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軍事 > 正文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4月16日上午10時,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乘組在圓滿完成為期183天的空間站飛行任務後,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王亞平成功返回地面。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這是“神舟”系列飛船的第13次飛行,是中國實施的第8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第二次空間站飛行任務,創下了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站任務飛行時間最長、任務項目最多的紀錄。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飛船返回技術的發展
此次神舟十三号返回,有一個名詞一直在被提起:“快速返回技術”,所謂的“快速返回技術”,指的是神舟十三号飛船和空間站組合體分離後,将原本需要約20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制動離軌段,縮減到短短4到5個小時完成,從而确保航天員能夠快速返回地面。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看起來無非是“20個小時”到“5個小時”的差别,但事實上“快速返回技術”和“快速對接技術”一樣,都屬于返回/對接技術的“進階”。那麼,“快速返回技術”到底是怎樣做到的、人類曆史上的載人航天器,都是如何返回地面的呢?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在大伊萬的印象裡,人類載人航天史上,先後出現了三代返回技術,分别是第一代的“飛船再入、彈射座椅返回技術”,第二代的“飛船再入、降落傘減速返回技術”、第三代的“軌道器再入、直接降落在機場返回技術”。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先說第一代返回技術,此代返回技術以蘇聯“東方”系列載人飛船為典型代表,主要技術特征和技術步驟是:飛船輸入導航參數,載人艙段和服務艙段分離,爾後建立再入姿态,進入高層大氣,利用大氣層實施氣動減速,待到達低層大氣後,航天員啟動彈射座椅彈射出艙,用降落傘降落到地面,飛船不繼續減速,而是撞地墜毀。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這種航天員返回技術相對簡單,比較适合蘇聯第一代載人飛船體積狹小、難以安排布置大型減速主傘的客觀情況,人類曆史上第一名航天員尤裡加加林,就是采用這樣的方式返回地面的。但是,這種靠彈射座椅彈射、使用降落傘落地的方式,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差,對飛行員的生理和心理都是相當大的挑戰。因此,很快就被全面淘汰了,隻在美國的第二代載人飛船“雙子星”飛船上,作為備用的逃逸設備被保留了下來,但也從來沒有真正運用過。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而第二代返回技術,也即“飛船再入,降落傘減速返回技術”,分别被美蘇兩國運用在了自己的“水星”系列載人飛船(1962年2月實施首次地球軌道飛行)、“上升”系列飛船(1964年10月實施首次三人航天器飛行)上。所謂的“降落傘減速返回”,顧名思義,飛船實施制動離軌、多次調姿、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建立再入姿态、穿過高層大氣,進入低層大氣後,航天員和飛船不分離,飛船上安裝大型減速傘,打開減速傘後,将飛船的下降速度降低到合适的區間,并完成着陸。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目前,中國的“神舟”系列飛船,俄羅斯的“聯盟-TM”系列飛船,美國的“載人龍”和已經退役的“阿波羅”系列飛船,均采用了這一着陸方式。當然在具體的着陸參數設置和部分設計細節上,以上飛船還是有相當大的不同的: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以美國而言,NASA設計的載人飛船偏好海上濺落,海上濺落的優勢是海水緩沖相對較好,可以相應提高飛船的再入速度,如載人登月飛船再入時,就必須選擇在海上濺落;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同時,海上濺落對飛船返回參數的選擇比較寬泛,可以選擇相對較大的着陸區,甚至不用擔心飛船落偏方向,在海上濺落時,飛船也不需要設計反推火箭等;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但是,海上濺落的劣勢是飛船抗浪性較差、遭遇大風大浪容易發生沉沒事故、給航天員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如美國在“水星”計劃中,就出現過飛船濺落時莫名其妙地彈開了艙門、沉入大海最終沒有被打撈起來的問題,讓航天員加斯格裡森差點丢了小命。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而中、蘇(俄)的載人飛船偏好陸地着陸,陸地着陸的優勢是安全性相對較好,不用擔心飛船進水沉沒的問題,也不用擔心海上搜救的問題。比較适合中、蘇(俄)等國海軍力量薄弱,對海域(對蘇聯來說是溫暖水域)控制權不足,但陸地面積相對廣大,部分地區地廣人稀的現狀(同時以海上着陸作為備用的返回方式)。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當然,陸地返回對再入速度的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飛船必須實施有效的制動減速,增設反推火箭,盡最大可能降低着陸速度等。總的來說,“陸地着陸”和“海上着陸”無太大的區别,也沒有孰優孰劣之分,隻能說中、蘇(俄)、美三國都選擇了适合自己的飛船回收方式。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機場着陸”返回技術
盡管“飛船再入,降落傘減速返回”的技術,到“阿波羅”飛船和“聯盟”系列飛船階段已經完全成熟,但美蘇兩國在冷戰的大背景下,依然沒有放棄研發新一代載人航天器的着陸技術。這就是美國、蘇聯航天飛機軌道器采用的“機場着陸”返回技術: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以美國的航天飛機軌道器為例,在返回地面之前,經曆建立再入姿态後,需要在自動駕駛設備的協助下,在高空實施一個巨大的S型轉彎,這一S型轉彎将幫助飛機完成減速,從24馬赫降低到10馬赫,再進一步降速到3.5馬赫左右。
航天飛機再入過程的地面航迹示意圖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此時航天飛機軌道器的飛行高度大約為30千米,并脫離黑障區域,建立和地面的通聯,由正常的機場進近引導軌道器再實施一個S型轉彎,完成轉彎後,航天飛機軌道器将減速到亞音速,高度降低到2000米以下,最終使用正常的ILS着陸系統,在機場跑道上着陸。
降落美國加利福尼亞愛德華空軍基地的航迹示意圖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但相比波音737系列客機約135節的着陸速度,航天飛機軌道器的着陸速度一般高達200節以上,對着陸系統和跑道的要求要遠遠高于普通的大型客機。
“暴風雪”号航天飛機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美國的航天飛機軌道器采用無動力滑翔着陸的方式,蘇聯的“暴風雪”航天飛機軌道器,特地安裝了兩部RD-33型發動機,在測試狀态下可以讓它在大氣層中實施機動飛行,該型航天飛機軌道器也第一次初步具備了“空天飛機”的雛形。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但是,由于航天飛機系統的制造、使用、維護價格實在太高,高到遠遠超過了美蘇兩國的承受能力。同時,作為一個複雜系統,航天飛機的成熟度始終趕不上更加可靠的載人飛船,蘇聯解體後,“暴風雪”号航天飛機以極快的速度被丢進了垃圾場,而NASA在慘淡經營了許久後,也終于在先後墜毀兩架的情況下,選擇了放棄航天飛機軌道器,第三代載人航天返回技術變成了昙花一現。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快速返回技術”
因此,目前最為先進的載人飛船返回技術,就是基于第二代“飛船再入、降落傘減速着陸”技術改進的“快速返回技術”。所謂的“快速返回技術”,主要“快速”在飛船的制動離軌階段,原有的飛船制動離軌階段,需要實施兩到三次變軌調姿、一次變軌減速,才能進入慣性滑行段。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按原有的返回程序,三次變軌調姿、一次變軌減速需要約15圈飛行、20個小時才能完成,從空間站撤離、到返回地面,大約需要1天時間,在這期間,由于飛船已進入返回階段,故而航天員必須被固定在座椅上,無法移動,甚至也難以進食,對航天員的生理有比較大的影響。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而在實施快速返回程序後,變軌調姿、變軌減速可以在4圈、6個小時左右就基本完成,從航天員撤離空間站,到返回地面,可以在不到10個小時内完成。比如此次神舟十三号飛行任務,淩晨0點44分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分離,上午10時許飛船就已經着陸,前後花了9小時多一點的時間,這背後對飛船程控、地面遙測能力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盡管咱們的神舟系列飛船,已經實現了空間站快速對接、飛船快速返回,可以說是做到了當前載人飛船返回的最高水準。但是,未來如果我們要遂行載人登月任務,新的921載人飛船大概率要使用新的海上着陸技術,這對我們的載人航天返回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從一天縮短到幾小時!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面,首次運用“快速返回技術”有多厲害?
同時,長遠來看,以航天飛機軌道器為代表的火箭發射、水平着陸返回技術,應當是未來航天飛行器返回技術的大趨勢,在這方面,咱們也已經有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也許在不久的将來,我們将首先完成第三代載人航天返回技術的實用化,就讓我們繼續關注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