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人過五十,感情淡薄,沒有什麼朋友,多半混成了這些樣子

人到五十有三大特點:逐漸離群、不愛交友以及享受獨處。

離群,是因為自己逐漸對圈子無感;不愛交友,跟性情變得冷漠有關;享受獨處,也許是人之成熟的體現。

人類這種生物,本該融入到群體當中,為什麼到了一定的年紀,他們會改變原本的追求和性情呢?也許,經曆得多了,人之态度就發生變化了。

年輕的時候,啥都不懂,哪怕被人瞧不起,我們也會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别人的冷屁股。如此,又能有什麼好結果呢?

說句難聽點的話,年輕的人們,都比較喜歡“舔”。不是“舔”友情,就是“舔”愛情,亦或是“舔”圈子,根本沒有任何的尊嚴。

而要想覺悟,至少需要多年的經曆和反思。等經曆的事兒多了,量變引起質變了,那人們也就像變了一個人一般,沒有了以往的天真和幼稚。

混到五十歲,感情淡薄,身邊沒有任何親朋好友,那他往往是這4種人。

一、不在乎感情,隻在乎“自己”的人。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問題,在感情面前,為什麼總有那麼多人,會表現得如此卑微?

有個回答是這麼說的,因為内心過分在乎,以至于連自己的尊嚴都忘記了。沒有了自我的人格和追求,又怎麼可能不卑微呢?

人類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生物。而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人類是走極端的。有了感性,就不可能有理性。而有了理性,就不可能有感性。

30歲的時候,感性多于理性,人們自然就會選擇感情,而不在乎自己。50歲那年,理性多于感性,人們就會走相反的道路,抛棄了感情,隻對自己好。

有希臘哲學家說過,人類這一生都走在了“認清自己”的道路上。

知道自己是什麼人,需要什麼東西,該抛棄什麼感情。也許,這就是曆經半生的成長和成熟。

二、享受“獨處”,不喜合群的人。

曾經是社交達人的張先生,如今變得不合群了。就連他的飯局朋友都感覺到疑惑,老張,你怎麼跟變了一個人似的,為什麼不出來吃飯喝酒呢?

面對酒桌朋友的邀請,張先生愈發覺得沒有興趣,便直接拒絕了,并沒有說什麼好聽的話。在這個過程中,張先生跟這些酒桌朋友逐漸疏遠了。

以往的張先生,不是今天抽煙,就是明天喝酒,或者後天跟狐朋狗友去花錢享受。如今的張先生,則一改常态,在家品茶看報,性情安靜了不少。

用他的話來說,人越是上了年紀,越喜歡“獨處”的生活,不再喜歡外界的喧鬧和争吵了,隻希望待在安安靜靜的天地當中過日子。

《增廣賢文》有言:“鬧市賺錢,靜處安身。”

前半生沒有什麼底氣,自然隻能到鬧市當中賺錢。而後半生有了經濟和精神上的底氣,自然就可以選擇“安靜”的人生了。獨處,不是壞事,而是奔五後的必然選擇。

三、被人傷害,對人性“無感”的人。

東野圭吾說過:“人性這東西,不要對任何人抱有任何道德潔癖的希望,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半人半鬼,湊得太近誰也沒法看。”

看到身邊的朋友不好,我們就會思考,别人的朋友,會不會比較善良呢?接觸過别人的朋友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差不多。

人性這種東西,都是“半人半鬼”。你有點本事了,别人表面上會奉承你,背地裡會憎恨你。你沒有任何本事,那你就被别人看不起了。

不要對外界的朋友有太多的期待,不要對人性抱有太多的希望。要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唯有減少期待,才能減少傷害。

無數選擇“遠離感情”的人,不就是因為被傷害過,才愈發活得淡漠的嗎?

沒有見識過黑暗,就不知道光明的美好;沒有被人傷害過,就不知道獨處的珍貴。被傷害過也是好事,至少,我們看清楚了人心。

四、重視親人,而不重視外人的人。

上文說過,人,經曆了“被人傷害”的過程,才能看透人心。而看透人心之後,他們會做什麼事兒呢?

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改變做人的策略”。

以往還會對外人特别好。如今,對外人沒有任何的感情,隻會把内心深處的真情,寄托給身邊的親人,希望自己過得好,家人過得幸福。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段子,40歲那年還喜歡跟家人“窩裡鬥”,沒想到50歲那年就變了“性格”,也不知道受到了什麼打擊。

性格的改變,跟兩點有關,首先是生活的磨砺,其次是日常的感悟。人,隻要磨砺多了,感悟多了,自然就會知道“家”的重要性了。

讓“愛”重新回到家中,抛棄所謂的狐朋狗友,多年後,你将感激當下如此選擇的自己。

文/舒山有鹿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