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 課筆記:永字八法5 橫豎撇捺加趯
上一堂課我講到,四大主要筆畫橫豎撇捺都可以有趯。今天就講
講這個問題。
記住,寫趯的原則是不變的,那就是主筆+踆鋒+趯。
6.橫筆加趯
先說說橫筆尾部加趯。橫筆加趯有兩種情況:一是向下趯,二是
向上趯。
上次講到,鈎為轉,
趯為折,你看王羲之這個“壽”字,第三筆是一
個鈎,因為它是轉出
來的,而松公權《玄秘塔》中的這個“壽”字,
第三筆是一個趯,因為它是一個折。我現在要講的不是鈎,
是趯。
6.1 向下趯
向下的趯,以前講過,如寶蓋頭右面收尾,你看王羲之《蘭亭序》
中這個“察”字,寶蓋收尾就是一個趯,還有很明顯的“足跟”。那
就是用踆鋒寫出來的。
踆鋒是一個小圈,通常用一左一右兩個動作,然後寫趯,
就可以完
成了。
我們看到,真正
一個折,是主筆和趯形成的,但這個折沒法直接寫
出來,因為主筆寫完,尖鋒是落在後面的,通過踆鋒轉
圈,才能
調整尖鋒的位置和方向。這就是小圈的作用,
又稱為換筆心。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向下趯有些小,有些很大,給我們提供
了趯的樣闆。
6.2 向上趯
橫筆收尾向上趯,也要
分清楚。有一種是鈎,如左面這個,有一種
是趯,如右面這個。
向上趯,主筆和趯中線所形成的這個折,也是通過踆鋒來連接的。這是
很标準的向上趯。
踆鋒這個小圈,通常
在橫畫的尾部,有時候移向左方,這時看起來足跟
特别大。
如果踆鋒移向右方,超出橫畫,這時候右下角會出現缺口。
這種情況,在許多作品
中都可以見到。王羲之《蘭亭序》中也有。
這個“池”字,傳為南宋張即之寫的,右下角有缺口時,
足跟就不見了。
其實是踆鋒向
右移動了。
7.豎筆加趯
在臨貼時,同樣要首先分清楚鈎和趯。左面“事”字中間一豎下
來,結
尾是一個鈎,右面是一個趯。鈎隻要轉就可
以了,趯需要先加踆鋒。
豎筆收尾處加向左的趯,這在前面講過了。就是“永”字中間的
一豎加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向右方加趯。
7.1 向左趯
豎筆向左趯,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這裡不重複了。今天我講一個
比較特殊的趯。看起來有腳跟,有腳掌,還有一個向上翹起的腳趾。
這種趯,見于王羲之《蘭亭序》的“殊”字。平常的趯隻有一個動作,
這個趯卻有兩個動作,它踆鋒以後先向四号位橫
出,然後向一号位
收鋒。
因為它下面是一條橫線,可稱為平托趯。
王羲之有很多追随者,跟今天的歌迷差不多,
凡是王羲之的動作,
尤其是特别的動作,王迷都
會學習,加以發揚光大。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
兩個動作的趯。
這個也是。
平托趯有兩個好處:
一是趯出實際上是一橫,所以不會纖細無力,
也不會飄忽。二是
因為他比較長,可以起到補
空的作用。你看這個“子”字,左下有
個很大的空間,用了平托趯以
後,這個白位就不大顯眼了。
這個“羽”字,左右都用了這一招。兩個白位都補了空,要見是特意所為。
智永《真草千字文》不但在豎筆上用這種寫法,橫筆向
上趯也用了。
宋代米芾也精于這種方法。拿米芾代表作《蜀素貼》為例。平托
趯出現了好幾次。
放大點看,這些字都是使用了
平托趯。
這是清代康熙皇帝寫的,他這個向左趯,沒有做踆鋒的劫獄,隻是蹲
了一下,就用偏鋒掃出。
所以實際上隻是一個偏鋒鈎,不是趯。
6.2 向右趯
現在講講豎筆加向右趯。方法和向左趯
是一樣的,僅僅是改變了踆鋒
的方向而已。
王羲之這個“懷”字,箭頭所指處,可以看到明顯的踆鋒足跟。
在褚遂良《陰符經》中,如這個“根”
字,這個踆鋒有些特别,
豎筆采用了大幅度的弧線,這是隸書的寫法,在結尾處踆鋒用
順時針的小圈。然
後反時針趯出。
這個“能”字,也是同一方法。所不同
處是踆鋒轉小圈之前,已
經改為尖鋒行筆。
用尖鋒順時針轉小圈,當然容易多了。
8.撇加趯
所謂撇,就是向左下方的斜線。我們先來看看,哪一個是鈎,哪
一個是趯?左面應該是趯,它有很明顯的踆鋒小圈。
右面是鈎,
筆鋒隻
做了轉的動作。
一撇尾部加趯,和一豎加趯寫法是一樣的。你隻要比較
一下,就
可以知道。一豎怎麼寫,一撇就用同樣的方法。
同樣道理,如果一撇加向右趯,也跟豎筆向右趯寫法相同。要提
醒的是,這兩筆本來沒有趯,最多隻有一個帶筆,但有時候為
了調
鋒,利用踆鋒這個小圈收集尖鋒,效
果相當好。
豎筆有平托趯,如果把豎筆斜過來一點,那就等于撇加
上了平托趯。
你看王羲之這
個“有”字一撇,就是這樣的。
9.捺加趯
捺筆是向右下方的斜線。捺筆加向下趯,一望而知,寫
法和橫筆
一樣。隻要會寫橫筆加趯,
就沒有困難。
如果是右斜線結尾加向上趯,如“戈”
字這一筆,那動作就等于豎筆向右趯。
《蘭亭序》中的“鹹”字,王羲之趯得很有長。
智永的趯,往往是短而實。張旭說唐代的
書法家,深受智永的影響,看來
是真。
清代笪[dá]重光在《書筏》中說:“氣之舒
展在撇捺,趣之呈露在鈎點。”
撇和捺,一向左,一向右,寫得長一點,
可以使字勢舒展;鈎和點,
對于增加作品的趣味,有重要的作用。
本節要點:
橫豎撇捺怎樣加上趯
撇捺加趯可參考橫豎
趯本身形狀的變化:平托趯。
要點解讀:
思考題:
顔真卿晚年的這種趯,是用什麼方法寫的?
試練習之。
宋徽宗瘦金書豎筆下是鈎呢?還是一個趯?
研究一下他的代表作《秾芳詩》。
第37 課筆記:永字八法6 兩種撇
1.兩種撇
“永”字八法有兩個撇:第七筆是短撇,第六筆是長撇,短撇稱
之為“啄”,長撇稱之為“掠”。這是“永”
字八法的特定術語。這堂
課就來研究一下這
兩個撇的寫法。
2.啄的寫法
2.1 啄的來源
“永”字八法是講真書的點畫,篆書沒有啄這樣的筆畫,篆書用
弧線,起筆彎曲的那一小段,後來往往變成一個短撇,如“手”
字,這是一個象形字,篆書就是一個手臂上五個手指。到隸書
和真書,中指頭上那一段,
變成了一個短撇,
拿“永”來說,真書中這一個啄,
也就是篆書弧線上的那一小段。
還有一種情況,篆書中一些零碎的小筆畫,在隸
變過程中也形
成了短撇,短撇不是主要筆畫。
2.2 啄的寫法
怎樣寫啄?從它的命名就可以知道大概。《說文
解字·口部》:
“啄,鳥食也”。就是“啄”的本義,
形容鳥類進食之狀。如小雞
啄米,或者啄木鳥啄食,
都用“啄”。“啄”的動作,就是快速、
短促。直來直
去不打彎。
所以宋人《“永”字八法詳說》這樣講:“啄者如
禽之啄物也,立筆
下罨,須疾為勝。”這就是“啄”名字的來源。寫
這一筆就要快速。
注意這“立筆下罨”錯了一字,在唐人《玉堂禁經》
中,寫的是“啄
須卧筆疾罨”。這裡是“卧筆”,不是“立筆”。“卧”
是睡倒,“立”是
站立,這個字可不能錯,讀古籍要小心查出處。
“卧筆疾罨”,這個“罨”字是什麼意思呢?它
上面看起來像“四”字,
其實是“網”字,下面的
“奄”表示讀音,合起來“罨”就是捕魚捉鳥
用的工具。長柄小口的網。“罨”也可以當動詞用。徐锴
說:“網
從上掩之也”。我們現在還用“掩蓋”這個
詞。
《康熙字典》說“乘其不備而覆之曰掩”。
回頭來看《玉堂禁經》說“啄須卧筆疾罨”,意思就明白了。你
就把毛筆當做一個網,來體會這個動作。“卧筆”當然是筆管傾側,
“疾罨”就是做掩蓋的動作,如果你會打乒乓,這和抽球的的動作差
不多。寫啄就是這樣一個動作。
這裡的要點,一是筆管卧倒,二
是快速。唐朝柳宗元《“永”字八法頌》形容說,“啄倉皇而疾罨”。
“倉皇”就是形容快速的樣子。靜心一想,因為筆管卧倒,這個啄,
必定是用側鋒拖出來的。
這裡沒有說怎樣起筆,我以前講過的那些,如兩面換、三面換、
蠶頭起筆等等,都可以用。但起筆以後,就要卧管疾行。
2.3 啄之舉例
我們來看一看王羲之怎樣寫一啄。《蘭亭
序》“有”字,兩面起筆,9—7。
“作”字,三面換起筆,6—9—7。
這一啄,兩圈起筆,有一個明顯的節點。
王羲之這種起筆,看起
來很像一個鳥頭。
兩圈起筆用得很普遍,《陰符經》
中也有大量例子。如這個“靜”字,
右旁寫
了兩啄,都是兩圈起筆的。
啄還是橫?如果把起筆這兩個圈拉長點,甚至長過吸本身,那會
發生什麼情況?看起來
好像一橫收尾加上了帶筆。也就是說啄有
兩面性:有時候起筆兩圈為
一個圓點,啄比較長;有時候起筆兩
圈很長,尾巴卻較短,往往當作
一橫。
這種兩圈起筆,以前講過來之于隸書蠶頭起筆法。是從隸書中遺留
下來的方法。你看這個“和”字,第一筆是一個啄,它的起筆拉
得很
長,幾乎是一個短橫。
智永的寫法也是,以後講筆勢會講到。左邊的取勢,
不是撇橫,
而是當作橫橫來取勢的。
你看智永這個重,第一筆究竟是啄,還是橫呢?這種寫法是有意
所為,因為在筆勢中,啄和橫在一起,我們是
把它當作橫橫看待的。
《陰符經》中的“動”字,也是這樣
處理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文”字,手法一
樣,這裡請大家先留心一下
:啄既可以當作撇,
又可以當作橫。
啄的練習有三個:第一個是最簡單的。兩
面換9—7。9—7,拖下
來就是,沒有其他動作。加粗點,9—7。
那麼《玉堂禁經》說要寫得快,但是寫得快究竟是多少快呢?你
如果太快的話,那個尾巴就會飄,這個尾巴,你看太快的話,這個尾
巴不實。所以,在你接近于結尾的時候,不要太快。
第二個練習,是兩圈起筆。兩圈起筆就是右—左—右—左,兩個
圈。加粗點,右—左—右—左,這是兩圈。
第三個,把這兩圈拉長,好像寫一橫。右—左—右—左。加粗點,
右—左—右—左。有時候我們把它當作一橫。
3.掠的寫法
接下來,講講長撇掠的寫法。
3.1 掠的來源
掠的來源,出之于篆字弧線較長的那一段,
如“永”字,弧線短的成
為策或啄,長的就演變為掠或磔(就是捺)。
小篆下引的筆畫,比金文拉得長,影響到後世的隸書、真書,出
現了長撇和長捺。
篆字中有一些本來就是斜線,如這個“令”字,很容易就演化為後來
的撇捺。這裡就不
詳細講了。
3.2 掠的寫法
怎麼寫掠,也和它的命名有關。《說文解字》這樣解釋:“掠,奪
取也”。不是有一個詞叫“搶掠”嗎?把人家的東西用暴力拉到自己
這邊來。這就是“掠”。
我們來看看《玉堂禁經》怎樣說:“掠須筆鋒”,原來有一個注:
(左出而利)。有些古籍這句話是連讀的:“掠須筆鋒左出而利”。理
解起來比較容易一點。這裡的關鍵,就是掠結尾處要見到銳利的筆鋒,
也就是收尾要尖。
收尾怎樣才能保證尖銳呢?我以前講過,用側鋒寫線條,那就是
筆腰在前,尖鋒在後,行筆動作稱為挫筆,寫出來的線條稱為斷筆。
如果繼續用側鋒收尾,那就是保持筆腰在前,尖鋒在後,整枝毛筆在
這樣的狀态下上升,尖鋒是最後離開紙面的。尖鋒對紙面沒
有壓力,
所以這個尖尾巴是不實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挫
筆寫完,準備收
尾時,把尖鋒拉到最前面,然後用尖鋒有力的推出,
這就是揭筆。
揭筆在27 課中講過,為“九用”之九:九曰揭筆,側鋒平發,
“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結尾“鳥爪形”,就是形容尖利。
揭筆有兩個動作,原來用側鋒行筆,筆心
彎曲,這是挫。第
一個動作是傾側筆鋒,将筆
心扭向新的方向,這時候筆尖就
會移到前面來。
然後第二個動作,揭腕把尖鋒沿着新的方向
推到尾,“平發”收筆。這樣線條尾巴就會十分尖
利。
27 課中我舉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菜”字為例,這撇捺兩筆
就是用揭筆寫的,很像鳥爪形。
智永“菜”字側的動作很大,看起
來有點怪,你可以比較王羲之
的動作,如《蘭亭序》中的“今”字,他的動作
比較和順。尖鋒
到尾也是用了揭筆。
什麼時候做側的動作比較好呢?沒有規定,有些書法
家晚點,
差不多要收尾才側,
有些書法家早點,行筆到一半就側了。
以王羲之來說,相當随意,你看這兩個字的長撇收尾,左邊
的側鋒點很低,
右面的就很高。
揭筆在《陰符經》長撇中非常明顯,
你看這個“天”字長撇,兩面換起筆,
一分筆寫下來,到“A”點的時候,手腕右側
換方向,然後沿着新的方向
推出尖鋒,就
是紅顔色這一段。
唐太宗《筆法訣》說:合掠即掠,“戶”字是也。意思是說應該
掠的地方,就要用掠的方法寫。好像“戶”字有一個長撇,左出收筆
見到銳利的尖鋒,這就是掠了。
上海博物館所藏傳為張即之《杜甫詩》,
第一個字就是“戶”字,收尾
使用揭筆非常
成功。當然難度敢很大。
其實不止“戶”字,唐太宗隻是舉一個例子,王羲之
《蘭亭序》這個
“人”字一撇收尾,和剛才
那個“戶”字是一樣的。
看清楚了,這個長撇,到最後也是
尖鋒收尾的。用了揭筆的動作,
這就是
“九用”的威力。
4.啄和掠的比較
現在,我把這兩個撇,做一個比較。
最容易見到的就是,啄通常短而直,掠往往長而曲。這是表面的
形狀,這所以會有這樣的形狀,是因為它們用筆方法不同。
《玉堂禁經》規定了它們的用筆方法:“啄卧筆疾罨”,這是使用
側鋒拖。“掠須筆鋒左出而利”,這是使用尖鋒。
“永”字八法一大優點,就是有重複的筆畫,如兩個橫,兩個撇,
但技法是不同的。側鋒、尖鋒都用到,對初學者非常有益。
啄本身是短撇,但有時卻當橫筆用。
這樣一來,“永”字八法就有三種橫,對今後取筆勢提供了非常
靈活的方式。
掠的練習也是三個。
第一個是側的位置比較低,到差不多收尾的時候才側。
中線就是這樣子,差不多收尾了,側,然後揭腕。加粗點就是這
樣子,加粗點,來到差不多這位置了,側,然後揭腕。
第二個,把位置提高,就好像《陰符經》那一個(天字的長撇),
一分筆寫下來,到差不多(還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就開始側,它這個
側的位置比較高。兩面換起筆,來到
這兒側,然後揭腕。
第三種把這個側的動作盡量減小,幾乎感覺不到,就是左—右,看起來
好像是直線,實際上你看我中間動了
一下。加粗點,左—右,這一種,
普
通人比較容易接受。但是書法裡邊有特殊的形态。請大家都練習一下。
本節要點:
“永”字兩個撇的來源和命名
《玉堂禁經》規定啄和掠的寫法
啄怎樣變形,掠怎樣用揭筆收尾
要點解讀:
思考題:
褚遂良《陰符經》中的“能”字第一筆,
用什麼方法起筆?
《蘭亭序》這個“為”字中間一撇,很
長又很直,究竟是啄還是掠?
第38 課筆記:永字八法7 捺為磔
1. 磔的意義
“永”字八法最後一筆是捺,在“永”字八法中稱為“磔”,有 關一般的捺筆寫法,我已經在28 課和29 課中講過了,今天我來講解 一下,“永”字八法“磔”的特點。
什麼是“磔”呢?“磔”的本義是一種酷刑,顔師古說“謂張其 屍”,怎麼個“張”法,至今還不大清楚,學術界有各種講法,但結 果就産生了引申義,“磔”就是張開、裂開、放開。
“磔”也用于祭祀殺牲,《周禮》鄭玄注:“披磔牲以祭”,俸祿 是古人的大事,要“磔”牲口來祭祀。
《說文解字·磔》段玉裁注:“凡言磔者開也,張 也,刳其胸腹而張
之,令其幹枯不收。”就是把祭祀用 的犧牲如雞鴨等,去其内髒,
張開風幹,幹枯以後不會收合起來。好 象我們現在常見的臘鴨那
樣,這就是磔。
再舉個例子,看過鬥雞嗎?兩雞相鬥,頸上 的毛都張開,稱為“磔毛”。
唐代韓愈和孟郊有 《鬥雞聯句》,就寫到“磔毛”。
第三個例子,東晉有個大臣恒溫,他是王羲之的密友,兩人書信 來往很多,《淳化閣貼》中收入恒溫《大事貼》,可以看到恒溫的書法 也很好。恒溫是什麼模樣呢?《晉書·恒溫列傳》引劉惔的話說:恒 溫“眼如紫石稜,須作猬毛磔”。劉惔從小就是恒溫的朋友,他說恒 溫一臉胡子,好象刺猬那樣張開,這就是磔須。想 象中就是這樣一
個形象。
簡言之:
明白了“磔”的字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永”字八法:掠是拉
過來,磔是放出去。
2.波和磔的關系
明代張紳《法書通釋》說:“磔者,波也;而謂之磔者,微直曰 磔,橫曰波耳。”張紳認為,直一點的捺叫“磔”,橫放的就是“波”。
清代書法家王澍看法也差不多,他說:“微斜曰捺,人、大、欠 等字是也。橫過曰波,之、道、遠等字是也。”這裡王澍所說的“捺”, 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
照張紳和王澍的說法,左面這一個是磔,因為它是斜放的;右面 這一個是波,大緻是平放的。但“平捺為波,斜捺為磔”,把波 和
磔分開講了,這隻是明清人的講法,唐 宋人認識不一樣。
我在28 課中講到,大約晚唐至北宋時期,有一篇《“永”字八法 詳說》,這篇文章說一捺的寫法是:“筆訣雲‘始入筆,緊築而微抑, 便下徐行,勢足而後磔之’”。從這句話知道,當時“磔”就是寫波勢 的最後動作。
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有一句話:“為波必磔,貴三折而遣毫。” 唐人認為波磔是并用的,有波就要磔,波勢收尾必定要“磔”一 下,也就是放出一段。而且這個“磔”的方向和“波”不同,所有的 側面不同,換了筆心方向。所以叫“一波三折”。
唐宋時,無論是平捺還是斜捺,都有波有磔,都可以分成兩段, 前面為波,也就是一捺的身體稱為“波”,收尾為“磔”,收尾要撐開 一段,放開一點。
那問題來了,“永”字八法最後一筆稱之為“磔”,究竟是指整個 捺筆,還是隻指捺筆的收尾呢?就“永”字八法各點畫命名來看,每 個筆畫都用一個字,“磔”很明顯指整個捺筆。 但重點是提醒你要有
放開的磔尾。寫過的人都知道,真書這一捺 難就難在這個磔尾上。
《“永”八法詳說》有這樣一段話:“右送 之波皆名磔”。可見當時“磔”的
意義有狹義和 廣義之分。狹義僅僅指波勢的最後收尾動作;廣義已經
擴大到整個向 右的波勢。這可能是因為右送之波,最後都要有磔的緣
故。所以,“永” 字八法把最後一筆稱為“磔”。這是廣義的稱法。
簡言之
“永”字八法,是經過張旭改造的。 “永”字八法的捺筆,指真書的捺。 這一捺筆稱為“磔”,是強調收尾要放出。
3.什麼是一波三折
好,第三,講講什麼是“一波三折”。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 但具體在書法中,是哪三折呢?
捺筆産生于隸字,但最早的是無波無折的。我給大家看過西漢《萊 子候刻石》,上面的“支”字和“使”字兩個捺,就是直挺挺的。
很直的捺,在真書裡還有遺留。智永《真草千字文》裡就有不少。
你看他寫的“深”字這一捺,用挫筆寫,寫得很直。
仔細看看,這一捺也很直。但起筆是轉 了彎的,也可以說有一個折。
又像這個傳為張即之寫的“賢”字一捺,行 筆部份很直,但起筆有明顯
的波形。
智永《真草千字文》字數達一千,他的 用筆有很多變化,但我們要單獨
選出一個字作為樣闆,如這個“詠”,這種隻有一折的捺筆不 大好看。不
适宜當學書法 的樣闆。
在早期的草書作品 中,如皇象《急就章》,短捺往往也隻有一折,但
長捺就有兩折了。
一波兩折在行書中明顯多了起來,如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放”字一捺,
其 實就是畫波形。
我在28 課中講過什麼是楷法。張懷瓘《書 斷》引北朝王愔的話說:王愔
雲:“(王)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 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
分,言有模楷。” “隸草”就是章章,王次仲采用章草的方法,創造了波勢,
這就是楷 法。
所以王羲之這個“放”字一捺有波勢,就是運用了楷法。但我們 注意到,這
尾巴是斷筆。
這種情況,在王羲之《蘭亭序》中很常見。可能是因為行筆速度 快,所以
省略了最後“磔”的動作。
如果慢一點,寫得完整一點,捺 筆最後就會多一個尖,這就是“磔”。
你拿“迹”字的一捺,和“遷”字的一捺相比,就會發現“遷”字一 捺多了一個收
鋒動作。
這就是波勢之後,有 了一個“磔”。
清代有個進士沈道寬,寫了一本《八法筌蹄》。“筌”就是捕魚的 竹器,“蹄”是抓兔子的網,這裡指工具。這本書對一波三折,講得 很明白:“唯磔法須明一波三折之義,落筆一折,随按下 力送至右
住處,突止如剪截勢(就是 挫筆下來寫完斷筆);随将筆尖提起,
收入畫中(這是第二折);從字 之上界拂出,是謂三折。”
我用一張圖來說明“永”字最後這捺筆的寫法。我們現在看到, 這捺筆的中線是這樣的。起筆後一折往下挫,第二折是“随将筆尖提
起,收入畫中”,這就是回到五号位,回到正鋒位置。在任何時候, 回到正鋒就取得了主動權。不要忘記。然後第三折出鋒。沈道寬說“拂” 出,力量小了點,應該是揭出。
王羲之《蘭亭序》第十四行最後有個“欣”字,第十五行最後有個 “不”字,
這兩個字的一捺都很奇怪,這兩個捺多究竟是怎樣收尾的呢?好像缺了 一塊,有人說是紙張不平造成的,原件我 們見不到了,但這兩筆還是
可以寫出來的。
而曆史上确實有人寫出來。放大點看,收筆就是剛才說的寫法。回收 筆鋒到五号位,重新向九号位 出鋒就可以。
如果你仔細看古碑好拓本,如顔真卿《多寶塔碑》,就會發 現古人寫
一波三折的奧秘。這下面缺了一塊的地方,其實就 是第二折把筆鋒收
回到5 号位留下的痕迹。
最明顯就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使”字,這個字 使我們清清楚楚
地看到了磔的收筆法。
4.戰行
《玉堂禁經》規定了“磔”的用筆,他說:“磔須【走歷】筆。” (原注:戰行右出)。這個“【走歷】筆”是什麼意思呢?還好有一個 注:“戰行右出”。
什麼是“戰行”?
“戰”有一個意思就是振動,現在寫作“顫”,如顫抖、打冷顫、 打牙戰……等等。“【走歷】”就是戰行。《集韻》說是“盜行”,走路 時忽工忽右。
我在21 課中介紹過一個動作。行筆中有意連續左右搖動手腕, 稱為振,畫家畫水波,就是運用振。手腕一 左一右行筆,波浪就畫
出來了。
《玉堂禁經》說寫“磔”,行筆要“戰 行”,那就是振,手腕一左一右畫
波勢,為 什麼要這樣用筆呢?
你看這一捺,開始是尖鋒入紙,然後用一分筆、二分筆逐漸到三 分,用振的方法,有利于鋪鋒。如果你硬壓,筆心毫毛突然受力, 很可能分叉太開,結果就收不起來。順便提醒大家,最後 揭筆收,
也是一左一右的。
在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中,行筆的一左一右相當明顯,通常 是來回
兩次。
小字如王羲之《蘭亭序》,也有這樣的用筆, 但小字波勢不顯著。畢竟
筆畫太小。
所以,練習戰行,我建議各位用大楷字帖,如《陰符經》。像這
個“天”字,就要留心捺筆兩次來回戰行。如果加上最後的揭筆,那 就是三個來回了。
平捺如“之”字, 道理也是一樣的。
《陰符經》中“發”字的一捺,來回幅度就比較大了,練習的時候, 可以先寫中線。
凡是了解“永”字八法的書法家,寫捺都會戰行。 你看趙孟頫《膽巴碑》
這個“火”字,捺筆為什麼是這樣的呢?這就 是戰行的結果。
文征明《遊虎丘詩》這兩個字,捺筆振動很明顯,但是他最後沒有 用揭筆,隻是平出。
一捺的基本走勢,是6—9—6,如果你寫得很細,或者你寫小楷 寫得很小,那用搖腕的方法就可以,比如說楷6—9—6,這就寫出來 了。但是你大了以後,毛筆鋪在紙上部分就很在,這個時候,你要換 9—6 就很不容易換了。如果你這樣一出,那就是偏鋒。所以“永” 字八法所規定的動作,是很科學的方法。它就在裡邊加了一個五号位, 右—左—右—左,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回到五号位,然後重新出鋒。 這樣子,因為有了一個五号位,那毛筆筆心直了一下,就很容易成功 了。我們來加粗點,右—左—右—左,來到這兒,把毛筆回一下,然 後重新按下去,揭筆。這就比較容易成功。你也可以把動作做得很小,
那就接近于直線。右—左—右—左,然後揭筆。你動作越小,越接近 于直線。右—左—右—左,好,右—左。
本節要點:
“磔”字的本義和引申義。 解釋波磔和一波三折的意思。 《玉堂禁經》規定的“磔”的寫法。
要點解讀:
思考題: 褚遂良《陰符經》中這個“之”字捺筆收尾,為什麼會這樣高起 來了? 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念”字捺筆,是有波無揭呢,還是做 了揭筆的動作?
第39 課筆記:完整的永字
永字八法,八個點畫怎樣寫,已經講完了,但這個八個點畫是分 散的單一點畫,怎樣把它們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永”字呢?
1.點畫的連接
點畫的位置關系,有兩種形式:相接和相承。
1.1 相接用踆鋒
所謂“相接”就是兩個點畫頭尾連接,譬如先寫一橫,接着要連 接一豎,我們知道,它們是用踆鋒來 連接的,我把中線動作圖畫
在旁邊,橫畫寫完,駐鋒小小停頓,然後下衄 轉圈,就可以連接
到下一個豎。
《玉堂禁經》對踆鋒的定義是:五曰踆鋒,駐筆 下衄是也。踆鋒
有兩個動作,駐筆和下衄。具體怎麼 做,30 課中講過了。
在永字八法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踆鋒這種方 式呢?“永”字的中間,
那個勾努勢,就是勒+努+趯, 用了兩次踆鋒。
豎加趯中線圖是這樣的,還有就是策加掠,我說過策本身是向上寫的橫, 策加掠就是一橫加一長撇,它們也是用踆鋒連接的。
“永”字八法中,踆鋒一共用了三次。
這種用踆鋒連接兩個點畫的方法,好像我們生活中用螺絲釘連接 兩根材料一樣,是很實際,用力 的,連接是緊密的。
1.2 相承用飛度
還有一種情況是筆畫相承,連接的方式是飛度。譬如說寫一個很 簡單的“二”字。寫完一橫,下面還有一 橫,這兩筆是離開的。所以
筆鋒要從第一橫的收筆處,飛到第二橫的起筆處。這時 筆鋒就做
了一個“飛度”的動作,承前啟後。
在行草書中,飛度往往變成一根牽絲,是看得見的,在真書中, 飛度動作經常不寫在紙面上,下因為它可寫可不寫,有時露,有時 藏,所以我們稱它為 “虛筆”。
以前我介紹過挫筆結束,收筆可以加一個搶的動作,橫筆往往是 向七号位搶,豎筆經常向三号位,“搶”也是飛,但“飛度”的意思 和“搶”不同,“搶”飛出來就結束了,所以古人叫它“空搶”。“飛 度”是要連接下一筆,所以稱為“度”。
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說:“藏:首尾,蹲搶”。這是單獨一筆 的寫法,頭尾那些動作稱為“藏”。而點畫中間的虛筆連接稱之為“度”, 他說:“度:中間,空中飛度。”這裡說的中間,不是一畫的中間,而 是兩畫之間。兩個點畫之間的聯系,這就用“飛度”。
表現筆鋒的運動軌迹,就是字的“筋”,他說:“字之筋,筆鋒是 也,斷處藏之,連處度之。藏者首尾蹲搶是也;度者空中打勢,飛度
筆意也。”你要斷,就要做“藏”的動作。你要連,就要做“度”的 動作。
所以《翰林要訣》說:“解“藏”“度”二字,則無死筆,活處在 筋也。”有了筋,點畫之間氣脈不斷,字就寫活 了。
在永字八法中,第七筆“啄”和第八筆“磔”, 就是由“飛度”來承接的。
這兩筆形成了一個 固定的關系,構成了一個部件。在書法中稱為
一個筆勢。
現在我們知道了,“永”字八個點畫,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在書 法中稱為四個筆勢。點 是單一筆勢,其他三個是複合筆勢。複合
筆勢隻是單一筆勢的連接, 或踆鋒或飛度。所以其實還是“筆筆
斷而後起”,這個根本原則是不 變的。如果這四個筆勢你很熟練,
寫出整個“永”字就很簡單了。
2.筆勢的聯接
大家熟悉的是寫字的方法,我們從小學寫字,就是按照筆順,一 點一畫加上去,整個字就出來了。
書法和寫字不同,它是“兩步成 字”。第一步,把點畫組成筆勢,然
後用筆勢構成完整的字。這就是 裹束,有些人稱為結字。
拿“永”來說,我們有了這四個筆勢,按照它們的位置裹束起來, 整個“永”字就出來了。
東漢蔡邕《九勢》說:“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 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在裹束時,要照顧到各筆勢的映帶關 系。使它們看起來自然順暢,氣脈貫通。
“永”字這四個筆勢之間,有三個映帶: 第一勢到第二勢,從側到勒,
有一個映帶關系。第二勢和第三勢之間,從趯到策,筆勢将會這 樣走。第三是從掠到啄,就是從第三勢到第四勢。這次筆鋒長途飛
行, 從左到右,從西到東。
要注意,這種聯系,隻是蔡邕說的映帶關系。并非組織新的筆勢, 這隻是一種意會,一種感覺,一種安排。所以筆勢内部的連接,如相 接,相承是實在的聯系,和筆勢外的映帶,還是不同的。
不同書法家裹束的結果,總體效果也會不同。每個筆勢的高低、 遠近,是根據個人的審美來決定的。一種米養百種人, 筆勢相同,
裹束結果往往各異。你看左邊這個字緊密, 右面就比較寬舒。等
整個字出現了,你的審美觀就表現出來了。
字如其人,這個字,就是你的心。
你看《蘭亭序》中王羲之這個“永”字,是左緊右疏,第二第三 兩個筆勢之間,沒有空隙。傳為虞世南所摹的《蘭亭 序》,寫出了
這個特點。但傳為褚遂良所摹的《蘭亭序》,以及趙孟頫、 俞和所
摹,這兩個筆勢是脫離的。這些,要等到三級課程“裹束”中 再詳細
讨論了。
3.永字八法和九用的關系 九用我們講過了,這九種用筆法,是張旭教弟子秘密的筆法,而 “永”字八法是公開的,“九用”和“八法”之間有什麼關系呢?
我在31 課“九用”小結中講過,“九用”分配在一根線條上,起 筆、行筆和收筆三部分都考慮到了。起筆有尖鋒直下,有側鋒蹲下取 分數,行筆可以用尖鋒趯,也可以用側鋒挫。收筆有用尖鋒的頓筆圓 尾,有用側鋒的挫筆斷尾,還有揭筆尖尾,揭筆可以和按鋒一起用。 如果要改變線條的方向,那就要扭動筆心,這是衄鋒,如果要連接其 他點畫,兩筆在一起轉個彎,那就要做一個踆鋒的動作。這些“九用” 的動作,學生怎樣練習呢?古人非常聰明,他們用一個字例,把“九 用”分配在這個字的筆畫上,隻要寫這個字,就等于練習“九用”。
這個字,就是“永”字。
3.1 起筆
用側鋒起筆,必然要蹲下,這就是蹲鋒。蹲鋒是彎曲筆心的動作, 《玉堂禁經》說,“緩毫蹲節,輕重有準”,第一筆那個側點,就是用 蹲鋒起筆的。具體分析“永”字中的側鋒起筆,又分兩種。一種入紙 手在右,如側點,最後一筆磔都是。 我稱之為橫起筆。
另一種手在左, 如策,我稱為豎起筆。
用尖鋒起筆是“馭鋒”,隻有第二筆“勒”用。馭鋒是筆心直下 紙面,如果你入紙時筆心不垂直,譬如說用了側鋒豎起筆,也可以入 紙後加一個扶直的動作。不過,這就不是馭鋒了。
3.2 行筆
行筆,我們知道,書法線條有兩種,尖鋒線和側鋒線。“永”字 八法有七個點畫是用鍘鋒寫的,但它特意規定了一條尖鋒線,就是第 二筆“勒”。
“永”字有兩個橫,“勒”用尖鋒趯,“策”用側鋒拖,這樣就很 全面,兩個筆鋒橫向行筆都有了。
至于側鋒線的方向,有些是向右行筆的,如側、磔是九号位,策 偏向于三号位。有些是向左行的,如掠、啄和趯。向下行筆也有,那 就是八号位的努。所以寫“永”字八法,右行、左行、下行都有體驗。
3.3 收筆
講到收筆,“九用”有挫筆、頓筆和揭筆三種。它們是怎樣分配 在“永”字中的呢?
挫筆收斷尾,最明顯就是努,這是側鋒同樣粗細一直寫到底。 頓筆:收圓尾,可以側點為例。側點當然也可以寫成尖尾、斷尾。 但“永”字八法中,隻有這一處可有明顯的圓尾,所以,通常就用頓 筆寫這一點。
揭筆:收尖尾
有左揭、有右揭。“永”字八法中都有,這就是掠和磔的收尾。 如果你寫大字,右揭可和按鋒同用。
3.4 轉折
在行筆中扭動筆心,這是衄鋒。“永”字八法的努,看起來是一 根弧線,這是因為中間扭動了筆心。而最後因為要連接趯,用了踆鋒, 形成了一個折。
簡言之
“永”字八法不是寫普通的“永”字。 它是“九用”的應用的實例。 所有“九用”的動作,“永”字八法都有了。
本節要點:
點畫的相接和相承,踆鋒和飛度。 點畫→筆勢→整字,兩步成字。 “永”字是九用的應用實例。
要點解讀:
思考題: 陳繹曾《翰林要訣》所說的“筋”,是否等于我經常說的“中線”? 真想學書法嗎?聽我的忠告:每天寫一百個“永”字,連寫十天。
第40 課筆記:什麼是骨肉筋節
書法用筆,九用和八法都講過了,現在還有一些補充内容。譬如 上一堂課講到筋,究竟什麼是筋?書法中的骨和肉又是什麼呢?這要 從王羲之《十七貼》講起。
王羲之《十七貼》最後一貼,名叫《虞安吉貼》,這貼是一封推 薦信,為虞安吉求職。貼中說:“虞安吉者,昔與共事,常今之”。可 見這位虞安吉是王羲之關系很好的朋友。
唐太宗《指意》和虞世南《筆髓論》,都引述過虞安吉論書法的 話,可見對虞安吉的重視。虞安吉既是王羲之的同事和朋友,他們當 然會談論書法。虞世南是王羲之的傳人,唐太宗又是王羲之的崇拜者, 他們引述虞安吉的話,當然是贊同和欣賞的。
虞安吉說了什麼話呢?這段話比較長,我摘引幾句如下。
虞安吉雲:“太緩而無筋,太急而無骨。橫毫側管則鈍慢而肉多, 豎管直鋒則幹枯而露骨。終其悟也,粗而能銳,細而能壯……”。請 注意這段話我用紅色标出三個字,就是筋、骨、肉。可見晉唐人心目 中,書法有這三個概念。
1.什麼是骨,什麼是肉。
先說說什麼是“骨”,什麼是“肉”。
虞安吉是這樣說的:“橫毫側管則鈍慢而肉多,豎管直鋒則幹枯 而露骨”。這兩句話實在太重要了。
東晉時代,虞安吉已經認識到“一支毛筆兩個鋒”,“橫毫側管” 就是用側鋒,側鋒線要防止“鈍慢而肉多”。“豎管直鋒”就是用尖鋒, 尖鋒線要當心“幹枯而露骨”。這樣一講,我們就明白了。尖鋒是線 條的骨,側鋒寫出來是肉。虞安吉接下來說“終其悟也,粗而能銳, 細而能壯……”。等到一個人悟到用筆的訣竅,他寫的側鋒粗線條雖
然多肉,也能銳利挺拔,寫尖鋒細線條,多骨也做到壯實不枯。
拿王羲之的作品來看,有時候他的線條很細,尖鋒劃過的地方, 雖細卻也遒勁。有時候線條用足三分筆,非常粗,但沒有肥胖的感覺。
有時候極粗的線條和非常細的線條放在一起,骨肉相濟,不感覺 到粗就是肥,細就是枯,真正做到了“粗而能銳,細而能壯。”
唐太宗《指意》說:“以心毫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 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你看,唐太宗也懂得兩 個筆鋒。“心毫”就是筆心,這是筋骨, “副毛”就是副毫,寫出來就是
皮膚。
要注意古文中“膚”,也可以指祭祀用的肉。“皮膚”就是皮肉,和現 在的意義不同。
這樣一來,古籍中的一些論述就容易懂了。如傳為王羲之老師衛 夫人的《筆陣圖》有這樣一句話:“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 這是能用尖鋒就多骨,因為尖鋒可以錐畫石,那就筆力大。如果隻能 用側鋒,筆力小,肉多。
梁武帝《答陶隐居論書》說“純骨無媚”,隻用尖鋒,一堆骨頭, 就如虞安吉所說“豎管直鋒則幹枯而露骨”,“純肉無力”,隻用側鋒,
咬不住紙,沒法做到以錐畫石、力透紙背,當然是無力了。所以,善 書法者,必須兩個筆鋒并用。
2.什麼是筋
接下來說說什麼是“筋”。
虞安吉有這一句話:“太緩而無筋,太急而無骨。”這句話不大容 易懂。注意唐太宗《指意》的引文,比虞世南多兩個字:“太緩者滞 而無筋,太急者病而無骨。”這個“滞”,《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凝 也”。現在還有一些詞叫“停滞”、“呆滞”、“凝滞”。意思差不多,凍 住了,動不了,滞留。筆鋒運行,那就有走勢,太慢這個勢就沒有了。 太急為什麼無骨?《玉堂禁經》說尖鋒是“以錐畫石”,尖鋒要咬住 紙,力透紙背,這就快不得,一快就飄。
所謂“筋”,就是表達筆鋒走勢的,你要動才有勢,你看這張圖表,炒 股票的朋友大約很熟悉,股價動才能表現走勢。如 果股價不動,好聽
點叫做 靜勢,其實就是沒有勢。
回過頭來看虞安吉這一句,意思就是太慢無法表達走勢,太快就 飄。
上一堂課講到元代陳繹曾,他說:“字之筋,筆鋒是也。斷處藏 之,連處度之。藏者首尾蹲搶是也;度者空中打勢,飛度筆意也。” 陳繹曾認為“筋”表現筆鋒的運動軌迹,這個說法很好。但他的“筋”, 包括“藏”和“度”兩種動作。調鋒和行筆都有,也就是大圈和小圈
都在内。
到清代張庭相、魯一貞著《玉燕樓書法》談“筋”,那條“筋” 更長了:“筋法有三:生也,度也,留也。生者何?如一幅中行行相 生,一行中字字相生,一字中筆筆相生,則顧盼有情,氣脈流通矣。” 照這樣說法,整幅字都連上了,這根筋未免太長。這解釋本身雖然有 一定道理,但不能稱為“筋”。我認為他最後那一句“氣脈流通”比 較适當。
回想《玉堂禁經》的論述:“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 束。”這就是書法的三大要素,第六課講過。這三大要素,也就是書 法寫字的三個步驟。
拿“永”字來說,所謂用筆,就是用不同的筆法把八個點畫寫好。 所謂“識勢”,就是懂得筆勢,把點畫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成筆勢。 最後“裹束”,把這四個筆勢放到特定的位置上,裹束起來,就得到 了整個“永”字。這也就是我上一堂課講到的書法兩步成字。
簡言之:照《玉堂禁經》的意思去理解,在書法中,寫“字”實 質是寫“筆勢”。所謂“筋”,就是筆勢的表現。大圈就是“筋”,是 對一個筆勢而言的。“筋”不能解釋得太長,如果整篇作品是一根“筋”, 就沒有意義了。
3.什麼是筋節
除了大圈,還有小圈。小圈古代另有一個名稱,叫做“筋節”。 “筋節”的名稱很早就出現了。東漢蔡邕《九勢》說:“轉筆,左旋 右顧,無使筋節孤露”。我用的是元代劉有定的版本,其他版本“筋 節”又作“節目”。古人所稱的“節目”就是一個樹節,如《禮記·學 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意思是善于學習的
人好像加工堅硬的木頭,先做容易的部分,然後來對付那些樹節。在 書法中,“節目”和“筋節”意思相同。就是指小圈。
有些古籍上把“筋節”簡稱為“節”。如《玉堂禁經》:“四曰蹲 鋒,緩毫蹲節”。這個“節”就是筋上的一個樞紐點。也就是換筆心, 調鋒的地方。
“筋節”有時候又叫“角節”,如張懷瓘《評書藥石論》:“古文、 篆、籀,書之祖也,都無角節,将古合道,理亦可明。”,折線的筋節 好象一個角,弧線沒有“角節”,他說“篆籀”那些古文字,因為是 用弧線寫的,所以沒有角節。又有人稱“筋節”為“骨節”,如清代 徐用錫說:“又思學書亦苦骨節大,不特點畫要細處小處學,即結字 亦是愈熟愈不相礙。”假如你去買肉,骨頭倒是有骨節的。但書法隻 有一種節,“骨節”就是“筋節”。
簡言之:
古籍中筋節、骨節、角節等,都是指小圈。 小圈用于調鋒,必然是動手腕的地方。 簡單稱法就是一個節點。
我以開車做為例子,來說明筋和節點的關系。一個人開車出門, 我以一個紅點來表示,你想他應該做什麼事呢?首先,他心中要有路 線圖,這是大圈;如果不知道路怎樣走,那就沒法開了。而他上了路 之後,就要不斷地調節駕駛盤,這是小圈,我以藍色的點來表示。小 圈是無法事前決定的,是根據路況臨時變換的。同樣道理,筆鋒的運 行也一樣,我以紅點來表示筆鋒,寫一個勾努勢。筆鋒的走勢,或者 說筆鋒的軌迹就是一條筋。筆鋒不是平拖的,它時時在調節之中,所 以就産生了很多筋節,也就是小圈。
筋是可以下筆前先決定的,如果沒有這條筋,你下筆怎麼動呢?
往哪兒走呢?
所以《玉堂禁經》一開始就說:“夫人工書,須從師授,必先識 勢,乃可加功。”這個“夫”隻是一個發語詞,沒有具體的意思。他 說一個人要學書法,必須有老師,老師教什麼呢?必先識勢,懂得筆 勢的走法,乃可加功,功力是加在筆勢上的。
簡單地說,先知道路線,然後表達功力。你可以用尖鋒寫,可以 用側鋒寫。當然也可以尖鋒、側鋒并用。但這是“加功”,“加功”之 前要“識勢”。你要知道勾努勢的筋,知道它的走勢。這是下筆前先 要明白的。
張旭的弟子徐浩說:“初學之際,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 附?”初學書法,兩件事情最要緊,那就是筋骨。筋是懂筆勢,要寫 某個字,一看就知道用哪向幾個筆勢,裹束一下就行了。第二是骨, 這是練筆力,把握筆心。初學者最常見 的問題,就是毛筆一上紙面
就彎了,副 毫躺在紙面上刷來刷去,那全是肉。
衛夫人《筆陣圖》有這兩句話:“多 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
謂之墨豬。”骨多點,肉少點,那就是尖鋒沿着筋走,所以稱之為“筋書”, 反過來就不大妙了,“多肉微骨”,毛筆趴在紙面上站不起來,不會用 筆心,雖然也是跟着筋的方向走,但一大堆肉,所以叫“墨豬”。
本節要點:
骨是尖鋒線,肉是側鋒線。 筋是筆鋒所走的路,筆勢的大圈。 節點是調鋒的地方,筆勢的小圈。
要點解讀:
思考題: 唐代張彥遠《曆代名書記》說:“昔謝赫雲:‘書有六法,一曰氣 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有人說骨法就是畫的架構,有人說骨 法就是相面的方法,有人說骨法就是下筆力量大,等等,你怎樣想? 1、寫出“永”字的筋,注意分開筆勢。 2、用純骨寫一個“永”字。 3、用純肉寫一個“永”字。 4、在你寫的“永”字上标示出節點。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