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對聯說得很好: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
這個世界很奇葩,同樣一件事,一句話,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這件事對與錯,好與壞,完全取決于你自己的内心感悟,和别人怎麼說都無關;
相反,許多人卻在極其在意别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心裡的感悟又完全不算數了,經常因為不相幹人的一句話,讓自己糾結許久。
具體原因就是,這件事是否和自己的利益相關?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
其實不是讓你懂得世上萬般道理,事實上誰也不可能記住,懂得那麼多的道理?
古人的意思是說,你讀了足夠多的書,經曆了足夠多的人和事,就會發現……
原來世上的基本道理就是那麼簡單幾條,而且還舉一反三,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
很奇妙的一件事情,不是嗎?
比如:健身減肥,知信行者一位朋友決心開始鍛煉減肥。
首先去找到一位曾經瘦身成功的朋友去取經,把朋友的經曆,作為自己的參考和一個标杆。
然後根據标杆的經驗,借鑒改編,成為自己的鍛煉方法和習慣,制定出适合自己當下情況的鍛煉計劃。
每天把具體的時間計劃和行程,寫在紙上或者手機中,每完成一項立刻劃掉。
以一個月為期限,看效果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總結複盤,細化調整。
短短半年内,成功健康瘦身三十多斤。
許多人懶得讓自己思考,不願意舉一反三,大多時候問題就卡在這裡了。
知信行者學習群經常以一些職業為案例,拆解逆向思維,有時候拆解一個家具行業的案例。
群裡的好友就會詢問,我是搞家政行業的怎麼辦?我是搞地産銷售的怎麼辦?我是賣化妝品的怎麼辦……?
這個世界上360行,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手把手地去教你學會行業秘籍,全靠自己去跨行跨界去偷偷學習,偷偷借鑒,舉一反三。
就像小時候學習的數學加減乘除,你要正着會算,反着也要會算,還要會從各種角度去進行驗算。
一道題正确答案隻有一個,但是解題方法卻可以有無數種。
知信行者一位好友公司不景氣,前幾年被迫下崗,40多歲開始在家學習網絡自媒體創業。
沒有任何經驗,網絡搜索出來的結果又大多看不懂,就去找了一位據說是十幾萬粉絲的短視頻高手學習。
高手也沒有講什麼高深的大道理,讓好友跟着他看了幾天,無非就是從哪裡尋找素材,如何進行改編加工為自己所用,如何通過剪輯軟件制作短視頻。
好友最後感覺其他的還好,就是無論如何看不懂編輯軟件的使用,咨詢高手自己寫成文章自媒體應該怎麼做?
高手說自己雖然不寫文章,主要搞短視頻,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
高手給好友制定了一個标題,告訴好友和他一樣去搜索素材,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編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文體不限。
好友抓耳撓腮好幾天,終于搞出一篇文章,按照高手的辦法去注冊了幾個自媒體平台,把文章發布出去。
高手說就這麼幹,給你個作業,每天至少完成三篇以上文章去發布,先去寫上一個月,完不成不要睡覺。
中間也曾因為不懂平台規則,被扣分,處罰,封号,删文,修改,轉變創作領域……不斷修正,完善。
短短兩三年,好友居然也從一個絲毫不懂網絡的小白,擁有粉絲也快十萬,收入早就遠超之前的主職工作了。
哈哈,簡直就是神了個奇!
你會發現無論健身減肥還是自媒體文章,裡面蘊含的原理基本都是相通的。
人同此心,物同此理,萬法歸宗,一通百通。
生意人大多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說是有兩個早餐攤賣的種類差不多,收入卻大相徑庭,原因很簡單。
一位攤主總是詢問,加個雞蛋嗎?
顧客回答:不加。
另一位攤主總是詢問,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
大多數顧客回答:加一個吧。
不懂舉一反三的人隻會當個笑話聽,高手大多就會運用到自己的生意當中。
一位賣水果的攤販,總是把同一種蘋果分為兩堆,價格也标為兩種,一個高些,一個價格低些。
有人問,就是一堆酸,一堆甜,一堆是當地蘋果,一堆是進口蘋果。
總有一堆先賣完,那就把剩下的再分為兩堆……
價格高的利潤高些,價格低的銷售速度快些,不用自己過多介紹,客戶自己就會根據喜好,挑選到滿意的蘋果。
是不是和問要一個雞蛋和兩個雞蛋,都是異曲同工之妙呢?
每個人的思維系統都有一套複雜而奇特的“目标自動追求機制”,是每個人的内在自動導航系統。
這個導航系統你天生就有,隻是沒有使用說明書,隻能靠你自己去總結發現。
當你搞明白自己天生就有的,這個思維說明書,凡事你就都會舉一反三,一通百通,讓自己赢在起跑線上。
關鍵在于你如何設計自己的這份說明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