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一筆封
禅
作者@何鲸洛
2月16日淩晨3點。 是美國和西方媒體大肆炒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時間。 但到目前為止。 戰火其實早在,也隻在社交媒體上打響。 與此同時。 随着俄羅斯軍事演習的完成,俄羅斯南部和西部的軍隊,正從俄烏邊境撤軍回到原來基地。
①
俄烏之戰,美國領銜策劃?
▽ 俄烏危機去年底剛升級時、 俄羅斯和烏克蘭就已經開始“調兵遣将”。 俄羅斯代表團團長、副外長格魯什科在俄美日内瓦會談破裂時,宣稱如果政治措施不足以 " 消除其面臨的所有威脅 ",俄羅斯将采取軍事措施,稱已警告北約代表," 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可能給歐洲安全抵賴最不可預測和最嚴重後果 "。
烏克蘭政要則頻頻渲染 " 俄即将大規模動武 " 的緊張氣氛,又是搞民兵動員又是到處求援,仿佛第二天俄就會入侵。
隻是2022年年初。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開始所有克制。 美國及其盟友卻不幹了。
1月23日。 美國拉上英國,公布了俄羅斯計劃在烏克蘭建立親俄政權的細節,稱一名親俄的前烏克蘭議員是普京偏愛的人選。
2月3日。 美國稱情報顯示,俄羅斯正拍攝嫁禍假視頻,為入侵制造借口。
2月6日。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接向中俄兩國同時挑釁,沙利文明确指出,若俄羅斯選擇“入侵”烏克蘭,那麼中國也将要承擔“部分代價”。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曾一度表示,俄羅斯可能在2月20日前“入侵”烏克蘭,美國公民應在未來24小時至48小時内離開烏克蘭。 2月7日。 法國進入大選沖刺階段。
總統馬克龍又去了莫斯科和
基輔試圖調解烏克蘭危機。
2月10日。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聯合軍演“聯盟決心-2022”聯合演習,于白俄羅斯境内正式開始。
2月11日。 據美國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報道: 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在與歐洲盟友的視頻會議中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日期是2月16日。
不過。 歐洲領導人對該日期和局勢升級必然性與其意見相左。 同一天。 俄聯邦外交部将美國 " 開戰日 " 警告稱作 " 西方國家在媒體幫助下散布的虛假消息 ",反指西方國家 " 試圖轉移人們對其侵略行為的注意力 "。
2月12日。
拜登與普京時隔一月再次通電話。 會後。 白宮方面發布的聲明指出,拜登表态稱,如果俄羅斯進一步“入侵”烏克蘭,美國将與盟國和夥伴一起作出果斷反應,讓俄羅斯付出“迅速和嚴重”的代價。
法國總統馬克龍打來電話時。 普京痛斥,所謂俄羅斯即将入侵烏克蘭的指控,是 " 挑釁性的猜測 "。
2月13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入侵随時會發生。
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本周》節目采訪,針對普京會不會入侵烏克蘭,佩洛西表示:“如果我們不威脅制裁俄羅斯,不采取其他手段,普京肯定會入侵。”
同一天。 烏克蘭就有大約20架包機和私人飛機從首都基輔起飛。
2月14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講話中表示“我們被告知2月16日将是襲擊的日子,我們将把它定為團結日,這一天,我們将升起國旗,系上藍黃絲帶,向世界展示我們的團結。”
澤連斯基随後與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舉行聯合記者會。 他在講話中不點名地批評美國,稱一些國家西遷使館人員的做法是個“巨大的錯誤”。
同一天。 在CNN的國情咨文節目中,沙利文為普京寫好了劇本,“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入侵,很可能始于一連串的導彈和炸彈襲擊”,"然後地面部隊将越過邊境發動猛攻",緊接着,“大量平民陷入交火中”......
英國首相發言人表示,尚沒有看到危機緩和迹象,英國認為俄羅斯本周有“極大可能”入侵。
随後。 七國集團宣布,俄羅斯一旦出兵就将對其制裁、
2月15日。
據CNN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在公開講話中對俄烏局勢表示,“無論發生什麼,美國都做好了準備”。
同一天。 在莫斯科和德國總理朔爾茨會晤時,普京也稱,俄國當然不想開戰,準備繼續與西方談判。
俄外交部女發言人紮哈羅娃嘲諷說:"2022 年 2 月 15 日,将成為西方戰争宣傳失敗之日而載入史冊。俄羅斯沒費一槍一彈,(他們)就被羞辱和摧毀。"
外媒記者卻還在忙着質問:“俄羅斯真不入侵烏克蘭了?” 俄羅斯 當日晚。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 針對西方媒體不斷炒作的“俄羅斯2月16日淩晨3點'入侵’烏克蘭一事”,克裡姆林宮德米特裡·佩斯科夫當晚接受采訪時調侃道,相信這件事的烏克蘭人可以熬夜等着,定好鬧鐘,免得在所謂的“襲擊”中睡着。 2月16日。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回應英國首相。
然而。 直到現在。 美英還在渲染,即便 16 日不打也不意味着 17 日、18 日還不打 …… " 要做好一切最壞的準備 "。
②
俄烏之戰圖窮匕見?
▽ 在烏克蘭危機迷霧之中。 還有那麼一撥人除了給烏克蘭遞鋤頭,給俄羅斯挖坑,還不忘把中國拖下水。 2月5日。 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曾直言,中俄元首日前會晤,引起美國媒體對中俄繼續“走近”的“擔憂”。他說,美媒相關報道發出“最消極的信号”,能夠“很清晰地觀察到對俄羅斯和中國繼續走近的擔憂”。
2月10日。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中方發揮鼓勵俄羅斯人做正确事情的作用”,還說她期待着鼓勵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聚焦于傳遞這一信息。
2月13日。 遠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站了出來,聲稱“中國對俄羅斯陳兵俄烏邊界默不作聲,令人不寒而栗”。
2月14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以“俄羅斯可能在任何時候入侵烏克蘭”為由,宣布關閉美國駐烏克蘭基輔大使館。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表示: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非常令人警惕”,這對于歐洲的安全形勢都會造成不穩定的影響。
約翰·柯比還對中國與俄羅斯之間正常的關系發展指手畫腳,聲稱中國與俄羅斯在2月4日發布的共同聲明,就是中國在烏克問題上暗中支持俄羅斯的證據,中國已經決定在歐洲局勢方面與俄羅斯站在一起,是中國在暗中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
同一天。 與美國官方有着密切關系的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在《外交政策》上發了一篇文章,在直接給定“中國支持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前提下,呼籲歐洲各國領導人重新思考中歐關系,還稱他們需要讓北京更清楚地認識到這“将為中歐關系付出巨大代價”。 葛來儀在文章中進一步表示,“将歐洲面臨的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風險劃分開來不再有意義”。
美國之所以這麼急着炒作俄烏之戰,把中國拉入這灘渾水? 一方面就算戰争爆發。
美國可以進一步強化北約的凝聚力,迫使歐洲出于安全考慮減少對俄能源依賴。 另一方面就算戰争不爆發。 美國也可以在疫情愈演愈烈和美債危機的大環境下,用戰争風險轉移内部危機,增加對境外資本的虹吸效應。 就算普京看不上這個劇本? 還可以藉此警告中俄、中歐不要走得太近。 如此這般。 美國既然無論做什麼都有好處。 自然就急着報2014年奧巴馬任内白宮在克裡米亞事件中蒙羞之仇。 烏克蘭不想當炮灰。 俄羅斯卻跳出了劇本之外。 2月14日。 俄羅斯國家聯邦議會下院351票支持,6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決議草案,呼籲俄總統普京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為獨立國家。
③
美國的唇槍舌劍?
▽ 雖然俄烏之戰。 美國和西方媒體鬧起來,比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當事人還要“熱情”。 頗有一種“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味道”。 但這中間西方政客還有媒體的信口開河,還真就讓不少人相信了。 據說: 烏克蘭國内的寡頭、富人、議員、甚至政府公務員,隻要有門路的人都在往國外跑。 2月13日。
據《烏克蘭真理報》引用首都機場飛行日志報道,僅這一天之内就有20架私人飛機及商務包機從基輔起飛,數量超過六年來的紀錄。
其中不僅有航運大亨斯塔夫尼澤、農業大亨涅斯捷連科,還有名列富豪榜前幾位的巨商雅羅斯拉夫斯基、諾維茨基等人。 除此之外。 烏克蘭前兩位首富裡納特·阿赫梅托夫和維克托·平丘克,最高拉達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一議員離開了自己的國家。
且不說。 1992年。
美國參議院通過《自由援助法》之後,向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輸出過顔色革命。
2020年2月,病毒+輿論,部分中國有錢人事實上外逃。
2021年3月,病毒+輿論,印度富豪甚至中産,外逃。 2022年2月,大軍+輿論,烏克蘭富豪議員精英外逃。 掌握着國際輿論的美國真的赢麻了。 雖然代價就是美國幾百年來的信譽。 但信譽這種東西美國真的會在乎嗎?
想想2020年美國在新冠疫情中對我們做了什麼? 再看看2022年美國又在這一場烏克蘭危機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這些無端的指責雖然隻是空穴來風甚至是憑空捏造。 但問題是: 謠言傳播的速度可比真相更高效。
最後。 我們再聊幾句。 雖然現在的烏克蘭危機很可能會不了了之。 但是現在的烏克蘭。 本身卻是一個一點就炸的炸藥桶。
熱文推薦
·END·
本文系©一筆封禅原創出品,申請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
@
何鲸洛微信:hejingluo0823。
---------------------
知乎:何鲸洛
微博:何鲸洛
頭條:何鲸洛
點個在看
食言而肥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