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分經候脈法

導讀:提及脈法,其實最早始于《黃帝内經》。早在《黃帝内經》中,遍診法是脈學的全體系。但是由于時代的某些因素,抑或是學術出現斷層的現象。竟然讓這樣極具學術價值的遍診法“隐退江湖”了。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朋友出版了《分經候脈法》一書,一聽書名,就覺得格外親切,一看内容,果然不凡。其中的二十部脈,正是《黃帝内經》遍診法的再現。正如著名編輯西湖散人所說:分經候脈法可視為《黃帝内經》三部九候遍診法之活化石。如此佳作,錯過了豈不是會“連腸子都悔青了”。

五祖 古人的分經候脈與現今獨取寸口切脈法是有很大區别的。分經候脈不僅具有很多優點,而且在中醫的理論上也是很有根據的。《脈訣》是我國較早的兩部脈學專著。在此以前有關脈學的記載,則散見于各醫書之内。但不論專著也好,散載也好。既往有關脈學的知識均很不系統。并且受了舊文字的限制,令人難以體會及掌握。從醫生診脈時的差别性極大的情況,就說明切脈法缺少一個客觀的标準,也表明過去脈學根據是不夠完備的。

晉以後由于大家都舍難從易,在四診中大都偏重于問診了。切脈不但含糊不清,而且僅僅限于太淵寸關尺三部而已。這樣就失去了《内經》的原義。《内經》中還強調天地人三部合參的切脈法。仲景在《傷寒論》中也曾批評過一些醫生在切脈時“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由此可見,現今流行的脈學及檢查方法已很是失去了古人的真傳,不絕如縷了。

由臨床工作及師傳的體驗中,感到古人分經候脈的診斷方法可靠性是很大的。這部分遺産,《内經》中雖有部分記載,但以後的醫書内已經失傳。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雖然批駁王叔和《脈經》的錯誤,卻沒有具體糾正它。因此,醫家已不習慣分經候脈法。但它卻被保存在丹道家的手裡。

現在所流行的青城派道士張太素所撰的太素脈,還不是丹道家脈學的真髓。然而它已比王叔和、高陽生的脈學高出一籌了。丹道醫家内部所保留下來的脈學,多是口傳或抄寫等傳授,簡單、具體,常常僅憑切脈就能辨證疾病所在。丹道家脈法被稱為“太素脈”,其含義并不是因張太素而得名,乃是根據“太素”二字為“形生”之始生的意思。即舊說“太素者,形之始也”,才這樣立名而稱呼的。

人身有了病,檢查其“形生”的脈學,就被叫作太素脈。太素脈自秦漢以後至晉以前,已相當完備了。晉以後則逐漸隐晦起來。金元四家以後在醫家中已不流行。但是今天從醫家和諸子百家的零星記載中,從宗教内部的著作中,從以後對太素脈的批評中,我們還可以概括地看出它的全貌來。

另外,從印度的佛教中還傳來了一套脈法,它與丹道家的脈相似,現存于西藏密教“醫方明”經典内,有少數喇嘛能掌握,對人體氣脈比丹道家分得還要複雜,左右共有100部脈(丹道家才20部脈,即十二經與奇經八脈)。不過其中有好多是純宗教的東西,不切合醫藥學的應用。“醫方明”經典未傳到内陸來,但是從丹道家内部及“醫方明”入手,是可以挖掘出許多脈學寶藏來的。太素脈及“醫方明”脈不是根據解剖屍體的方法從外部求得的,而是根據“内視”的方法從活人體上向内求得及建立其理論體系的。

他們主張用分經候脈的方法,來診斷髒腑氣脈的疾病,每一經脈都有其專門的作用,抓住了脈的“體”和“用”之後,再把所有的脈互相溝通起來,掌握住彼此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辨證論治及分清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正确地做到辨證。而彼此間的關系中最主要的母子生化的關系,相生相克的道理及表裡的關系,這樣根據後天形生的色相,從而推論出先天受氣的偏盛。從診斷髒腑平素的強弱和已經受病的虛實,而定其人的壽夭、性情、生死、吉兇。

1.分經候脈法二十部脈

那麼,這個分經候脈法究竟是如何分經,如何候脈的呢?我們先來說說,分經候脈法的二十部脈吧。二十部脈由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運行組成的,即包括:

(一)太淵脈(肺),

(二)離經脈(心包),

(三)守靈脈(心),

(四)趺陽脈、人迎氣口脈(胃),

(五)青龍、太沖脈(肝),

(六)龍曜脈(膽),

(七)神阙脈(脾),

(八)育嬰脈(腎),

(九)竿珠脈(小腸),

(十)庚金脈(大腸),

(十一)吏倉脈(胰),

(十二)水曹脈(膀胱),

(十三)督脈,

(十四)沖脈,

(十五)帶脈,

(十六)任脈,

(十七)陰陽維脈,

(十八)陰陽蹻脈。

2.太淵脈

我們下面就開始學習二十部脈的第一部脈——太淵脈。太淵脈,與我們常規的獨取寸口有沒有區别呢?太淵脈究竟蘊含着哪些不傳之秘呢?

1.所候 

太淵本身為肺脈,因肺朝百脈、大會于太淵。肺主氣而司均衡,氣為血帥,肺開于寅時,寅時氣脈始于肺而流入大腸,寅為花果之木,得氣最先,故太淵脈是個首要的地方,人身的陰陽經脈大會于此。因此,于太淵脈可候髒腑真氣的盛衰。太淵脈分寸關尺三部,寸候心肺之氣,關以候脾胃之氣,尺以候肝腎之氣。然單憑太淵脈還不足以洞察各髒腑的全面情況,還需分經來候診它。平常所謂左手寸關尺候心肝腎,右手寸關尺候肺脾命,是不切合實際的,理論上也站不住腳,若細分,隻有分經候脈來解決。故太淵以候人身上下,此不過脈象也。晉王叔和以後把各脈出入部位亦置于此,誤人非淺。然單診太淵隻能考各經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弘頂按:太淵脈與分經候脈有次第在焉,此廖師語)

2.切診部位 

太淵脈寸關尺三部。

3.診法 

以左手取右、右手取左。先用大指抵住病人中指、無名指歧骨間陽池穴前一大筋之凹陷中(按即天河穴),指須伸直,名曰“沖天杵”(圖1),然後食指下落,恰好與大指對正平行,名曰“鶴嘴”(圖2),是為寸部,然後把中指、無名指依次自然下落,名曰“平指”(圖3),名曰關尺二部。再以小指之起伏所發之自然内力,來定浮沉,以浮沉而别陰陽本性,這樣的切法較之先以中指按得掌後高骨為關,以“菽量”的輕重而定這浮中沉的方法為優。後法切脈容易偏倚,前法确能安穩不移,而浮中沉自然合度。身大者稀取,身小者密取,幼科一指取之,指腹正落于脈管上。

圖1 沖天杵 圖2 鶴嘴 圖3 平指 4、臨床意義

(1)太淵脈基本上分出浮、沉、遲、數、滑、澀、長、短八脈,稱為八字訣。幾脈相兼,浮沉互見,則陰陽錯雜、脈變無窮了。此均屬病脈。而病變也就因之非一,吉兇攸分了。其本脈以緩為正常,每息五至(一呼一吸各二至,呼吸交替時一至)。以浮沉來定陰陽,浮、數、滑、長屬陽;沉、遲、澀、短屬陰。

八脈所主與一般說法相同,浮為陽脈主表,沉為陰脈主裡,數主熱,遲主寒,滑主痰濕,澀主血少、氣滞,脈長主腎氣旺,又為壽征(按:長而和緩,有胃氣者,非長而弦硬彈手,或長而濡弱無力之病脈),短脈主氣不足,又為壽夭之兆。

(2)順逆之診斷:凡屬陽病見陽脈,陰病見陰脈,陰病見陽脈者,皆為順。凡陽病見陰脈,陰病見陰中之陰脈,陽病見陽中之陽脈者,皆為逆。順者可治,逆者難治。

(3)太淵脈除有常見之八脈外,還可出現釜沸、魚翔、彈石、解索、屋漏、雀啄、偃刀、轉豆、麻促、蝦遊等十種脈,凡此皆為敗證。

十怪脈解:

①釜沸:脈在皮膚,浮數之極,如釜沸中空,絕無根腳。即脈浮數無根,如水之沸騰,息數全無。主三陽熱極,無陰之候。

②魚翔: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浮浮泛泛,似有似無,如魚之翔。即脈浮極微,至數不清。主三陰寒極,亡陽之候。

③彈石:脈在筋肉之下,辟辟湊指,如指彈石。即脈沉而實,促而堅,有如用指彈石之感。為腎經真髒脈也,難治。

④解索:脈在筋肉之上,乍疏乍密,散亂無序,如解亂繩之狀。即脈跳忽快忽慢,節律紊亂。主腎與命門之氣皆亡。

⑤屋漏:脈在筋骨間,如殘漏之下,良久一滴,濺起無力,狀如水滴濺地貌。即脈來極慢,很久一跳,間歇不勻。主胃氣營衛俱絕。

⑥雀啄:脈在筋骨間,連連急數,三五不調,至而複作,如雀啄食之狀。即脈來急而數,節律不齊,止而複跳。主脾胃之氣已絕。

⑦偃刀:如撫刀刃,浮之小急。即脈弦細緊急,如手觸刀刃之感。是肝之危脈。

⑧轉豆:脈來累累,如循薏苡仁之狀。即脈來如豆轉,來去捉摸不定,并無息數,是心之死脈。

⑨麻促:脈如麻子紛亂,細微至甚。即脈急促零亂,極細而微。是衛枯榮血獨澀,危重之候。

⑩蝦遊:脈在皮膚,來則隐隐其形,時而躍然而去,如蝦遊冉冉,忽而一躍的狀态。即脈浮而至數不清,時而一跳,繼而消失。主死候。另,諸真髒脈詳見《素問·玉機真髒論》等。

(4)太淵脈别上魚際時,在魚際穴處觸得或看見脈動,為風濕客于心髒,“怔忡證”一類的脈征(正常不出現)。

(5)太淵脈随息飄搖,一呼二三至、一吸二三至,呼吸間脈至稍遲;或強息時脈快,緩息時脈緩之謂也。亦危證見之。

5.開肺氣法 

凡診得太淵陰脈,或十怪脈,或脈不出者,可以劍訣開氣法開之,開後再候脈。如脈頓轉佳者為可治,或勉可作無望之望而治。否則為難治或不治之症矣。其法先以劍訣取雲門,次以平指或丁頭勁取池澤(曲池與尺澤雙穴),再以鶴咀勁取列缺,後以丁頭勁取合谷,然後以“劍訣取劍訣手法”伸引之,最後以少陰祖氣勁搓揉法撫按之。然後再候脈,其脈轉正常者為佳,不出或暴出者死。取至列缺咳嗽者為肺有病或肺氣能通之征。

6.太淵候氣法 

太淵皮膚寒者為肺寒,熱者為熱,汗者為表衛虛,尺膚熱而紅者為陰虛之極。

7.獨取寸口之醫家,往往遇反關脈而不知,蓋隻取此一部脈無所參校故,有時竟遇大實證誤投竣補之劑,徒令亢者益亢、害者益害,能不慎乎?

8.太淵動脈偏内、偏外、曲張,或極沉濡而無病,或極洪實而無病,在太素脈法中各有所主,此不贅。

3.離經脈

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二十部脈的第二部脈——離經脈

易曰:一陰夾于二陽間,故曰離。以象心之用。

1.所候 

心包絡經。

2.切診部位

(1)鬼哭穴(中指尖下)。

(2)蟹眼穴(中指本節與第二節交界處橫紋之中央)。

(3)外勞宮穴(手背中指本節内側歧縫間,脈管呈人字紋處;一說與内勞宮相對,脈診當依前說)。

(4)天河穴(由外勞宮循歧縫上行至手腕關節陷中有脈處)。

3.診法

分三部取候脈、候氣、候寒熱。

(1)以離經指法先候指尖鬼哭穴之脈動,正常人有單行及雙行的區别,單行者是脈行手指中間,雙行者是脈行指之兩側。同時又候蟹眼穴、外勞宮穴與天河穴脈,三者皆據八字訣候診。陽脈為心陽外開,陰脈為心陽不足。

(2)次以候氣:扣鬼哭穴後,外勞宮穴處覺有股力量在頂指;扣蟹眼穴及天河穴處有鼓指感,是為氣至。候氣候脈結合起來,可資判别,氣至脈至,氣至脈不至,氣先至脈後至等不同情況,而定陰陽虛實。

(3)候指尖發冷或發熱。

4.臨床意義

内科、兒科及産科疾患時需診查離經脈。

(1)小兒出麻疹,身雖熱,但手指頭發冷。

(2)離經脈不出井時(不達指尖),為心氣虛的征候,脈大太過時,見于心髒擴大的病人。四逆者,必先見離經寒,次發展及手,厥過肘者不治。

(3)産婦分娩時指頭發冷無脈,若熱氣及脈(動)由本節向指尖逐漸出現,待達于指端時,此時子宮口開大至少近三寸(指合身寸言),胎兒将立刻娩出。反之,離經脈久不自還,必是難産了。

(4)離經脈洪實而動甚者,慎勿投開散心氣之品。證治大法詳見《證治大法品》。

4.守靈脈

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二十部脈的第三部脈——守靈脈

守靈脈心為陰中之陽髒,體陽而性陰也,為君主之官,司神明,按《黃庭經》:其神名元丹、字守靈, 居泥丸之宮是也。

1.所候

本脈所候為心經,單候氣不候脈。

2.切診部位及診法

心經與心包經同源而異出,本脈候氣為主,候脈為輔。檢查時用中指彈叩病人少海穴,小指則有跳動感或發麻的感覺直達指尖。

彈扣少海穴 又,候神門穴脈動如前法。 彈扣神門穴 3.臨床意義

第一、心經脈中所主之心為“君主之官”的心,包括思維活動在内,并非單指心髒而言。

第二、彈叩少海穴三次不應指或應指不及指尖者為心氣虛。

第三、彈叩少海穴無反應時,可用鶴咀勁、鴨咀勁等點穴法開通裡或神門穴。仍無反應時說明心氣虛甚而難治。

本文來源:《分經候脈法》(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曲偉、劉豔輝、趙宇甯編著)一書,由峨眉臨濟醫學分享,由中醫思維+編輯整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