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2年1月,陪伴幾代讀者30餘年的《童話大王》月刊正式停刊。
而作為這套雜志唯一的撰稿人、真正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并沒有就此“歇業”。
鄭爺爺“經營”的“萬事屋”每天都熱鬧興隆。
除了在線對抗侵權,鄭淵潔的日常就是不定時翻牌網友的提問,花式作答。
不做作,不高傲,也不同于一衆名人的傲嬌和鄙夷,他總是帶着他一貫的浪漫和幽默,回應着“小朋友們”面對生活、愛情、事業、學習時所遭遇的諸多彷徨與迷惘。
他的評論區已經成了5G沖浪的網友們所津津樂道的“風景區”。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20年,鄭淵潔參加過一檔紀錄片的錄制——
《告訴世界我可以》。
在錄制現場,鄭爺爺一如既往,既浪漫幽默,又高頻次輸出觀點,還與辯論達人比嘴快,讓網友們直呼有趣。
01
這是國内第一檔兒童成長觀察紀錄片。
攝制組從全國各地挑選了12位3-6歲的萌娃,用了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進行拍攝。
攝制過程中,節目組的攝像機還會充當“樹洞”。
孩子可以對着“樹洞”說說悄悄話。
區别于絕大多數親子綜藝,紀錄片團隊僅作為“旁觀者”出現,不幹涉家庭生活。
也沒有設置任何任務性或互動化的環節,不強立人設,不煽情,因此充滿真實感。
唯一有點綜藝感的地方在于記錄之外,觀察室嘉賓們的“觀點輸出”。
節目組請來了各行各業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為觀察員。
除了“童話大王”鄭淵潔,還有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鐵榔頭”郎平,“辯手媽媽”傅首爾,“水哥”王昱珩,奧運冠軍劉璇等等,共同探讨成長話題。
這幅成長圖鑒集将教育專家提煉的8個成長關鍵詞360度地下沉到12組典型家庭中,為普通父母提供參考。
既反套路,又有細節化的幹貨,還引人深思。
首先,是反套路化。
攝制組一反其他親子節目喜歡制造明星子女人設的煽情套路。
3歲的姌姌(邱筱姌),是個愛哭鬼。
獨自面對樹洞,說着自己不想上幼兒園這事兒也能把自己說哭。
從小到大,全職在家照顧她的媽媽基本就是姌姌生活的全部。
作為一個媽媽的跟屁蟲,吃飯穿衣也一定要媽媽陪着。
所以入園前,姌姌表現出了嚴重的入園焦慮,哭鬧不止。
姌姌焦慮,姌姌的媽媽更焦慮。
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媽媽還腦補了一出母女不舍分離的劇情。
可出人意料的是,真等到入園這一刻,哭的不是姌姌,而是媽媽。
進入幼兒園大門時,姌姌十分決絕,頭也不回地就跟着老師走了。
在幼兒園裡,姌姌也一改在家裡動辄哭泣的狀态,快速适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當幼兒園的小朋友問她:“你媽媽今天來接你嗎?”
姌姌點點頭:“嗯”。
“萬一你媽媽不來接你呢?”
姌姌一邊津津有味地吃飯,一邊淡定地回答:“不來就不來”。
反倒是姌姌的媽媽,一天的心情都很低落。
女兒不像從前那般依賴她,讓她仿佛失去了自己的存在價值。
姌姌去了幼兒園,家裡突然安靜下來,之前一直圍着女兒轉的媽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沉浸在對女兒的思念裡,看着女兒的視頻,也會忍不住落下眼淚……
這麼有淚點的場境,卻被觀察室裡的氣氛打破了。
魏教授感慨說:“這個媽媽才是那個需要安全感、需要獨立的人。”
一方面,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依賴,可能更甚于子女之于父母。
另一方面,我們在日常的育兒時,對孩子的獨立性評估往往有所偏差。
這可能是與“獨立”這個概念被過度濫用有關。
事實上,真正的獨立,應該是自我意識的建構,再進一步是性格的獨立。
而不是表面意義上的讓孩子獨立完成某件事情的“獨立”。
那麼,是否需要強制孩子突破自我,克服恐懼,從而具備獨立意識呢?
鄭淵潔否認三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與生俱來的性格就是你的人生優勢。”
“缺陷可以成就你的人生。”
聽到鄭淵潔的這句話時,剛剛還在連連點頭的傅首爾立刻提出了反對,她認為:
“一個人一定是由優點成就的,而不是缺陷。
正是因為他的優點過于明顯,所以他的缺陷沒有影響到他。
成就鄭老師的一定是想象力和才華,而不是他孤僻的性格。”
鄭淵潔反駁道:
“一個人的缺陷,造就了他的與衆不同。
真正有成就的人,絕對是由于他的缺陷。所謂成功人士,是因為他獨辟蹊徑,與衆不同,他的優點和别人都是一樣的,隻有缺點是特殊的。”
兩個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觀察室一度變成了大型辯論現場。
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
唯有一點達成了共識:
對于孩子的短闆,家長要先正視、包容和接納,這樣才能給孩子創造健康積極的環境。
這一點,在球球這個孩子的身上得到了印證。
4歲的球球(倪雪航),古靈精怪,性格強勢,她的爸爸叫她球姐。
球姐還有一個2歲的弟弟。
但是弟弟出生後,大多數時間是由保姆帶,所以球球理所當然地以為,家裡隻有自己是爸媽親生的,弟弟是“姨姨”(保姆阿姨)生的。
在父母面前,她會有意無意地争寵,甚至直接動手。
家庭中的資源分配存在着這樣不公平的狀态,讓球球在心理上并沒有完全接納弟弟的出現,把弟弟當成外人。
再加上,球球是一個比較自我的孩子,她對自己的認知是“完美的公主”。
完美的公主是不會出錯的。
因此,當爸爸指出球球不該欺負弟弟時,球球就表現出了對“認錯”的巨大抗拒。
為了讓球球承認錯誤,爸爸用“貼标簽”的方式給球球講道理,比如幾次三番地重申:
“你是個不乖的小孩”。
“你是個自私的小孩兒”。
有時候,還會用關小黑屋的手段去讓她冷靜,直到球球向弟弟道歉。
傅首爾用了“酷刑”這個詞來形容球球當時被迫道歉的處境。
球球的自信,應該是她身上最大的優點。
但爸爸卻在打破她的自信,告訴球球你是“自私”的,是“不乖”的。
要知道,讓一個孩子自卑很容易,但讓一個孩子自信卻非常難。
在孩子的三觀尚未形成的階段,就要開始接受父母給予的打壓性的标簽和定義,對人的個性形成來說,特别具有破壞性。
另外,孩子在情緒爆發時,把她脫離産生壞情緒的環境,放到安靜的環境下等情緒平複後再進行溝通,這種方式本身并沒有問題。
但如果家長以此作為“要挾”,逼迫孩子承認錯誤就可能出現反效果。
讓孩子認錯隻是一個手段,讓孩子知道行為的規則才是目的。
鄭淵潔則站在了另一個更實際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鄭淵潔留意到一個細節:球球多次推搡弟弟的舉動,和言語中對弟弟下命令的口吻都有模仿父母的痕迹。
“在孩子身上,你認為的所有的毛病都是從大人身上學來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任何奧斯卡影後都望塵莫及的。
你想讓他改,你先把這個事改了就行了。”
02
諸如這樣讓咱們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的細碎問題,節目中還有很多。
比如,雞娃的矛盾與興趣的取舍。
6歲的甜心(王紫萱),是個小淑女。
媽媽給她報了10個興趣班,還覺得數量不夠。
每天的時間表排得忙忙當當。
甚至什麼時間說什麼話,交什麼朋友,怎樣交朋友,都有程式化的安排。
但凡行為有所差錯,就要受到爸媽的喝斥。
作為屏幕之外的旁觀者,也能感受到那種強烈的、撲面而來的壓迫感。
到了晚上,甜心悄悄對樹洞說:
“唱歌、跳舞、小主播、模特這些我都不喜歡。我喜歡畫畫。媽媽覺得我畫得不好。”
當“樹洞”詢問甜心“你覺得爸爸媽媽是怎樣的人”時,甜心非常肯定地說:
“不好的人。因為爸爸媽媽總是都來打我。”
然而事實上,甜心的爸媽從未對她動過手。
更讓人驚訝的是,甜心私下裡,面對“樹洞”時,總是把媽媽叫作“假媽媽”,因為她認為“真媽媽丢了”。
身為母親,一定不希望聽到自己的孩子說出這麼“殘忍”的話。
但是,甜心媽媽幾次也很無奈地說,這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得已而為之。
魏教授吐槽說:“興趣班這個詞是不是被誤解了?興趣班現在變成家長的興趣班。”
沒想到,現場的嘉賓李艾立刻反問了一句:
“你這麼說有道理。但是,孩子長大以後也會反過來怪自己的父母,當初為什麼不給他報興趣班?作為家長而言,這也太矛盾了!你到底讓我怎麼做才好呢?”
我相信,這種糾結之感很多家長都有過。
對此,針對興趣班要報多少,應該怎麼報,魏博士給出了可供參考的建議:
第一,看孩子自身的接受程度、累感度和堅持程度。
第二,看孩子在接受父母安排的教育規則後,是否仍能與父母保持親近。
甜心在上興趣班時,狀态疲憊,心不在焉;回到家後,也刻意疏遠父母,甯可相信自己身邊的媽媽是假的。她的表現已經說明了問題。
而且,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時,與甜心的爸媽一樣,都存在一個普遍的認知:“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所以你要聽我的。”
但節目中指出,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端招聘平台領英的《未來的數字勞動力》報告顯示:由人工智能引發的人才變革已經開始發酵。65%的崗位在00後入職時不複存在,這也包括對非高科技行業的改變。
時代的快速更替,呈現出日漸巨大的代際落差。
上一代很難保證個人的認知和知識體系能夠預測未來的發展。
也就是說,在當今這個社會環境下,要與時俱進,任何人都要學習成長,包括家長。
類似的情境,發生在6歲的香芋(李祉默)身上。
但是味道變了。
香芋是個童星。很有表演天賦,有着很強的共情能力,也善于調動情緒。
為了陪香芋到處拍戲,媽媽辭了職,一家人常年擠住在酒店裡。
香芋的日常生活就是面試、試戲、見導演,學習如何與精明的成年人打交道。
在對着樹洞說秘密的時候,香芋說,她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一個“超級大巨星”。
但相比媽媽的全力支持,香芋的清華博士後爸爸堅決反對。
爸爸覺得,文化課更重要,絕對不能放棄。
更讓人很不安的一點是,在回應爸爸提出的文化課要跟上時,香芋的第一反應是,因為自己演戲,所以文化課的水平可以低一些。
我們無法想象一個6歲的孩子對“超級大明星”是否有具體的概念。
這一點,在演藝圈裡打拼的李艾更有體會。
成為“明星”并不是隻有所謂的“興趣”支撐就可以實現的。
以犧牲孩子的童年為代價,讓一個6歲孩子脫離了正常的生活軌迹,十分不妥。
更何況,一個十來平米的酒店房間,并不是“家”。這樣颠簸的狀态,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沒有益處。
那麼,像這樣擁有特殊才藝的孩子,要如何做出取舍?
王昱珩說得特别到位:
對于一個抱有演藝興趣的孩子來說,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基于孩子的興趣進行投其所好式的引導,引導其如何更好地學習文化課,而不是把文化課放在與興趣“敵對”的位置上。
魏教授也認同:
“一個人在演藝、音樂,甚至體育領域能走多遠,其實是受他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結構的影響。”
學前教育很重要。
因為0-6歲正處于大腦、社會情緒能力、智力、語言等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這麼小的孩子,就做出了未來的前途決策,舍棄正常學習的機會,路隻會越走越窄……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金馬影後、演員郝蕾做客《十三邀》時說過的一件事:
她的一個朋友的孩子成績差,升學希望不大,就問她能不能給幫忙弄進北京電影學院學表演。
郝蕾有些吃驚,也大感不安:“你讀不懂書的人,怎麼能讀懂劇本?!”
這與節目裡呈現的觀點不謀而合。
也給希望走上體育、藝術之路的家長和孩子提了個醒。
03
節目裡還幾次談到了孩子對“電子産品成瘾”的問題。
比如,蒙古族男孩潤朝,窗外的草原美景和奔跑的羊群,都不及手機能讓他提起興趣。
為什麼絕大多數孩子都躲不過電子産品的“圍追堵截”?
魏教授對手機的上瘾機制給出了一個科學的解釋:
事實上,手機裡的短視頻也好,遊戲也罷,其設計原則就是為了捕捉注意力,就是為了讓你上瘾。
手機屏幕的背後,站着一群深谙心理學的頂尖工程師。
他們的工作就是極盡所能設計出精彩、快捷、有趣的視聽産品,長時間抓住用戶的眼球。
這種低思考、高娛樂、低成本、高回報的感官刺激,是一種即時獎勵。
人會極其容易被碎片化閱讀和爆炸性信息吞噬。
但學習正相反,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枯燥且痛苦的。
學習的獎勵,是需要人不斷通過努力才能得到的,是延遲的,與人的天性正相反。
結果可想而知,在這場“戰争”中,孩子毫無招架之力。
反觀家庭,孩子對電子産品上瘾,絕大多數是家長在帶頭。
所以最好的辦法,家長當個“好演員”。
成年人當着孩子的面說話做事,一定要慎重。
鄭淵潔舉了自家的例子:
自從他的兒子鄭亞旗有了孩子之後,所有家庭成員都遵守一個規矩:進家門之後,不可以把手機掏出來。
适逢重要的電話,隻要小孫女在身邊,鄭淵潔就會跑到洗手間裡接聽。
以至于朋友們都好奇地問他,為什麼每次打電話,電話裡面傳來的都是水流聲。
并奉上了他的人生金句:
“家庭裡沒有教育,家庭裡隻有一件事,就是影響。”
“閉上你的嘴,擡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除此之外,《告訴世界我可以》還涉及到性别教育、單親家庭、隔代育兒、過度獎賞等成長話題,不一而足。
不粉飾優點,不立人設,不刻意煽情,也不單純凸顯焦慮,而是集中反映父母與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的細節問題。
有建議,也有争議,既有所思考,也能提供可行的方法論。
無論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我們都需要長期學習,共同成長。
這或許就是觀看這檔紀錄片的意義。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上一篇
100句每天一句勵志名言
下一篇
TED演講靠什麼吸引人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