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52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今天正值端午假期,不寫太複雜的文章了,分享9個我踐行了很多年、獲益匪淺的習慣吧。
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也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1. 設計一個焦慮的「籃子」
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因為某些問題而感到焦慮。小到一次任務的表現,大到對未來的不确定性,對職業發展、生涯規劃、工作和家庭的迷茫……諸如此類。
這些問題往往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但如果讓它們充斥在大腦中,又隻會徒增壓力,對生活造成幹擾和影響。
正如我曾經講過的:許多時候,令我們感到疲憊不堪的,其實是充斥在腦海裡、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的念頭。
它們擠占了大量的認知資源,導緻我們的「前台資源」枯竭
,難以處理手頭的事情 —— 這就構成了心理上的「疲勞」。
如何緩解這個問題呢?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把它們全部裝進一個「籃子」裡,告訴大腦:我已經把它們都記下來了,無需再去牽挂。從而,把它們從「後台」釋放出來。
具體而言:
1)每天設定一段「焦慮時間」,專門用來思考這些會引起你焦慮的問題。可以設定在中午、傍晚,以30分鐘為宜,不要在睡覺前。
2)任何時候,當你腦海裡閃過一些可能令你焦慮的問題,立刻把它記在筆記裡。告訴自己:我已經把它記下來了,現在先不管,到時再一起解決。
3)等到了「焦慮時間」,就拿出這份筆記,按照上面記下來的問題,一項項去思考。
這裡也要注意兩點:
(1)可以着重去思考「我可以做些什麼,來降低不确定性」;
(2)可以參照 中寫到的「焦慮環」,來試着重塑自己的認知。
4)時間一到,立刻把你所有想到的東西記下來,寫在每一個問題的後面。如果已經成型了,就安排到待辦事項裡面,分配一個時間去行動。
這個方法可以起到兩個作用:
1)把自己跟負面念頭隔離開來,最大限度減少它們對你生活、工作的影響和幹擾。
2)通過給予自己「我能夠掌控這些念頭」的控制感,來對沖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失控感,從而降低焦慮程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決」上。
2. 警惕「時間黑洞」
你是不是經常感到:這一天好像沒做什麼,就不知不覺結束了?
事實上,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時間都被兩個「時間黑洞」吞噬了。哪兩個呢?
微信上的同步對話,以及漫無目的的網絡浏覽。
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讓你的時間一點一滴流失,而你毫無察覺。
當你跟同事或朋友在微信上一來一往對話時,你實際上是什麼都幹不了的。為什麼呢?很簡單:你的大腦需要不斷在對話-工作中切換,每一次切換到工作時,都需要至少幾秒鐘的時間重新進入狀态 —— 而在這短短的幾秒内,新一條信息又過來了。于是,重新讀對話,組織語言,再重新切換狀态……
不要小看這幾秒鐘。大量的「幾秒鐘」堆積起來,就足以讓你的一整天變得一事無成 —— 而大腦無法覺察到這一點,因為它一直忙着切換狀态,它會認為這一天「非常充實」。
所以,我有一個很多年來的習慣:除非我現在就想聊天,否則,我一定會要求對方把事情一次性講清楚,發過來,等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時,再集中一次性回複所有信息。也就是
「化同步為異步」。
這個方法看似毫無技術含量,但實際上,它也許是最有效、又最容易被忽視的時間管理技巧了。
當然,這種方式對對方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對方是你的領導,要求你有求必應,那也許就不一定适用了。
這是第一個時間黑洞。而第二個也非常常見:有時候,我們隻想查一個問題,但一個個網頁打開,往往就身不由己,等到意猶未盡地關掉網頁,才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小時、一小時。
對這個問題,我常用的方法就是
「設定邊界」。
什麼意思呢?非常簡單。我會緊緊扣住我想查的問題,每浏覽一個網頁,都問自己:我現在看到的這些,跟我想了解的問題有什麼關聯?
如果有,就打開筆記寫下來;如果沒有,就立刻關掉。
等這頁筆記已經足夠完善,足夠幫助我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果斷結束「浏覽」,讓自己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
3. 用分段工作來休息
最好的休息是什麼?不是什麼都不幹,也不是看視頻、刷信息流,而是讓大腦去做「不同的事情」。
舉個例子:我的工作台裡同時有好幾個項目。做課件、錄課程累了,我就整理一會推理小說詭計;整理累了,我就寫一會軟件教程和使用心得;寫累了,我就梳理一下最近讀的書,檢視和翻閱知識卡片,為新文章和新産品尋求靈感……
實在不想動腦了,我就看一會紀錄片,讓大腦放空一段時間;或是整理文件,整理書架,做做家務……積累一些微小的成就感,給大腦一些刺激,幫助大腦「回血」。
實際上,當我們覺得「疲勞」時,往往不是真的累了,而是大腦的後台積累了太多的「垃圾文件」。可能是跟當前工作相關的信息,可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能是各種各樣零散的念頭……
所以,切換到完全不同的工作上,就相當于「清空」了後台,迫使大腦把注意力從舊情境轉移到新情境,從而起到「刷新工作狀态」的目的。
這些不同的工作之間,差異越大越好。比如:創作性的工作(寫文章、做方案、錄課程),最好跟整理性的工作(對已有信息的加工)安排到一起;數據性、分析性的事務之間,最好穿插一些能啟發和激發想象力的東西。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大腦。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徹底讓大腦休息呢?因為,除了深度睡眠,大腦實際上是不存在「休息」的:無論你是專注還是發呆,大腦的耗能都非常穩定 —— 大約是人體總能耗的 20%。
也就是說,隻要你清醒着,大腦就是時刻在高速運轉的,區别隻是在于所激活的網絡不同而已。
所以,真正的休息,不在于讓大腦「停轉」,而在于自主的、有意識地引導它,使用不同的網絡,從而激發出最優的效率。
4. 提出問題時帶上解決方案
這是我對團隊夥伴的基本要求。
工作和項目裡,一定會遇到「不夠好」的地方,随時提出來是對的。但是,一定不要隻局限在「提問題」本身,而是要多走一步,想一想:
這個問題從我視角來看,症結可能是什麼?我可以做些什麼來盡可能解決它?
為什麼呢?很簡單。提問題是一件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事情。一個簡單的思維技巧是:你能看到的問題,其他人很大概率也能看到。那麼問題為什麼還會存在呢?往往就是有其「結構性」的原因 —— 而不是誰手一揮,問題就沒了。
所以,隻有當你把思維轉換為「解決方案」時,你才能看到更多你在「問題」本身上面,所看不到、想不到的東西。
這其實就是強迫自己把視角往整體、系統的方向去遷移,而不是隻盯着一個點,見木不見林。
生活上也是一樣的。我有一個多年的習慣:絕不會把我的時間,在「抱怨問題」上面浪費哪怕一秒鐘。遇到任何一個問題,我都會遵循這樣的步驟來思考:
1)這個問題重要嗎?
重要進入2,不重要就不用管。
2)我可以做些什麼,來試着解決它?
能想到解決方案,立刻去做;想不到,進入3。
3)我可以做些什麼,來增進對它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問題的全貌,以尋求解決方案?
如果有,安排時間去做;如果沒有,把它丢入「焦慮籃」裡,待有空的時候再去思考,或是向别人請教。
記住:隻提問題是沒有價值的,隻有當你的思維開始轉向「如何解決」時,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建設性意見」。
5. 思考問題時,先放上數據
大腦有一個缺陷:我們思考問題時,總是下意識地喜歡「走捷徑」,把印象深刻的、容易想起的、比較熟悉的事物,拿來當成證據,從而扭曲了對「真實世界」的認知—— 這就叫做
「啟發式」。
舉個例子:你覺得國内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一個生活在北上廣深的人,跟生活在三線小縣城的人,答案會一樣嗎?一定不會。因為他們的圈子不同,接觸到的信息不同,故而被塑造出來的「啟發式」也不同。
所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合理的做法,不是依賴于「我身邊的人」,也不是依賴于「常識」,而是依賴于數據 —— 查一查統計局的數據,用它們來修正自己的直覺。
同樣,當你作出任何判斷、提出一個觀點時,不妨先退一步,想一想:我想說的這句話,有沒有數據可以支撐?
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生活裡,多去收集和積累數據。比如國家統計局的宏觀數據,各行業的報告,各機構、高校的調研和統計,都可以有意識地收集起來,有需要時再去查詢。
這可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實世界」,從而做出更理性、更全面的判斷。
6. 表達事實而非夾帶情緒
生活中大多數問題,都是溝通問題。而大多數溝通問題,又往往源于什麼呢?溝通雙方的不透明度。
很多人的毛病就在于:你不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但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維代入進去,從而産生一些也許根本不切實際的念頭,令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之中。
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叫做
「透明度錯覺」:
幾乎每個人在溝通時,既會高估自己對對方的揣測,也會高估對方接收信息的效果。
簡而言之:我們總會認為「對方一定是這樣想的」,也總會覺得「我講得夠清楚了,對方一定明白」—— 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
所以,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思考和溝通時,強調事實而非意圖揣測。比如:
舊模式:
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新模式:
你上次在全員大會上,對我的方案提了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讓我感覺不太舒服。
也就是說,用
「情境 - 行為 - 感受」
的溝通模式,替代掉你對對方的揣測和判斷,把事情「攤開來講清楚」。無論是職場中,還是生活裡,這都是一個極其簡單而有效的做法。
這樣,可以最大化雙方的透明度,讓彼此都能夠知道「我們在談什麼」,從而獲得更高的共識,避免誤解像滾雪球一樣不斷疊加、強化。
要知道,「透明度錯覺」還有一個有趣的結論:傳遞信息越清晰的人,整體上的快樂程度也越高。
為了讓生活多一點共識、少一點誤解,盡可能讓信息的傳達,更清晰,更透明。
7. 做好行動筆記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出過一種生活方式,叫做
「實驗式生活」。
什麼意思呢?就是把生活當做一場實驗,多去接觸新的可能性,并針對每一種可能性,做好觀察、記錄、思考、總結和複盤,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體驗。
這其中,非常有效的一個技巧,就是去做行動筆記。
舉個例子:當我接觸到一款新軟件時,哪怕我暫時用不上,如果它很有特色,我也會想辦法摸索一番。與此同時,做一頁針對這款軟件的「行動筆記」,記下它的優缺點、使用體驗、功能特色、适用的場景、可以優化的地方,等等。
一次試用過程,短則半個月、一個月,長則幾個月到一年,我會在這段時間内,充分去挖掘它的特點,碰到一切值得記錄的東西,随時記下來,豐富這一頁「行動筆記」。
久而久之,這些行動筆記,就會構成我對這個領域寶貴的經驗積累和思考。不僅停留在這款軟件上,還可以幫助我增進對新産品的理解和思考。
同樣,無論你是培養一個愛好,學習一項技能,還是接觸一個領域……都可以去做「行動筆記」。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格式:
我在哪一天、什麼樣的情境下,嘗試了什麼樣的行動,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從中我思考了什麼,有哪些經驗可以提煉、遷移出來。
像這樣,保持對自己行動的觀察、思考和反思,保持思維的敏感性,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
它不但可以把你學習的成果可視化、具現化,讓你看到自己一步步的提升,更可以幫助你不斷豐富生命的體驗,讓自己獲得充實和滿足感。
8. 永遠追求「有所不同」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避免的是什麼呢?是陷入了舒适區不可自拔。
也就是說:當你覺得一切都非常順利,行雲流水,特别舒服的時候,也許就要警惕了:你很可能隻是在重複自己已經非常熟悉的事情,而沒有絲毫的進步。
畢竟,學習和成長,一定是困難的 —— 它相當于在你已經熟悉的模式裡,更換掉其中一環,讓你感到「不舒服」,再通過訓練,讓你習慣新的模式,習慣這種「不舒服」。
因此,當你感到舒服的時候,也就意味着一切都是舊的,缺乏新的挑戰和未知。
所以,無論做任何産品和項目,我都一定不會停留在「重複」,而是想辦法給自己營造一點「不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