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史晨碑》高清 單字 臨習指導

此文内容如下:《史晨碑》原石,碑陽明拓,碑陰選圖,高清單字選圖,臨習指導,何紹基臨本,鄧散木臨本

《史晨碑》是孔廟碑刻的珍品,碑文的風格為東漢後期漢隸走向規範、成熟的典型代表。

《史晨碑》原石

▲史晨碑山東曲阜孔府漢魏碑刻陳列館經典碑刻

《史晨碑》全碑

▲史晨前碑(全)

▲史晨後碑(全)

《史晨碑》又稱《史晨前後碑》, 兩面刻均有刻文,碑身高173.5厘米,寬85厘米,無碑額。之所以稱《史晨碑》是“前後碑”,是因為,兩面所刻文字的時期并不一緻。碑陽是前碑,全稱為《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于東漢建甯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碑文記載當時魯相史晨及長史李謙奏祭祀孔子的奏章。碑陰為後碑,全稱是《魯相史晨飨孔子廟碑》,記載了孔廟祀孔的事情。刻于建甯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在刻建甯元年刻文時将先刻的内容轉向後面,緻使後刻的内容在前面。

此碑用筆古樸渾厚,端莊典雅。碑文經曆代摹拓,但保存幾近完好,磨滅處非常少,筆畫較清晰。曆來被奉為隸書初學入門的門徑。《前碑》的結字略顯拘謹,不夠伸張。而《後碑》的運筆及結字比較外拓放縱。總而言之,《史晨碑》的結字規整有度,在漢代隸書中屬于平整一路的碑刻,可作為當時官方字體來看待。這也是其宜于初學的原因。

《史晨碑》帖頁欣賞



《史晨碑》是孔廟碑刻的珍品,碑文的風格為東漢後期漢隸走向規範、成熟的典型代表。此碑用筆古樸渾厚,端莊典雅。碑文經曆代摹拓,但保存幾近完好,磨滅處非常少,筆畫較清晰。曆來被奉為隸書初學入門的門徑。《前碑》的結字略顯拘謹,不夠伸張。而《後碑》的運筆及結字比較外拓放縱。總而言之,《史晨碑》的結字規整有度,在漢代隸書中屬于平整一路的碑刻,可作為當時官方字體來看待。這也是其宜于初學的原因。

《史晨碑》雖非同年所刻,至于其書丹者也未能考證,但其前後碑字體如出一人之手,相傳是東漢蔡邕所書。至于蔡邕的墨迹至今已然不存,至今所知蔡邕精工篆隸,尤其是隸書最為精善。他的隸書結字工整精細,中斂而四面拓張,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筆緻古樸,神韻超絕,為漢隸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書法的典型,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後世對于《史晨碑》的評價頗高,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碑學大興的書法界,更是對漢代的碑刻推崇不已。如明代郭宗昌在《金石史》中贊道:“分法複爾雅超逸,可為百代模楷,亦非後世可及。”清時楊守敬《平碑記》中評價說:“漢代隸書并不是都是佳作,但是《史晨碑》的古厚氣象是不可企及的。”可見,史晨碑的地位并非一般。

《史晨碑》高清單字選


《史晨碑》臨習指導

石懷佐

筆畫

《史晨碑》的筆畫的書寫方式主要以其纖細、虛和幾近乎于秦篆的運動進行呈現。但它筆畫書寫給人以挺拔遒勁之感,筆畫中透露着明顯的古拙渾沉的氣質。《史晨碑》起筆的“蠶頭”意味并不十分明顯,它大多以露鋒着紙的用筆為主;但卻能露而能藏,尖而寓圓,變化也就極為自然。不過,它對磔筆處的“雁尾”卻非常地着重,一波三折的特色也較為典型。

隸書上承秦篆,用筆多帶篆意,和楷書與行書的用筆是不同的。“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雁不雙飛,蠶無二設”這些都是隸書的基本點畫要求。在《史晨碑》中也遵循這樣的規範。書寫《史晨碑》時要求每一筆的起、行、收都要筆筆到位,一氣呵成,幹淨利落。起筆的關鍵是要逆鋒起筆,隻有逆鋒起筆,筆毫才能藏在點畫之中,使得筆畫飽滿圓潤。行筆的過程要鋪豪逆勢澀行,行筆中雖有遲澀的感覺但整體流暢,萬毫齊力才能增加用筆的質感。收筆之時應根據需要調整方式,一者要送到即止,一者要送到後有承接下一筆的筆勢,所以收筆時速度要适當放慢筆筆送到。

▲波磔

▲曲弧

隸書之中最具有特征性的筆畫莫過于“波磔”和“曲弧”,在所有的隸書中,書寫這兩個筆畫在用筆上基本相同,隻是在行筆過程中角度和輕重略有區别。“波磔”書寫時要注意起筆逆鋒,行筆時速度稍快但要沉穩,略有提按的變化。行筆至中間後漸行漸按,收筆處重按調整好筆鋒後向右上行筆。“曲弧”顧名思義,就是彎曲的筆畫,既然彎曲,就要注意曲的程度如何,往往在彎曲時不會向左上方行筆,以免使得筆畫分割的空間過于拘謹。收筆時要注意飽滿圓潤。

結體

隸書的結體是橫向取勢,左右開張,字形大都是扁平狀。但是,漢字的結構很是複雜,字的筆畫繁簡不一。因此在書寫時字的字形就要适當變化,不能都寫得扁平,而是要順其自然。如“書”、“晨”二字,硬要壓扁,反而不甚美觀。對于一幅作品來說,為了整體的效果,将某些字進行适當的調整是很有必要的。

結構的變化繁多,基本可以簡單概括為三大類。一是對稱型,二是不對稱型,三是包圍型。以下就簡要對這三種類型進行分析。

  • 對稱型結構

對稱型結構的主要特征就是強調其對稱性,主要是左右對稱的結構,在《史晨碑》裡這種結構出現次數很多,書寫這一類的字一定要找準中心線,左右兩邊的部分長度和重量上要大緻相同,不能一邊勝過另一邊。如不然就如同天平一樣會失去平衡,字的重心就會不穩。

“年”字就是典型的左右對稱型結構,但在書寫過程中進行了巧妙的安排使得整個字的重心平穩。左邊部分橫的部分要比右邊多一個,這樣就如同天平一邊的東西放的多了,想要使得平衡就要使筆畫少的一邊的重量有所增加。所以在右邊的“波磔”收筆處鋪毫重按增加右邊的重量感,以此使得兩邊平衡。

而“帝”字書寫就比較簡單,其結構左右重量非常均勻,中間的書畫使兩邊幾乎成對稱狀态。隻是需要注意書寫時不能将下面的書畫寫得“狀如算子”,他們之間不是平行的,長短也不一樣。書法藝術的美就在于能于同處見不同。

  • 不對稱結構

不對稱的結構大都是左右大小不一,獨體字,上下結構寬窄上有區别而造成的。書寫這一類的字就要借助于各部分之間的對比關系進行分析才能寫好。

“頓”是左右結構的一個代表,左右兩邊的高低錯落,左邊部分高出右邊,而右部的下面比左邊的還要靠下很多。左右兩邊的筆畫粗細較均勻,因為“頁”的内部兩橫書寫較細使得右邊在這麼多筆畫的情況下也不顯粗重。

獨體的“力”很是伸展,将曲畫盡力左伸,在行筆過程中力量不斷加重,左邊的筆畫顯得厚重有力,而其他筆畫則要寫得瘦勁很多。

“蕩”字書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字頭很明顯是由下部托起的,并且字頭的兩邊書畫也因下部筆畫的繁簡程度做了調整。下面的部分就是左右結構了,可以參考“頓”字結構的一些原則來寫。唯一不同的是,書寫時還有多考慮與字頭的關系。

  • 包圍機構

包圍結構在整碑中主要是有半包圍和全包圍。書寫全包圍型的結構往往會在筆順上産生錯誤,經常會出現先把整個外框部分寫好,再填滿整個内部。正确的筆順應該是最後才把口封起來。

“罪”字本身不是包圍結構,但在“史晨碑”中,很多的這種字被寫成了包圍型的,主要是将兩邊的筆畫伸展成豎畫。在書寫時應該注意兩邊的豎畫并不是筆直的書寫下來,書寫中有弧度的變化,内部的“非”雖有雁尾,但不明顯,沒有過多的伸展。

全包圍的“因”字内部的上橫與右邊的豎畫有連接,這就形成了虛與實的變化,使得整個字更有韻味。相同情況的字還有“國”字。所以書寫時要特别注意内部的筆畫與邊框的關系,即便内部不與邊框連接,但邊框書寫也不會把所有的筆畫都死死的連接在一起,為的就是“似斷還連”的效果。

章法

《史晨碑》是漢碑中的代表之作,在章法形式上與摩崖石刻大相徑庭,摩崖石刻是因山變化而有變化。《史晨碑》立于孔廟,自然書寫要端莊秀麗,不能草草書刻失了莊重。所以評價《史晨碑》的章法可謂是氣度典雅型。其章法的工整精緻主要體現在三點之上。第一,字距行距都非常清晰;第二,就單個字而已,筆畫結構書寫細緻精微;第三,整個碑闆由這些精緻的單字整齊排列更顯的莊重典雅。對于初學者來說從《史晨碑》入手,無論是字形結構,還是大的章法布局,都是值得深挖和學習的。可以說《史晨碑》是學習漢隸規矩法度的必由門徑。

曆代書家有很多臨習過《史晨碑》,他們的臨作各有千秋,均值得我們學習。以下分别是清代何紹基和近代鄧散木先生節臨的《史晨碑》作品。這些作品皆忠實史晨原貌,屬于精臨,特輯錄于此,供大家臨習借鑒參考。

《史晨碑》鄧散木臨本選

《史晨碑》鄧散木臨本選

▍素材來源:書法空間

▍綜合整理:書法空間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