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數千年來,人們為了追求口腹之欲,創造出煎、炒、烹、炸、煮、熬、炖、溜、燒,汆等數十種烹饪技法。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似乎已經融入到我們整個民族的血液裡,從商周到明清,綿延數千載,人們對美食的追求永無止境,到如今基本上已形成了魯、川、粵、蘇、閩、浙、湘、徽這八大菜系,而各個地方名吃,更是數不勝數。
随着時代的發展,很多傳承百年的老字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另一些卻因各種原因,走向沒落,今天我們要講的則是,曾經耳熟能詳的地方名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從原來的狗不理王府井餐廳“差評報警”事件,到現在的新三闆退市,這個曆經160多年的品牌,似乎到了窮途末路,那麼這個鼎鼎大名的民族品牌,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這個地步?
百年老字号 天津“狗不理”
在琳琅滿目的華夏美食中,包子作為我們日産的主要食物,而縱觀全國,名氣最大的就數天津的“狗不理”了。
“狗不理”包子當年名揚海内外,無論是外地人還是外國人,隻要來到天津,品嘗一頓“狗不理”包子,似乎就是一種遺憾。
随着“狗不理”的名氣越來越大,除了天津以外,各地都挂起了“狗不理”的牌子,特别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在中國的大中型城市裡,好像遍地都是“狗不理”,本來隻是天津本地的一個品牌,卻有了席卷全國之勢。
可随着“狗不理”的野蠻生長,它的口碑也在逐年下滑,到了近幾年,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招牌,紛紛關門,因為凡是品嘗過“狗不理”的食客,都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哪怕是天津本地人,對他們曾經鐘愛的“狗不理”包子,現在也鮮有人問津了,簡單地說,就是“狗不理”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味道,并且價格昂貴,并不是平民百姓,首選的小吃了。
那麼為什麼曾經名揚天下的“狗不理”,怎麼會落到今天這個尴尬的境地呢?
首先就是“山寨”橫行,冒牌的居多,别說其他地方,即使在天津“狗不理”老店的門口周圍,都有打着“狗不理”的牌子,招搖撞騙的包子鋪;而這些還不是更嚴重的,“狗不理”本身的經營,包括産品、服務,還有其他都存在問題,而正是一番的騷操作,把“狗不理”的牌子,給玩砸了。
其實,天津人不吃“狗不理”,也并不是從現在開始的,“狗不理”的口碑下降,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初現端倪,究其根本就是三個字“不實惠”,一些曾吃過“狗不理”第一代包子的老人,對其評價就是“變味兒”。
那麼,真的是“狗不理”的産品質量和價格導緻這家老字号如今的尴尬局面嗎?我們先從“狗不理”的曆史談起。
“狗不理”的起源和“變味兒”
據傳從清朝的道光年間到如今,“狗不理”早已經曆了160多年的曆史,而“狗不理”這個品牌的來源,也并不是指包子,而是指人。
據傳“狗不理”的創始人,名叫高貴有,他的具體生年已不可考,而有記載的是他的孫子高煥章是1916年出生,以此推論,高貴有應該出生在19世紀70年代,而清道光和鹹豐兩朝,是19世紀20到50年代,因此“狗不理”老店所宣傳的“從清朝道光、鹹豐年間就别具風味而轟動天津”的傳聞,并不可信。
據有關資料顯示,“狗不理”在天津稍有點名氣,是在1900年前後,那時應該是清朝光緒年間,那時的“狗不理”本人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久居天津而且吃過“狗不理”第一代包子的老人對此印象很深刻。
據他們回憶,最初的“狗不理”就是擺在天津北大關外侯家後中街的一個露天包子攤,因為當時這個地方接近天津衛的南運河碼頭,作為進出天津的重要交通要道,客流量很大,那些靠運河謀生的小販、船丁、腳夫以及來往的南北客商都彙聚于此,而這些人是當時“狗不理”包子鋪的主要客戶。
我們都知道包子是一種快捷,方便的主食,人們可以坐下就吃,吃了就走,趕時間的話,還可以邊走邊吃,正是這種快捷實惠,才成了當時人們首選的大衆小吃。
“狗不理”因為物美價廉,受到當時運河碼頭底層人士的歡迎,包子攤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名氣也就打了出來。
高貴有的小名叫“狗子”,經常因為生意太好而忙不過來,很多客戶連招呼數聲,也不見他理睬,于是就調侃他為“狗不理”,因此“狗不理”隻是高貴有的綽号,而不是店鋪名字。
高家的包子鋪其實最早叫做“德聚号”,但是大家喊“狗不理”喊得太順口了,反而“德聚号”這個名字被人忘記了,于是高家後人也就将錯就錯,将“狗不理”的牌匾挂上,代替了原來的“德聚号”。
真正讓“狗不理”聲名大振的是一個傳說,相傳當初慈禧太後因為憂思國事,茶飯不香,當時直隸總督袁世凱派人特意從天津購買了一提盒“狗不理”包子進貢給老佛爺,慈禧太後吃到“狗不理”後,立刻“龍顔大悅”,命人厚賞了袁世凱,這個故事被“狗不理”的後人,繪制成圖畫,現在還挂在他們的總店前廳。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隻是一個利用名人炒作的商業事件,不過是為吸引客流而編纂的故事而已,根本無從考證。
因為包子這種食物,隻有趁熱吃才好吃,一旦涼了再回籠,味道肯定會變差,從北京到天津有200多裡地,就是在現在都不好解決包子的保溫問題,何況在交通不便的清朝,袁世凱若是孝敬“老佛爺”,隻能從天津請做包子的師傅,在北京為慈禧做包子,而不是像“狗不理”總店所說的那樣,用快馬把蒸好的包子,運送到北京,更何況慈禧太後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區區“狗不理”尚入不了人家的法眼。
這些無法考證的東西,我們暫且不談,從定位上來說,“狗不理”就是專門為底層人準備的大衆式快餐。
那麼第一代“狗不理”究竟是什麼味道呢?
不僅是包子,并且“狗不理”的名詞的由來都衆說紛纭,有人說是高貴的乳名,有人說是他的綽号,這個現在連他們高家後人都解釋不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狗不理”的創始人來自高貴有。
相傳高貴有年輕時,在一家包子鋪做夥計,因為吃苦耐勞,有聰明能幹,平時對做包子很是上心,久而久之,就調配出一種與衆不同的包子餡,并且還創作出一種特殊的和面技法,而正是這些為包子鋪打響了名聲。
幾年後,高貴有積攢了一些本錢,就獨自出來創業,于是就有了後來“狗不理”的雛形。
最早的時候,“狗不理”賣的包子,隻有一種肉餡,它和其他包子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餡料是用精心熬制的雞湯和大骨湯,把其他調料品和肉菜餡兒融在一起,并且把蔥姜、醬油、香油合在一起,再加上用半發面做的包子皮,上籠蒸熟後,肉餡就像一個丸子,咬上一口,湯汁四溢,味道十分鮮美。
而包子皮所用的半發面也叫“一拱肥”,就是用老肥和面,,這樣出籠的包子,“底托油、長相好,有咬勁”,而我們所知道的“狗不理”有十八個褶,隻不過是一種獨特的形式,和味道沒什麼關系。
那麼“狗不理”的餡料的具體配方是什麼,據“狗不理”第三代傳人高煥章後來公布
淨肉一斤,醬油二兩五錢,生姜一錢,淨蔥一兩二錢五,香油一兩二錢,味精六厘七,湯八兩四錢五。
當然其中選料也很考究,比如做包子的肉,隻能用“前膀”或“後座”,其中按肥肉占三成,瘦肉占七成的比例搭配,當然也不是一定之規,是按季節的變化做調整,冬天肥肉多些,夏天瘦肉多些,其中包子選用的醬油一定要用原汁的,香油也必須要小磨的,還有就是和面的水都要随時令的不同而調整溫度。
這麼看來,一個小小的包子,的确藏有不少學問在裡面,這是高家人通過幾代人的摸索而研究出來的。
既然“狗不理”蘊含了高家人這麼多心血,應該作為獨家秘方傳承下來才對,那麼什麼後來就“變味兒”呢?
這就要從1956年的公私合營開始說起了,當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提倡恢複傳統風味的食品,不僅找到了“狗不理”第三代傳人高煥章,并且将“同義成”“陳傻子”等幾家和他齊名的包子鋪聚在一起,重新确定配方,在當年著名的豐澤園飯莊舊址,選用了“狗不理”的牌匾,從此,小小的一家包子鋪,成為國營單位。
這麼看來,那時的“狗不理”不過是選用了“狗不理”的牌子,而配方已經和原來的沒什麼關系了。
當時天津有名的包子鋪不止一家,而他們的口味各不相同,比如陳傻子”包子和餡喜歡放一點兒面醬,而同義成”的包子餡料用的是腐乳調味,時間一長,自然互相“竄味兒”,後來“狗不理”又在原來的基礎上推出了三鮮餡包子。
到了上世紀70年代,“狗不理”公司對餡料又做了改動,取消了骨頭湯拌餡的宣傳,味道已經大變,那時“狗不理”的第三代傳人高煥章被調出了企業,這時候“狗不理”實際上和高家已經沒有了任何關系,因此被改變成什麼味道都是可以理解的。
并不是說,我們一定要死守老傳統不變,因為随着時代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口味自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包子餡料根據時代的變化而增加,也沒什麼錯,但是改變必須把握一個度。
最早的“狗不理”隻有一種肉餡,後來在七十年代增加了三鮮餡,可是到了80年代以後,什麼海鮮系列、貢品系列、精品系列、野菜系列,什麼品種都出來了,零零總總就有80多種,而随着包子精品化的發展,卻和傳統大衆日行漸遠。
“狗不理”終成狗不理
因為國家的宣傳,“狗不理”從一個地方品牌蔓延到全國,很多假冒的 “狗不理”也應運而生,全國遍地包子鋪,大城小巷都有“狗不理”。
可是更讓人費解的是,那些假冒的“狗不理”反而更能了解市場需求,他們都打着“傳統配方”的名義吸引顧客,而不是推出什麼别的系列。
的确,大家都是奔着“狗不理”包子來的,而不是千裡迢迢地去天津吃什麼野菜、海鮮、豆沙包子,雖然他們才是真正的“狗不理”招牌。
包子畢竟是大衆化、快餐式的食品,和饅頭,面條一樣,都是家常便飯,隻要快捷、可口就行,老天津衛吃包子,一般都是包子、米粥和鹹菜三樣,先吃包子再喝粥,“狗不理”包子鋪也就是靠這三樣,打出了名氣,後來生意紅火後,也不過把大米粥換成小米粥,普通鹹菜變成了八寶醬菜,最多再加上幾樣家常小菜。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即使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到天津,吃的也是這幾樣,區别就是人家不是來包子鋪吃,而是請專人到賓館做。
“狗不理”後來進了國宴,人民大會堂派人來到天津,學習的也是傳統做法,而不是所謂的那80多種系列。
用包子這種大衆化的小産品,來撐起一個企業,本身就是不靠譜的,更何況他們還丢掉了最重要的“傳統”。
我們看一下現在的“狗不理”,雖然普通包子生意還在做,但是因為購買人數太多,顧不上那些本小利微的鹹菜、米粥了,因為“狗不理”名氣大,即使包子塌餡、掉底照樣有人買,那麼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他們在質量把控上就失了分準。
雖然看似店鋪紅火,但是一個小小的包子怎麼能養活那麼大的國有企業呢?他們店裡真正的營業額是包廂雅座,生猛海鮮,美馔佳肴,各色酒水.....而這些利潤才是維持企業運轉的核心,而所謂的“狗不理”包子,反而成了點綴。
就這樣“狗不理”,真成了狗不理,雖然正廳還是挂着那個招牌,包子卻成了配角。
真正給“狗不理”帶來滅頂之災的,是“無序擴張”和“山寨橫行”,1956的公司聯營,造成的結果是,曾經和“狗不理”齊名的包子品牌全部消失,“狗不理”成了一家獨大,成了天津包子的代名詞,再加上國家的大力宣傳,“狗不理”名揚天下。
名氣自然就帶來利益,也就是“品牌效應”,于是各地都紛紛找上門來,要求聯營,這就造成了上世紀80年代後,“狗不理”遍地的奇觀,那麼“狗不理”真的開了那麼多聯營店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據資料顯示,經“狗不理”授權的聯營店隻有不到百家,其他的都是“挂羊頭賣狗肉”得“假狗不理”。
我們刨去“山寨”得不算,那麼看一下,這些經過授權聯營的,是怎麼運作的?他們一般是派人前往天津總店,以學徒的名義,學習一段時間技術,然後就回去挂牌營業了。
“狗不理”總店隻是按照該店的營業額收取一定的“牌匾費”。那麼當年靠“牌匾費”,“狗不理”收了多少錢呢?據當年的天津媒體報道,僅一年的牌匾費”就超過了“狗不理”總店的營業額。
我們現在來看,“狗不理”當年的聯營選擇是“丢了西瓜撿了芝麻”,因為缺乏管控,造成了各地“狗不理”店做出包子,味道千差萬别,質量也參差不齊,更有甚者,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魚目混珠,這都給“狗不理”品牌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當時中國剛剛實行市場經濟不久,根本沒有現代化的管理經驗,而“狗不理”企業也沒有考慮到加盟者的經營管理基礎和技術力量,更沒有必要的監督和制約手段,這樣就造成了不少聯營店挂着“狗不理”的牌子,出售名不符實的包子。
更有甚者,直接渾水摸魚,在沒有取得“狗不理”授權的情況下,直接把牌子挂上,那個時期,全國各地可是遍地開花,隻維權一項,就讓“狗不理”企業忙的焦頭爛額,而由此所造成的的品牌傷害,豈是區區“牌匾費”可以彌補的?
我們常說要做“百年老店”,品牌的建立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和口碑才能完成,在新時代,創新發展是沒有錯,也是必要的,但是前提是,要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品牌畢竟是為産品服務的,“狗不理”是因為包子而名揚天下,而它的營業額反而靠的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很多遠道而來的人,竟然吃不到正宗的包子,再加上品質參差不齊的“聯營”和魚目混珠的“山寨”,“狗不理”的牌子早就砸了,更不用談什麼發展了。
“狗不理”當年能夠火遍天津,一是靠它的味道;二則是它親民的價格,包子是一種大衆産品,面對的消費群體是普通大衆。
可是現在,我們随便搜一下它的價格,區區八個包子竟然能賣到150元的天價,花這麼多錢吃頓包子,還不一定能吃飽,怪不得有上當的感覺。
我們再看他們店裡其他的菜,在其他飯店不到10元的花生米,竟然賣到58元一盤的高價,這是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的地方嗎?
除了價格不實惠,質量不過關外,“狗不理”店裡的服務态度更是惡劣到了極點,前些年,有顧客在網上吐槽了一下他的質量和服務,竟然直接要起訴,真的不明白,這家老字号的管理者,他的思維是不是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傳統和創新并不是對立的,但是也不能瞎創新,不提他琳琅滿目的80多種産品,就在05年,“狗不理”和澳大利亞一家咖啡店竟然達成合作,這樣搞了一個不中不洋的連鎖店,過去我隻知道吃包子要喝小米粥,而現在卻要喝咖啡,這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從新中國成立起,我們共有1萬多家百年老店,可如今還活着的還不到1000家,而他們的特點都是保持傳統,用“工匠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件事,而不是盲目擴張。
如今,天津人早就不再吃“狗不理”包子,他全國的門店,也倒閉得七七八八,曾經靠遊客來支撐,可是随着現代網絡的發達,“狗不理”包子已經和“黑心包子”畫上了等号,在消費者的一片差評下,它倒下隻是個時間問題。
如果“狗不理”能像“麥當勞”一樣多在管理上下下功夫,多注意些質量管控,不要盡幹些喧賓奪主、急功近利的事,“狗不理”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
而我們看到的是,“狗不理”上下,倚老賣老,仗着自己“老”資格,肆意揮霍着品牌潛力,還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對即将到來的危險一無所知。
我們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希望其他老字号能夠以此為戒。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