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戈寶棟:禰衡考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禰衡的姓是“禰”,而不是彌。作為姓氏是禰。我過去也是寫為彌衡的,後來經高人指點,我才明白。我看陳大濩先生演出的“打鼓罵曹”,他一出場的走步子,兩臂略微外撇,有些吊兒郎當的樣子。我心想陳先生上台,一向都很認真,今天怎麼啦?後來聽他自己講,禰衡是個“狂生”他不同于其他正生,他有點玩世不恭。他的撩袍的手勢都與别人不同,是右手兩個手指提着衣襟上場的。這是由于他的個性。他不同于其他正生那樣。要處處體現他的“狂”性。後來我查了禰衡的史料。發現他被後來的黃祖所殺,時年才27歲。可想他在“罵曹”的時候,還要早幾年。實際上也隻有20出頭。其實還是個青年。這樣我就可以理解了他的“狂”源了。

他可能讀了一些書。這種經曆我們年輕時也有過體驗。我在那個時候也是也過“揮斥方遒”的時期。那時我非常自信,認為自己的眼界所及的範圍,世界就這麼大。尚不知道天高地厚。當以後,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才知道我的見識太淺了。因此我想二十來歲的禰衡可能真的有那種狂妄的勁頭。但是敢于面對曹操這樣大人物面前,口吐狂言,也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了。換了我,也是不敢的!但是出于這種年齡是有可能。如果年齡在四十歲以上,或許就不大可能了。京劇的行當,禰衡屬于“老生”,應該是四十歲以上的成人了。但是從史料上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有可能會有這樣的狂妄勁頭的。而陳大濩先生那種以“狂”處着眼來塑造禰衡這個人物,是有道理的。在他的理解中,禰衡并不能作為一個完美的正面人物來塑造,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李玉聲對我說鼓套子的功夫在左右手力度要均勻。因為人們長期的習慣。右手的力度高于左手,所以兩手的力度不一樣。所以鼓聲不均勻。要練得兩手均勻,鼓聲就“脆”。于此見功夫。陳大濩宗餘派,他的唱法不同于流行的楊派。此戲完全是陳先生教的。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