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心目中,熱帶是古老物種起源與聚集之地,展示了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往往呈現出熱烈原始的景象。作者就是抱着這樣的熱帶幻想走遍了中國的熱帶地區。然而,人類的影響無處不在,作者眼中的熱帶景象也随着時代的變遷而發生着改變。作為一位植物生态學家,作者對熱帶的理解,是以熱帶植被的分布為背景的。本文所講述的5個特色鮮明的地區,除了海洋以外,全分布着熱帶雨林。循着雨林的痕迹,讓我們進入熱帶吧!
隻有雨林的高大喬木才能擋住灼人的熱帶陽光,透過林中斑駁的樹影,海南島上被人忽略已久的熱帶雨林緩緩顯現。這裡的一切都非常美麗,缤紛萬狀、引人入勝。據說這些樹木都不落葉,絕大部分植物都是木本的,連大多數藤生和附生植物也是木本的。種類繁雜是熱帶雨林的主要特點。攝影/奚志農
記得1957年嚴冬時節,在北京小學的一堂自然課上,老師在黑闆上挂起了一張大大的中國地圖,然後用教鞭從上至下、從左到右地一邊指點一邊十分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她地大物博、物産豐富。從北部的黑龍江漠河,到南端廣東的曾母暗沙,縱跨51個緯度,國土涵蓋了溫帶、亞熱帶與熱帶……”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熱帶”的概念,印象中的這塊土地因遙遠而朦胧,因出産許多聞所未聞的水果而神秘誘人,更因為沒有嚴寒的冬天而令我萬分向往。
1974年我調入中科院植物所參加了青藏高原的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在西藏墨脫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中我第一次與熱帶親密接觸,并在此度過了一年多的考察歲月。
随着我的足迹從西藏延伸到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台灣島以及委内瑞拉、尼泊爾、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的熱帶地區,我腦海中的熱帶影像愈加清晰。
墨脫:不是熱帶的熱帶
至今我仍然記得第一次進入到西藏墨脫的場景。1980年夏,我随一個考察隊翻過白雪皚皚的多雄拉山口,穿過茂密的墨脫冷杉、雲南鐵杉與西藏青岡林,當我們來到1100米以下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的德興時,眼前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奇特景觀!一拱藤網橋懸挂在洶湧遼闊的江面上,岸邊高大的千果榄仁與小果紫薇、阿丁楓組成的郁密森林撲面而來。林内藤蔓搖曳,樹丫、粗藤上被滿苔藓,幾叢巢蕨附生其上。林下落葉密被,流水邊的野芭蕉順溝延展至山坡上。這是典型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景觀,而它竟出現在近北緯29度的地方!它表明喜馬拉雅南坡山地垂直帶的基底是熱帶。
熱帶的代表性植被是雨林,它最早被植物學家辛伯爾定義為“常綠喜濕,高逾30米的喬木,常有厚莖的藤本、木質及草質的附生植物”。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三個高溫多雨的地區: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盆地和亞洲的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諸島、印度西部、斯裡蘭卡、泰國和菲律賓等地。我國的雨林即屬印度—馬來雨林體系。印度—馬來雨林的突出特征是龍腦香科植物豐富且在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
為查清這一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我後來又再次來到墨脫,并連續工作了15個月之久。這片雅魯藏布江谷地不僅發育有熱帶性質的森林,而且蘊藏着極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然而這個遠高于北回歸線的地方,何以會出現熱帶雨林?又何以能稱為熱帶呢?
雅魯藏布江下遊谷地是印度洋暖濕氣流輸送到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汽通道,喜馬拉雅—崗日嘎布—伯舒拉嶺—高黎貢山這一向北突起的馬蹄形山環正阻擋在該通道的前方,緻使每年北進高原的印度洋暖濕氣流将大量的降水抛擲于這一馬蹄形山環的内側,同時山地還截獲了大量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于是造成了熱帶氣候沿雅魯藏布江谷地一直向北伸延到北緯29。30’,整整提高了6個緯度的現象。當大峽谷下遊谷地呈現出熱帶北緣的景觀時,由谷底延伸至7782米峰頂的南迦巴瓦峰便成為了中國具有完整自然垂直帶譜的唯一山地。
雅魯藏布江峽谷的雪域山麓将每年北進高原的印度洋暖溫氣流阻隔,降水被抛擲于山環内側,截獲的大量水汽造成了熱帶氣候沿雅魯藏布江谷地的分布,熱帶雨林景觀可以在谷底兩側的山體上觀察到。攝影/謝罡
随着海拔的升高,生态系統在水熱條件的遞變中依次發生着更替,從山腳的熱帶雨林到山頂的皚皚冰雪,這裡擁有着世界上最完備的垂直帶譜。(3D繪圖/正浩)南中國海:中國最大的熱帶在海上
其實,中國熱帶95%以上的面積是在海洋上,除其中少部分屬于東海外,絕大部分位于南海。所以如以面積而論,亦可以說我國的熱帶在南海。但她遙不可及,是一片寂寥廣袤的海域。
一次我從澳大利亞歸來,當飛機越過馬來西亞後不久,在右舷窗下的萬頃碧波中出現一圈圈雪白的沙環。它們有的呈彎月形,有的呈封閉的環形,有的如沙環邊留出的一抹可愛的缺刻,宛如玉塊。從飛機上遠遠望去,一望無際的海水顔色随着向沙環的趨近,而呈現出從墨藍、深藍、天藍至淺藍的漸變,最後藍色退去,大海托舉出一座座雪亮的沙島。
可以看到一處沙島高處長有翠綠的熱帶叢林,它的旁邊是玉白色的白沙環島。在白沙、綠樹環壁之下,竟有一池藍綠色的瀉湖靜卧于中,有如鑲嵌在銀座上的翡翠,熠熠生輝。我想這一定是我隻有在夢中才能抵達的地方——南沙群島。
說起南海,其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那些散布于大海之中的170多座珊瑚島、暗礁與暗沙,根據它們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四群,分稱為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總稱為南海諸島。
這裡發育着極具特色的熱帶珊瑚礁生态系統。珊瑚礁生态系統是地球上最複雜和最豐富的生态系統之一,幾乎包含了生物世界各門類的生物。人們很難想象我國南海諸島是由一類微小的腔腸動物——造礁珊瑚精心建造的。造礁珊瑚亦稱石珊瑚或者珊瑚蟲,它們通過無性繁殖而不斷擴展,并能分泌出碳酸鈣。隻要環境條件合适,珊瑚體可以無限制地生長。珊瑚蟲聚積碳酸鈣的能力是十分驚人的,每年每平方米的珊瑚礁表面可以聚集0.8公斤的碳酸鈣。
珊瑚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豔麗的色彩與複雜的造型。其實珊瑚蟲的顔色主要來自寄居在它們細胞内的共生藻類,這些共生藻類色素豐富并能随環境而變化。珊瑚體内的共生藻類屬單細胞的褐藻,藻體非常細小,但卻充滿于珊瑚細胞内。共生藻類光合作用效率極高,它們營造的大量碳水化合物成為珊瑚重要的食物來源。如果共生藻類因環境變化而死亡,珊瑚就會呈現出白色。
中國南海在中新世以後,由于海底火山爆發,出現了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火山錐,于是造礁珊瑚便在其四周大量繁殖起來。第四紀以來,伴随着海面數次升降,南海就形成了由珊瑚島、珊瑚礁,以及珊瑚礁風化後的白沙組成的南海諸島。
珊瑚礁生态系統是地球上最複雜和最豐富的生态系統之一,幾乎包含了生物界各門類的生物。攝于南海海底的珊瑚礁群是衆多熱帶魚、甲殼類(蝦、蟹、藤壺等)、棘皮動物(海膽、海參、海星等),以及爬行類(海蛇、海龜等)最理想的居所。珊瑚礁群形成的複雜的水下環境相當于熱帶的森林環境,而魚類和軟體動物相當于生活在雨林中的鳥獸,它們共同生活在海洋裡,演繹着生命的樂章。攝影/ /c
由于珊瑚礁在汪洋大海中構建了水深不同,地勢複雜的水上、水下環境,因而形成極其複雜多樣的珊瑚礁生态系統。在水下它是衆多熱帶魚、甲殼類(蝦、蟹、藤壺等)、棘皮動物(海膽、海參、海星等),以及爬行類(海蛇、海龜等)最理想的居所。島上則發育着茂密的以紫茉莉科麻瘋桐為主組成的“珊瑚島熱帶林”。島嶼外圍沙灘上生長着由草海桐科羊角樹和紫草科銀毛樹組成的濱海灌木林。由于海島叢林茂密,礁灘魚蝦豐富。這裡成了鳥類的天堂。初計有50餘種鳥生活于此,主要有鲣鳥、烏燕鷗、黑枕黃鷗、大鳳頭燕鷗、各種鹭鳥等等,它們的排洩物則形成了特殊的鳥糞磷礦。
南海諸島附近海域水生浮遊生物豐富,灘礁衆多,是我國海洋魚類最豐富的海域,種類在1000種以上。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金槍魚、馬鲛、鲣魚、飛魚、花點石斑魚和旗魚等數十種。
南海西沙群島的石島上,珊瑚礁被從海底擡升之後暴露在空氣中,那些經常被海浪沖刷的珊瑚會被打碎變成白沙,那些離海較遠的珊瑚則被海風、日光和雨水塑造成猙獰的怪石。長久以往,它們也将風化,變成腳下的白沙。攝影/牛志軍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馬賽克拼接
在中國大陸上,熱帶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與西藏等南部的邊緣地帶。總面積14萬平方公裡,約占我國熱帶總面積的3%。它被雲南西部的中緬邊界分割為不連續的東、西兩區段。東區段是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南部的一條連續的、由平原、丘陵、低山和河谷組成的低海拔陸地;西區段則是斷續分布在西藏喜馬拉雅南坡由峽谷、中山、低山和丘陵組成的山地。它們分别占我國大陸熱帶面積的38%和62%。
中國的熱帶地區在人類的長期生産活動,特别是長期原始的刀耕火種生産方式影響下,原始的熱帶雨林生态系遭到了很大破壞。我曾多次到上述地區考察,發現廣東、廣西南部的大部地區都已被改變為農田、熱作園,而山地丘陵亦被砍伐為次生的灌木林或被營造成大片馬尾松、思茅松和桉樹林,隻是在廣西左、右江流域地勢險陡的石灰岩山地,如弄崗,還殘存着小片由龍腦香科擎天樹、蚬木組成的石灰岩山地季雨林。
熱帶雨林中長有闆根的樹木十分普遍,這是熱帶雨林的一個最突出特征。熱帶雨林中的樹木一般高三四十米,甚至七八十米,樹冠十分繁茂,需要強有力的根系作為支撐。熱帶雨林多雨、潮濕,土壤表層的水分很多,樹木無需将根系深入到深土層就可攝取足夠的營養,于是很多樹木把樹幹的基部向四周延伸,形成闆狀的根,并沿着地面大幅度延伸。有些樹木的闆根可達10多米高,延伸10米寬,形成巨大的側翼,甚為壯觀。闆根現象是樹木适應熱帶潮濕氣候的一種進化。攝影/許雲華
讓人欣慰的是在我國大陸熱帶地區西端的雲南,至今仍有一塊生物多樣性資源十分豐富、保存較好的熱帶森林,它就是被譽為“野生動植物王國”的西雙版納。這裡保存着我國最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與季雨林,僅在西雙版納保護區就有17028.2公頃。西雙版納面積雖僅占全國的千分之二,卻有高等植物5000餘種,占全國高等植物總種數的六分之一;其中有經濟價值的1000餘種,如望天樹、版納青梅、柚木、羯布羅香、千果榄仁等,都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而脊椎動物總數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其中獸類62種、鳥類400多種、爬行類100多種、兩栖類32種。其中亞洲象、白頰長臂猿、印支虎、印度野牛、爪哇野牛、鼷鹿等國家重點保護動多達23種。
作為植物生态學者,西雙版納一直是我最為向往的地區。
1993年的一天,我來到了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望天樹所在地,攀上高樹,在樹間搭起的空中廊道上小心漫步,當我們放眼四周,透過薄薄的林冠可以看到藍天和對面的遠山。後來我沿林緣行走一周,發現這片望天樹林僅僅殘存在一個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區域内。
絞殺植物是熱帶雨林的一個關鍵物種,大多是一些榕樹。它們的果實是動物的主食。當動物把榕樹的種子攜帶到樹木的枝丫或樹皮裂隙上後,這些種子便會萌發, 它們借助寄主樹來支撐自己軀體。當逐漸長成為大樹時,它們的根和莖已整個包住寄主樹,寄主樹最終由于負重過大和營養虧缺而枯死,而這些絞殺榕樹最終變成為獨立的大樹(上左)。奇毒無比的箭毒木,又稱見血封喉, 據說獵人用箭沾樹液後射中動物,見血即死(上右)。玉蕊花期很短,每天傍晚7點花絲開始伸直,第二天早上7點花絲落盡,盛開是在午夜。台灣多有生長,深受當地人喜愛,被稱為“台灣最美麗的花”(下左)。老虎須是東南亞熱帶雨林的特有植物,它具有黑紫色的一對大苞片,載着黑紫色的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們要麼以醒目豔麗的顔色,要麼以散發氣味來吸引昆蟲為其傳粉。像老虎須這樣在幽暗的熱帶雨林下既無醒目顔色、又無氣味的花怎樣能吸引昆蟲仍是一個謎。(下右)
幾天後,我又奔赴勐養、勐臘、勐曼與尚勇的保護區,它們相互分割,距離甚遠。無數條公路,将它們串在一起,又不時地從片區中央穿過。原來如此著名的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竟由數片綠島拼合而成。
在尚勇保護區。汽車沿南臘河上行,途中穿過一座美麗的傣寨,其傍水而建,數十棟竹樓整齊排列,掩映在綠樹翠竹之中。竹樓周邊為籬笆所圍,籬笆内遍植果樹與花木。村中有一佛塔,塔邊一株巨大的菩提樹枝葉婆娑,不時變幻着地下的斑影。村邊密圍着數層鐵刀木樹叢,這是傣家村寨必植的薪炭林,其雖經多年砍伐,但上半段的樹幹上又擠滿密密的枝叉。保護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傣族人不僅信仰佛教、不殺生,而且還視村寨後的山地為龍山,決不允許砍伐,為解決薪柴問題,長期養成種植薪炭林的傳統。
野象谷裡備受人類關愛的野象群每日定時到河邊玩耍,它們的存在似乎是熱帶的一個象征,是人類為保留森林生活的記憶所做的最後努力。攝影/馮利民
在尚勇保護區深處,可以看到西雙版納最典型的季節性雨林:千果榄仁、番龍眼林。它與海南島的雨林相此,因為旱季十分明顯,一層喬木在旱季末,均出現換葉的現象,故被稱為季節性雨林。
返回時我心情難以平複。熱帶雨林是我國極為珍貴的動植物物種資源寶庫,但現在已所剩無幾,即使是在它殘存最多的區域——西雙版納,也被無情的農田、村莊、膠園以及各種熱作園分割得七零八落。馬賽克的瓷片畫固然美麗,但被分割的熱帶雨林卻令人心碎。在未來一次性資源耗盡的地球上,也許是某種生物會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後資源。當年發現的一種巴西三葉橡膠,今天成就了世界一巨大的産業。我真切地盼望有一天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能得以恢複并相連成片,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一個植物王國。
刀耕火種的生産方式已經在西雙版納進行了幾千年,由于耕種—廢棄—再耕種的運作方式始終維持在熱帶雨林生态系統可以自我更新的承受範圍内,因此并未造成對雨林的嚴重破壞。然而,時至今日,随着人類對土地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已被分割破碎的熱帶雨林是否還有足夠的原始森林源源不斷地提供種子?人類是否還有等待植被恢複的漫長時間?人類對雨林的侵占已經超過了自然生态系統保持平衡的界限。學者們根據地球表面不同性質的覆蓋物對可見光譜反射能力不同的特點,制作了土地利用地圖(上),但遺憾的是,我們仍然無法從這張圖中區别出人工林地和天然林地。隻要植被覆蓋度一樣,人工林與天然林在這張圖上的表現是一樣的。一般而言,如果人工林種得密集,長勢好,那麼就會包含在“有林地”的圖斑裡;如果土地被人為幹擾過,但自然恢複得比較好,那麼就會成為“灌木林地”;“疏林地”經人為幹擾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們依據這些原則來判讀這張地圖,應該能夠看出這個區域天然植被所受到的人為幹擾的程度。制圖/蔡博峰
種植橡膠林曾經是西雙版納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然而,經過多年的毀林種膠,負面生态效應越來越突出。與一般的樹木不同,橡膠林對水的涵養能力較差,林中的植物種類比較貧乏,以熱帶雨林著稱的西雙版納居然會缺水,這與無節制開發橡膠林有直接關系。橡膠林裡沒有灌木,林間往往雜草叢生。攝影/ S. /c海南島:殘存着典型的熱帶雨林
我多次來到中國的冬假勝地——海南三亞。當北國萬裡冰封之季,這裡卻溫暖如夏,陽光、海水、沙灘,令人心醉。
當我們的車離開三亞向北駛向五指山時,随着椰樹、樓房漸漸遠去,一片片碧綠的蔗田、稻田映入眼簾。這裡幾乎可以生長出各種典型的熱帶作物與水果,如橡膠、柚木、椰子、槟榔、腰果、可可、油棕、芒果等等,而且産量很高。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喬木植物群落,這片海南的紅樹林被當地人稱為“蓬蓬樹”,在紅樹林被大量砍伐的今天,難得見到水鳥與紅樹林和諧共處的一幕,一片濃郁的熱帶風情。攝影/楊威勝
在汽車駛過廣袤的農田和濃密橡膠林所環繞的山麓地帶後,我們來到了保亭縣。海南島是中國橡膠的主産地,産量占全國的60%以上。翻過一座山嶺,便進入到一條幽靜的河谷。公路沿河而上,河谷兩側山坡長滿了高大的槟榔樹。眼前的溝谷越來越窄,兩邊山坡的森林卻越加郁密,傍晚時分,我們終于趕到了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
由于我國熱帶地區緯度偏北,已處于熱帶北緣,吊羅山的雨林位于海南島北緯19度線以南且降水豐富的東南部地區,所以較海南北部及大陸地區更具有典型性。
次日清晨,金色的陽光喚醒了沉睡的吊羅山,我們爬到一小山包頂部向四下望去,隻見在由無數半球形樹冠組成的墨綠色林冠之上,鶴立着許多高樹,它們在20餘米的林冠上層,又形成高差10—20米參差不齊的上層稀疏林冠。這些高層樹主要是由龍腦香科的青皮和坡壘組成。除此之外,還有蝴蝶樹和栎子青岡、白背厚殼桂和紅果蔥臭木等。二層喬木則由水石梓、野荔枝樹、海南柿、硬殼桂組成。我們步入林中,又見在6—10米間還有一層喬木,以白肉榕、魚骨木、假蘋婆為主。令我奇怪的是即使是高逾30米的大樹,其胸徑也僅有50—60厘米,遠不如我想象中的粗大。在陰濕的林下長着許多棕榈科的山槟榔、桄榔、魚尾葵等,它們高不過3米,星羅散布。而沿溪流則矗立着一株株羽葉交錯的樹狀蕨類——桫椤和成片的野芭蕉與海芋。擡眼望去,目光不及10米,林間處處懸挂着粗細不一的藤蔓,其大部分都為木質。最粗的是了,它粗達10餘厘米,扭曲着從高樹上垂下,上面還附生着鳥巢蕨。而蜷伏于地上的省藤莖上長滿刺,不時扯挂衣服使人難以前行。雖然此時已值旱季,但在溪流處我們還是遭到了旱螞蟥的襲擊。
我們所看到的這一雨林群落就是海南發育最典型的濕潤雨林——由青皮、蝴蝶樹、坡壘組成的雨林。據以前的調查資料,在這裡的100平方米内,有3米以上的喬木27種51株,分屬20科、27屬。這是雨林的特征之一,優勢種不明顯,而喬木種類豐富且分居多層。
然而今天,在海南像這樣的低地雨林已所剩無幾,它們大都被伐墾辟為橡膠園。50年前,海南島上還有熱帶雨林1295萬畝,到1980年僅剩367萬畝。直到近20年人們才認識到人類的非理性活動對世界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多麼嚴重的破壞。熱帶雨林是地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态系統,對于熱帶陸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1.7%的我國,熱帶雨林就更顯珍貴。
台灣:漂來的熱帶
我曾6次赴台灣訪問,但至今我不知台灣島的熱帶應劃在哪裡。
分布于大陸架上的台灣屬于大陸型海島。與海南相比,台灣緯度偏北,但因受洋流影響。熱量條件卻很優越。從氣候條件而論,全島都具有長夏無冬的熱帶氣候。但是當我到台灣各山地考察時,卻發現各山地的基帶生長的大都是典型的以殼鬥科植物為優勢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僅在台灣南部的恒春半島東北部、台東縣南部以及蘭嶼等地才分布有近似熱帶雨林的森林,其主要由台灣肉豆蔻、長葉桂木、白翅子樹群落和台灣榕、九丁樹、台灣蒲桃兩群落組成。與台灣山地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不同,台灣的熱帶森林與我國大陸南部和海南島的種類相似度較小,卻與菲律賓群島的熱帶雨林相似很高。但其與後者森林的主要優勢種卻有很大差異,如菲律賓呂宋群島龍腦香科植物不僅種類豐富(有5屬5種),而且在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台灣則根本不見龍腦香科植物。這顯然不具有印度—馬來的雨林植被的特征。為此科學家們對台灣島低地森林的雨林性質有所存疑。
生長在海岸邊的熱帶植被在長期的進化曆史中練就了一套繁衍自己的功夫:漂洋過海。它們往往長着耐鹽水浸泡的硬殼,并具備中空的形态,這樣就能借助潮汐的漲落而離開故鄉、漂洋過海,把子孫的生存空間拓展到千裡之外。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大洋的沿岸都能生長着結構近似的熱帶林。攝影/黃一峰
對此學者們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台灣島第三紀隆升成陸時曾與大陸的福建相連,當時福建處于亞熱帶環境,所以福建的常綠闊葉林植被便擴展到台灣島。台灣島在第四紀冰期中曾因海平面下降,與福建省再次發生物種交流,但冰期時熱帶植物已遷到大陸南方。現代台灣的熱帶植物是冰後期氣候轉暖後由距其最近的菲律賓呂宋島熱帶雨林中遷移而來。
第二種解釋是台灣島形成時正處于熱帶氣候下,與之相連的熱帶森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擴展至台灣。但在第四紀冰期時,因氣候變冷,島上的熱帶森林滅絕,在第四紀冰後期氣候轉暖後,距其最近的菲律賓呂宋島的熱帶雨林植物種子,通過海漂、鳥類與風的傳播,遷居于此。
2001年我在台灣恒春的墾丁國家公園考察。在香蕉灣距低潮線60米的濱海沙地上,我見到了一片高大的海岸林,其以棋盤腳和蓮葉桐為優勢種。它們都非台灣本土樹種而屬于典型的海漂植物。棋盤腳具有充滿纖維可漂浮于水上的果實,果實呈近方形,有4個明顯的棱角。台灣蘭嶼的雅美族人忌諱海葬,故視其為“魔鬼樹”。該樹的老家在南洋,台灣是其北漂的盡頭。蓮葉桐屬大戟科植物,其種子生就厚厚的假種皮,使它們能借海水之力而四海漂泊,成為廣布太平洋熱帶海岸的植物。其實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漂泊者應屬椰子。在世界熱帶許多無人海島上都可以看到亭亭玉立的椰樹,因它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如今寶島上的椰樹均為人工載植。除棋盤腳與蓮葉桐外,榄仁樹、華露兜等種子亦有發達的纖維以利其越海傳播。它們漂洋過海在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海岸建立起同出一轍的熱帶海岸林。這些漂泊者有着長期練就的真功夫,其種子極耐鹽浸,并能長時間漂浮海上最後擇岸而居。
蘭嶼是台灣台東縣的一個離島,為台灣的第二大島。蘭嶼上的土著民族是雅美族,其祖先是從菲律賓坐船來到的,被稱為漂來的土著人。飛魚是雅美人最重要的食物,捕捉飛魚是雅美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每年春季,成群的飛魚會遊到蘭嶼附近海域。圖中的雅美人正在舉行隆重的招魚祭活動。攝影/徐仁修
在熱帶的海岸林中,最值得提到的是熱帶泥質海灘的漂泊者——紅樹林。紅樹林是海灘的保護者,但台灣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蜂擁而起的建設高潮已将之逼入絕境。近年來随着人們對于保護環境的關注,台灣的紅樹林正逐步得到保護與恢複。我在台灣北部的淡水也考察過那裡的紅樹林,當時想,如果以紅樹林為标準,台灣全島都應劃入熱帶。
台灣,它是中國最奇特的一個熱帶地區,其奧秘有待學者們去共同揭示。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