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社會化的人,生活中與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生活中,你願意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呢?
這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言不差,但又不絕對。
雖然以群而分,但不是一個“群”的人并非老死不相往來,有時候,不是一個“群”的人,交往反而更密切。
有人說,人和人交往的本質是價值交換,這話聽起來不太中聽,但卻揭示了一個真理。
人和人的交往,真的沒有理想中的那麼單純,其中摻雜着太多的功利性,隻不過有人喜歡給予它美好的粉飾罷了。
其實,交往中的功利性并不可怕,隻要合乎公序良俗、道德規範,各取所需,未嘗不可。怕就怕一些人因為利益關系互相勾結,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
生活中人們之間的正常交往很容易,真誠而長久地相處卻很難,對交往的對象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想和交往的人進一步發展關系,共同開創一番事業,那對雙方的要求會更高,隻有有着相同的志向、理念的人,才有可能一起謀劃共事,否則絕無可能。正如孔子所言:道不同,不相為謀。
沒有相同的志向目标、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是不可能長期相處、共事的,那怎麼辦?各從其志最好。
日常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當然不能時時加入功利的算計,但不可否認,和誰交往,不和誰交往,許多人依然會有自己的考量。
多數人都會掌握一個原則:合得來的多交往,合不來的少交往或盡量不交往。有人把願意不願意和另外一個人交往歸結為雙方的性格脾氣對路不對路,要我說,重要的還是“三觀”合不合。
生活中,我喜歡交往的人大體有這麼幾個類型:理解人,知感恩;有正義感,有同情心;積極向上,自強不息;寬容大度,不拘小節;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對有這些特點的人,我是引以為同類的,我願意和這樣的人打交道。
而對其他類型的一些人,我從心裡反感甚至鄙視,比如:一味抱怨,隻知索取;沒有是非觀,缺少同情心;消極悲觀,自怨自憐;小肚雞腸,斤斤計較;蠅營狗苟,居心叵測。此等人士,盡管我沒有道德潔癖,但仍然從心理上排斥和他們交往,行動上更是敬而遠之。
魏晉時期的文學家傅玄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孔子家語》有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自古至今,與人交往都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生活中與何人交往,如何與人交往,不能不謹慎處之。
生活随想
圖文|褚延鋒
壹點号儲己圖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