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深 淡

作者:葉輕馳

 人身上的淡味,有兩種。

  一種是淺淡。一個人初涉人世時,懵懵懂懂,心無城府。這樣青澀的淡,是淺淡。也有的人,雖在俗世摸爬滾打已久,卻依舊胸無點墨。這樣味同嚼蠟的淡,是淺薄的,自然也是淺淡。  

  淡味之中,除了淺淡,還有深淡。

  同是淡味,由淺而深,區别在于何處?一個人身上的淡味,要從淺淺的淡,到深刻的淡,轉折點在于苦味。曆經苦味熬出的淡味,才是深淡。

  一個人在得意時,容易以為人生便是如此風光亮麗了。一路坦途中,唯有甜味相伴,其他如酸苦辣諸味,莫不離而遠之。甜味太過濃膩,使得其他的味道失色。此時,哪怕身上有那麼一點淡味,也在甜膩的驅趕下,顯得若有若無,淺淺淡淡。  

  而當生活由得意轉入失意,苦味便出來了。人在風光時,味道過于單一,除了甜味,難有其他。一旦風光不再,味蕾卻就此豐富起來,酸甜苦辣少不得一一嘗遍。得意時,胸中單調,味蕾單一;失意後,反而嘗遍諸味,多了一些包容。

  這樣的包容,于人于文,都是一筆财富。  

  曆史上諸多有名的文人,代表作往往是在失意期間誕生的。人在得意時,條件是好了,但味道太過單一,以至于難以釀出流傳千古的佳釀。直至種種味道都嘗過一遍,積蓄于心間,在苦味的引導下,轉變成一種深深的淡味。此時落筆成文,文章看似清風拂面,輕輕淺淺,内裡卻五味雜陳,層次豐富。于是,便有了深淡之味。  

  當一個人的味道轉變成深淡之後,生命中便有了另一種力量。

  這樣的人,表面看似淡淡的,沒有味道。有所了解後,卻發現這樣的淡僅僅是融合之後的表象,内裡卻隐藏着最豐富最深刻的味覺。這是經曆了苦痛之後,融合百味而成的淡。比起淺淡,這樣的淡多了一種包容的力量,是深淡。

  這樣一個具有深淡味的人,如陶淵明、蘇東坡等,人格頗有魅力,他們因淡而能領略自我,欣賞自我;因深而能看透人生,嘗百味而知淡之可貴。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