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根()净”「六根清净」

2024-07-2317

成语“六根清净”的词条资料成语读音:liù gēn qīng jìng

成语简拼:LGQJ

成语注音:ㄌ一ㄡˋ ㄍㄣ ㄑ一ㄥ ㄐ一ㄥ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六根清静

反义词:六根不净

成语出处:隋 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飞鸟成语网:

成语解释: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成语用法:六根清净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成语造句: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

英文翻译:The six roots of sensations are pure and clean.

成语“六根清净”的扩展资料1. 请问佛家所说的六根清净,分别是指哪六根?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做六根清净?他们是不想知道的。

其实,六根清净四个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个比喻,那么,六根是镜子,六尘是被镜子所照的影像,六识是判别镜中所照影像的人。

甚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漪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镇,贪与镇,是飞鸟成语网:

2. 什么是六根清净?

人们常用六根不净来形容某些积习未改,老毛病常犯的人。六根不净源于佛教名词“六根清净”。佛经以修行佛法的人达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不染着时,名“六根清净”。《水浒全传》第四回相关记载有:“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

飞鸟成语网:

3. 六根清净是指哪六根?

六根清净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扩展资料:

六根清净的出处:

六根清净出自《宝台经藏愿文》,是隋朝的隋炀帝所著。

原文为: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翻译为:能弘扬道法的五种法师,分别是

(1、受持法师,谓于如来之言教经论能坚固深信受之,又能忆持而不忘者。

2、读经法师,能正心端坐,眼观经文而宣读者。

3、诵经法师,于经能背诵而不须对文者。

4、解说法师,能教授并解说经中之文句者。

5、书写法师,能书写经文而流布广传于世者。)

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够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