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常常會用到一些工具,特别是在故事情節的叙述、故事場景的描寫上,如果合理地使用一些工具和技巧,會使小說更加生動有趣,能夠牢牢吸引住讀者的注意。
一、回頭檢查當你放飛想象力,并處在滿腔熱情的狀态時,你就能寫出最好的段落。所以在你寫完某一個段落之後,必須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究竟寫了些什麼。
最好的回頭檢查時機,是寫完第一幕之後。
小說第一幕打下的基礎,将決定着故事的走向,決定着故事如何向前推進,如果小說的基本元素不夠穩固,可能就沒有辦法支撐起整部小說。所以,必須花點時間寫好第一章。
在寫作時,你可以憑着自己的熱情寫完第一幕,然後把稿子放在一邊,過幾天再回過頭來進行檢查。
這時,你可以把自己當作第一次讀稿子的讀者,重新讀第一幕的内容,看看你究竟寫了些什麼内容。
認真分析你寫的内容,問問自己:你喜歡主角嗎?這樣寫夠不夠生動,夠不夠深刻,還需要寫些什麼?接下來故事還需要增加哪些沖突?你會不會迫不及待地去寫後面的部分?如果不會去寫,為什麼?對前面的部分有沒有需要修改的部分,如何修改才能激發起閱讀的興趣?
做出最後的決定和選擇後,一口氣把剩餘的初稿寫完。
小說的第一章,通常會包含許多解釋的段落,有很多背景資料和介紹性的東西,通常會用描述和鋪陳塞滿小說的開頭,讓人讀起來感覺很是無聊。
小說的第二章通常是行動場景,充滿了動感,能夠馬上吸引讀者的興趣。第二章很少進行解釋,也增加了事件的神秘感。
此時,不妨試着砍掉第一章的内容,從第二章開始去寫。必要時,再加入一些第一章的信息。
從第二章開始,小說直接切入到進行的事件當中,故事因此而有了動感,促使事情發生。
如果讀者對角色的背景感興趣,再慢慢進行一些解釋。
三、反向預測當讀者讀到故事之後,總會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去預測故事的發展走向。這些故事走向也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也許是許多小說都會采用的寫法。
而你要想使自己的故事與衆不同,就必須采用那些與讀者預測方向相反的情節,也就是進行“反向預測”。
你在創作場景或情節時,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出許多點子,這些點子也許是一些老梗,别人早已用過,也取得過很好的效果。此時,你必須先抛開這些點子,然後用頭腦風暴法再去想出三四個其他人沒有用過、而讀者也想不到的點子。這樣才能保證你的作品與衆不同。
每次寫到主要轉折點時,一定要提醒自己列出各種故事不斷向前發展的可能性。當然也可以在定大綱時就開始去列,或者一邊書寫一邊去列。
不管如何,隻要你能列出許多讓别人意想不到的點子,就能讓故事情節煥然一新。
當我們看電影時,通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在電影的第一幕某個場景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道具,而且導演還給這個道具來了一個特寫,持續時間還很長。那麼這個道具一定會在後面的情節中出現,并且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故事中鋪了一個梗,稍後這個梗一定要收回來。
在小說寫作中,我們可以反過來去想。如果我們想要把某個東西作為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元素,就一定要在第一幕把它展現出來,這就叫做埋梗。在寫作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開始埋梗。
如果你想讓某個東西在故事的最後大放異彩,一定要在稍早的情節中把這個東西預設下來,提前做好布局,把梗埋好。這樣才不至于讓讀者感覺到非常突兀。
當然梗未必要埋得非常明顯,你可以很早就埋好梗,然後再慢慢計劃之後該如何去利用。
有了提前的埋梗,故事情節才會顯得更加合理,而不至于讓讀者感覺到不知所雲。
五、把握大緻方向所有人都無法有效地控制一群奔騰的水牛,因為它們一旦出發,就不會任人指揮。如果想要控制住它們,必須騎上馬,快馬加鞭地追着它們跑。
事實上你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你隻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讓這些水牛群朝着大緻的前進方向跑就好。
你可以跟在水牛群旁邊,一邊揮着鞭子,一邊大聲地叫喊,讓它們朝着你想讓它們去的方向跑就好,這樣就能夠很容易地掌控牛群跑的方向。
在寫作時也可以這樣。你安靜地坐下來,盡情地發揮你的想象力,任憑思緒不斷向前奔跑,别妨礙它們。偶爾輕輕地揚起鞭子,讓它們朝着你目标的方向不斷前進。你看着它們往前跑就好。
随着自己學會的寫作工具和技巧越來越多,可以建立自己的寫作工具和技巧庫,盡可能積累和記錄自己學到的内容。每隔一段時間整理和學習一次,促使自己認真體會,不斷提高。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