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也談黃膩苔


筆者對其中的醫案部分進行了批注,收獲良多。縱觀批注的這十二則醫案,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三條規律:
第一,濕熱證可出現黃膩苔,苔膩為痰濕,苔黃為熱,故濕熱證見黃膩苔;
第二,脾氣虛弱、脾陽虛弱、脾氣下陷、胃陰虛弱、腎胃陰虛也可見黃膩苔,但無論是脾虛還是胃虛,均可歸于脾胃虛。脾胃屬土,黃為土之色,濕為土之氣,所以,脾胃虛弱時見土之本色本氣,故為黃膩苔。另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兩虛也多從脾胃論治,所以氣血兩虛所緻之黃膩苔,也歸于脾胃虛,脾胃虛見土之本色本氣,故見黃膩苔。
第三,脾氣虛弱夾濕、脾陽虛夾濕、脾氣下陷夾濕、脾腎陽虛夾濕,肝腎陰虛夾濕熱,胃陰虛弱夾濕熱,也可見黃膩苔。然,肝腎陰虛夾濕熱、胃陰虛弱夾濕熱兩證,雖肝腎陰虛和胃陰虛弱為疾病之本,但都夾有濕熱,故見黃膩苔(同第一條)。而脾氣虛弱夾濕、脾陽虛夾濕、脾氣下陷夾濕、脾腎陽虛夾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脾虛夾濕。黃為土之色,脾虛見脾土之本色,故苔黃,而苔膩為痰濕之征。故脾虛夾濕見黃膩苔。
以上,是從現代的臨床醫案中總結出的黃膩苔的主證規律。現,我們看看古代醫家如何認識黃膩苔的臨床意義,以便于承古納今,提高對黃膩苔的認識,從而提高臨床辨治能力,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通俗傷寒論·陽明經腑舌苔歌》:黃膩多濕黃滑痰,黃而垢膩必夾食。
《通俗傷寒論·六經舌苔》:試述劉吉人《察舌新法》以明辨之:……(四)牙黃色苔,胃中濁腐之氣始升,牙黃無孔,謂之膩苔,中焦有痰也……(七)黃如蠟敷苔,濕溫痰滞之候,故苔無孔而膩。
《厘正按摩要術》:苔黃而厚膩者,熱據中焦也。苔黃而或兼白者,熱滞胃脘也。(周于蕃)
《厘正按摩要術·食積》:食積,由乳食積滞,胸悶腸鳴,嗳氣酸腐,見食則惡,或脹或痛。大便臭穢,矢氣有傷食之味。夾寒則面色㿠白,舌苔白膩,口吐清水,食物不化,手足時冷;夾熱則面赤唇幹,口渴,舌苔黃膩,積久脾傷,延成疳疾。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内傷的舌苔》:凡舌胎黃膩濕潤,去黃膩之藥,必須兼溫補中氣。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傷寒舌苔》:少陽膽經之大小柴胡湯證之舌胎,小柴胡湯證舌胎,白潤而兼黃膩。大柴胡湯證舌胎,則潤膩之中兼有幹黃。
《經方實驗錄·大承氣湯證》:若求大承氣湯之全部症狀,當為:一、大便不行,腹痛拒按,此以胃中有燥矢故也。二、阙上痛,《内經》以阙上屬喉間病,此概以氣色言之,若陽明燥氣上沖及腦,則阙上必痛,其不甚者則但脹耳,王慎軒先生首言之,而吾師親驗之。三、右髀有筋牽掣,右膝外旁痛,此為吾師所獨驗而得之者。四、脈洪大而實,然亦有遲者。五、日晡潮熱。他若舌苔黃燥厚膩,大渴引冷,當在應有之例。
《醫學衷中參西錄》:觀《神州醫藥學報》所述之案,原系外感在半表半裡,中無大熱,故寒熱往來,脈象濡緩,而投以濕溫之劑,若清之散之太過,證可變為裡寒外熱(即真寒假熱),其元陽不固較少陰之煩躁益甚,是以其熱雖日夜無休止,口唇焦而舌苔黃膩,其脈反細數微浮而濡也。若疑脈數為有熱,而數脈與細浮濡三脈并見實為元陽搖搖欲脫之候,猶火之垂垂欲滅也。急用真武湯以迎回元陽,俾複本位,則内不涼而外不熱矣。
綜上所述,黃膩苔還可見于痰濕、食積、濕溫痰滞、食積夾熱、中焦有熱、大小柴胡湯證、大承氣湯證、真寒假熱證。
故曰:寒熱虛實,皆有黃膩苔。
寒者,類如脾陽虛弱、脾腎陽虛、真寒假熱;
熱者,類如濕熱、胃陰虛、腎胃陰虛、胃陰虛夾濕熱、肝腎陰虛夾濕熱、濕溫痰滞、食積夾熱、中焦有熱、大承氣湯證、大小柴胡湯證;
虛者,類如脾氣虛、脾氣下陷、脾陽虛、胃陰虛、氣血兩虛、腎胃陰虛等;
實者,類如濕熱、痰濕、食積、濕溫痰滞、食積夾熱、中焦有熱、大承氣湯證、大柴胡湯證;
虛實夾雜者,類如脾氣虛弱夾濕、脾陽虛夾濕、脾氣下陷夾濕、脾腎陽虛夾濕,肝腎陰虛夾濕熱,胃陰虛弱夾濕熱。
因此,臨證時應該四診合參,祥問病史,細辨病機,不可一見舌苔黃膩,便謂其為濕熱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