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觀點 | 房志榮:“為寫作而教”應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旋律

觀點 | 房志榮:“為寫作而教”應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旋律

觀點 | 房志榮:“為寫作而教”應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旋律

“為寫作而教”應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旋律

房志榮

一“為寫作而教” 回歸了語文學科本質

在“為寫作而教”的閱讀教學在和主流的“為閱讀而教”的閱讀教學的PK中,管建剛老師倡導的“為寫作而教”的閱讀教學有什麼優勢呢?細細梳理“為理解而教”和“為寫作而教”這兩種閱讀教學主張,我們可以發現,管建剛的閱讀教學主張是對當前閱讀教學現狀的“撥亂反正”,回歸了語文學科的本質。 語文學科的本質是什麼:關注語文文字的運用,實現讀寫一體化。“為閱讀而教”的教學耗費大量時間,注重品字析句,隻為理解而教,卻隻解決“寫了什麼”,沒有解決“為什麼寫”和“怎樣寫”的問題。盡管有人針對這一弊端提出“言語内容與言語形式的統一”的一劑良藥,但在教學實踐中卻往往蜻蜓點水,收效甚微,寫作依然成為閱讀的“附庸”,被當成教學的點綴。如此,語文教學隻解決了一半的問題,造成語文教學人為的割裂。顯然,管建剛老師把準了當前語文教學的“脈”,回歸了語文學科的本質,找準的變革的方向,走了一條讀寫一體的正确道路,對當前的語文教學觀念産生了巨大的沖擊。

二“為寫作而教” 喚醒了學生的寫作意識

管建剛老師所提倡的以寫作為目的的閱讀教學,鮮明地指向了寫作,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寫作意識的覺醒,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閱讀感受。正如潘新和教授指出的,“語文課程不存在純粹的閱讀教學,一切語文課都是寫作課”。管建剛老師的閱讀教學把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指向了指導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落實在“作者是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從管建剛老師展示的幾個課例來看,教師對文本進行“還原”,指導學生一起揣摩作者是如何構思,如何選材,如何布局,這些教學内容在主流的閱讀教學中很少見到蹤影,而這些恰是寫作的“密碼”,可以說管老師直抵寫作的“内核”,把作者寫作的秘密全部“抖”了出來,公開了創作的密碼。學生在這樣的閱讀課中,自然也就發現了語文的秘密,提升了語文的意識。浸潤其間,學生的寫作素養的構建也就水到渠成。

可以說,為寫作而教的閱讀課喚醒了學生沉睡的寫作意識,很容易激發學生“我也想試着寫一寫的”欲望和沖動。而這,正是語文老師孜孜以求的教學效果。從這一角度來講,“為寫作而教的”閱讀教學更勝一籌,理應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旋律。

三“為寫作而教” 凸顯了語文的專業味道

從另一個角度看,管建剛老師從寫作的角度選擇教學内容,更讓人歎為觀止。有什麼樣的教學理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就會從文本這個“例子”中選擇什麼樣的内容作為教學内容。在兩種閱讀觀念的比較中,我們會發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為理解而教”的閱讀中經常會利用文章的空白點組織“補白”,認為這樣的小練筆把閱讀與寫作聯系起來。管老師舉了一個讓人信服的例子,讓我們明白自以為聰明的練筆并不“專業”:《九色鹿》結尾的“國王慚愧地低下頭”,一般教師會經常作為“空白點”引導學生小練筆。從“為寫作而教”的視角來看,課文的巧妙之處正在于作者為什麼要留下這個空白,而不具體寫國王如何慚愧。正是對待文本的視角不同,管建剛引導學生領會寫作的奧妙,讓學生知道寫作有時要鋪陳,有時要含蓄。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隻知道寫,不知道什麼時候寫,什麼時候不寫,學生的語文意識也隻是模糊一片。管建剛對教材的處理與一般教師相比,顯得更有語文的味道,是一種把學生教聰明的做法。

“為寫作而教”的閱讀教學主張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得到了教師的認同。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一閱讀教學主張在當前的閱讀教學環境中也存在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需要不斷地加以補充完善。首先,“為寫作而教”的閱讀課還要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這是許多主流教師的最大的疑惑。“你讀出了什麼?”這樣以理解和感悟為目的的提問是否存在教學的價值?如果有,放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閱讀教學是否還需要感受文字的魅力?其次,如何處理好每一篇教材、每一類教材教學内容的選擇。“為理解而教的”教學,更多關注的是感悟每篇文章的獨特個性,而“為寫作而教”的教學,關注的是寫作的共性特點。同一類課文具有相似的寫作方法,比如寫人的課文圍繞選材、寫法、詳略等組織寫作。那麼,同類課文的教學,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精心提煉每篇教材中适合學生發展的内容組織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西平小學)

本文選自《語文教學通訊·C》2014年6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