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祭奠祭文

祭奠祭文

  永遠懷念,05年上線老牌紀念館,專業提供網上紀念、網上祭奠、網上掃墓等服務,用戶在永遠懷念可以為已故親友撰寫人物簡介、生平、紀念文選、上傳紀念圖片;網上祭奠方式包括:上香、獻花、敬果、祭酒、點歌、留言、祝福、叩頭、經文祈禱等;用戶也可以為紀念館設置密碼,限制其他用戶訪問!!

  選擇永遠懷念的三大理由:“永遠懷念”品牌優勢 老牌紀念館 用戶操作方便

 祭文是死亡祭奠的祭品之一。由于它在中國死亡文化中真正具備文化色彩,占有重要職位地方,因此詳述如下。
  1.祭文 祭文作為祭奠死者而寫的追悼文章,是在人死葬後于靈前誦讀,或者是死者生忌周年或每年忌日通告的哀悼文章。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于什麼時候,由誰來祭,祭誰;頌揚被祭者生前的優點和好事;最後是結束語。古代的祭文是用文言文寫的,用典較多,講究文辭華麗,并且有一定的式樣,一般如下:
  祭文開關習慣以"維"字開頭,占整一行。"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另外意義。緊接"維"字,第二行言明吊唁的時間及祭誰,誰來祭。這是開篇明義,首先要點明的題目。要請留意的是祭文的内容務必簡短,語言務必精煉。交代時間和人物後,接着寫死者的好事優點,表達祭者的傷心之情。祭文的結尾,一般用"尚飨"一詞結尾,是臨祭而望亡靈歆享之詞。尚為希望之意,飨為沒牲醴以品嘗之意。
  舊祭文雖然有很多迷信色彩,但在創作藝術上有很多可取之處。對付舊祭文我們應該把它作為文化遺産而加以批判地繼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诔 诔是最古的追悼文的形式,是專門用于表揚死者好事并适合于宣讀的文體。在古代的死亡祭奠中,宣讀诔辭是"谥法"的一個重要環節。诔文的偏重點不在于祭者抒發内心的悲傷,而在于頌揚死者的事迹。诔的制作和宣讀在秦漢以前有一定的規定。
  後來,诔辭的寫作,便不再問死者的貴賤老小,而成為一種普遍的祭奠文體。诔文的結構一般分為二個局部,前半局部主要是叙述死者的世系功業品行,後半局部再表達祭者的悲傷之意,并且後半局部所占篇幅應盡量少,以突出重點。
  3.悼詞 是诔的旁支。悼詞是祭奠那些不以壽終的死者的诔文。就内容而言,悼詞重點在于抒發祭者内心的傷心之情。悼詞的作者,通常是死者的親友或門生素交,因死者去世,心中孕育産生很多悲傷,形之于文,便成悼詞。悼詞一般不在死者靈前誦讀,作者寫好之後,或自藏于家,或抄送死者家屬,或抄送友人,以表達哀惋痛惜之意。悼詞在其初,一般用四言韻語形式,後來則出現了散體古文,略叙死者生平和品德事迹等。實際上哀和诔經常合為一體,沒有東西和體例上的區分。有的人,對付未成年的晚輩,往往叙其聰慧伶俐,向時經曆。再表達痛惜之情,哀诔并用。        
  4.吊文 在古禮中,吊生為唁,吊死為吊,唁文是用來慰藉喪家,吊文才是為了祭悼死者。吊文一般為騷體,和祭文很相似。隔句壓韻,文章寫得凄怆悲慘,但不能夠過于華麗,太華麗了,會沖淡文章的傷感氣氛。吊文不像祭文在開頭結尾處有一定的式樣,也不全限用于憑吊親友素交,古代吊文很多是憑吊昔人的。吊文内容的偏重點在于通過對死者的品行的叙述,表達作者内心的懷念之情,悲怆之感。在古代吊文的東西有所規定,古代禮制規定:"死而不吊者三:畏、壓、溺。"即畏罪自殺者不吊,被崩墜之物壓死者不吊,被水淹死者不吊。後來,上述規定被沖破,如漢朝初年賈誼貶谪長沙過湘江時,為吊喪溺水而死的屈原,寫了很有名氣的 吊屈原賦 。此文完全用的是吊文文體,用被後人視為吊文名篇,多有仿效者。
5.悼詞  現代悼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相當于以前的祭文,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會上對死者體現敬意和哀悼的宣讀式文章。現代悼詞去掉了舊祭文中的一切禮教和鬼神迷信的内容,以質樸無華的語言,真誠表達生者對死者的悲傷。悼詞具體内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介紹死者生前的身份,簡曆,因什麼病何時逝世,終年幾多歲。
  (2)扼要介紹死者生前事迹,并恰本地評價死者的一生。
  (3)号召加入追悼會的人學習死者的可貴精神。
  (4)結束語。
  6.挽聯 挽聯也是祭文的一種,是為表達對死者的祭悼之情而寫的對子式文體。挽聯在寫法上要求對仗靈巧,上下聯字數相對。挽聯要有針對性,切合雙方的交誼和職位地方。由于與死者的關系差别,撰寫的内容也應有差别。
  7.墓志銘和墓碑文墓志銘,在古代又叫墓志、墓記等。最初的墓志銘是埋于地下的,以後為了宣揚死者的好事事迹,使之流芳百世,才将墓志銘刻在石柱或石碑上,并豎立在墓地外貌上。墓志銘的内容一般包括:墓中人的姓名、世系、籍貫、生前的官爵、功品德事、年壽、生卒年月日,子孫大概,葬進葬地等等,重點在于頌揚死者的好事品行事迹。
  有的還叙述與死者的私誼和悼亡之情。墓志銘的結構,一般是先叙死者的姓名、字号、世系、爵裡、生年,再叙其事迹、行事,然後叙卒葬年月及子孫有關情況,最後附以銘文。銘文是非無一定之規,句式也有轉變,有三言、四言、七言、雜言的,也有散行的;有句句用韻的,也有兩句或三句用韻的。但内容都是體現歎息,通告議論,抒發悲傷之情。
  真正的墓碑,始于秦漢。它原是下葬時豎的石柱,年來有人刻上文字。碑多是長方形,墓碑文的體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曆、功品德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然後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後是銘文。
  舊式墓碑有兩種,一是标名碑。墓的下面标明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碑的反面不刻寫碑文。二是反面刻寫碑文的墓碑。墓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曆、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最後是銘文,多為韻文,大多數是死者後代請托别人撰寫的。
  墓碑銘文書寫的式樣,一般行文從右向左,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逝者的生殁年月日;第二段是碑題,寫逝者的姓名;第三段寫立碑人;第四段寫立碑時間。碑文直行刻寫,字體的巨細,四段文字中以碑題文字最大,一般為5厘米*3厘米,其他三段文字的字體巨細相當,一般為2厘米*2.5厘米。
四段碑文在具體用詞上有很多轉變。第一段碑文用詞,一般如上所述。在此基礎上,如有忘記了逝者出生年月日的,就分别用一個"吉"字取代。寫作"生于吉某年吉月吉日"。有的碑是怙恃合刻的,因此在碑文的第一段裡,就合寫怙恃兩人的生卒年、月、日。一般在行文順序上,是父親在前,母親在後(右為上)。第二段碑文的用詞,頭一個字一般用"故",以下的用詞與逝者的身份有很大的關系。對已故怙恃及老人的碑文用詞,常用"稀壽"、"耋壽"、"滿壽"、"耆壽"、"耄壽"、"艾壽"等一類頌詞。别的,是故父的還有"顯考"、"公"、"太公"、"大人"、"府君"等詞,是故母的還用"顯妣"、"母"、"氏"、"太夫人"、"老太"、"老太孺人"等詞。
  8.挽幛 挽幛,就是哀吊的禮品,也稱禮幛。挽幛通常用整幅綢布做成,有用紙的立軸,能稱"禮軸"。為民便于懸挂,幛子通常豎幅,上面的文字也直寫,也有用橫寫的。
  挽幛題辭不拘形式,不限字數,有隻寫一個"奠"字的,但通常以四個字為多。挽幛用語可用穩定詞語,也可撰合适的辭句。但應留意,"挽幛"屬追悼送禮用的,其用辭應具有褒揚、吊唁之意。
  挽幛隻在死者靈堂出殡當日張挂,通常多用7尺白布寫字。若是接納直寫方法,就務必從右向左字排三局部書寫;若是接納橫寫方法,則應從上往下安排三局部書寫。
  第一局部,面向幛子右手邊(或頂邊),頂頭主要寫死者姓名加頌詞稱呼。
  第二局部,正中間寫祭幛語,字距要一緻,如寫挽聯,則兩邊對稱,也可不要這一局部,直接寫第三局部。
  第三局部,面向幛子左手邊(或底邊)頂尾寫送祭幛人姓名加身分稱呼和悼詞,如送祭幛者與死者系支屬同姓,送者可隻署名,不寫姓。

姜兄海金千古周年祭
時維公元2014年7月13日,農曆六月十七日(甲午年辛未月乙酉日甲申時),我親密的朋友、兄長一般的姜海金同志,經醫院全力搶救,終因病入膏肓,不幸駕鶴西去。遭此突變,孝子賢孫、肝腸寸斷,親朋故舊、痛心疾首。弟謹此文哀祭兄長靈前作揖。回首兄長生前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令我肅然起敬!縱有千言萬語,但此刻卻不知從何說起。
姜海金, 1937年 月 日(陰曆 月 日,丁醜年 月 日 時)生于河南省禹縣(今禹州市) 鎮 村。自小勤奮好學,1956年順利考入水電部屬鄭州電力學校(1958年學校增設本科班改稱鄭州電力學院),姜兄1960年中專畢業後被分配到水電部華北電力設計院,為适應大慶石油石油會戰的需要又被調入大慶油田,自此姜兄成了輾轉勝利、江漢、河南油田的老石油人,1987年到達退休年齡在河南油田水電廠退休。姜兄在石油系統一直從事電力專業工作,先後曾擔任電力調度、三電管理等項電力管理及技術工作,姜兄是一位優秀的電力技術工作者,1994年晉升為電力高級工程師。受到衆人的尊敬。

姜兄在家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姜兄倍愛自己的賢妻,特别注重對兒女的教育、培養,記得談到為女兒結婚籌備嫁妝時,曾說“我不準備給她陪嫁什麼貴重的家庭用品,我想花上個2~3萬元給他買一台計算機就算是給她的陪嫁了。”從為女兒安排嫁妝一事之思路,不僅看到你對女兒的一片慈愛仁心,而更讓人看到的是你對兒女成長成才的關心之至。現在你的三個兒女已各自成家立業,而且都是工作上的骨幹力量,他(她)們也特别懂得孝道,在你病重期間,他(她)們為你尋求名醫、名藥、晝夜守護。你勤奮刻苦的敬業精神、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發憤圖強的優良品質、教育子女有方,都是弟所學習的榜樣,你的諸多美德,我們将會銘記在心。

姜兄,天道不公啊!為什麼在你辛辛苦苦工作38年之後的77歲之際、國家已從貧困走向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你竟然來不及好好享受一番自己的勞動成果而悄然撒手人寰呢?
姜兄,天道不公啊!為啥世上一些貪官污吏和一些為非作歹之徒得不到應有的報應,而你這個好人卻要早早地離開人間呢?
姜兄,天道不公、以萬物為刍狗!尚有好些東西,弟不便于明說了,想必即使不說,聰明的你,應該也會明白吧。

嗚呼,哀哉!

白山黑水,流雲蒼蒼;五谷常在,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有離合。一旦仙去,難追兄長聲音容貌。
天荒地老,風輕雲迷;春秋有序,光陰悠然而去.天道無常,萬千風霜蕭蕭悲。
姜兄,我的朋友,我的兄長!你一路走去!天堂的大門一年前已為你打開!

你的兒女都極為孝順、尊老愛幼,必将會和他(她)們的媽媽打拼美好家庭的前程!你就放心地去吧!遠離這個紛繁的塵世吧!去到能帶給你快樂的西方樂土吧!
姜兄,我的朋友,我的兄長!請你在你的極樂世界護佑你的家人和所有親朋好友阖家安康吧!
姜兄,我的兄長,願你在那邊盡享人間沒有的天堂之樂!
尚飨!

老弟劉振伶 2015.07.13在你逝世一周年叩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的來源、意思的表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刍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刍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和曲解。這裡的“刍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犧牲(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犧牲)。随着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紮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于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刍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刍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天地生了萬物,它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它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丢掉的草狗一樣,并沒有對人特别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别差,更沒有想從萬物那裡取回什麼報酬。而人之所以對萬物差,甚至人幫助了人,往往都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是因為人的自私的觀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議人要效法天地的“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的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fr=ala0_1謝謝!

摸魚兒.雁丘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别苦,
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
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地妒,未信與,
莺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