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就讓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吧!”這是一個家長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說的話,我們不能否認這個家長講話的出發點的合理性,能夠快樂成長對于孩子的确很重要,也的确是一筆不可忽略的精神财富,但是作為家長是不是可以為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快樂多一點而讓他們少承擔責任,讓他們不去吃苦呢?
為什麼有的家長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會跟老師說出“讓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吧”?言下之意就是老師你就放松對孩子的要求吧,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少吃苦,多點安逸,多點自由自在,多點心情愉快。我們隻能說這些家長的内心深處是偏愛自己的孩子,甚至是溺愛孩子。為什麼家長不能站在孩子成長的角度來思考吃苦與快樂之間的關系呢?
快樂成長與吃苦之間并沒有直接的矛盾,孩子的成長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是不可能不吃苦的,是不可能總是快樂相随的;或者說,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就是一個在吃苦受累的過程中慢慢地積累起進步與成功的體驗,慢慢地收獲進步與成功的快樂與喜悅,而這個是誰也替代不了的,這個是必須讓孩子自身經曆過才能夠真正體會與感受。吃苦,受累,遇挫折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所必須經曆的,也隻有經曆過這些苦與累,挫折,孩子才會真正理解成長的意義,孩子也才能夠真正理解快樂的内涵,孩子也才真正明白“苦盡甘來”本質。
如果作為成年人的家長都無法理解老師給予孩子适度的學習壓力,而是讓自己的孩子一味地逃避責任,一味地放任孩子無憂無慮地生活,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呢?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個沒有擔當的人,一個沒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即便這個人的父母有萬貫家财,哪怕這個人的确在某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夠出色,他最終能夠成為那個真正撐起家庭的那個頂梁柱嗎?最終他能夠成為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那種優秀的人才嗎?難以想象。
所以,那些持“讓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觀點的家長,作為老師我得提醒你們:我們不能讓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快樂,但不能隻有快樂,還要有責任與擔當,還要奮鬥吃苦的精神。孩子有了責任心,孩子有了吃苦奮鬥的精神,快樂又怎麼可能不來找孩子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