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目前中國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23個省(包括台灣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以及2個特别行政區(香港、澳門)。
其中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别行政區是新中國成立後設立的,而23個省的名稱及疆域則大多數源自曆史的傳承,有着極為深厚的曆史底蘊。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掌故。
最先要說明的是,在古代中國,最早的“省”并非地方行政區,而是中央機關。隋唐時代,中央朝廷在魏晉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負責起草诏書、審核诏書和執行政令,是朝廷行政的中樞。
三省六部制
入宋後,三省名存實亡,進入元代,在地方上設立中央行政機構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稱“行中書省”(但今河北、京津、山西、山東、内蒙古部分由中書省直轄,稱“中書省轄地”),簡稱“行省”。元代時全國共10個行省,作為國家一級行政區的省就此發端。
元朝疆域
明朝建立,廢行省,職責由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領,但省作為一個習慣稱法被保留下來,故明朝有所謂“兩京十三省”之稱。
明朝的兩京十三省
清朝建政,省制複活,共有18個省,因此,“十八省”後來成為“中國内陸”的代稱,也被後世繼承。這十八省是: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直隸(約為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我們就以十八省的名字展開分析。
清朝疆域
首先,中國的省,多有東、南、西、北這樣的方位詞,而且多配有山、河、江、湖這些地理形勝,還常有對應。這非常直觀。這四組對應是:山東—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廣東—廣西。山東與山西,“山”指的是太行山。雖然今天來看,山東與山西并不接壤(大河北強勢插入),但在明朝,山西布政使司與山東布政使司的确是基本以太行山劃界的。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
河南、河北的“河”一般認為是黃河(河在古代是黃河的專有名詞),其實說漳河更準确。此外,江西的“江”指長江(但江西不是“長江之西”,而是“江南之西”),曆史上,還有江左、江南、江東的稱法,皆以長江為根據。浙江的“江”指今天的錢塘江(這條大江在富陽段稱為富春江,至下遊杭州段稱為錢塘江)。錢塘江古稱“浙”、“浙江”。陝西的“陝”指“陝原”,西周時,以陝原為界,周公、召公“分陝而治”,陝原以西就是著名的潼關,南有秦嶺,西近華嶽,東南有禁谷,北依渭、洛與黃河,所謂“山河表裡”。
潼關形勢圖
鹹平四年(1001年)。北宋政府将今四川盆地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元朝時設立四川行省。但有意思的是,四川境内正好有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四條大川,這實是巧合,但也說明天府之國與奔湧江流密切相關。
巍峨的太行山,浩渺的洞庭湖,浩蕩的大江大河在古代足以隔絕行迹,,因此常以之作為分界。這主要體現了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山川形便”的特點。廣東和廣西比較特别。“廣”指的是“廣信縣”。據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據說,武帝頒布诏書稱:
“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
後取其義設立“廣信縣”,為蒼梧郡治所。漢代的“廣信縣”一說為今肇慶封開縣,一說為今廣西梧州。宋代,以廣信縣為界,廣信縣以東,稱為廣南東路,以西,為廣南西路,至明朝化約為“廣東”和“廣西”。
還有的省名字頗有浪漫主義色彩。唐朝時,南诏王閣羅鳳遣使唐朝,唐玄宗問使臣:“君在何方?”使遙指向南方說,“南邊雲下”。從此以後,祖國的西南邊陲得到了“雲南”這一美好的稱呼,開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封閣羅鳳為“雲南王”。元朝時,設雲南行省。北宋開寶七年(974年),西南烏蠻首領普貴朝貢,宋太祖在《敕普貴書》中稱:
“惟爾貴州,遠在要荒。”
貴州由此得名,貴有“寶貴”之意。以上種種,大緻可歸為“形勝+方位”一類。
除此之外,中國的省名還有一大類,采用“合并法”命名,這與“形勝+方位”不同。最典型的是江蘇、安徽、甘肅和福建。江蘇之名出現的很晚,清朝才出現。1368年,明朝建立,今江蘇、安徽、上海市直屬中央,稱為“直隸”。明成祖于1421年遷都北京後,這裡改成“南直隸”。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将南直隸改為江南省。這個江南省成為清朝人文荟萃之地,經濟總量極高。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右布政使改名為安徽布政使、江蘇布政使,史稱“江南分省”。
江南分省
朝廷将安慶府、徽州府各取首字,稱“安徽”,首府定于安慶府(安慶古時為皖國,因此安徽簡稱“皖”)。類似地,将江甯府(今南京)、蘇州府各取首字,稱“江蘇”。有意思的是,一個江蘇省,卻在江甯和蘇州設立了兩個首府。在江甯府設立兩江總督,掌管今南京以及廣大蘇北地區,蘇州府設立蘇州巡撫,管理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和太倉。
甘肅也是由甘州和肅州合并而來。漢武帝通西域後,在河西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後來張掖郡改稱甘州,酒泉郡改稱肅州。元朝設甘肅行省,後傳承至今。
最後說一說大福建。在中國東部各省中,福建出道最晚。雖然秦朝就設立過閩中郡,但閩中郡與今天所說的福建省并不相同。因為那裡是閩越部落世居之地,所以中央政府在那裡建立的是羁縻統治。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封越王勾踐的後代無諸為閩越王,仍為藩屬國。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滅閩越國,将閩越遺族遷往長江淮河一帶。這使得閩越地區更加荒蕪。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今福州市地域設立冶縣,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改稱侯官縣。此後,以閩江入海口周邊地區為中心,中央朝廷的實際統治區域不斷擴大。該地區先後有了豐州、閩州、泉州(是的,福州隋唐時曾叫“泉州”)等名。
唐朝開元十三年(725年),因閩州西北有福山,改稱福州,這是福州得名之始。東漢末年以來,北方的戰亂使大量北人南遷,推動了福建的發展。除了福州地區,大量人口湧入閩北,這裡被設置為建安郡,治所在今建瓯。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福建經略使,“福建”之名始現。此後宋代設福建路,下轄六個州(福州、建州、泉州、南劍州、漳州、汀州)與兩個軍(邵武軍、興化軍),規模始與今天的福建相仿,元明清相因襲。值得一提的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灣并入福建省版圖,直至光緒十二年(1886年)單獨設省之前,台灣都屬于福建省管轄。
1683年至1886年,台灣屬于清朝福建省管轄
最後,在中國古代,省的設立,主要遵循“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兩大原則。“山川形便”前文已有述及。“犬牙交錯”則更多體現深刻的政治考量。從文化和民系上來看,很多省的疆域劃分其實并不合理。比如,漢中自古就是四川文化區,卻列入陝西省。今連雲港、徐州等地區,語言風俗更接近山東,卻被劃入江蘇。潮汕地區與閩南文化相通,卻被劃到廣東。
很多文化區被分割為數省,而一個省中可能包含數種并不相同的文化區。例如,以吳侬軟語為典型特點的江南地區,從唐朝乾元元年(758年)分割江南東道開始,吳文化地區就被割裂開來:蘇州、常州、鎮江、南京屬于江蘇,而杭州、甯波、嘉興被劃入浙江。江蘇省中,北部屬于魯南文化,中部屬于江淮文化,南部屬于吳文化。這幾種文化并不相通,甚至常生歧視,但在行政上卻統歸一省,顯然是有意為之。福建也是如此,衆所周知,八閩語言不通,閩南與閩北文化差别巨大,但并不妨礙以一省統括。
朝廷其實樂見各省内不同文化相争,從而形不成合力,也不可能對抗朝廷。這樣的做法确實削弱了地方的實力,在客觀上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但也使有些省份不可逆轉地成為“内鬥大省”。
有話要說...