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性病的一種,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全身性傳染病。病分三期,治當詳察。主要是通過性傳播梅毒螺旋體所緻,或是梅毒螺旋體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感染,少數通過接吻、哺乳、輸血、混用毛巾等感染。患梅毒的孕婦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中醫稱為“黴瘡毒氣”,并認為黴瘡毒氣侵犯人體,或從脾肺而入,或從肝腎而入,循經入脈,血毒内盛、外溢肌膚,或滞留筋骨,或内犯髒腑。
梅毒分為三期。一期在生殖器局部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或硬結,迅速破潰,形成硬性潰瘍,不痛。稱硬下疳。二期梅毒為泛發期,梅毒螺旋體血行播散,引起梅毒疹(又稱玫瑰疹),其境界清楚,玫瑰色或古銅色,壓之不褪色,不痛不癢,并有黏膜糜爛或白斑,全身淋巴結腫大。三期梅毒則引起内髒、骨骼、神經系統的損害,形成梅毒瘤或潰瘍,流出少量膠樣分泌物,稱為樹膠樣腫。梅毒血清試驗陽性可助診斷。
·銀苓白鮮湯·
【組成】 土茯苓30g,金銀花15g,威靈仙15g,白鮮皮10g,甘草5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3周為1個療程。【功效】 清利濕毒、祛風止癢。【主治】 梅毒。
·梅毒丸·
【組成】 土茯苓1 500g,黃芪500g,當歸400g。【用法】 先将土茯苓煎湯,濃縮,取黃芪、當歸拌勻微炒、幹磨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備用。每次服15g,日服3次,用溫開水送服。【功效】滲利濕毒、益氣活血。【主治】 梅毒。
·苓芪大黃湯·
【組成】 土茯苓30g,川芎10g,桔梗12g,黃芪30g,芍藥15g,大黃6g,甘草6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功效】 益氣活血、清熱利濕。【主治】 病發感染梅毒後10周左右,以發熱、頭痛、咽痛等全身症狀出現後,全身多處疹瘡為特征者(二期梅毒)。
·白菜膏·
【組成】 包心白菜5 000g,青鹽末2 000g,硇砂10g,煅石膏粉100g。【用法】 将包心白菜洗淨後切成3cm長段,以青鹽分層撒于菜中,密封1周後壓榨取汁,加硇砂、煅石膏粉攪拌均勻,冷藏備用。每日取此膏糊塗擦患處1或2次。【功效】 清熱解毒、收斂止癢。【主治】 梅毒。
·銀苓湯·
【組成】 土茯苓180g,金銀花60g,甘草30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主治】梅毒。
·治梅湯·
【組成】 金銀花45g,土茯苓45g,蒲公英30g,黃芪20g,薏苡仁20g,赤小豆20g,龍膽草10g,馬齒苋10g,蒼耳子10g,皂角刺10g,大風子3g,車前子(包煎)15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功效】 托裡清熱、解毒利濕。【主治】 梅毒各期。【附記】 加減法:伴下疳陰瘡者,加兒茶3g;脾虛血虧者,加黨參、白術、當歸各10g;腎陰或腎精不足者,加淫羊藿、五味子、菟絲子各10g
·柴芩湯·
【組成】 柴胡、炒黃芩各3~6g,人參、炒栀子、法半夏、龍膽草(炒焦)、當歸、芍藥、甘草各1.5~3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功效】 清熱燥濕,疏肝行滞。【主治】 梅毒。
·大豆甘草湯·
【組成】 黑豆50g,甘草、赤蔥皮各30g,槐條60g。【用法】上藥加水2 000ml,煮沸20分鐘後,将藥液倒入浴盆内,待溫後外洗患處,每次洗15~30分鐘。每日1劑,日洗2次。【功效】 解毒、消腫、斂瘡。【主治】 梅毒一期硬下疳。【附記】 若洗後配用外塗方塗搽患處,效果尤佳。方用雞蛋殼(以孵過雞仔的蛋殼為佳)适量。将蛋殼炒黃,研為細末,貯瓶備用。患處有滲出液者,直接将藥末撒于患處;無滲出液者,用麻油調塗患處。每日2次。若病情嚴重者,可加入适量兒茶或冰片研細末,同上藥混勻後使用。單用本方效果亦佳。本方主要适用于下疳。
·梅毒瘡熏洗方·
【組成】 防風、赤芍、栀子、苦參、薄荷、忍冬藤、蒼術、黃柏、地榆、黃芩、連翹、艾葉、地骨皮、天花粉、豨莶草各9g,鉛250g,紫蘇葉10g。【用法】 上藥加水10kg,煮沸1小時後,将藥液倒入浴盆内,趁熱先熏後洗,每次熏洗30分鐘。每日1次。【功效】 祛風清熱、解毒祛梅。【主治】 梅毒二期疹(玫瑰疹)。【附記】 本方中鉛用量大,禁忌内服和長期使用。
·梅毒洗方·
【組成】 石菖蒲、忍冬藤各30g,地骨皮20g,何首烏、荊芥、防風、羌活、獨活、甘草各10g。【用法】 上藥加水3 000ml,煎沸30分鐘後,将藥液倒入浴盆内,待溫後外洗患處,每次洗30分鐘。每日1次,每劑可連用2次。【功效】 祛風、解毒、辟穢。【主治】 梅毒三期。(程爵棠,程功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