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時尚 > 正文

初學紙樣必讀1

①簡述裙子的由來及對生活的影響和需求

·裙是一種圍在人體下身的服飾,無檔縫。在古代被稱為下衫,男女通用,現在則多指女性穿的裙子。裙子的款式千變萬化,分類方法也五花八門。 ·裙子通常與襯衣、上衣、西服裙等搭配穿着,也常與襯衣、上衣、西服裙相同的面料制成套裝,根據整體造型、工藝、面料的不同決定其穿着的時間、場合、目的、适用範圍很廣,是現代女性不可缺少的服裝品種 ·在所有的服裝品種裡、裙子對人體的包裝形式是最簡單的,因此就成為理解和掌握服裝結構設計和裁剪的基礎。

②半身裙的款式類别

A 長短:超短裙(迷你裙)、及膝裙、中庸裙、長裙、曳地裙(拖地裙)

B 廓形:H型、Y型、A型

·C 裙腰:裝腰、無腰、連腰、低腰、高腰 ·

· ③外型結構 ·

A直裙,包括裙擺兩側開衩的旗袍裙、後面中間下端開叉的一步裙,裙中間縫有陰裥的西服裙等 ·

B斜裙,包括獨步裙、兩片裙及多片裙 ·

C裥裙,包括百褶裙、皺褶裙 ·

D節裙,包括兩節式、三節式等 ·裙裝結構上的造型方法:分割、抽褶、波浪、垂褶等若幹種變化結構

紙樣圖

樣闆分解

排料圖

款式變化

原型分類

胸度法作圖:測量穿着者胸圍、背長、袖長等很少的幾個尺寸,以胸圍為基準,計算其它平面結構制圖所需的尺寸。

短寸法:對人體的各部位進行精密測量,用測量數值制圖的方法。

并用法:胸度法和短測法并用的方法。

原型的特點

1、來源于立體裁剪,是服裝最原始、最基本的結構;

2、滿足人體正常呼吸量和基本活動量;

3、隻是腰節以上半身結構;

4、衣身較合體,适合款式的多變性,總之具有吻合性、高調動性和設計性,覆蓋面積廣。

比例法制圖法與原型制圖法的區别

1、比例法:

優點:

(1)、直接方便,隻要記住了一些代表品種各部位的比例公式,就能直接進行制圖,不需要太多的立體思維,一步到位;

(2)、定型服裝直裁比較方便;缺點:

是以衣為本的結構設計,把人的體型與款式變化放在從屬地位合體容易出現問題,精度上仍有一定誤差和局限性,經驗色彩較重。容易形成思維的定勢,靈活性、創造性受一定限制,很難适應款式變化較大的式樣設計 。

2、原型制圖

優點:

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結構制圖法,它不需要過多地記憶公式和進行較多計算,隻要将原型畫在紙上,然後根據款式進行修正和造型即可,制圖方式靈活,适應性好,機能性高,人的體型和款式始終結合在一起,變中不變,不變中萬變是其靈魂。

缺點:

不熟練是可能比較慢,且使用者需有一定的立體造型能力,有比較好的服裝各部位平面構成基礎。

日本新文化原型制圖

文化式原型各部位名稱

關于日本新文化原型(第七版):

該原型是在第六版的基礎上2000年推出的,在原第六版的基礎上結合現年青人體型更豐滿、曲線更優美的特征,以及第六版原型在理解和應用上不方便而推出的。新文化原型是箱型,胸省的大不随胸圍大小而異,符合女性體型實際情況,胸省量較第六版明顯增大,前後胸節差也明顯增大,符合現代女性體型,腰省分配更合理,與人體間隙均勻,便于特殊體型的修正。

日本新文化女上裝原型圖方法

1、制圖方法:胸度法,利用胸圍和背長進行制圖,同時以右半身狀态為參考

2、作圖尺寸:

胸圍:84CM

背長:38CM

腰圍:64CM

袖長:52CM

3、制圖規則

上衣的原型制圖

1、作基礎線

(1)以A點為後頸點向下取背長38CM作為後中心線。

(2)畫WL水平線,并确定身寬(前後中心之間的寬度)B/12+6CM。

(3)從A點向下取B/12+13.7CM确定胸圍水平線BL,并在BL上取B/2+6CM。

(4)垂直wL畫前中心線。

(5)在BL上,由後中心向前中心方向取背寬線B/8+7.4CM确定C點。

(6)經C點向上畫背寬垂直線。

(7)經A點畫水平線與背寬線相交。

(8)、由A點向下8CM處畫一水平線與背寬線相交于D點。将後中心線至D點的中點向背寬方向取1CM确定為E點作為肩省省尖點。

(9)、過C、D兩點的中點向下0.5CM的點作水平線G線.

(10)、在前中心線上從BL線向上取B/5+8.3CM,确定B點。

(11)、通過B點畫一條水平線。

(12)在BL線上由中心線取胸寬為B/8+6.2CM,并由胸寬的中點位置向後中心線方向取0.7CM作為BP點。

(13)畫垂直的胸寬線,形成矩形。

(14)在BL線上,沿胸寬線向後取B/32作為F點,由F點向上作垂直線與G線相交得G點。

(15)、沿CF的中點向下作垂直的側縫線。

2、繪制輪廓線

(1)繪制前領口弧線。由B點沿水平線取B/24+3.4CM(前領口寬),得SNP點。由B點向下取前領口深◎+05CM 畫領口矩形,依據對角線的參考點畫圓順前領口弧線。

(2)、給制前肩線。以SNP為基準确點取22·的前肩傾角度,與胸寬線相交後延長1.8CM形成前肩寬度▼

(3)繪制後領口弧線。由A點沿水平線取◎+0.2CM(後領口寬),取其1/3作這後領口深的垂直長度,并确定SNP點,畫圓順後領口線。

(4)、繪制後肩線。以SNP為基準點取18°的後肩傾斜角度,在此斜線上取▲+後肩省(B/32-0.8CM)作為後肩寬度。

(5)繪制後省。通過E點,向上作垂直線與肩線相交,由交點位置向肩點方向取1.5CM作為省道的起始點。并取B/32-0.8CM作為後肩省道大小,連接省道線。

(7)、繪制後袖窿弧線。由C點作45°作斜線,在線上取▲+0.8CM作為袖窿參考點,以背寬線作袖窿弧切線,通過肩點經過袖窿參考點畫順後袖窿弧線。

(8)、繪制胸省。由F點作45°傾斜線,在線上取▲+0.5作為袖窿參考點,經過袖窿深點、袖窿參考點和G點畫圓順前袖窿弧線的下半部分。以G點和BP點連線為基準線,向上取(B/4-2.5CM)°夾角用為胸省量。

(9)、通過胸省長的位置點與肩點畫順袖窿線上半部,注意胸省合并時袖窿線要圓順。

(9)、繪制腰省

a省:由BP點向下2-3cm作省尖,向下作WL垂線作省道中心線。

b省:由F點向前取1.5cm作垂直線與WL線相交,作為省道中心線。

C省:将側縫線作省道中心線。

d省:參考G線的高度,由背寬線向後中心方向取1cm,由該點向下作垂線交于WL線,作省道中心線。

e省:由E點向後中心線方向取0.5cm,通過該點作WL線垂直線,作為省道中心線。

f省:将後中心線作為省道的中心線。

各省量以總省量為依據參照比率計算,以省道中心線為基準,在其兩側取等分省量。

日本新文化原型圖

新文化原型各部位的數據

一、中、西服裝的差異

造型形式

中國傳統服裝基本形制:女裝上衣下裳、男裝衣裳連屬袍衫,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中交叉使用。中國傳統服裝的主體形式是前開型的斜襟和對襟樣式,多用帶子固定衣服,穿脫方便,衣身造型強調縱向感覺。中式立領和下擺兩側開衩為典型東方特色造型。

西式服裝基本形制:男裝上衣下褲、女裝上下連屬裙裝。衣身造型強調橫向感覺,常采用橫向擴張的輪廓型。西式服裝的袒領和輪狀褶領運用比較廣泛

結構特征

從服裝結構特征上來看,中式服裝的結構是按照人體站立時的靜态姿勢設計的,裁制成的服裝是呈直線狀、整片式、平面性的。西式服裝非常強調符合人的體型,通常采用立體裁剪方法,裁制成的承裝是一種分割式、曲線狀、立體型的服裝,結構較為複雜。

裝飾手法

中式服裝是一種平面型的服裝、結構簡潔造型上較少變化,所以很注重工藝裝飾。中式服裝上最常用的工藝裝飾形式有:鑲(色)、滾(邊)、嵌(線)、盤(花)、刺(繡)等五類;此外還有手繪、紮染、蠟染和釘珠等多種手法。

西式服裝是立體構成設計,表現三維效果,所以裝飾與整體結構造型相對應,強調立體感和空間感,裝飾手法通常借助各種立體物,如穗飾花結、荷葉邊、金銀絲帶、褶裥、切口等點綴服裝表面

色彩運用

從服裝的色彩運用看,中式服裝對色彩的選擇和搭配一向較為重視。傳統服裝色彩受陰陽五行影響,以青、黃、赤、白、黑為正色,其餘顔色則為間色。配色方法看,高豔度、強對比是中國傳統的配色方法。強烈的對比色在金、銀、黑、白等中性色的緩沖配合下,使服裝洋溢着富麗堂皇、雍容大方的氣氛。

西方人士偏重色彩的感情。在服裝色彩的選擇和搭配方面非常注重與穿着者的年齡、膚色、體型、身材的密切配合,與穿着的用途、環境互相協調

圖案構成

從服裝的圖案構成看,中式服裝喜好運用圖案表示吉祥的祝願,圖案紋樣豐富多彩,有飛禽走獸、四季花卉、山巒亭閣、幾何紋樣,抽象、具象、誇張、寫實等。其中吉祥紋樣運用極為廣泛,如龍鳳呈祥、龍飛鳳舞、福祿壽喜、連年有餘、吉祥八寶等圖案,反應了任命對美滿生活的期望。

西式服裝上的圖案随着曆史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紋樣,近代流行以星系、宇宙為主題的紋樣或利用幾何視錯原理設計的波普圖案,以及用計算機設計的電子圖案等。

工藝制作

中式服裝的材質都是平放在案闆上進行的,衣片的衣縫均以直線為主,在衣片中間也不作任何收省或分割組合,衣片是整片的,很少有附件或配件。

西式服裝的裁制講究的是動态效果,衣片的衣縫以曲線、弧線為主,并有收省、褶皺、波浪等各類工藝。在服裝制作上講究立體塑型,就是傳統服裝縫制工藝所稱的歸、拔、推,以此改變平面的面料為立體曲面,使衣縫線條自然、流暢、造型飽滿、圓順,穿着時更适身合體。

文化觀念

中國服裝文化觀念的特色

1、善于表達形于色的含蓄

2、注重精細的藝術手法和工藝表現

3、注重氣派穩重的氛圍效果

4、注重營造和平統一的氣氛

西方服裝文化觀念的特色

1、崇尚人體美

2、吸引異性注意

3、突出表現個性

4、追求感官刺激

① 規格設計

160/66A,即身高為160cm,淨腰圍為66cm,體型為A型

基本裙型制圖主要控制部位及規格

腰圍 腰圍=淨腰圍+2=68cm

臀圍 臀圍=淨臀圍+4=94cm

裙長 裙長=0.4号-6=58cm

② 基本裙型制圖步驟

前後裙片基礎線制圖

·1、前中線 直線為前中線

·2、上平線 與前中線垂直,是前後腰口線的基礎

·3、下平線 與前中線垂直,是裙下擺的基礎,上下平線的距離等于裙長減腰寬

·4、臀圍線 自上平線向下量臀高,即1/ 10身高+1cm,做平行與上平線‚的直線 ‚~④間距離為臀高

·5、前後臀圍大、在上平線的直線上量取1/2臀圍作平行于前中線的直線

·6、在直線④上取~⑤間前後臀圍的中點,并通過此點作平行于前中線的直線

·7、前腰圍 由前中線起沿上平線量取1/4腰圍為前腰圍

·8、後腰圍 由後腰圍沿上平線量取1/4腰圍為後腰圍

前後裙片輪廓線制圖

·依次畫順前腰口省、前腰縫線、前側縫弧線、後縫線、後要口省、後腰側縫弧線、後側縫縫線。

·1、前腰口省 确定省量,在上平線上取前後片臀腰差數的2/3為前腰收省量。确定省位,由前中線與上平線交點起沿上平線量取前腰圍加省量确定前後腰口側縫位置,取前腰口大的兩個三等分點,作垂直于腰口的直線,作為省中線,長約9cm,然後連接省大點與省中線下端為前腰省

·2、前腰縫線 由前片腰口側縫處向上起翹0.7cm定點,省中線的上斷定點,前中線與上平線的相交處定點,用光滑弧線把以上三點連接起來,腰縫線也側縫線相交處為直角。

·3、前側縫弧線 用光滑弧線連接前腰口側縫起翹點和臀圍點,然後順勢連接底邊線上側縫點,在臀圍線以下呈直線,側縫線與腰口線相交處為直角。

·4、後縫線 上平線向下撇進1cm定點,将此點作為後中線新的腰口起點。

·5、後腰口線 确定省量、省位的方法與前片相同。靠近後中的省長比前腰口省長大1cm。

·6、後腰縫弧線 由後腰口側縫處向上起翹0.7cm定點,省中線的上斷定點,前中線與上平線的相交處定點,用光滑弧線把以上三點連接起來,腰縫線與側縫線、後中線相交處為直角。

·7、後側縫弧線 用光滑弧線連接後腰圍起翹點和後臀圍點,然後順勢連接底邊線上側縫點,在臀圍線以下呈直線,後側縫弧線與後腰口縫線相交處為直角。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