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如何統一世界?

中學時,我們應該都聽曆史老師講解過秦始皇的功績。

不過,與「掃滅六國」「開創帝制」這些聽起來令人熱血澎湃的方面相比,秦始皇的另一項功績卻往往不會被人過多談論,那就是:

車同軌、行同輪,即統一度量衡。

◎ 度量衡,原指長度(度)、容積(量)、重量(衡)的計量,後來推廣到一切物理量的計量。以厘米為單位的卷尺,以攝氏度為單位的溫度計,一個可以測量以伏特為單位的電壓、以安培為單位的電流、以歐姆為單位的電阻的萬用表,都與度量衡有關。
圖片來源:Wikipedia

由于它的實用性,由于它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人們往往會把它當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來看待。

但事實上,統一度量衡的作用,絲毫不弱于國家統一和政治制度創新,甚至猶有過之。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奧爾德(Ken Alder)曾說:

「度量衡是最平常和普通的事情之一。可實際上,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最為有趣。」

正是如此。

秦始皇之後,中國在隋文帝時期和民國時期,還經曆過兩次度量衡的統一。

其中,民國時期對西方「公制」(Metric System,也被稱為「國際單位制」)的引入,為我們今天以「米」來衡量長度,以「克」來衡量質量,奠定了基礎。

然而,這卻讓人不禁想探究:

這些平日裡幾乎沒人會追問,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生活的公制度量衡單位,究竟是如何出現,并成為全球多數國家的通用單位?

而與公制對應的英制單位又是怎麼回事?為何所有國家不使用同一種計量單位?

◎ 英制單位,由1824年英國《度量衡法》定義的單位系統,主要包括英尺(長度主單位),磅(重量主單位),加侖(容積主單位),華氏度(溫度單位)等。由于各種曆史原因,英制的進制相當繁雜。圖為位于倫敦的前英國度量衡辦公室。
圖片來源:Wikipedia

/ 01 / 法國大革命帶來公制

公制最開始出現于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此之前,全球從未有過統一的度量衡,甚至不僅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計量單位不同,一些國家内部的計量單位也不同。

根據奧爾德在《萬物的尺度》(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一書中的估計,僅在大革命之前的法國,就至少有25萬個不同類型的度量衡單位被人使用。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這個場景,無論是跟其他人讨論物理、化學問題,還是去商場買菜,亦或是去其他國家旅行,都可能要使用不同的計量單位來進行換算。

麻煩顯而易見。

在法國,這種麻煩,被法國大革命徹底改變了。

衆所周知,在19世紀末的動蕩歲月當中,革命者不僅希望從君主和教會手中奪取權力、颠覆政治,還希望經由颠覆舊的傳統和習慣,來徹底改變社會。

顯然,舊有的度量衡也屬于「舊的傳統和習慣」,也處于被革命的範疇内。

因此,革命者在先從時間上下手。

為了消除宗教對時間的影響,革命者在1793年推出了「共和曆」,全面采用十進制。

共和曆規定,一年有12個月,每月30天,每月分為3周,每周10天,并廢除星期日,每年最後單獨加5天,閏年加6天。

◎ 1794-1795年的法國日曆。
圖片來源:Wikipedia

同時,全面廢除以前的節日名稱,以羅馬數字紀年,把1日的時間定為10小時,1小時為100分鐘,1分鐘為100秒。

◎ 同時顯示十進制時間(圓内)和十二進制時間(外緣)的鐘表。
圖片來源:Wikipedia

但是,由于共和曆過分強調十進制,與基于地球公轉和自轉形成的時間計算方式差異過大,完全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因而實行了一段時間後,便以失敗收場。

不過,雖然在時間上的嘗試失敗了,但在其他計量單位上的改革,如長度和質量上,卻成功了。

1790年,在國民公會的要求下,一群參與了啟蒙運動的科學和思想家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制定标準的度量衡制度。

委員會并不希望憑空創造出來一個長度單位,而是希望這一單位能基于自然。

于是,經過長期測量與商讨後,他們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子午線為基準,将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1000萬分之一(即地球子午線的4000萬分之一)作為标準單位,稱為「米」,得到了國民公會批準。

◎ 巴黎子午線示意圖。
圖片來源:Wikipedia

之後,基于十進制原則,較大和較小的單位,通過将基本單位「米」乘以或除以10及其幂數來創建,厘米、分米、千米等長度單位随之出現。

同時,容量和質量的測量根據長度單位進行推導,如容量單位「升」被定義為一立方分米的體積,質量單位「克」被定義為一立方厘米水的質量。

自此,度量衡系統已基本成型。

「米」基于客觀的自然長度而設立。各個單位相互之間得以聯系,并為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他們不需要再進行除以16(将盎司轉換為磅)或除以12(将英寸轉換為英尺)這樣并不統一的計算。

然而,盡管科學家們精心設計了新的度量衡單位,可在公布之後,卻沒有人願意主動使用它。

因為舊的單位雖然複雜而繁瑣,但大多與某一地區的宗教、習俗和經濟習慣密切相關,很難一下子改換。

如果采用新的單位,意味着一切都得推倒重來,成本太高。

當時的巴黎政府對民衆的不配合異常惱怒,專門派遣警察和監督人員到市場上,強制執行新的制度。

可民衆對此态度鮮明。他們陽奉陰違,表面上遵循政府要求,私下裡依然使用舊有的單位換算。

到了1812年,拿破侖見公制的普及情況不好,宣布放棄公制。

不過,拿破侖的放棄并不意味着公制的瓦解。

實際上,任何制度的改良都會觸犯舊有習慣,必須要經曆陣痛期,但有價值的制度最終會證明自身的價值,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19世紀,法國的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不同的單位使用起來越來越不便。

而由于軍事需要,地圖繪制需要更加精确而統一,不能出現換算上的問題。

同時,1855年,法國将舉行世界博覽會,各國将在博覽會上比較工業和技術水平。這意味着,除非有統一的計量标準,否則比較起來非常麻煩。

◎ 1855年,巴黎世博會開幕式。
圖片來源:Wikipedia

因而,19世紀中期,法國重新恢複了公制,并要求學校全面教授公制。

到了19世紀後期,公制終于得到了全面普及,奧爾德寫道:

「經過大約100年時間,幾乎所有法國人都開始使用它。」

/ 02 / 公制的傳播

當然,此時公制不隻在法國,而且已在全球開枝散葉。

人們都逐漸意識到計量單位統一的好處,普遍認為法國人的這套公制體系很合适。

這很好理解。如果将其想象成一種語言,計量單位統一就意味着大家的語言相同。

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說英語或漢語,那麼貿易、社交、旅行的難度顯然會大大降低,無論國家、公司還是個人,都可以減少交流中的阻礙,降低學習成本。

因此,1875年,一項被稱為《米制公約》的國際協議出現了。

協議為長度和質量等單位制定了明确的标準,以公制為基礎來衡量其他一切非公制單位,并建立了常設機制來管理和促進公制的進一步完善。

◎ 位于法國聖克盧的公館,自1875年以來一直是公制單位管理機構的所在地。
圖片來源:Wikipedia

包括美國、法國、德國等17個國家當年就簽署了這一協議。

到1900年,以歐洲各國為核心的總計35個國家,都接受了公制體系。

對這些國家中的絕大多數而言,公制此時已成為它們的标準制度,無論是日常交流、商業貿易還是學術研究,都以公制為準。

但是,對很多非西方國家來講,度量衡制度的改革此時才剛剛開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

對于中國接受公制的過程,丘光明、方偉學者都有過總結,我們在此進行一個概述。

從道光至光緒的晚清幾十年前,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通商口岸被迫開放,從貿易到制度,一同受到巨大沖擊。

英制、公制等度量衡制度也一并輸入,令清朝本就混亂的度量衡體系變得更加混亂。

所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面對國内度量衡的極度混亂,朝廷拟定了《劃一度量衡圖說總表及推行章程》。

這一章程總共40條,主旨是在沿用清朝舊制(即營造庫平制)的基礎上,鑄造鉑銥合金原器和鎳鋼合金副原器,與公制進行對比,作為衡量長度和重量的标準,确定一營造尺長32厘米,一庫平斤重37.305克。

不過,随着清廷幾年後退出曆史舞台,這一章程最終隻存在于書面上,沒有真的落實。

民國時期,北洋政府于1915年頒布了《權度法》,規定:

(1)權度(即尺度标準)以萬國權度公會所制訂的鉑銥公尺、公斤原器為标準。

(2)權度分為兩種:

一是傳統的營造庫平制。長度以營造尺一尺(32厘米)為單位,重量以庫平一兩(37.305克)為單位。

二是萬國權度通制。長度以一公尺(米)為單位,重量以一公斤(千克)為單位。

依照《權度法》規定,這種兩種制度将同時并用。

◎ 1915年1月7日,《政府公報》上刊登的《權度法》。
圖片來源:Wikipedia

并用的原因是,傳統的營造、庫平和米、千克之間的換算奇零不整。

營造三尺是96厘米,庫平三兩則是111.915克,和公制無法之間換算,使用起來非常不便。

如果直接用公制,一公尺過長,一公斤過重,民衆一時間又難以适應計量标準如此之大的變化。

事實上,《權度法》的并行制也隻是一種折中方案,而且由于換算不便,民衆不願接受,這一方案也沒有全國實行,最終不了了之。

南京政府當政後,随着社會進一步發展,統一度量衡成了必須。

于是,大量學者商讨後,給出了三種方案:

(1)徹底廢除營造庫平制,完全采用萬國公制為度量衡制度。

(2)完全抛開萬國公制,結合傳統和科學,重新建立一個符合國情的度量衡制度。

(3)以萬國公制為标準和最終目标,兼顧民衆的使用習慣,在過渡時期設立輔制(即以營造庫平制為基礎的市用制),簡化公制和輔制之間的換算關系。

最終,第三種方案得到了多數認可。

1928年,南京政府據此在公布了《中華民國權度和标準方案》,主要内容有兩點:

一是标準制。

确定萬國公制為中國度量衡的标準,長度以一公尺為标準尺,容量以一公升為标準升,重量以一公斤為标準斤。

二是市用制。

将之前營造庫平制與公制的換算關系簡化,長度以标準尺三分之一為市尺(33.33厘米),容量以一标準升為一升,重量以标準斤二分之一為一市斤(500克)。

如此一來,雖然輔制不完全符合營造庫平制,但二者換算時相差不大。

一市升等于一公升,一市斤等于二分之一公斤,一市尺等于三分之一公尺,形成了「一二三」的标準,也便于民衆記憶。

這一标準也一直流傳到今天。

我們今天去市場,跟店家說買一斤蘋果,店家直接稱500克的規矩,就是這時确定下來的。

自此,中國終于完成了與公制的接軌。

接軌之後五十年,1976年,中國以成員國身份正式加入《米制公約》,則标志着中國正式成為了「全球公制化」的一部分。

◎ 2022年3月,《米制公約》簽署國:成員國(紅色)、附屬成員(粉色)、前成員國(深綠)、前附屬成員(淺綠)。
圖片來源:Wikipedia

中國實行公制的過程,基本就是20世紀非西方國家的縮影,各國的過程基本大同小異:

由于社會需要,在政府和學者推動下,綜合考慮本國度量衡的傳統,進行由上而下的改革。

而到了21世紀,這種改革基本上不會再出現了。因為除了少數幾個國家還使用英制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已将公制作為官方的唯一度量衡單位。

但是,這少數幾個國家中,卻有一個所有人都無法忽視的重要國家:

美國。

/ 03 / 美國與公制

那麼,為何美國在這個問題上要成為異類?

上文提及,美國1875年就簽署了《米制公約》。

可簽署公約後,美國并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全面采用公制标準,反而大量沿用基于英制稍加改良的傳統,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 全球以公制為主(綠色)和以英制為主(紅色)的國家。
圖片來源:Wikipedia

英制與公制的矛盾,曾給美國帶來巨大損失。

1998年12月,NASA發射了一顆火星氣候探測器。可當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卻突然消失。

NASA緊急調查後,發現問題出在單位上。

承包探測器發動機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沒有将相關軟件中的英制單位轉換成公制單位,導緻推力計算時,NASA說的是單位是牛頓,洛克希德卻以為是磅。

最終,探測器沖進大氣層燒毀,超過1億美元的成本打了水漂。

然而,這樣的事故,卻并未讓美國全面放棄英制單位。

2015年,羅德島州參議員查菲(Lincoln Chafee)曾宣布要參選總統,并在演講時呼籲:

「讓我們加入世界其他國家的行列,走公制的道路。」

查菲的話并沒有得到普遍贊同。

《國家評論》的評論員傑拉格蒂(Jim Geraghty)甚至開玩笑地說,這是其競選中「最糟糕的想法」。

那麼,為什麼美國還堅持要使用英制單位?

作為《米制公約》最初的17個成員國之一,美國為何沒有成為完全的公制計量國家呢?

這主要與三方面因素有關。

第一,是美國的工業傳統。

美國工業革命時,英制是主要的計量單位。所有工廠使用的機器都以英制為基礎設計,所有工人在培訓時都接觸英制,各種各樣的工業産品都參照英制。

所以,19世紀70年代,歐洲各國(不包含英國)紛紛開始使用公制時,美國的工業制造商和工程師們率先提出抗議。

制造商生産車床的設備中,無論是螺絲還是鋼材,全都基于英制尺寸設計而成,工程師的設置圖紙也全部使用英制。

他們認為,重新裝配和培訓的成本太高,難以承擔。

同時,很多工程師更喜歡英制的原因是,它圍繞着「2」而非「10」建立。

這意味着,每英寸可以二分之一之後再一個二分之一,這樣循環下去。

這會讓各種尺寸的螺絲與其他各種機械零件産生邏輯上的對應關系。

美國工業界普遍認為,這種對應已經很成熟,不需要做出改變。

故而,從19世紀末一直到20世紀,每當國會讨論是否要全面改用公制時,與工業有關的企業和個人都會站出來進行阻撓。他們不想為此大動幹戈。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伯利恒鋼鐵公司,曾是20世紀全球最大的鋼鐵制造商之一。但在1982年,它停止了大部分業務,并于2001年宣布破産。
圖片來源:Wikipedia

第二,與美國對獨立性的重視有關。

對此,喬治亞大學曆史學者米姆(Stephen Mihm)曾談到,美國不放棄英制,是因為「這關系到國家尊嚴」。

許多美國人都認為,美國應該保持某些特定傳統,來區分自身與其他國家,象征自身領導者而非追随者的地位。

英制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放棄英制,采取公制,特别是以「其他國家都這樣」為理由,很多美國人會認為這是一種示弱,亦或是一種強迫,乃至是對國家主權的侵犯。

第三,與美國人的習慣有關。

衆所周知,習慣的力量非常大。就像米姆所言:

「當涉及到度量衡問題時,政府的命令很難起作用。曆史和習俗的影響太強大了。」

法國最初推行公制單位,習慣也是重要的阻礙力量。

哪怕是已經将公制作為官方計量單位的英國,人們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常使用英制。

對于美國人來講,亦是如此。

自美國确定英制以來,早已過了上百年,一代代美國人在英制的環境中長大,如果沒有極強的推力,很難有主動改變的意願。

因此,美國沿用英制至今,也就不難理解。

不過,美國堅持英制,不代表美國人不使用公制。

實際上,美國在度量衡問題上,更多采用的是雙軌制,即使用一個聯合系統。

在學校當中,老師既教孩子學習英制,也教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公制。

所以,美國的尺子基本兩側都有數字,一側是英寸,另一側是厘米。

而且,從趨勢上看,雖然阻礙公制改革的力量很大,但美國仍舊在一點點地移動到公制一側。

◎ 1960年,由《米制公約》簽署國組成的外交組織—度量衡大會通過了對該體系的廣泛修訂和簡化。将七個單位:米(表示長度)、千克(表示質量)、秒(表示時間)、安培(表示電流)、開爾文(表示熱力學溫度)、摩爾(表示物質的數量)、以及坎德拉(表示發光強度),确立為公制系統的基本單位。圖為1889至1960年的國際米原器棒。
圖片來源:Wikipedia

1971年,美國商務部長斯坦斯(Maurice Stans)在向國會遞交1968年《公制研究法》的研究結果時,就建議通過一個國家計劃,用十年的時間将英制變為公制。

這一建議當時并未得到通過。

但後來在1988年的《公制研究法》修正案中,公制還是被列為美國貿易中的首選度量衡系統,并要求所有聯邦機構在1992财年結束前,在各項業務和活動中,都使用公制計量系統。

并且,由于公制是絕大多數國家的唯一計量方式,因而這些國家客戶都會要求美國企業以公制單位進行生産和交付,這讓美國越來越多行業或主動,或被動地改用公制。

因此,即便在美國,公制也可能以非政府命令,而是逐漸蠶食的方式,逐漸取代英制。

若幹年後,美國很可能成為一個公制國家。

從「米」開始的公制度量衡體系,它影響了人類的曆史,連接了人們的往來,見證了全球化與貿易的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而某種意義上,在未來,它或許将真正地統一世界。

參考資料

Origin of the Metric System. USMA, 2019-10-22.

Madhvi Ramani. How France created the metric system. BBC, 2018-09-25.

Yoni Appelbaum. Who's Afraid of the Metric System?. The Atlantic, 2015-06-06.

方偉. 民國度量衡制度改革研究. 安徽大學, 2017.

丘光明. 中國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統一.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22(03).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