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裳霞帔步搖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古典美女的樣子,是人們夢中的一些殘影,或笑春桃兮,雲堆翠髻、或娥眉青黛、烏發蟬鬓…古時女子發髻上插一頭漂亮的簪子,總會給人一種溫婉的感覺。
青絲漸绾玉搔頭,
簪就三千繁華夢。
古書中記載女子的發式浩如煙海,
而各式的寶钿花钗是必不可少的裝飾。
這些發飾叫什麼,作用如何,讓我們了解一下。
笄(jī)笄(jī) 古時男女都結發,為使發髻不緻松散,故需用發簪貫連、固定,它在西周春秋時就有了。早時的笄據說有“鬠笄”和“冠笄”兩種。鬠笄是男女共用以安髻的,冠笄是男子用來固定冠冕的。
在古代,女子插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到時候還必須舉行一種儀式,即“笄禮”。行過笄禮的女子,即被視為成人。因此女子的笄禮和男子的冠禮是相應的一種禮俗。笄禮産生于周代,《儀禮·士昏禮》稱:“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鄭玄注:“笄,女子禮,猶冠男也。”《春秋公羊傳》也說:“女子許嫁笄而字,死則以成人之喪治之,此周制也。”這是說行過笄禮的女子,不論其是否成婚,都可以享受成人的待遇,連喪事也如此。
《禮記·内則》:“女子十有五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這個及齡女子梳一個發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簪(zān)簪(zān) 由笄發展而成,可用金、玉、獸骨、玳瑁等制成,後來專指婦女绾髻的首飾。陰商時期的古人就開始用簪了,簪的用途有二:一為安發,二為固冠。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杜甫有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皇帝在節日裡賜給大臣的禮物通常是簪。古代時規定罪犯不許帶簪,就是貴為後妃如有過失,也要退簪,因為簪還象征着尊嚴。
簪起源于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簪的材料以骨為主,漢代開始出現象牙簪、玉簪,還在簪頭上鑲嵌綠松石。唐宋元時期的簪則大量用金、銀、玉等貴重材料制作。銀簪的制作工藝有錾花、镂花及盤花等,盤花是用細銀絲編結而成。簪頭的雕刻有植物形,動物形,器物形等,其圖案多具有吉祥寓意。另外簪頭造型做扁平一字型的成為扁方,原為滿族婦女用的大簪,也是簪的一種。
簪分兩種類型,一類是實用簪,多用于固定發髻和頭型用的;另一類為裝飾簪,多選擇質地珍貴的材料,制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于發髻梳理後戴在明顯的位置上。比如滿清人關前,努爾哈赤的福晉和諸貝勒的福晉、格格們,首選東珠作為制作頭飾的最好材料,而後漸漸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在民間,一般來說是富家多用玉質銀質,貧家則用骨質。普通人家嫁閨女,銀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嫁的較貴重物品,女人們都非常珍視,有的用一輩子也不丢不壞。
钗钗和簪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來插發的,但不同的是,簪是一股,而钗則是雙股。钗流行于西漢晚期,一直是女子的主要頭飾之一,即便是如今,钗在梳妝品中仍有一席之地,比如發夾,就是從發钗演變來的。
發钗主要的特點在于钗首的不同裝飾。如在钗首雕鑿蟠龍之形,即為“蟠龍钗”。晉崔豹《古今注》中就有“蟠龍钗,梁冀婦所制”的記載;在钗首裝飾鸾鳥,也為曆代婦女所崇尚,尤其在結婚首飾中,更為常見,被稱為“鸾钗”。古代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發飾,而一般小戶人家隻能戴荊钗,由此“拙荊”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妻子的謙詞了。
插發钗也有多種方法,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插的數量也不盡一緻,既可插兩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數支,視發髻需要而定,最多的是在兩鬓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
钗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别的習俗:女子将頭上的钗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就有“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黃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的說法。
華勝
華勝,即花勝,是古代女子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狀插于髻上或綴于額前。《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唐顔師古注:“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
步搖步搖,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飾之一,在笄、簪上加以飾物而來。因為行走時随着腳步的移動,那些垂挂着的珠玉便會不停的搖動,固而稱為“步搖”。步搖是始見于漢代宮廷後妃的禮制首飾。漢代以後,步搖逐漸流行于民間,成為婦女喜愛的首飾之一。“頭安金步搖,耳系明月擋”就是這一寫照。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雲鬓花顔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來形容楊貴妃。
篦篦,是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論形制多麼複雜,裝飾多麼考究,它們的外形特征基本一緻,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從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為主,尤以木料最常見。
從魏晉開始,女子流行插梳之風,到唐代更盛。這種梳篦常用金、銀、玉、犀等高貴材料制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的繪畫如張萱的《搗練圖》、周肪《纨扇仕女圖》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養人壁畫中均能看到。元稹在《恨妝成》中描寫:“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靥。”王建的《宮詞》中也有“歸來别施一頭梳”的描寫,這些正說明這種插梳的風尚。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别。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钿花钿花,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起源于南朝宋,有紅、綠、黃三種顔,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制成花形,蔽于發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發飾。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玉》:“凡玉器琢餘碎,取入钿花用。”鐘廣言注:“钿花:用貴重物品做成花朵狀的裝飾品,如金钿,螺钿,寶钿,翠钿,玉钿等。”
抹額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漢族服飾,明代較盛行。抹額即束額巾,古時武士多用之,《中華古今注》卷上“軍容抹額”條:“秦始皇巡狩至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戴抹額绯衫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制。”婦女包于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續漢書·輿服志》注,胡廣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于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觞。”亦稱“抹頭”,束在額上的巾。《席上腐談》:“以绡縛其頭,即今之抹額也。”在宋代的儀衛中,如教官服幞頭紅繡抹額,招箭班的皆長腳幞頭,紫繡抹額,,就是用紅紫等色的紗絹,裹在頭上的抹額。
璎珞璎珞,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璎珞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後來随着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它形制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由世間衆寶所成,寓意為“無量光明”。也有作為頭飾的一種珞索。
扁方扁方,在欣賞往日旗裝的風采中,常常可以看到滿族婦女頭上又寬又長、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頭飾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稱“旗頭”。扁方為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晚清宮廷梳“大拉翅”所用的扁方有的長達一尺二寸。珍貴的翡翠制作的扁方,戴時貫穿橫扁簪的發簪中,那翠綠色的玉色與漆黑的頭發,強烈的對比色調造成特殊美的效果。王妃貴婦們戴着扁方故意把兩端的花紋露出,以引人注意。
因為服飾的變化,這麼美的發簪,如今極少有人佩戴了。希望傳統服飾的回歸,她能重現驚豔你的鬓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