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黃疸

黃疸

王某,男,52歲,幹部,1969年12月26日初診。飲酒無度,又夾肝氣拂郁,初覺胸脅脹悶,旋即兩目發黃,波及周身,身熱口苦,煩躁幹嘔,不欲飲食,小便色黃,大便秘結,脈象弦數,舌紅、苔黃膩。實驗室檢查結果示:麝香草酚濁度10單位,腦磷脂絮狀(+++),黃疸指數46單位,谷丙轉氨酶350單位。患者酒客多挾濕熱,又加肝氣之郁,濕熱熏蒸,阻于中焦,膽汁外溢,故發黃疸,面目一身悉黃,其色鮮明如橘,并身熱口苦,心煩,便秘,脈弦數,證屬“陽黃”。治以疏肝解郁,清洩濕熱。方用茵陳蒿湯加味。處方:茵陳30g,炒栀子12g,生大黃6g,黃芩12g,大青葉25g,雲茯苓12g,車前子30g(布包),炒枳殼12g,生甘草3g。水煎服。

二診:上方連服2劑,下黑穢粘滞大便,量少而不暢,胸脅脹悶略減,濕熱郁積之邪,已有下行之勢,仍宗原方,大黃增至12g,另加槟榔12g以因勢利導。

三診:《醫經精義》雲:“肝與大腸相通。”上方重佐通腑之品,即下大量穢濁糞便兩次,胸脅已覺寬舒,幹嘔、身熱均止,黃疸亦顯著減退,效不更方,再宗原方加減治之。處方:茵陳18g,栀子12g,黃芩15g,生大黃6g,柴胡3g,雲茯苓15g,陳皮9g,炒枳殼6g,車前子18g(布包)。水煎服。

四診:上方連服6劑,黃疸十退其七,飲食增加,二便通調,繼以上方循序漸進。

五至八診:遵上方加減間斷服藥9劑,黃疸盡退,唯晚飯後尚覺腹脹不适,寐意欠酣,此即“胃不和,卧不安”。再拟四苓平胃散治之。處方:生白術9g,澤瀉6g,雲茯苓9g,川厚樸3g,陳皮6g,半夏9g,生甘草6g,炒枳殼3g,生棗仁9g。水煎服。上方繼服12劑,諸症悉退,肝功能已恢複正常,休養月餘即恢複工作。

“肝與大腸相通”,疏通大腸即可達到疏肝的目的,此即“肝主疏洩”之意。仰宗斯旨,治療本案,注重疏通,得心應手,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朱某,男,6歲,1969年3月19日初診。感冒未已,精神倦怠,不欲飲食,厭油膩,繼而惡心幹嘔,脘脅脹滿,大便幹燥,小便深黃如茶。查:肝大,肋下1指,白睛輕度發黃,體溫37.5℃。肝功能檢查示:麝香草酚濁度12單位,腦磷脂絮狀(+++),黃疸指數12單位,診斷為急性黃疸型肝炎。脈弦細,苔黃厚而膩。患者感冒未清,餘熱蘊結陽明,熏蒸肝膽,發為目黃,小便深黃如茶;熱與濕合,脾為濕困,運化無權,因而厭食油膩,惡心幹嘔。結合脈證綜合分析,證屬“陽黃”。治以清熱、利濕、退黃。方用茵陳四苓湯加減。處方:茵陳15g,蒲公英12g,澤瀉9g,豬苓12g,茯苓15g,竹茹15g,生甘草3g,薄荷6g,柴胡3 ,黃芩6g,雞内金3g。水煎,每日分2次溫服。服藥6劑後,惡心幹嘔漸平,患兒精神轉旺,飲食有所增加,尿黃亦較前減輕,繼服原方至12劑,目黃盡退,脘脅脹滿已消,唯大便偏于稀薄。原方去雞内金、公英、黃芩、茵陳,加白術6g,炒薏米12g,赤小豆18g,連服10劑,諸症悉退,肝功能恢複正常。

本例黃疸,屬熱與濕并,方用茵陳四苓湯加減,清其熱,利其濕,胃濁得以下降,濕熱得以清化,故黃疸相繼而退。後期脾氣偏虛,大便稀薄,方去雞内金、黃芩、公英、茵陳,加白術,炒薏米、赤小豆,為易苦寒而為甘淡滲濕之法,方證相符,故療效顯著。

張某,男,25歲,農民,1957年8月4日初診。夏秋之交,炎暑方亢,一日入灣中洗澡,遂患頭身沉痛,食欲不香,繼則兩目及遍身發黃,手足浮腫,中脘痞脹,小便色黃,大便秘結,脈象濡數,舌苔黃厚而膩。實驗室檢查示:腦磷脂絮狀(+++),麝香草酚濁度21.6單位,黃疸指數26單位,谷丙轉氨酶420單位。患者外濕漬浸,腠理閉塞,營衛受阻,濕熱郁蒸為黃,既有表證,又有裡證,治當表裡兼顧。拟茵陳四苓湯合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處方:茵陳18g,茯苓15g,豬苓12g,澤瀉5g,赤小豆25g,連翹15g,杏仁2g,麻黃(先煎去沫)、生姜皮各6g,蔓荊子16g,薏米18g,蒼術6g。水煎服。

二診:上方連服3劑,腠理開疏,周身微微汗出,尿已較前增多,頭身沉痛顯減,浮腫消退大半,效不更方,繼進原方3劑。

三至四診:服上方後,諸症相繼而退。8月8日來診時,伴有感冒發燒,予服銀翹散而愈。目前黃疸十退八九,中脘已覺寬舒,浮腫盡消,二便均調。病已出險入夷,于是進苦辛淡滲之品,輕調氣機,以善其後。處方:茵陳9g,黃芩6g,茯苓9g,豬苓12g,澤瀉9g,赤小豆15g,連翹12g,川厚樸6g,陳皮9g,生姜3g。水煎服。上方連服8劑,諸症悉平,肝功能恢複正常,休息1月後,已能參加勞動。

《金匮要略》說:“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本例黃疸,因外濕漬浸,濕郁成黃,故用茵陳四苓湯合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一方面除濕透表,另一方面滲利退黃。表解則浮腫自消,濕去則黃疸自退。因其方證相符,因而取得良好效果。

于某,女,45歲,市民,1955年7月12日初診。身目俱黃,其色晦暗,胃脘膨脹,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色黃。精神倦怠嗜卧,面浮跗腫,脈象沉遲,舌質胖大,苔白厚濕潤。病來兩月,輾轉調治未愈。脾失運化,濕郁于中,膽汁為濕所遏,不得下行入腸,而溢于肌膚,發為“陰黃”。《傷寒論》雲:“身目為黃,寒濕在裡,以為不可下也,當于寒濕中求之。”治以溫陽利濕,消腫退黃。方用費氏茵陳術附湯加味。處方:茵陳12g,白術9g,附子3g,茯苓12g,澤瀉9g,當歸6g,陳皮9g,半夏12g,砂仁3g,薏仁25g,生姜皮3g。水煎服。服藥3劑後,小便轉多,大便溏止,中陽即見展化,繼進原方3劑,胃脘寬舒,飲食增加,浮腫亦消,身黃十退七八。仍進原方6劑,脈轉沖和,其病将愈。原方茵陳用量減至6g,加黨參、炙甘草各6g,繼服9劑,諸症悉退而告愈。

醫生處方,貴乎對證;方既對證,貴乎堅持。對于本例患者的治療,自始至終堅持用費氏茵陳術附湯以溫陽利濕、消腫退黃。前賢有雲:“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黃疸多小便不利,利尿為主要治法”。尋繹方義,本例于茵陳術附湯中重用澤瀉,即守此法。後為健脾起見,隻以參草相加,扶正逐邪,竟獲痊愈。


溫馨提示:以上僅供醫界同道參考,臨床還需謹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