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屬:桑科植物構樹,其幹燥成熟果實入藥。構屬植物全世界約有4種,分布于亞洲東部、太平洋島嶼。中國約有3種,入藥用僅1種。
地理分布:生于山坡林緣或村寨道旁。分布于華南、華東、山西、西南及河北、甘肅、陝西、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先洗淨,後曬幹,最後除去灰白色膜狀宿萼以及雜質。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藥理作用:抗菌;促進學習記憶能力。
性味歸經:甘,寒。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明目,補腎,清肝,利尿。用于腰膝酸軟,虛勞骨蒸,目生翳膜,頭暈目昏,水腫脹滿。
※本草藥方※
方選壹
組成:楮實子、淫羊藿、鎖陽、玄參、枸杞子、大紅棗、白芍各10g,生地黃、熟地黃各12g,桂枝5g,龍骨、牡蛎各30g。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調兌均勻,分服,每天1劑。
主治:心悸頭暈,:心血管神經官能症,兩眼幹澀,性欲淡漠,舌紅無苔。
方選貳
組成:楮實子、川續斷、骨碎補、白術各15g,蒲黃、益智仁、防己各10g。桑標蛸、大腹皮各5g,廣木香、草果各2g。
用法:煎服法同1。每天1劑。
主治:腎性高血壓,慢性腎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