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年譜
1、公元927年,後唐天成二年(匡胤1歲)
農曆二月十六日,宋太祖出生于洛陽軍中夾馬營,排行第二,其兄光濟早亡。其父趙弘殷時為後唐禁軍中級軍官,祖籍河北定州安喜,其母杜氏。趙弘殷為其起名匡胤,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後代也。
時年十一月,遼太祖次子耶律德光即帝位,是為遼太宗。
2、公元936年,後晉天福元年(匡胤10歲)
九月,石敬瑭引契丹兵南下,十一月,幽州趙德鈞父子投降契丹,後唐末帝死,後唐亡。石敬瑭建立後晉,為晉高祖。
3、公元939年,後晉天福四年(匡胤13歲)
十月,弟趙匡義生于開封浚儀縣崇德北坊官舍。
4、公元945年,後晉開運二年(匡胤19歲)
是年受父母之命娶後晉禁軍軍校賀景思長女為妻。
5、公元946年,後晉開運三年(匡胤20歲)
十二月,契丹滅後晉,俘虜後晉出帝,洛陽大亂。
6、公元947年,後漢天福十二年(匡胤21歲)
二月,契丹改國号為大遼。劉知遠即帝位于太原,是為後漢高祖。
三月,遼太宗耶律德光自洛陽北返,四月死于途中。
六月,劉知遠入洛陽,複都大梁,建立後漢。
是年弟趙匡義9歲,弟趙匡美出生。
7、公元948年,後漢乾佑元年(匡胤22歲)
父趙弘殷随後漢樞密使郭威前往鳳翔征讨叛将王景榮,在陳倉之戰中立下戰功,戰後升任護聖軍都指揮使(禁軍将領),大約此時,趙匡胤離家出走,遊曆随、複、襄、泾、原、鎮等州。
8、公元949年,後漢乾佑二年(匡胤23歲)
在經曆一年多的流浪後,應募後漢大将郭威帳下,同父一道供職于後漢禁軍。
9、公元951年,後周廣順元年(匡胤25歲)
正月,郭威滅後漢即帝位,建後周,是為後周太祖。是年,趙匡胤因得郭威賞識,提升為禁軍東西班行首。後又升任滑州副指揮使,是年,長子德昭出生。
10、公元953年,後周廣順三年(匡胤27歲)
趙弘殷轉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後又轉任右廂指揮,領兵嶽州防禦使。三月,周太祖郭威将重臣樞密使王峻黜往外地,養子柴榮從澶州節度使任上開封尹,趙匡胤随之轉為開封馬直軍使。
11、公元954年,後周顯德元年(匡胤28歲)
正月,郭威去世,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是年34歲。趙匡胤在柴榮繼位後由開封騎兵部隊重新回到禁軍擔任中級指揮軍官。
三月,北漢與後周激戰于高平,趙匡胤随周世宗親征,危急時挺身而出,極大地扭轉戰局,戰後論功行賞,趙匡胤越級提拔為殿前散員都虞候,領嚴州刺史,周世宗從此對趙匡胤刮目相待。
十月,周世宗吸取高平之戰周将軍士不用命,不能戰的教訓,下令整頓軍隊,廣募天下壯士充實禁軍,命趙匡胤負責選其優者為殿前諸班。此次整軍,殿前司正式成軍,趙匡胤升任殿前都虞候,趙的上司張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揮使。
12、公元955年,後周顯德二年(匡胤29歲)
周世宗派周将向訓、王景率軍西征後蜀,試圖收複秦、鳳、成、階四周失地,因軍需供應不繼,勞師無功,戰事陷于僵局,周将執意請求罷兵,周世宗猶豫不決。
七月,趙匡胤作為特使前往秦州周軍前線視察戰事,極言秦鳳諸州可取,周世宗于是定下攻取之策。
13、公元956年,後周顯德三年(匡胤30歲)
正月,周世宗下诏親征南唐,趙匡胤随征淮南,首敗南唐軍隊萬餘于渦口,斬殺兵馬都監何延錫。
二月受命率軍突破滁州,趙匡胤以少勝多,一舉攻克淮南重鎮,生擒唐軍守将皇甫晖,在周将韓令坤棄揚州而退避之際,趙匡胤又受命率兵二千屯駐六合阻截。六合之戰,趙匡胤以劍砍皮笠為記,厲行軍法,大敗唐軍,于是南唐精銳盡失。攻克滁州之後,後周宰相範質表薦原劉詞幕僚趙普為滁州軍事判官,上任滁州,與趙匡胤初遇,趙匡胤對趙普的才幹十分看重,又因為父親趙弘殷在滁州養病,趙普盡心侍奉,兩人的關系日益密切。在趙匡胤出任匡國軍節度使時,表趙普為節度推官,進入趙匡胤的幕府。
七月,父趙弘殷在返京途中去世。
十月,因征戰淮南有功,晉升為匡國軍節度(即後來的定國軍)使兼殿前都指揮使。
14、公元957年,後周顯德四年(匡胤31歲)
二月,随周世宗親征淮南,攻克南唐清淮節度使駐地泰州。
五月,随周世宗返回京城開封,拜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仍擔任殿前都虞侯。
十月,周世宗第三次親征淮南,趙匡胤出任前鋒,進攻濠、泗兩州,身先士卒,躍馬截流先渡,攻克泗州,又護衛周世宗沿淮河東下,俘獲南唐節度使陳承昭,攻克楚州,唐主畏趙匡胤威名,曾派人計離周世宗并私贈白金三千兩不果,周軍一直推進至長江北岸,次年三月,南唐淮南、江北十四周土地、人口盡入後周版圖,南唐去帝号,隻稱“江南國主”。
15、公元958年,後周顯德五年(匡胤32歲)
三月,後周評定淮南。五月,因平定淮南有功,趙匡胤改領忠武節度使。是年,原配夫人賀氏因病去世,終年30歲,後谥為“孝惠皇後”。
16、公元959年,後周顯德五年(匡胤33歲)
三月,周世宗北伐契丹,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擔任方面軍指揮,至六月,周軍收複了關南全部失地,得三州十七縣合一萬八千餘戶。
六月,周世宗因病班師,解除張永德殿前都檢點的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檢點。十九日,周世宗去世,年37歲,子梁王宗訓即位,是年7歲。範質、王溥、魏仁浦并相,執掌朝政。
七月,趙匡胤領歸德軍節度使,仍兼殿前都檢點,是年趙匡胤新納彰德軍節度使王饒第三女為妻,後封“孝明皇後”。
17、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匡胤34歲)
正月,趙匡胤受命率兵前往鎮、訂兩州禦邊,乘機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上皇位,建立宋朝,是為太祖。趙匡義改名趙光義,出任殿前都虞候;趙匡美改名趙廷美。趙普作為陳橋兵變的主謀之一,被任命為右谏議大夫、樞密直學士、禁軍将領。石宗信、高懷德、張令铎、王審琦等因擁戴有功被加官進爵。是月,巡視國子監。
二月仍以後周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出任新朝宰相。
三月,南唐國主李景、吳越國王錢俶遣使來賀,對新朝表示承認。
四月,發丁夫修浚蔡河。昭義節度使李筠反叛,太祖命節度使石守信率軍讨伐。
五月,增遣昭節度使慕容廷劍、節度使王全斌率軍與石守信回合,共同平叛。六日、诏令削奪李筠的官職爵位。十九日,诏令親征。任命樞密使吳廷作為東京留守,知開封府,呂馀慶為副留守,皇弟趙光義為大内都檢點。二十九日,石守信、高懷德在澤州南面大敗李筠軍隊三萬餘人,俘獲北漢沙陽節度使範守圖。
六月,趙匡胤到達澤州。十九日,控鶴左廂都指揮使馬全義奮力攻克澤州城,李筠投火而死,北漢宰相衛融被俘。二十五日,安國節度使李繼勳朝谒于路,太祖即任命他為昭義節度使,取代李筠。趙普因平李筠之功遷任兵部侍郎。光義領泰甯軍節度使,仍為殿前都虞候。是月保義節度使袁彥調任彰信軍節度使。忠正節度使楊承信調任護國軍節度使。忠武節度使兼侍中張永德調任武勝節度使。是月,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保融去世。
九月,舉行典禮,立冊四代先祖谥号、廟号。
因後周檢校太尉、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叛亂,特命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王審琦副之,宋延渥為都排陣使,率軍北伐。二十六日,下令削奪李重進官職爵位。
十月三日建雄節度使楊廷璋(周太祖之妃兄)調任靜難軍節度使。十九日,隰州兵馬钤轄與北漢軍交戰于京土原,戰敗陣亡,趙匡胤怒責将校不拼命效力,貶黜二人、斬首二十九人,二十九日下诏親征,任命光義為大内都部署,吳廷作為權上都留守、呂馀慶為副留守。是月,黃河決口于棣州厭次、滑州夾河。
十一月十一日,趙匡胤到達揚州城下,當日克城,李重進舉族赴火而死,同謀者數百人被斬殺。二十九日任命宣微北院使李處耘臨時主持揚州軍政。
十二月,泉州節度使留從效稱蕃。冬天,趙匡胤與光義雪夜至趙普家共同商定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
18、公元961年,建隆二年(匡胤35歲)
正月,太祖分遣常參官前往各州度田,诏令右領軍衛上将軍陳承昭督役疏通蔡渠,打通淮右的運糧通道。
二月,诏給事中劉載督役疏通五丈渠,以通東方漕運。是月,定《竊盜律》。
三月,殿前都點檢、鎮甯軍節度使慕容廷钊解職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解職為成德節度使。自此,殿前都點檢一職不再授人。诏令縣長吏督促百姓種植,各縣定民籍為五等。另诏,自今民有逃亡者,本周縣戶籍頃畝以聞,檢查核實後,勿使親鄰代輸其租。
四月頒發《私煉貿易鹽及貸造酒曲律》。
五月,令殿前侍衛司及諸州長吏閱所部兵馬,骁勇者升其籍,老弱怯儒去之,初置剩員,以處退兵。
六月,母親杜氏去世,南唐元宗李景去世。
七月,制定“稍奪兵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以加強中央集權的三大治國方略,為防止功臣宿将驕悍難制,遂行“杯酒釋兵權”之舉,分别解除了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铎等人的禁軍職務,出為節度使。以皇弟趙光義為開封府尹,光美為興元尹。
八月,執義武節度使孫行友,削奪官職,勸歸私第。修成《周世宗實錄》40卷。
九月,诏荊南行軍司馬、甯江節度使高保勳為荊南節度使。
十一月,巡視相國寺和國子監。
十二月,昭義節度使李繼勳敗北漢軍千餘人,斬首百餘級。
19、公元962年,建隆三年(匡胤36歲)
正月,淮南大饑,采納沈義倫建議,以軍糧百萬斛赈饑,诏諸州長吏勸課農桑,自後,每年年初必下此诏。诏州縣不得役僑居百姓充當遞夫。巡視國子監。
二月,令翰林學士,文班常參官曾任幕職,州縣者,各舉勘為賓佐,令錄者一人。诏州府依法斷獄,不得避事,妄奏取裁。滑州節度使張建豐因甲仗軍資庫失火而被免官。巡視國子監。
三月,诏令諸州判決大辟案件,需登錄案狀奏報,委交刑部複核。
四月,禦史中丞劉溫叟上書指陳朝廷管制紊亂,官職升限無定,調集無常等弊端,建議諸司官爵,應循名責實任任職,不得寄祿和空設官階。
五月,河北諸州大旱,派人“乘得檢旱苗”,诏縣令佐檢察差役,務求均平,不吏者許民自相糾舉,仿西京洛陽之制開始大治宦阙。
六月,遣使賜果酒于國子監。樞密使吳廷作以雄武節度使罷職。
七月,索内外諸軍中不逞者流放沙門島。兗、濟、德、磁、洺五洲蝗災。
八月,諸高錫建議,诏行賄獲薦者許告汗,诏諸道司法參軍皆以律疏試判。
九月,诏及第舉人不得呼知舉官為恩門、師門及自稱門生。禁民伐桑棗為薪。又诏黃、汴兩岸,每年委所在長吏課民多栽榆、柳,以防河決。恢複書判拔萃科。
十月,有關部門進呈修訂《循資格》、《長定格》、《編敇格》各一卷。诏選人三十人以下不得入令錄,其餘照準。提升趙普為檢校太保、樞密院使。
十一月,诏群臣出使諸道,不得私有請托,違者置罪。诏殿前侍衛司将校不得冗占直兵,對所占之兵于與明确規定。下令縣令考課以戶口增減為标準。
十二月,以武平節度付使,權知朗州周保權為武平節度使,各縣設置縣尉一員,受理盜訟。按各縣戶數多少置弓手不等。自是節度使的權力僅限于城郭之内。蒲、晉、慈、相、衛六州大饑。頒布《捕盜令》,是歲周鄭王柴宗訓徙居房州。河北、陝西、京東諸州旱,蝗災嚴重,河北最烈。
20、公元963年,乾德元年(匡胤37歲)
正月,命左神武統軍陳承昭征發東郊民夫數萬人修築京都轄區内河堤。任命山南東道節度使兼侍中慕容廷钊為湖南道行營都部署。樞密使李處耘為都監,發兵會合襄陽,讨伐湖南張文表。以荊南節度副使,權知軍府事高繼沖為荊南節度使。下诏禁止追縣吏“會州”。
二月,打算啟用天雄節度使符彥卿典領禁軍,被趙普勸阻。平定荊南割據政權,得三州十七縣。遣使前往澶、滑、衛、魏、晉、绛、蒲、孟十一州開倉赈饑。
三月,平定湖南割據政權,得十四州六十六縣。祥定刑罰制度,分流刑四等、徒、杖等刑各五等。令各州縣恢複設置義倉,以備兇儉。
四月,任命刑部郎中賈玭等通判湖南諸州,這是宋朝設置通判的開始。巡視國子監。用内府錢招募諸君子弟鑿池練習水戰并造船百餘艘,建立水虎捷軍。
六月,任命大理正奚嶼知館陶縣,監察禦史王枯知魏縣,楊應夢知水濟縣。屯田員外郎于繼微知臨清縣。開始以常參官出任知縣。
七月,頒行統一的度量衡于新定的澶、朗諸州。頒布新定的《刑統》三十卷,《編敇》四卷。
八月,殿前都虞候張瓊因被軍校史珪、石漢卿所誣而自殺。诏《九經》舉人下第者再次複試。黃河在齊州決堤。
九月,禁止諸州長吏以仆從幹預政事。
十一月,合祭天地于南郊。大赦,改元,調免建隆三年以前所欠官物,開國以來将校死者錄其子孫。
21、公元964年,乾德二年(匡胤38歲)
正月,範質、王溥、魏仁浦三相被解職,任命趙普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命李崇矩為樞密使,下令親試制舉三科,不限官庶。許直指阖門進狀,下令各地上報案件,有大理寺檢斷,刑部複祥,禁止百姓越級訴訟,令判官錄事糾舉州縣長吏昏耄笃疾不堪從政者,又令長吏考察判官錄事的工作能力。
二月,翰林學士窦僅等上《新定四時參選條件》。命右神武統軍陳承昭率丁夫自長社引潩水至京,與闵河湘江。
三月,禁止諸道長吏役使騎兵。
四月,令諸道長吏視民田,旱者即調免其租稅,不須上報奏準。初置參知政事為副相,以薛居正、呂馀慶為之。不宜制、不押班、不知卯。
六月,以趙光義兼中書令,趙光美為同平章事,皇子德昭為貴州防禦使。
七月,中書門下省進呈《少尹幕職官參選條件》,诏藩鎮不得以初官為掌書記。
八月,初令宗師、建安、漢陽、薪口并置場榷茶。
九月,前宰相範質去世。
十一月,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武信節度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崔彥進副之。樞密副使王仁瞻為都監,甯江節度使。侍衛軍馬都指揮使劉光義為歸州路副都部署、内客省使。樞密承旨曹彬為都監,将步騎六萬伐蜀。
22、公元965年,乾德三年(匡胤39歲)
正月,宋軍攻克成都,蜀主孟昶投降,後蜀滅亡。後蜀四十五周一百九十八縣盡歸宋朝版圖。
二月,王全斌殺後蜀降兵二萬七千餘人于成都,任命參知政事呂餘慶知成都府,樞密學士馮瓒權知梓州。
三月,诏諸道發義倉赈饑民者,不須上報,将後蜀降将編為奉義、懷德、懷愛諸軍,孟昶及其官屬由峽江而下,舉族歸朝。置轉運使,收藩鎮财權。後蜀降卒在文州刺史全師雄率下舉兵反叛。
四月,放寬京城宵禁規定,下令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
六月,後蜀主孟昶死于開封。
七月,始令諸州錄、參與司法椽共同斷獄。
八月,下令讓各地方長吏擇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補禁軍之阙,并選取強壯士兵定為兵樣,分送諸道作為标準。黃河決堤于陽武縣,溢于河陽縣。
九月,檢閱諸道所送士卒,将騎兵編為骁雄軍,步軍編為雄武軍,隸于禁軍。黃河決堤于澶州。
十一月,新編雄武軍掠人子女,騷擾京師,被斬殺百餘人。
十二月,诏西川管内監軍,巡查不得幹預當地州府政事。
23、公元966年,乾德四年(匡胤40歲)
二月,權知貢舉王祜上奏錄取進士六人,諸科九人,令在落第選人中取其優長者,第而升之,減免四川諸州夏租之半。
三月,廢罷義倉。
四月,下令禁止三司所轄各處場院官吏以“羨餘”之名盤剝百姓。
五月,禁止川、陝諸州以部曲主掌政務及場院貿易。見宮人銅鏡有“乾德四年”字樣,對朝廷重臣孤陋寡聞深為不滿而概歎:“宰相須用讀書人”。于紫雲樓親試制科舉人。
六月,禁止士庶之家以童男養為宦者。黃河決堤于澶州。
七月,禁止各地民衆到京師請願,舉留節度、觀察、防禦、團練使等軍事官員及刺史、知州、通判等地方長官。
八月,下令免除後蜀百姓所欠前政府官員的一切私債。知梓州馮瓒等人因賄賂趙光義被趙普查實,流放沙門島等地。黃河決堤于滑州,令韓重贊領士卒丁夫數萬人治之,至十月堤成,水複故道。
閏八月,黃河水淹曹州南華縣,澶州衛南縣及郓州部分地區。索殿前諸軍無賴者十餘人黥配義豐監。命殿前、侍衛兩司将校大閱戒事于軍中。許民開墾荒地,州縣不得檢括,止以現佃為額。淄州刺史李處耘去世,追贈宣德節度使,诏求亡書以充史館。
九月,以龍捷左右廂都指揮使黨進權侍衛步軍司事。
十月,禁止裡長、節級借征科及巡警之名煩擾裡民,視求财物,禁止鎮将借巡察鹽曲為名騷擾民戶。
十一月,禦制通判權力,規定行文須與長吏連署方為有效。重寬《鹽曲法》。
十二月,親閱殿前諸軍武将,武藝不中選者三百餘人全部外放。
24、公元967年,乾德五年(匡胤41歲)
正月,令開封大名府及郓、澶、孟、濮、濟、淄、滄、棣、濱、德、懷、博、衛、鄭等黃河沿岸州府長吏兼本州河堤使,分遣使者征發京城近郊丁夫數萬人治理河堤,自此形成定例,以時平年豐,贈上元張燈為五夜,查處征蜀大将王全斌等黩貨殺降等種種不法行為,下令将所受錢物歸還原主,并對曹彬和劉光義等人于與獎勵。
三月,诏令翰林學士、常參官于幕職,州縣及京官内各自舉薦能擔任常參官者一人,不當者連坐。诏諸道舉薦轄區内才識優長,德行優異者二至三人。
四月,閱殿前承旨不逞者一百二十六人,外放渾、冀、博、德、滄等州。重申川陝等州須依《刑統》、《編敕》的規定依法斷案,并按程序上報。
六月,禁止諸州通判,钤轄及都監使臣在官奉之外“添給錢物”。
七月,诏令停止毀壞銅鑄佛像,但亦禁止新鑄。禁止各地官吏在督納兩稅時,兩處點檢入抄,重有追擾。
八月,湖南諸州輸稅請求追加“頭子錢”,诏令不許。黃河水淹至衛州城,溺死者數百人,命川、陝諸州長吏、通判并兼造橋事。
25、公元968年,開寶元年(匡胤42歲)
正月,征發近甸丁夫增修京城。遣使發倉赈峽、绛、懷等州饑民。
二月,将地方軍政長官對治所廨舍的增修情況列入考課政績内容。新納忠武節度使宋偓長女為妻。
三月,頒發增修的“縣令、尉捕賊功過令”,對食祿之家中選舉人進行複試。
四月,成德軍節度使韓令坤去世。
五月,诏州府追屬縣租稅,不得委托孔目官全權處理,須由錄事、參軍親負其責。調集糧米十萬斛賜江南赈饑。采納淮南轉運使蘇曉建議,規定主庫吏三年一易。
八月,以昭義節度使李繼勳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黨進副之。宣徽南院使曹彬為都監。棣州防禦使何繼筠為先鋒部署,绛州防禦使司超副之。刺史李謙溥為都監。領兵攻打北漢。
十一月,因遼軍來援,引還。
十月,屯田員外郎雷德骧攻讦趙普強人第宅,聚斂财賄,被責授商州司戶參軍。
十二月,準許百姓對所在縣級行政長官的政務提出控告。
26、公元969年,開寶二年(匡胤43歲)
二月,命曹彬、黨進等領兵先行發起對北漢進攻。下诏親征。
閏五月,遼施以援兵,太原城久攻不下,采納太長博士李光贊建議班師,由軍事進攻轉而采取經濟困絕政策。
閏五月,右仆射魏仁浦去世,年五十九歲。
六月,自太原經鎮州、邢州、相州、滑州回到開封。
七月,天雄節度使符彥卿在治所招權黜貨,被調任鳳翔節度使。
八月,靈武節度使馮繼業請求舉族内遷,被調任為靜難節度使。視察開封。調任西京留守向拱為安遠節度使。
十月,密令殿前都虞候楊義逮捕陰謀作亂的散指揮都知杜延進等十九人于與斬首。诏歸峽州直隸京師節度使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贊,楊延璋等罷為散職。
27、公元970年,開寶三年(匡胤44歲)
正月,诏諸州官吏舉孝悌彰聞,德業純茂者上報。鎮守節度使張令铎去世。禁止河防官吏掠斂丁夫缗錢。
三月,調任忠武節度使宋偓為靜難節度使。以忠正節度使王審琦出任忠武節度使,诏澤州直隸京師。四月,罷河北諸州鹽禁。命翰林學士,文班常參官等,各于現任前任賓幕,州縣官内,舉薦常參官一人。
五月,禁止京城民家私人藏兵器。禁止諸州長吏派仆從及親屬掌管廂鎮局務。在京城始置便錢務。诏通遠軍直隸京師。
六月,長女昭慶公主下嫁王審琦之子王承衍。
七月,确定西川地方行政職數,并令全國各地依例減員數。
九月,命潭州防禦使潘美為賀州道兵馬行營都部署。朗州團練使尹崇珂副之。發十州兵馬合賀州,攻打南漢。
十二月,翰林學士承旨,戶部尚書陶谷去世,追贈右仆射。征發近甸民夫二萬人修河治堤。
28、公元971年,開寶四年(匡胤45歲)
正月,禁止河東内遷民戶私藏兵器。捕獲京城諸坊無賴惡少及亡命軍人三百六十七人,将其中首惡者二十一人斬首。
二月,宋軍入廣州,俘獲漢主劉餦,,平定廣南。是月統計,諸道幕職,州縣官阙員八百餘人。
三月,前右監門衛将軍趙玭指控趙普私販秦、隴大木規利,欲下制逐普,被王溥解救。四月,以誣毀大臣之罪将趙玭責為汝州牙校。诏吏部于唐、鄧、随、郢、襄、房、複、安、申等州以南及荊湘諸州内,選取現任令錄兩考以上判、司、簿、尉合入,令錄年五十以下的官員,調任嶺南諸州通判。诏令諸州訪尋名醫送京,調整嶺南地區行政區劃。
五月,以潘美領山南東道節度使,尹崇珂領保信節度使,同知廣州。以軍器庫使楚昭轄權判三司。
六月,初置市舶司于廣州,以知潘美、尹崇珂并兼使。通判謝玭兼任判官。命學士院試廣南僞官,取書判優長者充任令錄、簿尉。黃河決堤于鄭州原武縣。
七月,禦史中丞劉溫叟去世。令河南府及京東、河北十七軍州相互點閱人口,俱載于籍,已備征發徭役修治河堤。
八月,群臣奏表,請加尊号“興化成功”不允。
十一月,江南國主李煜乞去唐國号呼名從之。吳越私贈趙普瓜子金十瓶,為趙匡胤發現,此前,經允許,趙普接受南唐國主巨銀五萬兩。趙光義幕僚澶州通判姚恕被趙普殺害。合祭天地于南郊。大赦天下。調免開寶元年以前所欠租稅,擇後蜀親兵習馬弓者百餘人組成川班殿直,因郊祭索賞被廢黜。命鄭州團練使曹翰治理黃河澶州決口。是年,次女延慶公主下嫁石守信之子石保吉。
29、公元972年,開寶五年(匡胤46歲)
正月,禁民鑄鐵為佛像、浮屠及人物之無用者,诏黃河、汴河、清河、禦沙河等沿河州縣長吏督促百姓按戶種植榆樹,省諸州縣胥吏于力。二月,诏開封等十七州府各置河堤判官一員,以本州通判充任。令僧尼各不相統攝。以兵部侍郎劉熙古為參知政事。
閏二月,将禮部上報的進士及諸科舉人三十六人召于講武殿親試後始發榜公布,禁道士寄禢及私度人為道士。
四月,按嶺南圖籍,州縣多而戶口少,命知廣州潘美及轉運使王明度其地裡并省以便民。五月,廢嶺南澄賓、浔巒、富、思明、康、繡、禺、順、牢、覺等十三州,前後所廢四十九個。黃河在澶州濮陽縣境内嚴重決堤,河南河北諸州一片汪洋。放宮人一百五十餘人出宮。
六月黃河又決堤于陽武縣,汴水決堤于鄭州及宋州,征發兵士及丁夫五萬堵塞決堤,命曹翰護役。
十月,诏求治河之策。
七月,皇女永慶公主下嫁魏仁浦之子魏威信。
八月,開始設置轉運判官于嶺南,首任者為太子中允許九言。
九月,樞密使李崇矩将女兒嫁給趙普之子承宗,引起猜疑。下令樞密使與宰相侯對時不得同止廬中,序分開應對。不久,李崇矩被解樞密使職務,出任鎮國軍節度使。
十月,禁釋道之人私習天文、地理。禁止諸道舉人不在本州府取解而寄應他州。命參知政事薛居正兼任淮南、湘南、嶺南諸州轉運使,呂餘慶兼任荊南、劍南轉運使。是歲,因水災嚴重,至全國大範圍饑馑。
30、公元973年,開寶六年(匡胤47歲)
正月,設置蜀地水陸計度轉運使,诏諸州流民所在計程給口糧遣送回本貫,再以當地于與赈給。
二月,調撥京師糧米兩萬石赈曹州饑。
三月,因鄭王柴宗訓死于房州,年二十一歲,谥為恭帝。夏試進士于講武殿,自此,殿試成為制度。诏流民複業者調當年租賦,免役三年。
四月,限諸州度僧額,僧帳及百人者,再歲限度一人。诏精擇諸州考試官員,令知貢舉與考試官員共同評卷,仍禁止私薦舉人,翰學士盧多遜以國使身份出使江南,陰畫江南十九州地理形勢,軍事布局而歸,受到稱贊,并始有意大用。诏參知政事薛居正監修梁、唐、晉、漢、周五代史。為知制王枯所上的《重定神農本草》作序,并摹印頒發全國。因中書堂吏擅權不軌,诏令兼用流内州縣官。
五月,參知政事劉熙古以戶部尚書緻仕。
六月,以士人取代開封府判獄軍校。廣州知州,保信節度使尹崇珂去世。商州司戶參軍雷德骧之子雷有鄰控告趙普袒護堂吏胡贊等不法,胡贊等受到懲處,雷有鄰提升為秘書省正宇。诏參知政事薛居正、呂餘慶升都堂同議政事,分知印押班奏事,以分趙普之權。
七月,諸州府置司寇參軍,以士人治獄。
八月,解除趙普宰相職務,罷為檢校太尉,河陽三城節度使(治孟州,今河南孟縣)。
九月,參知政事呂餘慶以疾請求解職,罷為尚書左丞。趙光義封晉王,位宰相之上,趙光美由山南西道節度使出為永興節度使兼侍中,趙德昭由貴州防禦使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薛居正、沈義倫出為宰相。盧多遜出任參知政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并加官。妹,高懷德之妻燕國公主去世。
十月,雷德骧被任命為秘書丞,分判禦使台之院事。特赦中書、樞密院、三司及各部門官員以前隐瞞未覺之罪,使其自新。
十一月,诏常參官進士及第者各薦有文學者一人。是歲,命參知政事盧多遜,知制扈蒙等人以現行《長定格》、《循資格》等為基礎,考證違異,削去重複,補其阙漏,新成《長定格》三卷,《循資格》一卷,《起清條》一卷作為人事管理規範性未見,頒為永式。
31、公元974年,開寶七年(匡胤48歲)
五至八月,數次視察講武池,觀習水戰。
七月彰德節度使韓重贊去世。
八月忠武節度使,同平章事王審琦去世。
九月,先後命颍州團練使曹彬、侍衛軍馬都虞候李漢瓊,判四方館事田欽祚等領兵赴荊南,為征伐南唐做準備。
十月,命曹彬、潘美領兵十萬,自荊南攻打李煜。閏十月,知制诰,使館修撰扈蒙以帝王言動,莫得而書,難以修史為由,建議由宰相或參知政事對裁制之事,優恤之言加以詳細記錄送付使館。趙匡胤表示同意并委盧多遜總負責。薛居正上新修《五代史》一百五十卷。
十一月,裁減劍甫道縣主簿。免蒲、陝、晉、同、解等六州所欠租稅,陝西諸州調免其半。
32、公元975年,開寶八年(匡胤49歲)
二月,複試進士于講武殿。賜王嗣宗等三十一人,諸科紀自成等三十四人及第。
三月,契丹遣使克夢骨慎思奉書來聘。诏阖門副使郝崇信、太常丞呂端出使契丹。
十月,江南國主李煜遣徐铉,周惟簡來京乞請緩師,不果。
十一月,李煜複遣徐铉入京求和,趙匡胤以“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作答,不予應予。
十二月,金陵城破,李煜投降,宋軍平定江南,南唐二十二軍州一百零八縣并入宋朝版圖。
33、公元976年,開寶九年(匡胤50歲)
正月至二月,趙光義率群臣三上尊号,請求加封“一統太平”皇帝。以燕晉未複,難符真實不允。
二月,以曹彬為樞密使,領忠武軍節度使,家檢校太尉,年四十六歲。盧多遜為吏部侍郎,仍參知政事。吳越國王錢俶攜子來京朝見,三次返回吳越,時四十八歲。
三月,以皇子德芳為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留沈義倫、王仁瞻留守東京,率晉王以下群臣前往西京洛陽。
四月,在洛陽合祭天地,晉谒父陵之後,提出遷都洛陽,遭到趙光義等人反對後怏怏回到汴京。
五月,以阖門副使田守奇為國家出使契丹慶賀契丹主生辰。
六月至趙光義家中看望皇弟。并挽金河水注邸中為池。
七月,再次到光義家中觀看新修水池,連續三次到皇弟光美家中看望。
八月,以楚昭輔、潘美分領宣徽南、北院使。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黨進、宣徽北院使潘美率兵分五路進攻北漢。
九月,巡視绫錦院,禮賢宅,又到趙光義府第。
十月六日至西教場觀武。二十日猝死于萬歲殿,終年五十歲。
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太宗,皇弟光美改名廷美。
注:參考資料《宋史》、《資治通鑒》、《涑水記聞》、《舊五代史》。編纂過程中或有遺漏疏忽敬請指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