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一法通 序

或曰:見近日所行蒙學課本乎?大約先認字,次講字,皆實字也,謂之靜字。積之數十字,然後學拼句,故易通也。今教以此,是與其法異也。

曰:無以異也。教此者,一面解字,一面拼句,且句為已拼之句,省另拼句也。

曰:先講字乎?先讀句乎?

曰:亦無以異也。所忌乎深書者,為其字不易講也。今教此,先講字可也,先讀句可也。且必盡講靜字,學者反難強記。吾謂不如一面講字,一面讀句也。且靜字、動字,何苦分别之有此?如《詩經》之賦、比、興,悉心講之,不三日而盡通之。必先靜字,而不許參以動字,是日責學童記比、興之迂法,非通論也。

曰:不有《集韻增廣》乎?

曰:其句長短不易齊也,其韻雜無次也,且所集或不可解,又太略,故姑置之也。

曰:其韻何以分也?

曰:“東”、“冬”合也,“江”、“陽”合也,“真”、“文”、“侵”合也,“蕭”、“肴”、“豪”合也,“庚”、“青”、“蒸”合也,“寒”、“删”、“先”、“覃”、“鹽”、“鹹”合也,“支”、“微”、“齊”、“佳”、“灰”古合今不合,且其中有合而不合,有不合而合,故以今讀分之也。“魚”、“虞”合也,然如“魚”之“鋤”、“虞”之“吳”,固不可合亦分之也。又如“魚”之“諸”、“虞”之“朱”,方音有入“魚”、有入“吳”,故亦分之也。元韻半入“真”、“文”,半入“寒”、“删”,亦分之也。“真”、“文”、“侵”與“庚”、“青”、“蒸”,楚音、川音可合,河北音不可合也。且吾湘人音“東”如“登”,河北人音“登”如“東”,觀二地人所通行歌可見也,又安可合也?

“月”獨出何也?

曰:“月”獨有入聲一音,字不與他合。今本詩韻,以“笃”入“東”,以“角”入“江”,固不如《詞韻》,以“笃”入“都”,以“角”入“歌”之甚易而實是也。

為初學童設,有深語何也?

曰:淺深之分,殊不易言,教者自以意定之。若學童隻可講淺,置其深可也。且深有典者十之一二,再讀時加之不難也。

後有聯何也?

曰:相傳在人口者,聊取足之,亦文章之一事也。

曰:韻或不與正音合,何也?

曰:“他”之為“拖”也,“右”之為“友”也,正音也。今不用正音,從俗讀也。

曰:此可通行乎?

曰:吾家學童,講經三年不通者,講此一年無不通也;不能作家書者,無不能也。此其益也!可通行與否?非所知也。且吾見湘陰李先生辀書矣!其私塾,先授古文一年,視其可文也而後授之經。曰“不明古文者,其不能講經者也。”曰“此捷法也。”吾之編此,亦曰此捷法也。可通行與否?則非所知也。

                 光緒乙巳年七月 臨湘吳獬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