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及其語義
典故:1、三吏三别;2、生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語義:1、原為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以實錄筆法創作的《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别》、《無家别》、《垂老别》六首詩的分組概稱,後指代一切有類似曆史價值的文藝作品;2、原意為活着的人〔兒子〕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兒子〕也就永遠不能複生了,後轉為,在大災難後,對他人或自己的鼓勵話,有“往者不谏,來者可追”的意思。
杜甫畫像
出處:1、《杜工部集》;2、《新、舊唐書·杜甫傳》。
參資:古詩文網《石壕吏賞析》。
二、《石壕吏》的創作背景
759年,安史之亂的第五年,唐軍平叛戰争仍處膠着之勢。年初,在邺城大戰中,60萬唐軍全線崩潰,損失慘重。為了補充兵力,官府瘋狂抽丁抓人,百姓苦不堪言。
其時,杜甫48歲,他從洛陽接取眷屬,赴華州任所。他夾雜在逃難的人流中,路經新安村、石壕村,穿越潼關,曉行夜宿,向西前行。一路上,滿目瘡痍的村邑,忍辱負重的百姓,生死離别的場景,深深地震撼了詩人,他情不自禁,忠實地記錄下來,沒有虛構、也沒有矯飾,陸續賦成《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别》、《無家别》、《垂老别》六首詩,後人用“三吏”和“三别”概稱這兩組長篇古體詩。
詩人高瞻遠矚,超越一己之窮達,把忠君愛民和家國情懷融為一體,注入理性思考,在神聖的詩壇上,他超凡脫俗,高自建标,讓普通人成為“三吏三别”的主角,用泣血的文字描畫他們的人生和感情,把“史”寫成“詩”,每首詩都記錄了社會主體老百姓的心跳,都是一段鮮活的沉甸甸曆史。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古代詩歌的一座豐碑,标志着詩人已經登臨詩歌藝術的巅峰,成為偉大的實現主義詩人了。
三年後,到了763年春,唐軍終于平定叛亂。此時,玄宗、肅宗早已過世,唐代宗登基大半年了,而中央集權削弱,藩鎮割據未除,盛世煙消雲散,大唐風流不存,整個帝國局勢,正如杜甫所言:“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詩人此言,出自《石壕吏》,而此詩正是“三吏三别”中的一首佳作,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杜甫組詩三吏三别
三、《石壕吏》的基本情節與結構
《石壕吏》, “三吏”中的第二首,五言古體叙事詩, 24句,計120字。詩中寫的石壕吏夜間捉人故事,是詩人在該村投宿時,一整夜的親見親聞。
在詩中,詩人通過“見聞”,以時為序,如實地記錄了故事的全過程。先從“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時的所見起筆,最後到“天明登前程”時、獨與老翁的辭别收篇,中間寫夜間的所聞,詳細記錄 “吏婦”的對話,全詩布局有序,謀篇老到,結構清晰,重點突出。
前4句為第一段,詩人寫所見:有吏夜捉人時,老夫妻倆的應對行動,導出下文所聞。
那時剛經過戰争,當是官道上驿站被毀,社會秩序不甯,詩人在暮色中,隻好急奔石壕村投宿。正是在這種異常的環境背景裡,詩人已睡下的“夜”間,發生了 “有吏捉人”的奇事!
詩人以老夫妻倆的熟練反應,表明這類事情經常發生。多年來,百姓飽受抓丁之苦,心有不安,深更半夜,也不敢安睡,門外一有響動,肯定是官府搞突然襲擊,趁“夜捉人”,于是,老翁立刻“逾牆”逃走,由老婦開門周旋。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畫
其時,詩人雖為政府官員,但已睡下,沒有參予其間,隻是隔門而聽,做個事件見證人。
首段,簡要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地點、時間、人物與事件,言簡意赅,直入主題,是全詩的總綱。
接着16句為第二段,詩人寫所聞:聽“吏婦”對話,簡寫差吏殘暴無情、詳寫老婦緻詞的悲苦慘狀,是全詩主體。
詩人先以“吏呼一何怒”與“婦啼一何苦”,揭示雙方矛盾突沖的激烈程度,從而引出老婦的“緻詞”。
這13句緻詞,是一次寫完的,其實不是一氣說出,而是詩人采用寓問于答寫法,省去逼問語,而轉述的。依據中間轉韻三次,當是為了叙述簡潔,突出重點,省去差吏的三次“怒呼”。
〔吏呼:你家的男人都哪裡去了?〕老婦緻詞,全家壯丁盡抽:三男戍、二男死;〔吏呼:難道再無别人?〕孫方乳、媳無裙;〔吏呼:你家到底誰去服役?〕老婦衰、急應役。差吏同意,才息“怒呼”。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畫
這段“吏婦”對話,揭示了全詩主題。這個家庭,原有一大家人,父子兄弟、祖孫姑媳,如今禍患慘烈,落得如此下場,真是“生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不複聊生了!這樣的對話,形象地揭露了當時政治黑暗、差吏如狼似虎、兵役制度殘酷,同時,又具體地表明了戰争給國家帶來的深重災難,與百姓流血犧牲、忍辱負重的苦難情況。簡潔凝煉,重點突出,筆法老辣。
最後一段4句,寫天明時,詩人“獨與老翁别”,交代故事的結局。詩人憂國憂民,也一夜未眠,“夜久”,聽不到說話聲了,可耳邊還隐隐約約的,又好像聽到飲泣的幽咽聲音。“天明”告别時,迎客的老婦已被抓走,隻能 “獨與”潛逃返回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理、詩人的感想,都蘊含在 “獨”字之中。
天明登前程,獨與老翁别畫
一個“獨”字,照應了開頭,回應了詩中所有人物,又寫出了事件的結局,還蘊涵着詩人的家國情懷、憂患意識。
全詩内容,都是詩人的見聞,也包含着詩人的感受。詩人直面社會現實,把時局的混亂、官吏的殘暴,與百姓的慘況,對比着來寫,因此,全詩的主旨,就是揭露官府瓜牙的殘暴,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
同時,在具體的描寫中,詩人也表露了自己的愛國憫民之心,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四、《石壕吏》寫作藝術賞析
古詩《石壕吏》結構嚴謹,故事完整,叙事簡潔,語言洗煉,形象地描寫出一個苦難的時代、一個苦命的家庭,以及筆錄這一史事的詩人的苦悶靈魂,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古詩石壕吏
首先,全詩以實錄筆法,記載故事,句句叙事,不發議論,寓褒貶于叙述,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寫作藝術。詩人構句,僅用名詞動詞,而不用形容詞,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即使是表達強烈感情的句子,如“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也隻加上“一何”副詞,就像曆史書和新聞稿,重在陳述,隻将愛憎蘊含其中。當然,少數句子也用了介詞、語氣詞,這是組句的需要,有當别論。此為春秋筆法,堪稱“詩史”。
第二,采用寓問于答、答中藏問的寫法,使内容更緊湊。詩人在寫出“吏呼婦啼”的矛盾沖突後,便不再寫差吏,而集中筆力寫 “老婦前緻詞”的13句,隻在中間以三次轉韻,暗示是三段答詞,而省去差吏的三次逼問〔詳見上一章〕,這樣,不僅使内容緊湊、語言簡潔,更突出了老婦人的苦情與無奈。
第三,内容富贍,叙述簡潔,藏不盡之意于叙述之中。如一開篇,隻一句“暮投石壕村”,就直入主題,說“有吏夜捉人”;隻寫“老翁逾牆走”,不寫何時歸;隻寫“如聞泣幽咽”,不寫泣者又是誰;隻寫老婦“請從吏夜歸”,不寫她是否被帶走;為照應開頭、結束全詩,詩人起程時,“獨與老翁别”,才含蓄交代老翁已回、老婦已被捉走,而吞聲飲泣的人,隻能是丈夫剛戰死、出入無完裙、正在給孩子喂乳的年輕寡婦了。語言簡潔凝煉,内容豐富深邃。
差吏捉走老婦畫
第四,明暗結合,對比鮮明。差吏與老婦,不言而喻,一怒一苦,對比鮮明。其實,詩人明寫差吏,實際上是暗寫官府,不是後者主使,哪有差吏的怒呼捉人呢?一明一暗,又形成對比。
至于在現場的詩人,從描寫中可知,他同情老婦人一家人,可是又為什麼隻做旁觀者,而一言不發呢?這是因為他身為官員,深知國家新敗,前途堪憂,為了争取勝利,急需增兵,擴大兵源是勢在必行的;支持差吏捉人嗎?百姓已經付出極其沉痛的代價,詩人也于心不忍。再者,詩人又是一個忠君仁愛的儒者,他的偉大之處,是要兩頭兼顧,既要忠君愛國,又要愛民憂民,當二者難以兼顧時,他的内心是非常矛盾、極其痛苦的,于是,他在這矛盾與痛苦的煎熬中,無可奈何,隻能選擇沉默。這一切,也可以叫暗寫。把官員暗寫,隻明寫差吏,也反映了他思想上的矛盾與鬥争。
再者,全詩布局謀篇合理,層次結構清晰,材料剪裁得當,重點非常突出,章法老到,筆法老辣,堪為範文。
總之,《石壕吏》内容富麗,藝術性很高,是一篇完美的古體五言詩,堪稱千古佳作。
文壇泰鬥韓愈品評李杜
五、杜甫和李白是并肩的兩大詩人
杜甫和李白,同是唐代偉大的詩人,可是氣質不同,風格迥異。
他倆在大唐詩壇并肩而立,年齡僅差11,卻是兩個時代的人。李白主要活躍在盛唐,他看到的是盛世的繁榮與鮮花,享受的是金樽美酒,擁有盛世的昂揚激越,他就像從天上而來的,他的詩豪邁浪漫,多表現精神世界,他是詩仙。而杜甫卻主要活躍在安史之亂及其以後,他看到的是戰争的殘酷與血腥,遭受的是蹉跎漂泊與黑暗,擁有理性的家國情懷、憂患意識,他是在大地上生長的,他的詩厚重沉郁,多表現社會生活,他是詩聖。他倆的詩歌,同樣“光焰萬丈長”,光耀千秋,無論少了誰的,我們的詩壇上空都将黯然失色。
因此,詩聖與詩仙,沒有高下之分,同是偉大的詩人。我們愛李白,同樣也愛杜甫。
陳存選2023、03、05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