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回首 2022,新冠疫情的餘波仍困擾着人類。再加上俄烏沖突、歐洲能源危機、加息引發經濟衰退恐慌、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波詭雲谲,比起 3 年前,人類社會似乎少了一些樂觀和希望,多了幾分動蕩和不安。展望 2023,很多人心生困惑和迷茫,禁不住地發問:人類的明天,真的會更好嗎?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也心懷同樣的疑問。得益于在科技成果和科學研究領域的敏銳嗅覺,我們一直希望可以從“科技進步,為人類謀求福祉”的角度出發,努力為所有關注科技故事的人撥開迷霧,化困惑為信念,變迷茫為從容。

事實上,在過去的 22 年裡,我們每年都會這樣做。在衆多大、中、小公司和科研機構的海量成果中,我們以如炬慧眼捕捉那些可能會“改變世界”的種子選手。

我們的預測性結論,終彙聚成一份份沉甸甸的年度“十大突破性技術(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榜單,指明科技浪潮湧動的方向,也讓人們看清未來的道路。

許多今天稀松平常的技術,都曾以“黑科技”或“潛力股”的身份登上過榜單,其中包括大數據時代不可或缺的數據挖掘技術(2001 年),基于雲服務的遊戲、流媒體和編程(2010 和 2011 年),讓人工智能更加強大和實用的深度學習(2013 年),改變人類航天産業進程的可回收火箭(2016 年)。

自 2019 年起,比爾·蓋茨成為了榜單的評選者之一,他的到來将“謀求和提升人類福祉”引入了評選标準。

此後,我們選出了 mRNA 疫苗(2021 年)和實用型聚變反應堆(2022 年):前者在新冠疫情中拯救了億萬人的生命,後者在 2022 年 12 月剛剛取得了“裡程碑式”突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首次在核聚變反應中實現了淨能量增益(Net Energy Gain),展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可行性。

在最新的 2023 年“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中,我們貫徹了相同的評選标準。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問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将全球變暖的水平控制在 1.5℃ 以内,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标,必然到來的電動汽車将幫我們離目标更進一步;電動車的大規模普及,離不開電池技術的發展,新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可以更高效地變廢為寶,同時也更環保。

為人類謀求福祉,身體健康是關鍵要素。通過發展按需器官(制作)技術,我們将看到更完善的人造心髒、人造肝髒等可移植器官,攻克更多不治之症;近年大放異彩的 CRISPR 基因編輯工具,已被用來永久降低高膽固醇,以降低罹患相關疾病的概率;為了維護女性的權益,我們還看到了用遠程醫療開具堕胎藥;借助新的古代 DNA 分析方法和工具,我們不僅可以更了解人類祖先的曆史,還能夠解開許多藏在基因裡的遺傳密碼。

在科技與工程領域,期待已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投入使用,從宇宙的形成到壯美的星雲,它都能盡收眼底;人工智能已經可以通過人類給出的寥寥數語制作圖像,由此帶來的創意和商業機會正不斷湧現;計算機芯片設計正走向開放,靈活、開源的 RISC-V 有望成為改變一切的芯片設計。

最後,我們也必須關注科技的兩面性。在軍事沖突中,我們看到了軍用無人機的大規模部署,屢屢讓無辜平民受到傷害。全世界的和平愛好者和政策制定者,隻有直面它的存在,才能認識到它的殺傷力,并采取限制措施來避免悲劇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科技毫無疑問地會改變我們的明天,但是往好的方向邁進,還是往壞的方向墜落,取決于使用者的心。我們由衷地希望,所有突破性的科學技術,都蘊藏着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希冀,讓一代又一代人感同身受,激發出他們改變世界的願望與力量。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的評選,是對技術商業化及其影響力的高效研判。

杭州未來科技城是由中組部和國資委聯合命名和打造的全國四大科技城之一,作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創新創業高地,未來科技城一直緻力于支持頂尖科技企業和技術落地,促進創新和産業聯動發展,形成了數字經濟高度發達,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科技服務等産業快速集聚的發展格局,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核心關注的領域高度契合。自 202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線下發布及解讀正式落地杭州未來科技城。

2023 年 “十大突破性技術”的線下解讀會,計劃将于 2023 年上半年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辦。希望通過對突破性技術的深度解讀,為未來科技城構建科技人才高端矩陣、搶占科創“尖峰”開辟一條新路徑;同時,也将助力其打造高科技人才高地和高精尖産業集群,引領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作為精密工程的奇迹,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徹底改變我們對早期宇宙的看法。

主要研究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空間局、加拿大航天局、空間望遠鏡研究所;

成熟期:現在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耗資 100 億美元打造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于 2021 年 12 月發射升空。該望遠鏡由美國、歐洲和加拿大合作完成,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到太空的最大望遠鏡,其威力是前身哈勃太空望遠鏡的 100 倍。它還專門設計用于探測紅外輻射,使其能夠穿透塵埃,回看到宇宙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形成的時期。

JWST 是專為跨越這種天文時間打造的。它的主鏡直徑為 21 英尺,是哈勃望遠鏡直徑的三倍,因此分辨率更高。它有一個網球場那麼大的遮陽闆,以保護鏡子和儀器免受太陽熱量和光照的影響。為了幫助它到達太空,工程師們将 JWST 的鏡子和遮陽闆設計成了可折疊式,以便安裝在火箭整流罩内。它們會在發射後展開,随着望遠鏡朝着距離地球 150 萬公裡的最終軌道飛行。

天文學家希望借 JWST 之力,拼湊出宇宙大爆炸後第一批星系的形成方式,但這并不是 JWST 的唯一目标。這架望遠鏡可用于天文學的各個領域。它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觀察其他太陽系中的行星,讓我們弄清楚它們的大氣構成。它還将見證新世界的誕生,拍攝壯麗的星雲圖像,探測星系結構等等。

JWST 望遠鏡的使用壽命超過 20 年,在它工作的每一天,我們都将收獲新的發現。——喬納森·奧卡拉漢

用于高膽固醇的 CRISPR

CRISPR for high cholesterol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新形式的基因編輯工具可以幫助治療常見疾病。

主要研究者:Verve Therapeutics, Beam Therapeutics, Prime Medicine, 伯勞德研究所

成熟期:10-15 年

去年,一名新西蘭女性成為第一個接受基因編輯治療以永久降低膽固醇的人。她患有心髒病,同時也有遺傳性高膽固醇風險。但這項實驗性治療背後的科學家認為,任何人都可能從該療法中受益。

在治療中,他們使用了編輯工具 CRISPR,這是該工具的潛在轉折點。大約十年前,該技術首次被編程用于編輯基因組,如今我們已看到 CRISPR 從科學實驗室轉移到了臨床。但最初的實驗治療集中在罕見遺傳疾病上,高膽固醇治療具有更廣泛的臨床應用潛力。

由 Verve Therapeutics 開發的降膽固醇療法,依賴于一種被稱為堿基編輯或“CRISPR 2.0”的基因編輯形式。科學家現在可以用一個 DNA 堿基來替換另一個,這是一種更具針對性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通過切割來“關閉”特定基因。理論上,這應該更安全,因為可以減少錯誤地切割一個重要基因的可能性,并且避免 DNA 被切割後修複自身時可能發生的潛在錯誤。

一種更新形式的 CRISPR 可能會發揮更大作用。先導編輯(Prime Editing)或“CRISPR 3.0”使得科學家可以将大片段 DNA 插入基因組。如果它在人身上有效,就可以讓科學家替換掉緻病基因。

總之,這些新形式的 CRISPR 可以擴大基因編輯的範圍,使其用于治療更多疾病,包括遺傳疾病以外的疾病。總有一天,人們可以選擇在基因密碼中添加被認為可以預防高血壓或其他某些疾病的基因。

目前所有 CRISPR 治療都是實驗性的,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安全。同時一些人認為,我們應該集中精力治療那些患有嚴重疾病的人。但是,如果這些新形式的 CRISPR 能夠奏效,它們就可以幫助其他許多人。——傑西卡·哈姆澤魯

制作圖像的 AI

AI that makes images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主要研究者:OpenAI, Stability AI, Midjourney,Google

成熟期:現在

依靠簡單的短語就能生成驚人圖像的人工智能模型,正在演變為強大的創意和商業工具。

OpenAI 在 2021 發布其文本到圖像模型 DALL-E 時,開啟了一個奇怪又奇妙的混搭世界。你隻需輸入一段簡單描述,幾乎任何内容都可以,程序就會在幾秒内生成一張你想要的圖片。2022 年 4 月發布的 DALL-E 2 可以生成更高質量的圖片。谷歌還推出了自己的圖像制作 AI,名為 Imagen。

然而,最大的遊戲改變者是穩定擴散(Stable Diffusion),這是一個開源的文本到圖像模型,由英國初創公司 Stability AI 免費發布。穩定擴散不僅可以産生一些迄今為止最令人驚歎的圖像,而且它被設計為可以在一台(性能尚可的)家用計算機上運行。

通過讓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文本到圖像模型,Stability AI 加速了創造力和創新的爆炸。在短短幾個月内,數百萬使用者創建了數千萬張圖片,但問題也很多。藝術家們陷入了十年來最大的劇變之一。而且,就像語言模型一樣,文本到圖像模型的訓練數據來自互聯網,它可以放大隐藏在這些數據中的偏見和有毒内容。

商業軟件正在集成這項技術,比如 Photoshop。視覺效果藝術家和電子遊戲工作室正在探索如何(用它)加快開發流程。文本到圖像技術已經發展到文本到視頻。在過去幾個月,谷歌、Meta 和其他公司演示了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片段,雖然隻有幾秒長,但這終将改變。有一天,或許隻要把劇本輸入電腦,就可以制作電影。

去年,人工智能領域沒有任何新聞比這件事更引人注目,無論是好新聞還是壞新聞。現在,對于這些工具将對創意産業和整個人工智能領域産生什麼持久影響,我們拭目以待。——威爾·道格拉斯·哈文

按需器官制作

Organs on demand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工程化器官可以終結器官移植的等待名單。

主要研究者:eGenesis、Makana Therapeutics、United Therapeucs

成熟期:10-15 年

在去年的兩個月裡,一位名叫大衛·貝内特(David Bennett)的 57 歲男子體内有一顆豬心在跳動。馬裡蘭大學的外科醫生們把它植入人體内,并希望了解經過基因編輯的豬心髒是否能救人。

需要器官移植才能活下來的人,遠遠多于能夠得到器官移植的人。全世界每年約有13萬例器官移植,但更多的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時死亡,或者他們可能從未進入移植等待名單。

使用動物器官是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但要克服人體對它們的排異并不容易。例如,豬組織表面的糖會使我們的免疫系統進入攻擊模式。藥物可以幫助抑制反應,但這還不夠。因此,生物技術公司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豬組織,去除這些糖分子并添加其他基因,使豬組織看起來更像人的組織。

通過以這種方式編輯豬的 DNA,幾家生物技術公司現在已經創造出了器官與人體更兼容的動物。盡管貝内特去世了,原因是在移植的器官中發現了病毒,但他的醫生們聲稱,移植的豬心從未出現典型的器官排異症狀。現在,他們正在計劃招募更多患者進行研究。

在未來,器官工程可能根本不需要動物。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從頭開始設計複雜組織,目前處于早期階段。其中包括肺部形狀的 3D 打印支架,還有從幹細胞中培養出的泛用“類器官”,用來模仿特定器官。從長遠來看,研究人員希望在工廠裡培育定制器官。無論是在動物體内生長,還是在制造工廠内培育,可以無限供應的人造器官都會使移植變得更加普遍,讓更多的人獲得替代品。——安東尼奧·雷加拉多

遠程醫療堕胎藥

Abortion pills via telemedicine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藥物流産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但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的決定帶來了新的緊迫感。

主要研究者:Choix, Hey Jane, Aid Access, Just the Pill, Abortion on Demand, Planned Parenthood,Plan C

成熟期:現在

在美國,獲得堕胎護理的機會急劇減少,但一個重大轉變出現在了另一個方向上:不需要離開家就能堕胎。2021 年疫情期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臨時允許衛生保健提供者向患者郵寄兩種藥物,即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當兩者一起服用時,可以導緻堕胎。幾年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現這些藥物在終止早期妊娠方面是安全有效的。至 2020 年,這些藥物導緻的堕胎占美國堕胎總數的一半以上。2021 年底,FDA 将上述臨時舉措變為永久。

六個月後,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堕胎不是憲法權利。随着禁止堕胎的州“觸發法”生效,人們對堕胎藥的興趣和需求激增。Aid Access 等非營利組織,以及 Choix、Just the Pill 和 Hey Jane 等初創公司都準備提供應對法律變化的方式。盡管流程因服務而異,但符合條件的女性通常使用帶照片的 ID 注冊,然後通過視頻通話、短信或應用程序與醫療提供商咨詢。醫療服務提供者可以為孕婦開藥,并将藥送到她們手中。

如何獲得用于流産的藥物,這個問題并未解決。總部設在歐洲的 AidAccess 擁有獨特的優勢,它可以将堕胎藥運送到美國的任何一個州。但大多數通過郵寄方式提供堕胎藥的初創公司都要遵循州法律,這意味着生活在禁止堕胎的 13 個州,或另外 7 個州(要求醫生必須給孕婦當面開具處方藥)的人必須跨州旅行或設置其他郵寄地址才能使用這些服務。

盡管如此,幫助人們遠程獲取堕胎藥的組織,在關鍵時刻為許多人帶來了關愛。他們的遠見和不懈努力意味着,在人們需要的時候這些解決方案已經準備就緒。——雷貝卡·阿克曼

改變一切的芯片設計

A chip design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計算機芯片設計昂貴且難以獲得許可。得益于開放标準 RISC-V 的興起,這一切都将發生變化。

主要研究者:RISC-V 國際、英特爾(Intel)、SiFive、SemiFive、中國 RISC-V 産業聯盟

成熟期:現在

你有沒有想過,智能手機和藍牙音箱是由不同公司制造的,它們是如何實現連接的?這是因為藍牙是一個開放的标準,這意味着它的設計規範,比如所需的頻率和數據編碼協議,都是公開的。基于以太網、Wi-Fi、PDF 等開放标準的軟硬件早已家喻戶曉。

現在,一個被稱為 RISC-V 的開放标準可能會改變公司制造計算機芯片的方式。

英特爾(Intel)和 Arm 等芯片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掌控着其芯片設計的所有權。客戶隻能購買現成的芯片,這些芯片可能有多餘的功能,定制設計則要支付更多費用。由于 RISC-V 是一個開放标準,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用它來設計芯片。

RISC-V 規定了計算機芯片指令集的設計規範。指令集描述了芯片改變其晶體管所代表的值的基本操作。例如,如何将兩個數字相加。RISC-V 最簡單的設計隻有 47 條指令,但如果公司需要功能更複雜的芯片,它也提供了其他設計規範。

包括公司和學術機構在内的全球約 3100 名成員目前正在通過非營利組織 RISC-V International 合作建立和發展這些規範。2022 年 2 月,英特爾宣布了一項 10 億美元的基金,該基金的一部分将用來支持發展 RISC-V 芯片的公司。

RISC-V 芯片已經開始出現在耳機、硬盤和 AI 處理器中,已經售出了 100 億個内核。許多公司也在為數據中心和航天器進行 RISC-V 設計。RISC-V 的支持者預測,幾年後,這種芯片将無處不在。——索菲娅·陳

古代 DNA 分析

Ancient DNA analysis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新的方法使商業測序儀可以看清受損的 DNA,這讓深埋于曆史的驚人發現終于得見天日。

主要研究者: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哈佛大學 David Reich 實驗室(David Reich Lab at Harvard)

成熟期:現在

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更好的工具來研究古代人類的牙齒和骨骼。在過去,他們不得不搜索許多古代遺迹,以找到保存完好的樣本進行分析。

現在,更便宜的技術和新的方法使商業測序儀可以看清受損的 DNA,這為古代 DNA 分析的繁榮提供了動力。

如今,科學家甚至可以不需要牙齒或骨骼,僅僅在尼安德特人尿過的泥土中就能分析他們的 DNA 微觀痕迹。2022 年 11 月,古遺傳學成為了關注焦點,因為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因其相關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獎。

通過古代 DNA 分析,我們發現了兩種已滅絕的人種“呂宋人(Homo luzonensis)”和“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還知道了現代人類攜帶大量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 DNA。同時現在我們擁有全基因組數據的古代人類個體的數量迅速增加,從 2010 年的 5 個增加到了 2020 年的 5550 個。

這些技術表明了印度人的祖先是多種多樣的,對種姓制度造成了沖擊。西西裡島一個有 2500 年曆史的戰場中的 DNA 顯示,古希臘軍隊比曆史學家認為的更為多樣化。

古老的樣本也可以解開現代健康之謎。去年,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基因的單一突變,這種突變使人們在黑死病中存活的可能性提高了 40%,但它同時也是可能導緻克羅恩病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因素。

不同文化對待人類遺骸的方式不同,這将繼續為尋求研究古代 DNA 的學者們帶來倫理和後勤方面的問題。但古代 DNA 研究帶來的發現已經改寫了曆史。——哈納基羅斯

電池回收利用

Battery recycling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回收電池中關鍵金屬的新方法可能會使電動汽車更實惠。

主要研究者:CATL, Umicore, Redwood Materials, Li-Cycle, Cirba

成熟期:現在

從舊筆記本電腦、腐蝕的電鑽和電動汽車中回收的高價值金屬,可以為未來的汽車提供動力。這得益于回收技術的進步,使舊電池變成新電池成為可能。

随着電動汽車變得越來越普遍,人類對锂離子電池的需求也在飙升。對于氣候變化來說,更多地使用電動汽車是一個好消息。但制造電池所需的金屬供應已經捉襟見肘,到 2050 年,我們對锂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20 倍。

回收可能會有所幫助。舊的廢舊電池處理方法難以可靠地回收足夠多的這些金屬,也就不能産生經濟回報。但新的方法很快改變了這一點,使回收商能夠更有效地溶解金屬并将其與電池廢料分離。

在廢舊電池和電池生産過程中遺留的制造廢料中,回收設施現在可以回收幾乎所有的钴和鎳,以及超過 80% 的锂,回收商計劃以與開采材料接近的價格轉售這些金屬。鋁、銅和石墨也經常被回收。

今天,中國在電池回收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主要由甯德時代等大型電池公司的子公司主導。歐盟最近提出了針對電池制造商的回收法規。北美的公司,如 Redwood Materials和 Li-Cycle,正在迅速擴大運營規模,其資金來自數十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

電池需求預計将在今後幾十年呈指數級增長。單靠回收不足以滿足這一需求。這些新的回收流程也并不完美,但電池回收工廠将為世界創造滿足氣候目标所需的材料供應。——凱西·克朗哈特

必然到來的電動汽車

The inevitable EV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電動汽車已經誕生幾十年了,現在它們終于成為了主流。

主要研究者:比亞迪、現代、特斯拉、大衆

成熟期:現在

電動汽車正在改變汽車行業。

雖然電動汽車的銷售狀況過去一直在緩慢增長,但最近幾年卻在飙升。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2022 年,無排放汽車和卡車可能占全球所有新車銷量的 13%,而兩年前僅為 4%。到 2030 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到 30% 左右。

各種驅動力一起推動了電動汽車從小衆選擇走向主流。

政府已經制定了政策,迫使汽車制造商裝備新的制造工具,并激勵消費者做出改變。值得注意的是,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将要求所有新車、卡車和 SUV 在 2035 年前實現零排放,而歐盟在新聞發布會上幾乎敲定了一項類似的規定。

接着,汽車公司正在成立供應鍊,建設制造能力,并發布更多性能更好的車型,包括多個價格區間和産品類型。

五菱宏光 Mini 是一款起步價略低于 5000 美元的小型電動汽車,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電動汽車,這加強了中國作為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主導地位。

去年,來自 Hero Electric、Ather 和其他公司的兩輪車和三輪車不斷增加,幫助印度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三倍(盡管總銷量仍僅為 43 萬輛左右)。從雪佛蘭 Bolt(Chevy Bolt)到福特 F-150 Lightning(Ford F-150 Lightning)等尺寸和價格不等的車型正在将更多的美國人帶進電動領域。

但未來仍有巨大挑戰。比如,大多數車輛必須變得更便宜,充電需要更方便;清潔發電量必須大幅增加,以适應車輛充電的激增;制造足夠的電池也将是一項巨大的任務。但現在很明顯,耗油量大的汽車正在由盛轉衰。——詹姆斯·坦普爾

大規模生産的軍用無人機

Mass-market military drones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式發布

土耳其制造的 TB2 等飛行器大幅擴大了無人機在戰争中的作用。

主要研究者:Baykar Technologies, Shahed Aviation Industries

成熟期:現在

幾十年來,“捕食者(Predator)”和“收割者(Reaper)”等高端的、具備精确打擊能力的美國飛機主導了無人機戰争。然而在俄烏戰争中,起關鍵作用的是伊朗或土耳其制造的低預算版本。它們的廣泛使用改變了無人機的作戰方式,以及誰能發動無人機作戰。

這些新式無人機,有一些是市面上常見的四旋翼機。其他的無人機,如價值 3 萬美元由伊朗制造的爆炸型沙希德無人機,俄羅斯曾用它執行遠程襲擊任務。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土耳其 Baykar 公司生産的、價值 500 萬美元的 Bayraktar TB2。

TB2 是由平價部件組成的一個慢速飛行器。它最高能以每小時 138 英裡的速度飛行,通信距離約 186 英裡。Baykar 聲稱它可以在空中停留 27 小時。但是當 TB2 與攝像頭結合後,圖像和視頻數據可以與地面站共享,它就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工具,既可以精準發射機翼上攜帶的激光制導炸彈,也可以幫助指揮地面炮火。

最重要的是 TB2 極易獲取。像“收割者”這樣的美國制造無人機性能更強,但成本更高,并受到嚴格的出口管制。而 TB2 可以被任何需要它的國家獲取。

2016 年,土耳其軍方對庫爾德人使用了無人機。從那時起,它們被用于利比亞、叙利亞和埃塞俄比亞,以及阿塞拜疆對亞美尼亞的戰争中。烏克蘭在 2019 年購買了 6 架無人機用于頓巴斯的軍事行動,但這些無人機在 2022 年初,當它們打擊了俄羅斯軍隊時,才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

這些無人機帶來的戰術優勢顯而易見。但可悲的是,這些武器對世界各地平民可能造成的越來越可怕的傷害也同樣顯而易見。——凱爾西·阿瑟頓

相信這份新鮮出爐的 2023 年“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将成為判斷未來科技趨勢的關鍵參考之一。榜單中的每一項技術,在未來将如何帶動科學界和商業界的交融碰撞?又将如何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更光明的未來?時間會告訴我們最真實的答案。

自 2001 年以來,“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已經伴随我們走過 20 餘載光陰,超 200 項的突破性技術正如一部前沿科技發展史,記錄了時間長河中那些閃閃發光的技術靈感和科技突破。

2022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攜手 DeepTech 推出圖書《科技之巅:全球突破性技術創新與未來趨勢(20 周年珍藏版)》,該書系統性地梳理、總結了過去 20 年來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的 200 餘項“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按照“生命科學、信息工程、資源與能源、工程制造、智慧生活”五大領域分别進行剖析,同時邀請學術、産業、資本界權威對一些領域技術的特點、産業應用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投資潛力進行了深度解讀和專業點評,以期為各界人士提供了解各學科領域、洞察科技發展、發掘投資商機的最佳途徑。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