升逆降,故而服藥後臨床效果顯著。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