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傳授的這套功法叫“白鶴仙人羽化飛騰法”,也叫“白鶴五法”。這是一套古老的煉形功法,相傳是唐末五代時全真派北五祖之一的得道真人劉海蟾(劉操)傳留。 劉祖師得到了金液還丹的口訣真傳,修行功德圓滿,陽神化白鶴而飛舉,号稱白鶴仙人。《還源篇》雲:塞斷黃泉路,沖開紫府門。如何海蟾子,化鶴出泥丸。即是以劉祖典故,示出神奧義也。 劉祖留下的這一脈修真功法,是清淨身心、脫胎換骨、變化仙體的捷徑之法。如果修煉金丹大道沒有效驗的,兼修這部功法,會有事半功倍之效。劉祖既是道教的祖師,也是财神,故修此法可與财神相應也。 元末明初的張三豐真人,得到了這套功法的傳承,後來在武當山修成了大道。曾觀蛇鶴相争得啟迪,悟陰陽剛柔之理,創立了太極拳,開創武當派,成為一代宗師。 明朝末年的時候,這套功法傳到了東北長白山武當太乙門,這是屬于武當派的一個分支。這套功法經過這個太乙門傳人的發展演繹,由原始的五個動作,拓展到三十六式,動作改動的也比較大,自成一個體系,并改名叫《白鶴飛鳴圖》。 現在這套功法在東北仍然有流傳,因為動作比較複雜,而且還有很多導引和觀想,普通人修煉起來是很吃力的,所以練這套功法的人也比較少。 為什麼這套功法叫“白鶴五法”呢?這其實是在表法,白鶴是仙禽,長壽之瑞征。通常鶴的羽毛是白色,白色代表清淨,沒有污垢,沒有挂礙,内外明澈,心境空明,這是我們修煉者追求的境界。 我們修煉的人要想做到,表裡一如,内外澄徹,心境空明,就要洗心,也就是淨化我們的心田,通過學習祖師的經典和教誨,來洗滌我們被污染的心靈。 我們生存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時時處處都在污染我們的心,在引誘我們堕落,在讓我們生起貪嗔癡慢疑。我們如沒有足夠的智慧、定力和方便對治,就會被引誘堕落下去,步入沉淪,就是輪回之路。 如果我們要用祖師的經典和教誨,武裝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覺悟。大腦裡邊都是正知正念,正見正行,那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種引誘我們堕落的因素和事件時,就會有足夠的力量駕馭。如果内心的正能量不足,就會随波逐流。 所以,我們修煉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祖師的經典和教誨。通過讀誦經典,讓我們明白修行的道理,懂得善惡取舍。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行為合道,哪些行為不合道?自己的心裡就有一個衡量。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處處,以祖師的經典和教誨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我們的内心就是正大光明的,心正則行正,行為自然合道。 道,這個字很奧妙。上面是首,就代表我們的頭腦、意識、思想、智慧;下邊是辶,代表走動,行動,落實、實踐。 這個“道”字就告訴了我們得道的途徑。要想修成道,就要思想和行動合一,簡而言之就是:知行合一。 隻是在腦子裡邊想或者是嘴上說,那是口頭禅。必須要把學到的經典教誨落到實處,融入生活,才算走上道。所以,我們的修行不能落在口頭上,要落在行動上,知行合一謂之道。 許多人修煉多年沒有進步,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隻是看書、看光盤、聽錄音,沒有把學到的東西落到實處,落到生活中,就像畫餅充饑一樣。如果我們學習了經典教誨或者是功法不去實踐,不去體驗,是受不到法益的。 所以,學道最重要的就是學一句實踐一句,不要做專門研究學問的佛學家和道學家,雖然做學問有一定的好處,但是站在修煉的角度,他也是一種障礙,叫“所知障”。 道教的祖師爺老子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他也認為人太聰明了,是修道的障礙,分别計較太多,也比較多疑,不能夠依教奉行,這都是修道的障礙。 所以,他老人家提倡:大智若愚。即使有智慧也要收斂一些,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内有大智,外表如愚,必有厚福,鋒芒外露,智慧外顯,多招人忌。 有些道友喜歡在群裡高談闊論,誇誇其談,顯示自己有才華、有見識、有學問。前提是自己真正的有修為、有德行駕馭,那當然是很好的,如果隻是書本上的知見,沒有深入的修證體驗,就沒有太大的意義,有可能會誤導衆生,那就是造業的行為了。 所以,我們提倡:知行合一為道。認真學習祖師的經典和教誨,踏踏實實在生活、工作中落實踐行,淨化我們的身語意,提升我們的靈性層次,才能夠與祖師、與神明、與聖者同頻,才能達到他們的境界。 剛才我們把白鶴的表法,進行了演繹發揮,淨化洗白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與道同在,才能夠成為得道者。 為什麼叫五法呢?因為這套功法有五個動作,它也有甚深的内涵和意義,并不僅僅是五個鍛煉身體的動作,而是通過這個五,承載了道家的五行文化。所謂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站在修煉的立場,五行可以配五德,可以配五戒,可以包括五大恩,最後我們要修成五氣朝元。 “三花聚鼎,五氣朝元”是我們道教修煉的極高境界。要想實現這個目标,大家就要明白其中的修道原理,并且要好好練這套功法。 我們修煉的人要遵循最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五戒和五德五氣有密切關聯,修煉的人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隻做動作的話也就是活動氣血養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夠修成五氣朝元。 不殺生謂之仁,養肝氣 不偷盜謂之義,養肺氣 不邪淫謂之禮,養腎氣 不妄語謂之信,養心氣 不飲酒謂之智,養脾氣 能夠守住五戒,就做到了儒家所說的仁義禮智信五德,也就能夠修成道家的五氣朝元。由此可知,三教聖人所傳的都是盡性了命之法門也。天下無二道,殊途而同歸,聖人無二心,百慮而一緻。仙佛神聖,同此心,同此理。修道者亦要知恩報恩,報天、地、君、親、師之大恩,如若忘恩負義,以怨報德,悖負親恩,與禽獸何異? 我們修道者要放棄門戶之見,取長補短,才有利于我們個人修為的提升。各門各派之所以紛争不已,是因為對祖師的經典沒有研究透,隻是看到了微的區别而看不到核心。三教聖人的修法,無非是性命雙修而已,隻不過傳授的對象根性不同,在傳法時傳的深淺側重不一樣而已。 所以,我們今天聽法的道友,門戶之間比較重的就要放下。如果超越不了宗教的束縛,超越不了自己的知見和概念,如何能達到清靜無為、心無挂礙呢?如何能夠逍遙三界,飛升九天呢? 我之所以講這麼多道理,就是因為這些理論對于我們修行者來說太重要了。不明白這些道理,隻去練動作、修功法,僅僅是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僅僅是大道的皮毛。 我們要想修成大道超越輪回,就要改變我們的思想,拓寬我們的心量,放下各種欲望、妄想、執着。即使我們放不下也要看淡,這樣的話,我們的心才不會被這些東西束縛。 心被物役,被欲望蒙蔽,就會被牽引進入輪回。我們通過修煉白鶴五法,守住五戒,奉行五德,再加上功法的修煉,就可以五氣朝元,并且實現最終極的目标: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因為我傳授的功法比較簡單,所以我就用了比較大的篇幅來講修真的道理,把基本的道理講明白了,對于修真才會有助益。下面我們開始傳授功法:
1、飛騰式 雙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雙手重疊小腹前,左上右下,執元明印。 然後雙手從丹田處,徐徐向兩側分開伸直,左右臂呈以一字形,手指朝外,手心向下。 吸氣的時候,踮腳跟,兩臂上揚,屈肘屈腕,高不過頭。呼氣的時候,落腳,沉肩,直肘,挺腕約70度,手腕的位置高不過腰,低不過垮。一呼一吸、一升一降為一次,如此練習9次。 2、獨立式 分左右式,以右式為例。右腳着地獨立,左腿提膝,大腿平,腳尖勾,膝蓋向左側外展,左腳跟在有大腿前側,距離約一拳。兩臂左右一字伸開,手心向下。 吸氣的時候,兩臂上揚,屈肘屈腕,高不過頭。呼氣的時候,沉肩,直肘,挺腕約70度,手腕的位置高不過腰,低不過垮。一呼一吸、一升一降為一次,如此練習9次後換左式。 3、晾翅式 雙腳跟并攏,腳尖外展約70度,自然站立。雙手成虎爪型,手心相對,手指朝前,如抱球,間距約20厘米。 吸氣時,重心下移,屈膝下蹲,左腳變前腳掌着地,雙手向兩側一字拉開,胳膊伸直,手腕内屈,手心仍然相對。呼氣時,直立,坐腳踏實,雙手由兩側向胸前合攏,恢複成抱球式。 拉開時要有抻拉皮筋的意境,合攏時如擠壓氣球,動作舒緩,有一定力度,不要僵力,呼吸要深、長、勻、細,動作不可太快。左右式各做9次。 4、望月式 雙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雙手自然垂于體側。 吸氣時,身體左轉,重心下移變成左虛步,左手握拳置于後腰命門,拳心朝外。身體左後轉,目視後方,同時右手經胸前上擺到面前,成環抱式,手心朝内,手指朝左,定3-5秒。 呼氣時,身體右轉,恢複自然站立,雙手收于體側。接上式,身體右轉,動作相反。一左一右為一次,做9次。 5、煉丹式 雙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雙手重疊小腹前,左上右下,執元明印。 吸氣時,雙手向兩側拉開,距離一拳,緩緩上托到胸部,小腹内收;呼氣時,雙手内旋變手心朝下,用内勁下按于下丹田處,小腹外鼓。一托一按為一次,做9次。 做完上述動作,恢複自然站立,于下丹田處執印,意守丹田2分鐘,意念四肢百骸之氣歸丹田。幹洗臉9次,收功。
附錄: 1、《列仙全傳》卷七雲: 劉玄英,号海蟾子,初名操,事劉守光為相。一日忽有道人來谒,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以一文置之幾上,累十卵于錢若浮圖(塔)之狀。海蟾驚異之,曰:“危哉!”道人曰:“人居榮祿之場,履憂患之地,其危殆甚于此。”海蟾繇此大悟,遁迹于終南山下,丹成,屍解,有白氣自頂門出,化為鶴,飛沖天。 2、《集說诠真》載: 劉海名操,字宗成 (按 《廣輿記》字昭達),燕山人 (燕山即直隸順天府)。以明經擢甲第。仕燕王劉守光為相。平昔好談性命,欽崇黃老。有道者正陽子 (即锺離權) 來谒,操邀坐堂上。正陽子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以一錢間一卵高疊之 (即世稱劉海戲金錢所由起也)。操歎異曰:“危哉!” 正陽曰:“相公更危于此。”别去。操頓悟。見燕王光僭妄稱燕帝(按《通鑒綱目》:後梁太祖開平三年,以劉守光為燕王。安化元年,守光自稱燕帝),谏之不聽,遂托疾解印去。改名玄英,道号海蟾子。遍遊訪道。後遇呂純陽授金液還丹之要,乃修真得成仙道 (見 《神仙通鑒》)。元順帝至正六年,封明悟弘道真君 (見 《續文獻通考》)。一雲: 劉操仕遼為宰相,遁迹于終南、太華之間(見《呂祖全書》)。 3、海蟾帝君劉祖诰 志心皈命禮。燕山名相,遼左才人。身處富貴之場,性好清虛之道。雲房點化以危機,感悟潛身而解組。三百口之火宅俱抛,十萬家之門兵盡屏。修真于武夷山中,顯化于王屋嶺上。濟度洪深,玄功廣博。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海陽嗣派,九天扶正帝君,啟南興教天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