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人民崇尚厚葬,以陶土之器顯不休。
漢磚,特指盛于兩漢的中國漢畫像磚和文字漢磚。漢畫像磚常用于墓室建築裝飾,彼時達官顯貴厚葬習俗大興于世。而文字漢磚多是一些具有裝飾作用的吉祥文字,表達了當時人們的理想和向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祈望。這些磚文所包括的書體,有大篆、小篆、缪篆、蟲書、八分、隸書、章草、今草、行書、楷書,同時每一種書體的規範化與草率化兩種傾向,在磚文中時有反映。
文字漢磚反映了漢代下層社會的信息和民間書法的真實狀态,也反映了漢代下層社會的信息和民間書法的真實狀态,與漢代碑刻、簡牍、玺印、銅銘、瓦當、陶器等同時期不同載體上面的文字一起構成了整個漢代書法史,是研究漢字形體演變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作為漢代民間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漢代磚文代表着下層社會的書寫風氣,在書體和筆法的演變中發生着重要作用。
“富貴昌,宜宮堂;意氣陽,宜弟兄;長相思,毋相忘;爵祿尊,壽萬年”,二十四字漢磚。
陽文缪篆,在正方的磚面中分成四格,橫豎線條以等距離排列,篆法方整,各字因勢又長短不一,空間協調而獨具匠心,被“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在四川新繁發現,廣為世人所知,當為漢代出土文字磚之王者。
這類吉祥語的漢代磚文,有“千秋萬口子孫益昌長樂未英”、“海内皆臣歲登成熟道無饑人”、“夏陽扶荔宮令壁與天地無極”、“單于和親千秋萬歲安樂未央”、“富樂未央子孫益昌”、“左常遂右富貴吉詳”。
還有“宜子孫大吉利”、“利後子孫”、“宜侯王”、“大富安”、“長壽貴”、“不敗”、“宜官”、“萬歲”、“大吉”、“宜貴”、“常宜”,等等,表達了當時人們的理想和向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祈望,是漢磚文字的主要類别之一。
除此之外,漢磚文還有紀年内容的磚文,比如河平元年三月七日、陽嘉二年七月、熹平三年造、永壽三年作、建初二年、延光三年、永元十一年、延平元年、永甯元年八月五日、元鳳、元鼎、五鳳之類,更為詳細的“永興三年閏月甲申朔廿四”磚文。
再有記事磚文,“永和五年造作,竭力無餘,用庸數千,士夫莫不相助,生死之義備矣”、“延熹七年紀雨磚”等,甚至有制作匠人的名字信息,比如“朱君”、“張氏作”、“竟甯元年太歲在戊子盧鄉劉吉造”。
磚,是古代建造房屋、城牆、道路、陵墓的主要建築材料,用來砌牆、鋪地、貼壁,最早出現于西周晚期的陝西扶風周原遺址。但直至西漢,磚多隻能為皇家顯宦享用。約至東漢,磚始在民間廣為使用。
“益延壽”磚,左右各刻兩隻螭虎,四獸左右相背對稱,形制奇古,據考證這塊磚應當出自今陝西省淳化縣,為漢武帝元封二年于甘泉宮興建的“益延壽館”之遺物。
這種适合不同需要的各類型磚,就出自于當時社會下層人們和民間工匠之手,經過能工巧匠們的精心設計、制模、造作、壓坯、陰幹等繁雜的工序流程,再入窯燒制而成。
據有關資料顯示,漢磚的制作要求工藝相當高:首先,取泥要掘地幾尺深,擇取無沙粘土為之,還需辨别土色。以粘而不散,粉而不砂為上。随之,曬幹碾碎,汲水滋土,人逐牛,錯趾踏成稠泥,然後填木框之中,制備泥料。
最後,用木模坯鬥制坯,自然幹燥,用方窯、吊窯、馬蹄窯等燒制成磚。一般有有長條形和方形,胎質有紅胎質、灰胎質兩種,四邊多見網紋、菱紋、圓圈紋、方格紋、米字紋等。
磚文,就是寫在、刻在或模印在磚上的文字。模印磚文需要先将文字和花紋刻在模子上,然後在未幹的磚坯上壓印,等磚坯晾幹之後,再入窯燒成。有些印模同樣也是坯模,工匠們事先在坯模上刻好文字圖案,這樣在制坯的同時也模印好了磚文,批量多産,提高效率。
這類磚文也是漢代磚文中所見最多的一類,一般多為陽文篆書或隸書,陰文相對較少,文字在磚的正面與側面的方形或條形上展開,為适應形式進行形體上和結構上的精心變化,誇張變形,富于裝飾美,規範嚴謹中見質樸靈活,與漢印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文轉載自百姓畫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