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亦稱“促織”、“趨織”、“蛐蛐兒”。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觸角較(比)體軀(軀體)為長。雌性的産卵管裸出。雄性善鳴,好鬥。種類很多,最普通的為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發音。幹燥蟲體入藥,性溫,味辛鹹,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腫、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蘆、大棺頭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動,齧食植物莖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
蟋蟀()是直翅目()蟋蟀科()昆蟲,因鳴聲悅耳而聞名。約2,400種,長3∼50公厘(0.12∼2吋)。觸角細,後足适於跳躍,跗節三節,腹部有2根細長的感覺附器(尾須)。前翅硬、革質;後翅膜質,用於飛行。雄蟲通過前翅上的音锉與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齒(約50∼250個)互相摩擦而發聲。音的頻率取決於每秒擊齒的次數,從最大蟋蟀種類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種類的将近10,000周/秒。鳴聲的速率與溫度直接有關,随溫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鳴聲有招引雌性的尋偶聲;有誘導雌性交配的求偶聲,還有用以驅去其他雄性的戰鬥聲。雌雄在前足胫節都有敏感的聽器。多數雌蟲以細長的産卵器産卵於土中或植物莖内,對植物常可造成嚴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於秋季成熟産卵,若蟲於次春孵出,蛻皮6∼12次而成熟。成蟲壽命一般為6∼8周。
蟋蟀亞科()的田野蟋蟀屬()和家蟋蟀(,舊作)體粗壯,黑或褐色,常打淺洞;取食植物、動物、衣服或互殘。田野蟋蟀又稱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時進入室内。家蟋蟀頭部色淺,并有深色橫帶;已從歐洲引入北美;見於建築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廣泛,日夜鳴叫。在美國售作魚餌,又用於生物學實驗。田野蟋蟀屬常出現於詩、文中。如狄更斯的《爐邊蟋蟀》(h)。針蟋亞科(,或歸入蟋蟀亞科)長12公厘,鳴聲為一系列高調的顫音,生活在牧區及林區。條紋針蟋()腹部有三條暗紋。樹蟋亞科()白或綠色。翅透明;因食蚜蟲而有益,但産卵時損傷樹枝;鳴聲為悠長的顫音。雪白樹蟀()通稱溫度計樹蟀,因其在15秒鐘内發出的顫音數再加40,便大約等於當時的華氏溫度。栖息在喬木和灌木的種類夜間叫,草叢種類日夜都叫。蟻蟋亞科()的種類小型,3∼5公厘長,無翅,弓背,生活於蟻巢中。钲蟋亞科()的種類(無翅灌叢蟋)常見於灌叢或熱帶多沙地區水邊的碎石下,體細長,5∼13公厘,無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鱗片。蛣蛉亞科()的種類(有翅灌叢蟋)4∼9公厘長,産卵器劍形,生活於池邊灌叢中。金蛣蛉亞科()的種類(褐色灌叢蟋)較大,瘦長,淺褐色,常見於樹上或灌叢中。在東方,人們籠養雄蟋蟀聽其鳴叫;在中國鬥蟋蟀的風習已有數百年之久。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們認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在緬甸曼德勒的市場上銷售一種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遊方僧人食用。
在英語中,許多其他昆蟲亦稱蟋蟀,如竈馬、沙螽()、蝼蛄()和蚤蝼()。
編輯本段物種名稱
蟋蟀()(;)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夜鳴蟲、将軍蟲、秋蟲、鬥雞'趨織。 蟋蟀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發達,強于咬鬥。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胫節上的聽器,外側大于内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産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争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占有雌性。
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台灣省50種。(另此處數據有疑問:世界上已定名的約有1400種以上,我國已定名有30種以上。)若幹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胫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蟋蟀是以善鳴好鬥著稱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并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隻雄蟋蟀勇猛善鬥,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占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當然,從生物學進化論觀點來分析,這也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蟋蟀,有利于蟋蟀家庭子子孫孫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鳴聲也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别的同性:這是我的領地,你别侵入!同時又招乎異性:“我在這兒,快來吧!”當有别的同性不識擡舉貿然闖入時,那麼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若“最後通牒”失效,那麼一場為了搶占領土和捍衛領士的兇殺惡戰便開始了,兩隻蟋蟀甩開大牙,蹬腿鼓翼,戰在一起,其激烈程度,決不亞于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 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栖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
它每年發生1代,産卵在土中以卵越冬。 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 雄蟲好鬥,當兩隻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然後,敗者無聲的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顯得十分得意。 蟋蟀因其能鳴善鬥,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于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曆史。 每個甯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聽,蟋蟀們又在開演唱會了!蟋蟀優美動聽的歌聲并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蟋蟀在不停地震動雙翅,難道它是在振翅欲飛嗎?當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發聲器官。回為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锉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聽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颚蟋蟀。體長可達20毫米左右,觸角長約35毫米,因兩顆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長颚蟋蟀,俗稱克斯。 除了善于歌唱,蟋蟀還十分好鬥。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産,産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栖息于蔭涼、土質疏松、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于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繼續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隻有一個逃避孔。在産卵前增建3~5個供産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内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别掘穴。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遊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别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編輯本段常見品種
中華蟋蟀( chi-)。體長約2厘米,體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發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于前足胫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于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大棺頭蟋蟀( ),頭扁,前端平,向前傾斜,雄性頭向兩側明顯突出;
油葫蘆( ),身體暗黑色,有光澤,兩複眼的内上方具有黃條紋,直達頭後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澤,後翅較發達,雌性的産卵器長達2厘米。夜間覓食,成蟲、若蟲均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類、蔬菜等作物。全國各省多有分布。
編輯本段藥用價值
【别名】蛐蛐兒、夜鳴蟲、将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
【簡介】蟋蟀科昆蟲蟋蟀 Weber,以幹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幹。
【性味與歸經】辛、鹹,溫。有毒。
【功能與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于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腫痛。
【用法與用量】2~6隻,水煎或焙幹研粉服。
【注意】體虛及孕婦忌服。
【備注】(1)東北地區産一種蟋蟀為 ,另有棺頭蟋蟀 Stein等在不同地區也供藥用。
【各家論述】
1.《藥性考》:能發痘。
2.《任城日記》:治水蠱。
3.《綱目拾遺》:性通利,治小便切。
4.《四川中藥志》:治陽痿。
5. 趙際昌:凡産不下,用幹看一枚,煎湯服。
【選方】
①治小水不通,痛脹不止:蟋蟀一個。陰陽瓦焙幹,為末。白滾湯下,小兒減半。(《醫方集聽》)
②治跌撲傷小肚,尿閉不出:蟋蟀一枚。煎服。(《養素園傳信方》)
③治老人尿閉:蟋蟀四隻,蝼蛄四隻,生甘草一錢。煎湯,分三次溫服。(《現代實用中藥》)
④治小兒遺尿:蟋蟀一個。焙,末,滾水下,照歲(數)服,如兒十一歲者,每次服一個,服至十一個為止。(《慈航活人書》)
⑤治腎虛陽痿:蟋蟀、晴蜓、狗腎。共為末,兌酒服。(《四川中藥志》)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北京人玩蛐蛐兒
宗春啟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鬥蛐蛐兒的高潮期。“勇戰三秋”,就指的是這三個節氣。
蛐蛐兒,學名叫蟋蟀,有的文章裡叫它鳴蛩,比較普遍的名字是促織。因為一聽見蛐蛐兒叫喚就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不知是誰先發現的,雄性的蛐蛐兒好争鬥,鬥起來挺好玩兒的,于是就把它們逮回來,令其争鬥、觀其勝負,以博一樂。據記載,鬥蛐蛐兒之戲,始于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寫過一部專著:《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蛐蛐兒,緻使一條好蛐蛐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蛐蛐兒,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并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蛐蛐兒,玩兒蛐蛐兒的,隻是北京人中的“玩家”。
玩家,外行讀作“玩兒家”。聽起來,好像“玩兒”是動詞,“家”是賓語。好嘛,把“家”給玩兒了,這不成了敗家子嗎!正确的讀法是“玩家兒”。“玩”,不帶“兒”音。
玩家兒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兩條蛐蛐兒擱在罐兒裡養着,稱不上是玩家兒。鬥架是雄蟋蟀之間的較量。蟋蟀相遇會用觸角辨别對方,兩雄相遇必然露出兩顆大牙,一決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則是另一番情景。兩隻蟋蟀會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磁制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才呲牙咧嘴的開始決鬥。頭頂,腳踢,卷動着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向主人邀功請賞。最善鬥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将軍。一隻既能鳴又善鬥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鬥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拿蛐蛐兒
蛐蛐兒是野生的。要想玩蛐蛐兒,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說“逮”,說“拿”。
過去拿蛐蛐兒,要到北京郊區。據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裡說,過去北京專有人從事逮蛐蛐兒、賣蛐蛐兒的。立秋之前帶上幹糧到北京西山、北山去拿蛐蛐兒,一走就十來天,回來後拿到廟會上去賣。玩蛐蛐兒的主兒到廟會上去拿就行了,當然不是白拿,得給錢。有名氣、有地位的玩家兒,到時候有人把蛐蛐兒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家兒拿蛐蛐兒,一拿就是一筐。一筐裡裝十把,一把十四罐,每罐裡裝一條。這140條蛐蛐兒就夠玩一個秋天了。當然140條不是全部養起來,還要挑選一番。挑選的标準是:“頭圓、牙大、腿須長,頸粗、毛糙、勢要強。”符合這些标準的留下,其餘的就處理掉了。
玩家兒們也有自己到郊區去拿蛐蛐兒的。北京郊區有幾個地方出蛐蛐兒。說什麼地方出蛐蛐兒,大概源于兩條:一是那地方蛐蛐兒多,好拿;一是那個地方的蛐蛐兒善鬥。先是到西山八大處,後來到永定河西邊的雲崗。筆者小時候就聽說:雲崗盆底坑兒的蛐蛐兒善鬥,号稱鐵嘴鋼牙。昌平十三陵一帶的山區也是出蛐蛐兒的地方。到後來北京附近沒蛐蛐兒可拿了,就隻好去外地買了。如今蛐蛐兒的産地,講究是河北易縣的,号稱“小易州”。山東樂陵的也不錯,最好的數兖州地區甯陽的蛐蛐兒。
養蛐蛐兒
養蛐蛐兒的器具,講究的是蛐蛐罐兒。蛐蛐罐兒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漿泥燒制的:高15厘米左右,直徑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要求口兒大、膛兒深、壁厚,上面有蓋。如今誰手裡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漿泥蛐蛐兒罐,那可是值錢的寶貝了。這種罐兒的優點不在它的外觀,而是保溫保濕性能好、适合蛐蛐兒在裡面生存。新罐兒不是拿來就用,得先打底兒:用黃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墊在蛐蛐兒罐裡。為什麼要加白灰呢,因為沒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堿性麼,打完底兒等三合土幹了,還要放在水裡泡,把堿性徹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兒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兒了還不行,還得有兩樣東西:水槽兒和過籠兒。
先說水槽兒:瓷的,半圓形,直徑約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這東西做得精緻、小巧,挂着釉兒,描着花兒,圖案有金魚、水草、蛐蛐兒什麼的,還寫着字:勇戰三秋。筆者見識不廣,覺得這應該是體積最小、建造最精細的瓷器。它的用處不必細說:喂蛐蛐兒水喝的。聽說這麼一個水槽兒,時下價值數百元!
再說過籠兒:澄漿泥燒的,質地細膩,顔色淺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蓋,蓋上有提手,可以揭開。過籠兒兩端有洞門,蛐蛐兒可以穿過去。裡面的空間可以容納兩條蛐蛐兒。這過籠兒有什麼用呢?一是蛐蛐兒喜歡在暗處呆着,過籠兒就是蛐蛐兒的窩;二是養蛐蛐兒不能光養雄的(二尾兒),還得有雌的(三尾兒)做伴兒才行。如果雄蛐蛐兒不和雌蛐蛐兒交配——行話叫“過鈴兒”,它是不會和同性鬥的。過籠兒,就是供蛐蛐兒過鈴兒的洞房。
養蛐蛐兒,必須給蛐蛐兒提供一個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條件。這其中的學問多了去了,此處難以盡述。過去有錢的玩家兒,一到秋天專門雇把式給他養蛐蛐兒。蛐蛐兒把式,就是伺候蛐蛐兒的專家。
鬥蛐蛐兒
養蛐蛐兒為的是鬥。鬥蛐蛐兒也有許多講究。一是鬥蛐蛐兒的季節,不能早了,早了蛐蛐兒未發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氣漸涼時才開始。
蛐蛐兒也講究重量等級。鬥蛐蛐兒之前,要把蛐蛐兒放在專門的“舀子”裡,用專門的“秤(讀平聲)兒”稱出蛐蛐兒的體重。現在可能有專門的電子秤了。筆者見到的“秤兒”,比老中藥輔裡稱中藥的戥子還小巧,“秤兒杆”是象牙的,比筷子還細,固定在一個一尺左右見方的紅木框子裡。它能把蛐蛐兒的體重精确到一兩的萬分之一(兩、錢、分、厘、毫)。一般的蛐蛐兒的體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蛐蛐兒了。稱體重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競争,體重相差一毫都不鬥。因為蛐蛐兒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養護的“愛将”有一次戰敗的記錄。一條好蛐蛐兒隻要戰敗一次,便從此喪失了鬥志,對它的主人來說也就沒有價值了。因而如果讓它和重于自己的對手比賽,就是赢了,也要自身受損,要是輸了就更“冤”了。
真正的玩家兒鬥蛐蛐兒是很正規的。事先要備好“戰場”,要下請帖。玩家兒們帶着自己的蛐蛐兒赴約,沒有帶一兩條的,一般還要帶上一兩個人,幫助照看自家的蛐蛐兒。正式比賽有專門的“鬥盆”作為戰場,有專人擔任裁判,還有專人負責核準參賽蛐蛐兒的體重。比賽開始以後,賽場上鴉雀無聲,多少隻眼睛都盯着賽盆裡的蛐蛐兒,蛐蛐兒的主人心裡甭提多緊張了,手心裡能攥出汗來!因為蛐蛐兒之間的争鬥也是很激烈、很有觀賞性的。蛐蛐兒和人一樣,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來我往,有進有退,有時兩蟲糾纏撕咬在一起,猶如摔跤場上的兩名勇士!鬥勝了的蛐蛐兒帶給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鬥敗了,主人自然沮喪。但玩家兒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氣氣、禮尚往來。玩家兒鬥蛐蛐兒,圖的是好玩,非為獲利。有時雖也“挂點兒彩”,不過是一兩盒香煙而已。當然,用此種方式賭博的也不是沒有。但也應以“玩物不喪志”為度。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磁制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才呲牙咧嘴的開始決鬥。頭頂,腳踢,卷動着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向主人邀功請賞。最善鬥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将軍。一隻既能鳴又善鬥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鬥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