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亂認親戚?土耳其人的血統是突厥人嗎?

土耳其希臘基因

作者|霈霖

責編|Thomas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事政治同盟——北約,給世人的印象似乎是鐵闆一塊。

可實際上,北約的内部有一對世仇:土耳其希臘。這兩個國家不僅有着深重的曆史恩怨,即使都加入北約後依然發生過武裝沖突,至今在領海劃分和塞浦路斯問題上劍拔弩張。

▲北約

無論希土兩國官方,還是全世界範圍的民間人士都認為他們是兩個迥然不同的國家和民族。

土耳其是發源于亞洲的古突厥人後代、信仰伊斯蘭教;希臘人的祖先則是古代希臘人,西方文明的孕育者、信仰東正教

兩者在各方面均是風馬牛不相及。

▲雖然同是北約成員國,希土兩國卻有爆發戰争的隐患

然而2021年初,世人的這種看法被颠覆了,美國的Ancestry基因測序公司對不同地域的土耳其人進行了基因測序。

測序發現土耳其人占優勢的基因并非來自古代亞洲突厥人,而是安納托利亞(小亞細亞半島)土著,還有不少歐洲各地區、尤其是巴爾幹地區的基因。

所謂的安納托利亞土著,就是古希臘人後裔。也就是說,現代土耳其人最主要的祖先其實是古希臘人,這對世仇竟然是一家人。

那麼,土耳其人到底是古突厥人還是古希臘人的後代?

▲現代希臘人延續了古希臘人的大部分基因和文化


一、三次希臘化

土耳其橫跨歐亞兩洲,97%的國土是亞洲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也叫小亞細亞半島

關于此地的最早文字記錄來自于《荷馬史詩》,著名的特洛伊戰争就發生在小亞細亞,交戰的雙方都是古希臘人,他們才是小亞細亞最早的居民。

▲小亞細亞半島

古希臘文明誕生于公元前三千至二千年左右,善于航海的古希臘人不僅圍繞愛琴海建立了許多城邦,還深入黑海沿岸。

愛琴海與黑海之間的拜占庭和特洛伊等等,都是他們在小亞細亞半島的殖民城邦之一。

▲特洛伊是建在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

古希臘城邦傍海而建、以貿易為生,沒有将勢力推進到安納托利亞的内陸。

接下來的一千多年裡,西亞先後興起波斯等民族,征服或吞并了遠離希臘本土的城邦。

這些城邦裡的古希臘人開始與當地民族融合,成為土著基因的源頭之一,這是希臘人基因第一次大規模融入小亞細亞,或者叫小亞細亞的“希臘化”。

▲古希臘人城邦遍布地中海和黑海沿岸

公元前4世紀,亞曆山大率領下的馬其頓,首先統一希臘然後征服波斯,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的空前大帝國。大批希臘人作為帝國的軍政官吏流入西亞并紮下了根,這是小亞細亞的第二次“希臘化”

這一次希臘化不僅對小亞細亞,及至全世界都産生了深刻影響,源自印度、東漢時傳入中國的佛教,在佛像等藝術領域就帶有不少希臘化風格。

▲傳入中國的佛像其實已經帶上了希臘化風格

公元前146年,希臘地區羅馬帝國征服,希臘文化卻得到了更大規模擴張的機會。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半,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由拜占庭擴建而成,所以也被稱為拜占庭帝國

分裂的不僅是羅馬帝國,拜占庭教會也很快發展到能與羅馬教會分庭抗禮東歐、西亞以及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都處在拜占庭教會的管轄下。

▲千年帝國拜占庭其實,是希臘人的國家

拜占庭帝國名義上還是羅馬帝國,但實際已經高度“希臘化”,連皇帝都自稱是希臘人,官方語言是希臘語,拜占庭教會用希臘語傳教,留傳下來的大多數書籍也是使用希臘文字。

小亞細亞作為帝國的核心疆域,更是生活着數量衆多的希臘人,這是第三次希臘化。

在這三次希臘化過程中,尤其是最後一次,不僅時間跨度長達千年,更因為希臘人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占有較大優勢,從而成為小亞細亞土著的主流基因。

簡單地說,就是小亞細亞土著已經變成了希臘人。


二、血統混雜的突厥

小亞細亞半島本與突厥人原本沒有任何關聯,突厥人崛起于公元6世紀的亞洲阿爾泰山腳下,短短幾十年便成為草原霸主,疆域東至大興安嶺、西達中亞、向南逼近到中國長城,與中國隋唐兩個朝代發生過碰撞。

與匈奴、鮮卑等更早期的草原霸主一樣,突厥并非單一民族,而是草原民族的統稱,凡是臣服于突厥的遊牧民族或部落都會被稱為突厥,黃種人和白種人混居在一起都說突厥語

▲突厥生不逢時被大唐滅國,被迫走上西遷之路

由于疆域過于遼闊,突厥沒多久便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更不幸的是,突厥遇上了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

唐軍先在630年滅亡東突厥汗國,又于657年攻滅西突厥汗國,殘餘的突厥人被迫走上西遷之路。

從7世紀起,伊斯蘭教随着阿拉伯帝國席卷歐亞非三洲,但阿拉伯帝國分裂後,接受了伊斯蘭教的突厥人趁勢重新崛起,在中亞和西亞先後建立多個汗國。

其中的一支塞爾柱人在11世紀奪取小亞細亞半島,這是突厥人第一次統治這片土地。

▲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之路

中、西亞的突厥汗國同樣由很多遊牧民族組成,互相通婚,最重要的特征是說突厥語和信伊斯蘭教,民族成分反而并不被十分看重,黃種人和白種人的特點在突厥人身上都可以找到。

這些突厥民族的語言也不盡相同,形成了龐雜的突厥語系

接下來的兩百多年裡,拜占庭帝國聯合歐洲基督教世界的十字軍,反複争奪西亞地區,使突厥人和後來崛起的蒙古人都沒能在小亞細亞半島形成穩固統治,主要人口依然是希臘人的後裔,信仰由拜占庭教會發展而來的東正教。

▲火炮在攻克君士坦丁堡時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299年,說着突厥語的部落崛起并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到14世紀中期,不僅占領安納托利亞全境,還跨過海峽向歐洲擴張,歐洲人稱他們為“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長達上百年的攻勢下,拜占庭帝國的疆域被一步步壓縮到首都君士坦丁堡周邊很小區域。

1453年,君士坦丁堡最終被攻陷,标志着拜占庭帝國徹底滅亡。大量幸存的希臘人逃往歐洲,使許多珍貴的希臘文明成果得以保留。

▲龐大的奧斯曼帝國徹底壟斷了東西方貿易的陸上通道

土耳其人的兵鋒直抵多瑙河中下遊,一度讓整個歐洲戰栗。

基督教世界不得不聯合起來抵禦土耳其人,将其疆域限定在巴爾幹半島,而希臘本土和小亞細亞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腹地。


三、民族熔爐

奧斯曼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體的帝國,統治階層和軍隊主要是土耳人,但隻占總人口的少數,底層民衆則各個民族都有,承擔着沉重的稅賦和徭役。

奧斯曼帝國允許其他宗教存在,也不強迫民衆改信伊斯蘭教,但皈依者可以免除一半的賦稅,并有更多機會進入政權機構。這些對普通民衆頗有吸引力,很多人因此成為了穆斯林。

▲在歐洲開疆拓土的蘇萊曼大帝是奧斯曼最偉大蘇丹之一

土耳其人一直保留着遊牧民族的習俗,成年男子都要從軍打仗。這種全民皆兵制度在保證奧斯曼從一個部落崛起為龐大帝國的同時,也使其喪失了大量本族人口。

為了繼續維持軍隊規模,滿足四處征戰的需要,奧斯曼帝國不得不征召非土耳其民族參軍。希臘人或其他民族的每個家庭必須提供一名男孩,經過長期訓練并改信伊斯蘭教後加入帝國軍隊,這種制度被稱為“血稅”。

▲信仰東正教的希臘人痛恨血稅制度卻又無可奈何

這些戰士享受與正宗土耳其人一樣的晉升、通婚等方面權利,可以加入軍政機構,甚至是蘇丹的近衛軍,被接納為正宗土耳其人,或者說被土耳其化了。

退役後的土耳其化軍人能夠得到帝國的優待政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占據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從而吸引更多本地人改變信仰及土耳其化。

▲尚武的阿爾巴尼亞人在奧斯曼帝國地位頗高

一些偏遠地區的民族,如巴爾幹半島上的阿爾巴尼亞,不僅伊斯蘭化,還因為常年為帝國征戰立下赫赫戰功,導緻很多阿爾巴尼亞貴族在蘇丹的朝廷裡擔任要職。

曆史上曾有25位出身阿爾巴尼亞的奧斯曼宰相,以及數量更多的中高層官員,他們帶來了巴爾幹基因。

此外,奧斯曼帝國常年與歐洲各國處于戰争之中,渴望引進歐洲先進的軍事和科技,不惜重金招募歐洲工匠、船員等技術人員,幫助土耳其軍隊提高技術水平。

▲攻克君士坦丁堡的關鍵武器烏爾班大炮出自歐洲人之手

于是,來自歐洲各個地方,特别是政治結構比較松散的東南歐和西北歐的人們,在首都伊斯坦布爾及周邊地區紮下根,又帶來了一部分歐洲基因。比如轟開君士坦丁堡堅固城牆那門青銅巨炮的鑄造師,就是匈牙利人烏爾班。

總體上說,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化”還是成功的,很多由東正教改信伊斯蘭教的希臘人後裔,甚至不再記得曾是希臘人,隻認可自己是土耳其人。

▲血稅制度導緻奧斯曼軍隊的民族成分極其複雜

對于奧斯曼帝國而言,馭下各民族貴族和民衆的“土耳其化”,有助于維持帝國的統治秩序,整個帝國變成民族大熔爐,不管以前是什麼民族,隻要“土耳其化”全都算是土耳其人。

但是,這種土耳其化僅僅是在文化和宗教方面,當地人的基因并沒有改變,反而随着土耳其本族人口的減少,有可能被進一步強化,希臘本土和小亞細亞半島都屬于這種情況。

▲突厥語系的中亞國家是典型黃種人

即使如此,奧斯曼帝國境内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希臘人保持東正教信仰,忍受着重稅和歧視,不願意“土耳其化”。

但是,奧斯曼帝國盡量限制希臘語言和曆史的傳承,使這些希臘人慢慢忘掉了祖先曾經有過的燦爛文化。


四、反主為客

随着思想啟蒙運動和文藝複興,歐洲在軍事、科技等各方面快速領先,奧斯曼帝國卻内鬥不止,從18世紀開始漸漸衰落。

希臘人的民族意識在19世紀初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争後,終于被喚醒了。

海外希臘人通過各種社團把希臘語和希臘文化重新傳入希臘本土,促使奧斯曼境内的希臘人後裔愈發渴望獨立。其中最大的“友誼社”在希臘本土擁有8萬多會員。

1822年,在英法列強的支持下,希臘獨立戰争終于打響了,友誼社的會員正是起義軍的主力。

▲希臘獨立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

由于陷入基督教國家英法和俄國的夾擊,奧斯曼帝國被迫在1830年承認希臘獨立。

400多年的亡國奴生涯,以及獨立戰争期間奧斯曼軍隊的暴行,使新獨立的希臘十分仇視奧斯曼。

當時還有100多萬信仰東正教的希臘人生活在奧斯曼境内,希臘不僅想解放這些同胞,甚至還打算奪回原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奧斯曼軍隊鎮壓希臘起義軍的暴行加劇了兩族仇恨

整個19世紀,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不斷敗退,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斯拉夫民族先後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分崩離析差一點就亡國了。

土耳其民族英雄凱末爾在亡國危機中崛起,使土耳其人重新振作起來,再加上英法列強不願意過分削弱土耳其,使希臘人的夢想功虧一篑。

1923年,希臘用本國境内的40萬穆斯林換回了土耳其境内的120萬東正教希臘人,暫時結束了敵對狀态。

▲1923年希臘軍隊距離君士坦丁堡隻差幾十公裡

奧斯曼帝國崛起到希土交換人口,小亞細亞半島一邊被“土耳其化”,一邊以希臘人為主的基因卻延續了下來,并沒有被本族人口稀少的土耳其人沖淡。

根據美國Ancestry基因測序公司的結果,小亞細亞半島内陸的希臘人基因占比為75.4%,西小亞細亞地區甚至高達89.8%,亞洲突厥人基因在這兩地的占比分别為24.6%和10.2%。

▲土耳其人外貌與亞洲黃種人相差很大

伊斯坦布爾及周邊的基因混雜度最高,希臘人基因占21.8%,突厥人基因占7.6%,曾被奧斯曼征服的亞美尼亞、伊朗、格魯吉亞等民族的基因都高于突厥人。

也就是說,來自亞洲的突厥人基因,并不是現代土耳其人最主要的基因來源。


五、不甘寂寞

這些就是2021年Ancestry公司基因測試得到的結果,卻沒有被作為出資方的土耳其方面認可。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個結果與土耳其方面期待的結果大相徑庭,自然不會被接受。

如今的土耳其隻能算是中東地區大國,國土面積78萬平方公裡,人口8300萬。但是,土耳其是一個有夢想的國家,畢竟祖上奧斯曼帝國曾經是世界一流的強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土耳其差點被完全肢解

早在19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的頹勢已經十分明顯,為了喚起民族自豪感,其國内開始有人鼓吹“大突厥主義”,想建立一個突厥民族聯盟。

在他們的眼裡,凡是講突厥語系的民族都屬于突厥人範疇,奧斯曼便是所有突厥人的精神家園。

後來的一部分土耳其人繼承了這種思想,隻是由于土耳其的國力遠遠不足以支撐這種野心,“大突厥主義”才僅僅停留于思想領域,但始終蜇伏着。

▲凱末爾主義直到今天仍在影響土耳其的政治和文化

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格局再次發生重大變化,強大的蘇聯不複存在,美國的影響力也在逐漸衰退,中東、東歐等地區先後陷入亂局,讓土耳其窺到了新的機會。

土耳其身上有着多重标簽:北約成員國、伊斯蘭國家、中東國家,又扼守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土耳其海峽,使土耳其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頗有點獨一無二的意味,能夠在各陣營之間左右逢源,誰也不願意得罪,反而想拉攏它。

▲土耳其已經認匈奴為祖先,野心着實不小

因此,“大突厥主義”在土耳其重新找到了市場,更有政治家想借助其提升國際影響力。如果土耳其能成為該聯盟的領袖,便足以抗衡美俄歐,成為世界一極。

哪知事與願違,基因測序結果證明土耳其人身上古代突厥人基因連四分之一都沒有,反而與世仇希臘人是“一家子”。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奇怪,從15世紀奧斯曼帝國征服希臘和小亞細亞半島開始,兩個民族就不斷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中國老話說五百年前是一家,用來形容希土兩國似乎挺合适

希臘和土耳其的“世仇”,更多的是因為宗教和政治對立特别尖銳,19世紀以來,兩國都有過民族主義高漲階段,為了提升民族自豪感、加強民族自信心,因而特别強調本民族的“純結性”。

長期作者|霈霖

曆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本文系「環球情報員」原創内容 未經授權,禁止随意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