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干地支> 14点28分是什么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

14点28分是什么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

在中国古代的时间划分体系中,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且与时、天干、地支密切相关。当我们提到“14点28分”,根据古法计时,这属于未时。下面将详细介绍未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及其含义。

天干地支概述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计时与历法系统中的基本元素。天干包括十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则包括十二个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两套符号相互配合,循环使用,共同构成了传统的时空观念。

时辰与天干地支的对应关系

1. 时辰划分:每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的两小时。未时是日中的时辰之一,包括现代的下午时段,对应的时间大致是午后两点到四点半左右。

2. 未时的天干地支:14点28分所在的未时在古时划分中通常归属于乙未或丙未的范畴,具体要看所处的年号与节令等复杂的天文历法信息,但这部分细节在此只作简单论述,具体情况还需要详细查询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相关资料或文献进行核对。

时辰的意象及文化意义

每个时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意象和文化内涵。未时作为日中的时辰之一,象征着日头高照,万物生长的景象。在古代文化中,未时也常被赋予了与农耕生活相关的意象,比如忙碌的田间劳作,预示着收获和劳动的喜乐。


  在今天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与时间的关联逐渐淡出日常语言中。但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传统的计时方式,不仅能够让我们对先人的智慧和经验有更深的认识,也对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中所提的14点28分属于未时,并不仅仅是时间的标识,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之一。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使用这一复杂的天文历法系统,但在文化和历史传承方面,这些古老的智慧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通过深入探究如天干地支这样的文化现象,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文化的脉络和根源所在。

关于14点28分的时辰天干地支对照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的计算方式,更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内涵的体现,是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和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