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還對我們生存的環境起到保護的作用。據統計,世界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沙漠化的風險,大風可以蒸發土地的水分,想要阻止這一現象發生,就要大量植樹,植樹造林可以預防風沙侵蝕。由此可見,種植樹木對我們人類生命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除了沙漠地區比較少樹木之外,我國幾乎所有地區的綠化做得還算是比較好的。但是在我國有一個縣城,不是沙漠地區,千年來卻種不活一棵樹。
這個地方就是位于我國西藏的那曲縣,這裡生活着14萬的人口,并且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野生動物,還建立起了藏北第一的水電站,由此可見這裡的水資源有多麼的豐富。不過即便有着如此美景及豐富的水資源,那曲縣依然改變不了一個現實就是,這裡沒有一棵樹,并且數千來也不曾種活過一棵樹。為何會這樣呢?
當諸多科學家以及從事植物的研究者得知這個消息以後,迅速地來到了這個地區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後來通過大量的研究以及觀察,最終得出了幾個重要的原因。
首先,就是氣溫的原因。因為樹木無法從自然當中獲得生長所需要的熱量,而那曲縣處于西藏高原這樣一個高海拔地區,溫度非常低,使得樹木并沒有生長和繁殖的環境。
氣溫低還會帶來另外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凍土的存在。關于凍土,大部分人首先了解到這個詞語應當是在青藏高原鐵路的建設中,在科普青藏高原鐵路時,我國科學家曾經對高原上存在的凍土這一問題進行過深入的探讨。位于淺層的凍土可能會在夏季時融化形成沼澤,而位于深層次的凍土。雖然比較穩定,但是堅硬的凍土也完全不可能讓樹木的樹根能夠向下延伸。
因此,即使在其他地方将樹木移植過來,樹木也不大可能能在這裡生活,因為樹木的根系無法向下生長。即使在夏季表層凍土融化,樹木的根系能夠向下延伸一段距離,但是由于土壤的溫度較低,此時樹木的樹根也會喪失其輸送水分的部分能力,從而導緻失水死亡。
其次,便就是那曲縣的大風。根據那曲縣的氣候數據,在這個高海拔地區大風天氣每年有100多天。更為重要的是這100多天是發生在那曲縣氣溫比較高的時候,也就是在夏季時期。
不僅如此,那曲縣大風的風速還非常高。即使樹木在這裡栽種,在大風天氣時,沒有任何環境能夠阻擋大風的侵蝕,這些樹木要麼會被刮斷,或者直接被吹倒。因此,在這裡這些樹木無法生長,更沒辦法移植。
最後,便就是高海拔導緻的缺氧。高海拔地區缺氧早就不是什麼新聞,大部分去西藏高原,青海一帶旅遊的人都會被反複提醒,需要注意高原上的高原反應。
一旦出現任何不适的情況,應當及時終止旅遊或者就醫。在那曲縣這裡,由于海拔高導緻氧氣含量十分稀薄,不僅是樹木,就連灌木叢也在這裡生存的極其艱難。隻能偶爾零星的看到一些灌木叢。
以上這幾個便是導緻那曲種植不了樹木的原因。
多年以來,為了能讓樹木在這裡成功地生長起來,科學家們也做過不少的努力。
最初,為了解決那曲縣這個問題,科學家克服氣候以及氧氣稀薄的困難,開始進行人工種植,希望可以培育出一種可以在那曲縣生存下去的樹苗。科學家們将我國大部分的樹苗都試了一遍,後來發現這些樹苗都不适應這裡的氣候,甚至後來投入大量的資金直接和林業局合作,然而在一片荒蕪之地培育出一個新的物種并非易事。
即便是後面采取了人工隔離的凍土方式——就是在樹坑下面鋪上棉被等諸多創新的方法,依然沒有培育出有效的樹苗。
再後來,那曲縣的林業局甚至直接拿出30萬的獎金,尋找可以适應這裡生存的樹苗。不過,至今這30萬還是沒能送出手,那曲縣依然保持着極原始而又脆弱的自然環境。
這裡原本就是一片荒蕪之地,直到現在,為了這裡的生态環境,也讓這裡的居民可以更好地生活下去,許多的科學家從适宜的地方不遠萬裡的來到這個氣候惡劣的地方,隻是為了讓這裡可以長出樹苗。
相信有他們的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荒蕪之地将成為記憶中的一景象,而那時的那曲縣将是一片生機盎盎的景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