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可發生在肝膽管和總膽管内。膽石成因說法不一,一般認為與膽汁瘀滞、細菌感染和膽汁成分改變有關。膽石所含成分可分為三類:①膽固醇結石(多在膽囊中);②膽色素結石(多在膽管中,呈泥砂狀);③混合型結石(膽固醇、膽紅素和鈣鹽等成分,多存在于膽囊或膽管内)。臨床表現:①膽囊結石,半數無明顯症狀,待結石較大較多時,有膽源性消化不良,右上腹脹悶不适,結石阻塞,多在夜間發作,似急性膽囊炎症狀,可觸及腫大的膽囊,但腹膜刺激較輕;②肝膽管結石,症狀很不典型,常有肝區或胸肋脹痛,不規則畏寒發熱,或有輕微黃疸。因長期膽汁瘀積,後期可形成膽汁性肝硬化和肝腫大;③膽總管結石,主要表現為腹痛,寒戰發熱和黃疸三大症狀。上述三類結石,均可B超檢查确診。
中醫統稱為“膽石”。我國著名的老中醫專家廖佐芹教授說,因嗜食肥甘及濕濁熱邪蟲毒等,蘊聚于膽,膽汁瘀積,與邪毒凝結而成砂石。在實踐中發現,生結石的人多數有生悶氣的經曆。治療本病,西醫多采用手術療法。但是并非萬能。廖佐芹教授說,手術後遺症問題,一些肝膽管結石、膽總管内泥砂型結石、老年體弱多病者的膽結石,并非西醫手術能治療的,仍須發揮中醫中藥之長,并能取得良效。
1 主治膽結石伴黃疸
組成:柴胡9克,白芍9克,郁金9克,川楝子9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茯苓 12克,陳皮 12克,法半夏 12克,茵陳 18克,麥芽 24克,炙甘草 6克。
用法:水煎 2次,分 2次服,每日 1劑。
功效:主治膽結石伴黃疸。
醫案:徐某,女,35歲,農民。右脅脹痛 10年餘,近食油膩之物,痛如刀絞,伴惡寒發熱,黃疸嘔吐,小便色如濃茶。醫院膽囊造影,診斷為膽結石症。患者要求中醫藥治療,故來求治。患者肝膽郁熱至瘀并犯脾胃,治宜舒肝利膽,行氣活血,以治其本。對體虛患者,可輪換服用兩個處方(即處方十和處方十一),以防止腹瀉次數多,身體更虛弱。連服3劑後,疼痛、惡心嘔吐消失,食增,心煩口苦大減,大便次數日增 4次。為防止腹瀉次數多,身體更加虛弱,故應改服處方十一,治宜健脾強胃為主,疏肝利膽為輔。連服 2劑處方十一後,諸症消失,飲食大增。之後讓患者兩個處方輪換服用,具體方法為:處方十服 2劑,停藥 3天,再服處方十一 2劑,停藥 3天;再服處方十 2劑,停藥 3天,再服處方十一 2劑,停藥 3天……。如此服藥 2個月,醫院複查,膽囊無異常,結石全無,宣告痊愈。随訪 3年未見複發。
2 主治膽囊息肉伴膽結石
生大核桃 4-6個(若山核桃需 10個)。
用法:取仁生吃,1天分2次吃下,白開水送服,不間斷地吃。
功效:主治膽囊息肉伴膽結石。
醫案:患者腹部隐痛,有胸悶、惡心、嘔吐,寒戰、發熱等症狀,醫院診斷為膽石症伴膽囊息肉。患者家境不濟,不想吃藥。由家人和朋友陪來,問有無别的治療方法。問患者家鄉出産什麼?回答出産大核桃,也有小核桃(山核桃)。患者沒有出血症狀,于是開出本方。連吃3個月後,患者腹痛減輕,連吃半年後,醫院B超複查,膽囊息肉和膽結石全部消失,諸症痊愈。囑其繼續減量服食大核桃仁半年。追訪 3年未複發。
[提醒:本文方劑用于專業交流,請勿自行服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