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鄉“三月三“的回憶說開去
——令人神往的“三月三”
雪岸
你知道“三月三”是一個節日嗎?你還知道它不僅是一個節日,而且還是一個地方的“閹牛節”嗎?你還知道“三月三”在“寒食節”并入“清明節”後逐漸淡出嗎?筆者兒時及青少年時就知道有個“三月三”。至于它是“閹牛節”也是在一個偶然的場合所遇到的,一時間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對“三月三”的淡去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今天就由故鄉“三月三”的回憶說開去,與大家共享。
筆者原來所知道的農曆“三月三”,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說它特殊,就在于說它是節日吧,人們并不拿它當傳統的節日來對待。說它不是節日吧,人們又在這一天從食物的講究,到當天的活動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安陸市趙棚鎮的楊興和接官鄉的會岩一帶,從筆者的兒時起,就一直流傳着兩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知道的順口溜(也叫口頭禅),那就是:“'三月三’,上槎山”、“'三月三’,地菜煮雞蛋”。
先說“'三月三’,上槎山。”槎山位于安陸市東北部,離城區約20公裡,北連廣水,東鄰本市趙棚,為安陸東北部主峰,海拔332米。槎山自古便是安陸風景名勝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大景觀:一為“枯樹無影(即舊志中提到的粗數十圍的古柳,雖已枝殘葉枯,卻仍然挺拔獨立);二為“響石如鐘(即井中石魚。石魚在井中鱗須可見。輕輕叩擊,陣陣清脆的轟鳴有如洪鐘,悅耳動聽);三為“雙泉灌寺(即寺院内有兩眼清泉,一名珍珠泉;一名雲濑泉。泉水常年不幹,味道甘美,最宜以此泉水泡茶)。槎山在唐代就建立了寺廟,取名“雙泉寺”。寺前流水潺潺,周圍古木參天,桂香撲鼻。由于戰亂年久失修,1946年雙泉寺被毀。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修複。曆史上槎山還是文人墨客的遊覽之地,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詩篇。明代進士何遷《遊槎山》詩雲:“長夏三花靜,青山五蘊空。攬衣向仙侶,歌苦月明中。”清代康熙五年《德安安陸郡縣志》纂修沈會霖詠槎山詩雲:“蕭蕭古木萬峰颠,二鶴雲浮宛宛連。自吐紫煙生石壁,誰憐青嶂老芝田。鐘聲夜渡霜前月,谷響時鳴雨後天。碧落遠依仙掌下,好從銀漢問張骞。”元朝詩人成廷珪《槎山歌為胡雲夫作》雲:思親恨不歸來早,夢中隻說槎山好。他年歸隐奉親歡,白頭同向槎山老。”“三月三”,正是槎山松柏吐枝、楊柳拂風,百鳥争鳴,春花滿山的季節。那時此季上槎山,一可在廢寺遺址燒紙焚香,氣求福祉;二可品嘗泉水,以及用泉水潔面;二可登高望遠,遊山觀景;三可在行走山野田間,采摘野菜;還可交朋會友,叙舊延情,人們何樂而不為呢?
再說“'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地菜煮雞蛋,是故鄉一帶群衆的節令食俗,時至今日依然堅持不變。地菜,即荠菜。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以緻有了“陽春三月三,地菜當靈丹”的諺語。《本草綱目》記載:“荠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經,具利尿、明目、和肝、強筋健骨、降壓、消炎之功。”此外,相傳“三月三”為荠菜花生日,婦女均戴荠花,民謠曰:“'三月三’,地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戴無錢用,女人一戴糧倉就冒尖。”采摘地菜,煮食雞蛋,也暗含孕育生命之意。因此,“三月三”這一天,地菜煮雞蛋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嘗一嘗如脂如玉又以銀包金的雞蛋,品一品苦中帶甜的地菜清湯,聞一聞撲鼻的山野的天然清香,别說在那個溫飽難以解決的當年,就是在如今吃慣大魚大肉的今天,面對這綠色純天然的菜肴,更是難得的享受。也别說筆者兒童及青少年時代,就是我們故鄉的農民,都隻知道口口相傳的“三月三”,還真不知道“三月三”就是一個節日。因為這一天都沒有把它當節日來過,除“地菜煮雞蛋”外,并不是每家每戶都要上槎山,也有相當多的農民并不上槎山。
其實,農曆的“三月初三”,還真正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節日。在曆史上,它就是上巳節,是中國漢族及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作為曆史上的“三月三”,它的起源和發展由來已久。
三月初三,又稱“上巳節”。春秋時期就已經流行。《論語》有雲:“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大約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晉以後,上巳節定為“三月三”,後代沿襲。直到漢代正式定為節日。《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邊沐浴。“上巳節”正處于季節交換,陰氣還沒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邊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災禍,并祈求福祉降臨。魏晉時代,“上巳節”除了要祓禊之外,還演變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宴飲的日子,這就成為“上巳節”的另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觞”。唐以後,“上巳節”的習俗才在漢族逐漸淡出。
但是,在中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三月三”至今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三月三”,在壯族被稱為歌墟節。【中外風俗大觀】第25頁雲:“歌墟節又稱'三月三’,是中國壯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曆三月初三,節期三天。歌墟節曆史悠久,宋人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壯族'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的記載。宋元以後,壯族山歌得到進一步發展,歌會盛行。到了明代,壯歌被描述成'多用古韻,平仄互押,或隔越跳葉,喃喃呢呢’。清代,數百人以至千人聚唱和民間大規模的'歌墟’基本形成。每到歌墟這一天,各家各戶煮食五色糯米飯,然後彙聚到壯鄉的每塊山頭曠野,每片竹林草坡,或引吭高歌,或相依對唱,以歌叙情,以歌交友。對歌常常是從白天到深夜,又從深夜到天明。而且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歌墟期間,除唱歌、對歌外,還舉行抛繡球,搶花炮,耍花燈、龍燈、獅子燈等活動。”此外,民國二十二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圩活動的有二十六個縣,幾乎遍布廣西各地。
“三月三”,在中國朝鮮族被稱為三已日。【中外風俗大觀】第26頁雲:“三已日——中國朝鮮族節日,又稱上已日,農曆三月初三舉行。節日這天,男女老少進行各種春遊活動,婦女采集金達萊花葉制成'花煎’、'花面’食品,并用綠豆粉、蜂蜜和松子制成馍,同時置備各種灑菜,慶祝節日。婦女們都在這一天洗頭發,據說這一天洗頭,頭發光滑柔順,黑似墨染。”
“三月三”,是中國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中外風俗大觀】第33頁雲:黎族這一傳統節日“時間在家曆三月初三,節期一天。傳說古時候海南的昌化江水泛濫,人獸皆亡,隻剩下互稱兄妹的一男一女。這一年的三月初三,二人在燕窩嶺成親,開荒種地,挖塘養魚,繁衍後代,死後化作了觀音石。為了紀念傳說中的先人,後來每逢三月三,黎族群衆都要準備粽子、糕點、烤魚到岩洞口祭祀先人。夜晚,人們烯篝火,蕩秋千,跳起歡快的'砍柴舞’、'舂米舞’和'打獵舞’”。在某種意義上,黎族的“三月三”可以與春節相提并論。
“三月三”,是中國湘、黔、桂毗鄰的地區侗族人民的花炮節。【中外風俗大觀】第28頁雲:“花炮節已有百多年的曆史。據說,清代光緒初年,廣西三江的富祿作為木材集散地,商人們為了招徕顧客,在每年三月初三燃放花炮。奪得花炮者,除獲榮譽獎,還有物質獎。年複一年,逐步形成了花炮節。花炮節主要内容是搶花炮。花炮用十厘米左右的鐵筒制成,内裝火藥,炮口有一用各色絲線纏繞的象征幸福的鐵環。放花炮前,人們擡着花炮,在蘆笙隊簇擁下穿街流行,然後擡到河灘或空曠地,參加比賽的小夥子分為兩隊,在場地待命,花炮點燃後,鐵環飛上天空,雙方隊員一齊沖上去搶奪鐵環,即謂之'搶花炮’。最後奪得鐵環并送到主席台者為勝。此外節日期間還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如唱侗戲。演彩調,賽蘆笙,唱歌跳舞,射擊,鬥雞等。晚上,在琵琶和直笛聲中,侗族男女青年牽手搭肩,圍成圓圈,在廣場上跳'多耶舞’”。
“三月三”,是中國畲族的烏飯節。【中外風俗大觀】第34頁雲:“中國福建省十邑地區每年三月初三日舉行(烏飯節)。烏飯節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有一位民族英雄雷萬興長期堅持反官府的鬥争,不幸被捕入獄。鄉親們為了讓他在獄中吃上飯,使用一種植物的汗水把飯染黑,獄卒見飯又黑又髒,不再扣留,保住了雷萬興的性命。雷萬興出獄後,在農曆三月初三率領人民複仇,取得了勝利。為了紀念雷萬興,紀念人民鬥争争得的勝利,後來每年三月初三,家家都要用烏稔葉和糯米做成烏米飯,有的還在烏米飯中加上豬油、白糖、芝麻'花生等,用來祭祀祖先,贈送親友。“這一日,畲族群衆還要趕舞場,跳起火把舞、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以及對舞唱歌,使之成為可以與春節同樣隆重的重大節日。
此外,“三月三”,還是瑤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等一些少數民族的節日。這一天。是中國瑤族人民為紀念曆史上曾親率勇士上山守獵、捕殺猛獸,不幸犧牲的英雄盤古的節日。瑤族人把每年的這一天取名為“三月三”,又名“幹巴節”。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并且烤成幹巴帶回家裡。婦女們上山采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顔色的糯米飯用于敬獻盤古,年複一年,一直傳到今天。節日當天,瑤族人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1天,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則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樹林裡對歌、玩耍、談情說愛。
這一天,祖祖輩輩生活在北盤江畔的貞豐布依族人民,為了使全寨人達到“禳災祈福、寨子安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目的,都要舉行相應的祭祀活動。祭山活動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動之一。如今,這一天已成為布依族地區群體性的集會,有專門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節日遊藝活動。
這一天,是中國土家族的“情人節”,也叫“女兒節”。節日當天,青年男女穿戴簇新,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欲選佳婿的女子服飾很有特色,上身左襟大褂衣袖短寬,滾有多道花邊,下着内長外短、衣分多層的百褶長裙,佯裝趕集,出售土産,等待意中人的出現;而欲選佳偶的未婚男子,則身背空簍,佯裝購物。如男子看上哪位女子,便會上前“購物”,如女子中意“購物”男子,便會将土産低價售之,以示願意以身相許,并随之退出鬧市,擇靜處互通情愫。
這一天,是中國苗族的情歌節。節日活動期間,在外工作的村民和外嫁的女子及鄰近幾十個村寨的青年男女都會齊聚聯歡,使之成為不僅是村民祭祖團圓和會見親朋好友的節日,更是村寨青年談情說愛的美好日子。
目前的“三月三”,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已從一個傳統民族節日到文化旅遊節慶,最終轉型成為當地的文旅品牌。2006年,在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海南省申報的“黎族三月三節”榜上有名。2008年,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浙江省景甯畲族自治縣申報的“畲族三月三”入列其中。2011年,貴州省貞豐縣、望谟縣的布依族“三月三”,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4年,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中,貴州省鎮遠縣的“報京三月三”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的“壯族三月三”名列其中。
說到這裡,再回頭看看故鄉,一提到“三月三”,人們便興趣盎然,如數家珍,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